回覆列表
  • 1 # 品質幫老適

    抱團養老——其含義就是凝聚社會上的愛心企業和有識之士抱成一團,共同打造全中國的高品質養老服務。

    全球老齡化嚴重,而中國老齡化更為突出,政府在出臺相對應的養老政策。政府部門更多的是出臺相應的補助、補已盈利為目的的機構,而做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依託機構,只有兩者有機的結合,互相補充,才能把養老大健康產業可持續的發展。

    今天好幾個新聞機構發表了“對高階養老無需過多糾結”的文章,這個就看你站在上面立場上看待。

    抱團養老只是養老模式中的一種,他的核心服務是:

    超市的推出、老年課堂的講座、歡樂聚、壽道堂的依託服務,這確實會讓老年人的養老更美好。

    我過養老產業還屬於初級階段,我們的道路任重而道遠,只要我們認真踏實的走好每一步,我相信當我們老去的那天,我們一定會老有所依、老有所樂、有品質的生活、有尊嚴的活著,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

    2018年必定是養老產業壯大發展的一年!!!

  • 2 # 查悅社保APP

    抱團養老是國外常見的養老方式,到了退休年紀,幾家老人一起搬到一個房子或者一個公寓內集體養老,這種情況大大減少了空巢老人的情況,並且都是同齡的老人,空閒的時候嘮嘮嗑,打打球 ,也算是享受老年生活,至少不孤單!

    但是目前中國的情況是,受文化差異的影響,抱團養老不是很常見,常見的就是養老院,但是能住進養老院的基本上都是家庭條件相對不錯,窮人家根本沒有條件住養老院,國外的養老產業很發達,所以說抱團養老,生活美好!

  • 3 # 可靠研究室

    前兩天我跟大學室友開玩笑說,“以後我們老了,就租個房子一起生活一起養老,一起打遊戲一起吹牛逼。”想想也挺好的。

    其實,我們現在經常能看到一些關於主動抱團養老的新聞。“自發抱團結伴,同吃同住,自己養雞鴨魚,吃飯聊天散步打麻將,經濟上實行AA制,生病了互相照料……”這樣的養老方式,按照美國社會學教授艾裡克·克里南伯格在著作《單身社會》裡的講法,正是很多老年人渴求的自主性生活。

    然而,事實是殘酷的,成功者寥寥無幾。

    有時候就在想,明明成功者甚少,那為何還是有那麼多老人站出來,大聲說出抱團養老的聲音?並動輒得到數百人的響應,抱團養老對於眾多老年人的“誘惑”還是可窺一斑。

    這讓我不由得想起2017年2月份杭州69歲獨居城西的張阿姨希望找幾個志同道合的老人,組織新家庭,像兄弟姐妹一樣抱團養老。一石激起千層浪,抱團養老的想法,也一下子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很大關注。

    然而結果卻是失敗的,在2017年12月9日和10日兩天,CCTV-10《講述》欄目連續播出紀錄片《抱團養老》中,就著重講述了張阿姨這段抱團養老的故事。(大家可以去看下)張阿姨抱團養老的嘗試雖然失敗了,但她說,“抱團養老的想法,會一直堅持下去。”

    而這一句話也影響著更多的人加入到抱團養老的大隊伍中。2017年5月家住杭州餘杭瓶窯的王阿姨,和她老伴一共邀請了其餘6對會打麻將的老人一起居住,生活的很是融洽和諧。被外界稱之為可能是國“抱團養老”首個成功範例!而且據說王阿姨還專程去了張阿姨家“取經”,學習抱團養老的經驗。

    面對較高的意願率與極低的成功率,很多老年人在前期所表現出來的“亢奮”,網友很多都表示這不過是出於“感同身受”的衝動而已。

    歷來中國傳統的養老方式就是依靠子女,但是在奔向“現代”的過程中,大家庭的分裂不可避免。

    年輕人被工業社會奪走了時間,即便能在同一個城市,也不太可能和年老的父母長時間生活在一起。這不再是一個趨勢,已經變成了現實。

    我們必須考慮,自己會怎麼應對老年局面。目前主流的看法是,大家會住進養老院裡,靠著自己的養老金還有大半生的積蓄,度過最後的時光。

    然而在養老院裡,你不得不和那些陌生老年人居住在一起,等待子女週末有空的時候前來探視。這種境況,可能會解決基本的物質生活(吃飯、居住),但是也有可能會讓人變得更為孤獨,“晚景淒涼”會加倍呈現。

