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丫吖小朋友
-
2 # 進貨啊
這一章主要講的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作人做事的具體表現,小至衣食住行鄉親鄰里,大至朝庭國事同僚官員,處處體現著聖人仁德的光輝。
他的一言一行無不符合禮的精神,表現了嚴謹自持的師道表率和高超的處世藝術和完美的生活態度。
過去對這一章是一帶而過,認為沒什麼講頭,但實際上,這一章和其它章節一樣重要。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往往在日常生活中才會體現的最充分最完美。
一個人的學識、品格、修養如何,也往往是從這個人的日常生活表現中去考查,去了解才最真實。 (原文)孔子之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庭,便便言,唯謹爾。 釋義:恂恂是恭敬和顏悅色的樣子。便便是善於言談雄辯的樣子。孔子在當時是名滿天下的大學問家,門下弟子三千,許多人都在各諸候國身居要職,而且一些聲名顯赫的達官權貴經常登門求教,用現在的話說,門前高階轎車來往不斷,聲勢顯赫。
但是以孔子的修養並沒有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在家鄉表現的非常普通,絲毫沒有那種學問很大,志得意滿,清高不群的樣子。
他在親戚鄰居面前恭敬謙和,“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從不高談闊論,顯擺自己,好象一個不善言談的普通人。
但在朝廷上討論政事的時候,對自己的思想觀點表達的非常清楚充分,展示出非凡的口才。
只不過是“唯謹爾”,發言的時候有理、有據、有節、謹慎而有風度,具有嚴謹的禮儀風範。
可是在老百姓中間,他就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和光同塵,毫不起眼。 (原文)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
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釋義:孔子的禮儀修養,在不同的場合對不同的人體現的非常嚴謹合度。
在親戚鄰里面前,“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和下大夫們說話一字一板,從容不迫“侃侃如也”,絲毫沒有賣弄的樣子。
和上大夫說話,態度平和,不卑不亢,“誾誾如也”,對他們表示出應有的尊重,但絕沒有一般人對權貴趨炎附勢,謅媚卑曲的奴才像。
如果君主在場,孔子的舉止會表現的敬畏和拘束,但儀態很安祥。
因為君主是國家、民族精神的象徵,這是孔子倡導的禮治精神的根本所在。 (原文)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躣如也。
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
趨進,翼如也。
賓退,必覆命,曰:賓不顧矣。 釋義:孔子的學問修養天下皆知,也是魯國的驕傲,所以每當有外國貴賓來訪,魯君便讓孔子出面陪同。
在重要的外事活動中,孔子“色勃如也”神態很莊嚴,步履從容輕捷。對左右的人禮節周到,進退有據。
禮服的前後裝飾輕輕飄舞,姿態優美,風度翩翩。
外事工作結束以後,向國君如實彙報會談的情況,告訴國君,來賓已經圓滿完成外交使命,回國了。
這是禮法所要求的正常的工作程式,也是孔子做事善始善終,周到有禮的修養體現。 (原文)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
立不中門,履閾(yu)。
