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聯創作審美

    “衰”在古韻中讀“cūi”無可厚非;新韻普通話規範語音讀“shuāi”是進步,不是“亂象”。

    不在同一韻部,是押韻寬鬆的古體詩常見現象

    因為古體詩平仄不拘,押韻相對自由,所以“衰”在古詩中讀“cūi”,與其餘韻字不在同一韻部,出韻不是格律詩體裁,而是古體詩體裁;因此古體詩押韻寬鬆,無可厚非。

    然而,新韻普通話“衰(shuāi)與“來(lái)”在同韻部押韻,韻感十足是進步,不是“亂象”。

    例如:

    《回鄉偶書》

    賀知章(唐代)

    少小離家老大

    鄉音無改鬢毛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

    在七言律絕中,紅色韻字表示出韻,綠色字體表示合韻。譬如當今三歲小孩耳熟能詳,自覺遵守的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

    因為古人詩作,是以當時“欽定”韻書及相應方言平仄押韻標準來寫的,所以只能用一脈相承至今的平水韻平仄押韻標準檢測,從而鑑別格律詩與古體詩,不能誤用新韻檢測,否則會鬧出笑話來!

    “衰”,讀cūi,(鬢毛衰老花白)脫落之義,在平水韻“四支”韻部。

    “回”,讀húi,在平水韻“十灰”韻部。

    “來”,在平水韻“十灰”韻部。平水韻檢測報告提示:“衰”與其餘韻字不在同一韻部而出韻,即不押韻因為出韻不是格律詩,所以《回鄉偶書》是押韻寬鬆的古體詩體裁之一的七言古絕。

    平仄不拘是古體詩常見現象

    因為平仄不拘是古體詩常見現象,所以不在同一韻部押韻是自由的。

    “客”仄聲出律,當改為平聲字,才能符合平仄格律。

    “何”,平聲出律,應該改為仄聲字才能符合平仄格律。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平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

    典型三字腳孤平、孤仄,各屬於非律調之一,都拜“一三五不論”、“3拗5救”偽格律所賜,沒有系統理論依據,上句三字腳孤平非律調,下句用三字腳孤仄非律調來“救”,非律調救”非律調,錯上加錯,換湯不換藥;傷了又傷,雪上加霜;病上加病,病入膏肓;神醫難解救,妙手難回春;第三字出律, 第五字變本加厲出律來“救”,豈不滑稽可笑?藉口“意境第一平仄不拘”,把平仄不拘的古體詩張冠李戴為格律詩 ,以作“拗救體”的偽證,其蠻橫無知,強詞奪理可見一斑!“拗救”論不能自圓其說,盲目追捧和跟風“拗救格”,混淆格律詩與古體詩的體裁區別,把格律詩糟蹋得面目全非!

    從圖中可以看出,第五字“何”“可平可仄”,造成三字腳孤仄,屬於非律調之一,都拜以訛傳訛的“一三五不論”偽命題所賜,更沒有系統理論依據支援,不能自圓其說!

    上述具體分析,說明賀知章此詩屬於七言古絕,押韻要求本就無須像七言律絕那樣嚴格,是允許寬鬆近似的。從這個角度說,押韻寬鬆是古體詩的常見現象,《回鄉偶書》也不例外。

    上面是依據古人創作古格律詩須用平水韻作平仄押韻標準來具體分析鑑別。下面進一步用新韻平仄押韻標準來作對比分析。

    因為 “衰”讀(shuāi)與“來(lái)”韻腹、韻尾相同,都在同一韻部,即中華新韻“七欸ai”韻部,朗誦起來韻感強,所以“衰”讀“shuāi”是進步,而不是“亂象”。

    普通話語音“回húi”、“衰shuāi”、“來lái” ,可以看出,“ui”與“ai”不在同一韻部,出韻不是七言律絕。

    “識”,在新韻韻表中屬於平仄兩讀的多音字,依據詞意正確判斷為“認識”,“不相識”即:不相認。用近義字“認(仄聲)”,替代平仄兩讀多音字“識”,能有效避免平仄兩讀多音字對檢測工具的干擾,確保檢測結果的客觀可靠性。

    因為,平仄不拘,押韻寬泛,是古體詩常見現象,在唐詩中不勝列舉。所以,古人也會寫平仄不拘,押韻寬泛的七言古絕,賀知章也不例外。

    總之,格律詩在同一韻部押韻就是進步,不在同一韻部押韻就是亂象!古體詩平仄不拘,押韻寬鬆,不在同一韻部的字押韻也無可厚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股票在一年中哪些時候會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