    一經比較,可以很明顯看出,如果在養老院和抱團養老之間,很多人都會選擇抱團養老。

    只是迴歸到現實,抱團養老不同於社群養老與機構養老那樣有相對健全的制度與配套措施,由於沒有法律的約束和親情紐帶,抗風險的能力顯著下降。另外,由於性格和生活習慣方面的差異,人際關係的處理也更容易出現偏差。

    所以對於大多數老人,結伴養老終歸是“不得已的選擇”。

    當然社會上許多專家表示:想要嘗試抱團養老的老年人,最好還是在熟人圈子裡進行更為可靠,成功率相對更高。

    這一點,我是相對比較同意的。

    在老年社會中,如何形成真正的“老年社群”是一個重要課題。讓老年人和年輕人雜居在一起,或者讓老年人單獨住在一起,都不是太大的問題,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才能形成那種讓人感到溫暖的共同體。

    這方面,張阿姨和王阿姨確實給我們以很大的啟發。比如,有著相似價值觀的朋友們,能否想辦法居住在一個社群裡?除了打麻將,還有哪些生活方式能夠把老年人團結在一起?

    如果有,那麼這樣的“抱團養老”確實會讓老人的生活更加精彩豐富,更加美好。

    老年社會即將到來,但是我們卻還沒有太多適合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呈現出來,年輕人在嘲諷廣場舞的時候,也許需要考慮,當你老了,你應該怎麼辦?

  • 4 # 環球老虎財經

    現在家家都是獨生子女,二孩政策剛剛開放沒幾年,效果還不顯著,在小編這一代,孩子們都是背井離鄉,在外打拼,很少有能一直在父母身邊陪伴的,這和父母那輩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差別,沒有人照顧在父母身邊,一輩子熱鬧習慣的父母要適應孤獨的養老、獨居生活是很困難的,就像前幾天的那條新聞,母親怕麻煩兒女,去世之時都沒有任何聲音,一個人在房中默默的死去,等待鄰居的發現。這是一個目前比較值得關注的事情,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過渡的時期,國外抱團養老是他們經過了多年的老齡化社會環境影響下兒發展出來的生活模式,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社會在發展,同樣人的生活方式也會為了適應社會作出適當的調整。

    這個時候抱團養老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首先和老姐妹在一起養老是個伴,可以緩解孤獨感,再一起聊聊天,喝喝茶,出去溜溜彎。其次在生活上可以互相照應,有什麼事情不至於無人告知。但同時,雖然出門在外,沒法陪在父母的身邊,但關心不要少,要讓父母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其實一個電話,一通影片就足夠暖心了。

    春節將至,在外工作的朋友多回家陪陪家裡人吧!最想對父母說些什麼?

  • 5 # 坤鵬論

    1.生活習慣差異大,導致“抱團”常有尷尬發生

    69歲的浙江餘杭獨居老人張浩應該是在“抱團養老”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是她的抱團養老在經過幾個月的嘗試之後還是以失敗而告終了。張浩因為老伴去世,孩子不在身邊陪伴,加之身體又不是很好,她的生活倍感孤獨。她曾經考察過幾個養老機構,但最後因為費用問題不得不放棄。最終,她想到了“抱團養老”這樣的方式來安享自己的晚年。於是她拿出自己家的三居室,想招募兩位老人與其一起居住。但是張浩又有一定的要求,她希望“抱團者”有一定的品位。就這樣張浩前前後後約見了十幾位老人,也有幾位老人曾先後入住她家。但是他們都沒有透過磨合期,最長的住過20天,最短只住了5天。其實導致張浩先後與十幾位老人不歡而散的原因還是老人之間的生活習慣差異較大,時常會有不經意的尷尬出現。從這方面來看,“抱團養老”不一定會讓老人生活得更美好。