過位,色勃如也,足躣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zi)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釋義:孔子在進入朝廷大門的時候,“鞠躬如也,如不容”不象在家裡那樣輕簡隨便,而是收斂身形,小心謹慎,表現出對國事和朝庭的莊重。“立不中門,履閾”不在中門站立,出入不踏門坎。從君主的座位前走過,神情嚴肅,不慌不忙。和君主說話時,點到為止,好象沒有說完,給君主留下補充總結的餘地。在需要發言,走上朝堂時,輕輕提起衣襬,小心翼翼,收斂氣息,以避免偶然腳踩著衣襬和咳嗽打噴嚏之類的尷尬,破壞朝堂上嚴肅的氣氛。發言後,跨下朝堂的臺階,回到自己的座位,才會鬆一口氣,但仍然是恭敬拘謹的樣子。 (原文)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禮,有容色。私覿,愉愉如也。 釋義:圭是古代天子、諸候舉行祭禮時用來供奉的一種上尖下方的玉器。有一次魯國舉行隆重的祭禮,國君讓孔子“執圭”,負責圭的事宜,就是在祭禮中把聖潔的圭,從國君手裡接過來,供上祭壇。祭禮完畢,再把圭交還給國君入庫收藏,類似於司儀的職事。孔子接受了這個任務之後,“鞠躬如也,如不勝”十分小心謹慎,惟恐勝任不了,出什麼差錯,所以在心裡很重視。“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在祭禮開始時,孔子行大禮,把圭獻上祭壇,祭禮完畢,把圭交還給國君的時候,全神貫注,鄭重其事。在獻圭時,他的步法“如有循”,都有一定的規矩。祭禮這種古老的儀式現在在道教的重大法事中還能看到。主持儀式的法師,他的手勢,步法都有規定,“如有循”不能有差錯。在整個祭禮的過程中,孔子神色喜悅平和,在祭禮結束後,人們看到他愉快的心情仍溢於言表。 (原文)君子不以紺(gan)緅(zou)飾,紅紫不以為褻服。暑,袗(zheng)絺(chi)綌(xi),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麂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一身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惟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釋義:這是孔子給弟子們講的一些穿衣服方面的規矩。過去的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場合,對衣服的顏色、質地、樣式,都有講究。所以透過衣服可以反映一個人的身份和修養。即使是當代社會,穿什麼樣的西服,系什麼樣的領帶,穿什麼樣的鞋,在不同的場合也是有規矩的,那是一個社會文明的象徵也是一個人學識教養的體現。民間有“五輩子穿衣,三輩子吃飯”的諺語,說一個人要掌握穿衣吃飯的學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有的人穿衣服給人的感覺很舒服,很美。也有的人不管衣服價錢多貴,總是讓人覺著彆扭,難受。可見穿衣服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當然不同的時代審美觀不同。比如在過去,衣服有洞不補,這個人會被認為很落魄。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故意把新衣服打幾個洞,名曰乞丐服,覺得美得不得了。這是一個時代的審美標準問題,但那並不是社會生活的主流,只不過時髦而已。 孔子說,有學問有教養的人,不用暗紅色的布料作領口和袖口的邊飾,因為暗紅色是喪服的裝飾,不吉利,不雅觀。不用紅色和紫色的布料做內衣,那會給人輕佻,放蕩的感覺。夏天穿的單衣,不管是細布還是粗布,一定要加一件外套,否則是不文明不莊重的表現。冬天穿衣服也要注意搭配。黑色大氅配羔皮裘衣,淡色大氅配麂裘皮衣,黃色大氅配狐裘皮衣。在公眾場合下穿的裘皮衣,身和袖要長短合度。在家裡穿的皮衣以暖和為主,可以稍長一點,右邊的袖子為方便幹活,可以短一點。晚上睡覺蓋的被子,長度是身體的一倍半。接待客人用的座墊,可以用狐和貉的皮做。家裡有長輩去世,守喪期間衣服上不能有佩飾。除裙子外,衣服的領口、袖口、下襬都要殺一個邊,這樣才整齊。穿羔皮裘衣戴黑色的帽子不能去弔喪,這種打扮不倫不類,而且黑色的帽子是吉祥的顏色,不宜在喪禮中出現。每月的初一,為官的一定要穿著朝服去參加朝會。 現在,衣服式樣雖然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基本的禮儀精神還是要講究的,比如穿睡衣上街,穿鮮豔的衣服,打鮮豔的領帶參加葬禮,子女在父母的喪期耳翠珠環等等,仍會在文明的社會里被視為沒有教養的表現。 (原文)齋必不明衣,布。齋必變食,居必遷座。 釋義:這是孔子講齋戒的原則。他說:人們在齋戒期間,要準備一領浴衣,而且必須是布的,不能在日、月、星三光下裸露身體。要吃專門的素食,到專門的齋室裡靜養。 (原文)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而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言,寢不語。雖疏食菜羹必祭,必齋如也。 釋義:前面講過,吃飯穿衣是一個人生活中一件很重要的事,不得不講究。穿是人的文化教養、精神風貌的體現,而吃卻直接關係著人的生命健康。孔子告訴弟子們,吃的好人人都喜歡,飯菜不怕精細。如果有條件,最好是名廚料理,色香味俱全。宋儒們對這一段很避諱,不願意多講,認為講吃穿有損聖人的形象。其實孔子講的都是人之常情和生活常識。顏回吃白飯,喝涼水是因為經濟條件不好,但他並不為吃好喝好去投機鑽營而出賣自己的人格和立場。孔子讚歎的是他的“安貧樂道”的高貴情操,並非提倡人們都去過吃白飯,喝涼水的日子。 吃的好一點不是問題,但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講究就大了,搞不好就會食物中毒,鬧出人命。那麼到底那些東西不能吃。孔子說了:飯、菜、魚、肉變質的不能吃;變味的不能吃;變色的不能吃;顏色不正常的不能吃。這都是基本的生活常識,即使現在也是金科玉律。“失飪不食”,失飪就是烹飪不得法,有些東西如果烹飪不當,要出人命。例如河豚,雖然味道很鮮美,但是烹飪不當,就成了要命的毒藥。“時不正不食”,就是不在正當季節的菜、肉不吃。我們家鄉的人不吃二月的羊肉,有“二月羊肉賽砒信”的諺語,認為二月的羊肉吃了會犯病。報紙上也曾有過吃了過早採摘的青豆角中毒的報道。“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有的動物的肉不能吃,有些是部分不能吃,這些不是正常食用的肉當然不能吃了。有些腥味很重的肉需要特殊的醬汁,如果“不得其醬”,恐怕一般人是難以下嚥的。孔子接著說,暴飲暴食是養生的大忌,再好的飯菜也不能吃得超過自己的飯量,飲酒要根據自己的酒量大小,以不亂套為準。“沽酒市脯不食”,孔子告訴弟子們:不要把喝酒吃肉養成一種嗜好,跑到酒館,肉鋪去解饞。在生活中有時為齋戒,需要戒蔥蒜等五香辛辣的東西,但姜不在此例,因為姜辛而無味,但也不能多吃。為王公貴族主持祭禮,照例,犧牲由主持者帶走,但這些肉要連夜分發給別人,以免放久了變質,吃了食物中毒。如果祭禮持續三日以上,祭禮上作犧牲的肉就不能吃了。吃飯的時候要安靜,不要指手劃腳,高談闊論,那樣不雅觀也不安全。睡覺的時候也不要聊天,那樣會失眠。一般的人家,祭祀祖先可以用疏食菜羹,不要攀比,只要心中誠敬就可以了。 (原文)席不正不坐。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 釋義:這是孔子講赴宴坐席的事。他說,參加宴請聚會,如果席位安排的不合適不會隨便就座。就是說安排座位要講究長幼尊卑次序,如果沒有規矩,“席不正”不僅是對客人的不尊重,而且也影響宴會的氣氛。反之,如果我們自己宴請客人,安排坐席就要注意“席正”的問題,把年高德邵的長輩和地位尊貴的客人安排在一起,把晚輩和普通客人安排在一起,男女儘量分席而坐,那樣客人既得到了尊重,又不感到彆扭,也便於互相之間的感情交流,使宴會氣氛融洽愉快。一般來說,沒有特殊原因客人不會中途離席,如果有長輩感覺已經盡興,大家就可以向主人道謝,隨著一起離開。 儺是一種驅逐疫鬼的儀式。阼是東面的臺階。鄉人集會,舉行驅鬼的活動,家族中如果有做官的人,要穿著朝服,站在東面的臺階上守護宗廟,以免祖宗受到驚動。