    2.“抱團養老”的現實基礎很難得到保證

    “抱團養老”美好與否是建立在以下3個前提條件之上的。第一,老人們生活在一起的日常需要是能夠得到基本滿足的;第二,老人們的家境還算殷實,子女們有一定的負擔能力;第三,它是熟人社會里的守望相助。“抱團養老”固然很好,但是,大家不妨仔細想想,要滿足這樣3個前提條件容易嗎?首先,要怎麼才能在陌生人社會下構建出熟人社會里的情感格局?其次,政府、市場和社會組織在這之中該扮演怎樣的角色,或者說該承擔多大的責任呢?最最重要一點就是,那些孤寡老人怎麼辦?家境太差、子女不孝的老人怎麼辦?這些都是“抱團養老”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如果在老人經濟基礎、社會協助、情感格局上得不到有效的滿足,那麼“抱團養老”終究只會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就像沒有紮實的地基修不了高樓大廈一般,沒有現實基礎的積累,“抱團養老”也不會像人們期盼的那樣讓老人的生活更美好。

  • 6 # 天使塞波拉

    未來國富民強 ,養老的方式會多種多樣,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對精神的需求會提高。約幾個心儀的朋友,聊聊天,露幾手拿手菜,所謂抱團養老未嘗不可。最主要還是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開心即好。

  • 7 # 飛鳥在遷徙

    抱團養老,大勢所趨!主要是這個團一定是由幾個志同道合,有同樣愛好,性格脾氣相投的夥伴兒來組。還有就是團員間要有顆無私的童心,有互助互愛互體諒的精神。這樣的養老方式,要比單獨住到老年公寓生活質量會高很多.......

  • 8 # 新加坡倆個孫子張愛琴

    我和老頭子才不抱團養老,什麼以房養老,養老院養老,現在生活的這麼好,住的好吃的好玩的好。

    同事朋友同學聚一起只玩一天可以:要一起養老我受不了,畢競每個人生活習慣風俗不一樣。

    天天失眠再一起失眠麻煩了,現在每晚群影片讓我受不了,家人都休息了,鈴聲響了加入不對不加也不好。

    我建議寫字聊:天南海北四十年過去了,僅靠美好的願望沒利益分奪維繫著感情。

    生活一起會矛昏衝突的連同學朋友同事也別做了,會越過越糟。

  • 9 # 夕陽仙女

    “抱團養老”,能否讓生活更美好!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人的壽命也隨之延長。

    現在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問題已成為社會問題。

    因計劃生育的原因,現在五六十歲的人基本上都是一個孩子,很多孩子為了前途,為了事業,背井離鄉在外拼搏,很少有時間陪在父母身邊。作為父母也怕影響孩子,不願意給孩子添麻煩,有些老人只好孤苦伶仃,默默度日。

    現在有些老人“抱團養老”,但這些老人因生活環境,生活習慣的不同,也會時常發生尷尬,也會產生不愉快。“抱團養老”有可能不會讓老人的生活更美好。

    如果是生活環境相似,經濟條件相當,個人品性相差無幾,比較熟悉合得來的朋友,同學,能一起“抱團養老”,我感覺還是比較不錯的,可能會讓老人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生活的更美好。

  • 10 # lily婭婭

    “抱團養老”這種模式也許會在未來成為趨勢。隨著中國老齡速度越來越快,但是中國的養老事業還很緩慢,“抱團養老”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養老事業的不足。由於以前實行的獨生子女政策,導致現在一個家庭要承擔好幾個老人的養老問題,以致有的老人得不到很好的照顧,不管是從身體方面還是心理方面,而“抱團養老”可以讓老人們相互關心,相互照顧,有一群跟自己差不多的夥伴一起,不會那麼孤獨。從子女方面來說,可以讓他們安心出去工作,讓他們出去沒有後顧之憂。

    但是也有些疑問,萬一老人的子女家境太差,無力撫養,並且還不孝順的話,那怎麼辦?還有那些孤寡老人怎麼辦?這些都是應該思考的問題。

    相信政府會做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油機帶水泵不上水是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