過去比較大的村鎮一般都是一個家族在一起聚居,每個家族都建有宗廟,同時也就是鄉人集會的場所。 (原文)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釋義:這裡講的是孔子回到魯國以後,每當鄉里有人從別的國家回來,都要請到家裡詢問那裡的情況,完後再三表示感謝,才把客人送走。有一次孔子生病,魯國的權臣季康子知道後,前來探望還帶了藥。孔子出於禮貌,道謝之後告訴康子:我還沒搞清自己到底得了什麼病,所以你的藥我不敢亂服。實際上孔子對季康子的作為不感冒,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丘未達,不敢嘗”是一句託辭,不想落季康子的人情而已。 (原文)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釋義:這裡講的是發生在孔子家裡的事。有一次,孔子參加朝會時,家中的馬棚失了火,孔子下朝回來後,詳細詢問有沒有人受傷,對馬的情況,財產的損失隻字未提。在孔子看來,只要人沒有受傷,損失點財產算得了什麼,根本不值得一提。 (原文)君賜食,必正席先嚐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釋義:孔子生活的時代,禮崩樂壞,權臣貴族們根本不把國君的權威放在眼裡。但孔子堅持禮樂文化的道德操守,對象徵民族國家精神的國君保持著崇高的敬意。所以,國君賜給食物他會端端正正坐在席上先品嚐一下,以表示對國君的感謝和尊重。國君賜給生肉,他做熟之後會首先拿去供奉祖先。如果賜給的是活的動物,他會把它們餵養起來。陪同國君吃飯,國君去祭祀,孔子只簡單地吃碗白飯了事。 孔子生病以後,國君去探望,孔子為表示對國君的尊重,穿著朝服頭朝東而臥。 如果有事召見,他會立刻起程,不等車駕。 (原文)入太廟每事問。 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 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寢不屍,居不容。 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 凶服者式之。式負版者。 有盛饌,必變色而作。迅雷,風烈必變。 升車,必正立執綏。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曰:山樑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釋義:進入供奉周公的太廟祭祀,孔子對祭祀的每一個細節都詢問的很清楚。 有朋友死了,沒有人料理喪事,孔子說,我來安葬吧。 朋友贈送他東西,雖然是車馬之類的貴重物品也不會接受,只有祭祀用過的肉例外,表示對別人祖先的尊重。 睡覺的時候不會象死屍一樣仰天躺著,在家裡不刻意修飾自己的儀容。 看見穿喪服的人雖然是親密的朋友,臉色也會很嚴肅,看見冠冕整齊的人和瞎眼的人雖然很熟悉,也一定要嚴肅地行禮,看見穿喪服的人,他的態度會變的哀傷,看見揹負圖書的人他的態度會變的恭敬。有人以豐盛的餚饌款待必定要站起來表示不敢承受的樣子。天上有雷霆風暴,臉色會變的很嚴肅。 登上車子一定要坐好,並抓緊安全帶,在車中不左顧右盼,不高聲喧譁,不指手畫腳。 有一次孔子和學生們到野外去遊玩,看到一群母野雞,子路剛有要打的意思,野雞便飛了起去,盤旋了一陣落在了一個不遠的山樑上。孔子有所感觸,對學生們說,你們看那隻山樑上的野雞,真是時運啊!時運。子路認為老師和他的想法一樣想吃那隻雞,於是張弓一箭命中,孔子看著死去的雞不置可否地嗅了三下然後揹著手看風景去了,留下一個啞謎給學生
回覆列表
既來之,則安之。
出自《論語·季氏》。既然使四面八方的人民來了,就要讓他們安居樂業。
四、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出自《論語·堯曰》。君子能夠因勢利導給眾人恩惠而自己沒有破費;能夠讓他人勞動工作而不產生怨言;有正當的慾望而不貪婪;心地平和而不驕傲;保持威嚴而不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