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個好人1977
-
2 # 手機使用者68851477094
殘缺不全:因殘餘短缺而不完整。
支離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體。
四分五裂:形容分散破碎,不完整,不統一,不團結。
參差不齊: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齊或水平不一。
雞零狗碎:形容事物零碎,不成系統。
分崩離析:形容集團、國家等分裂崩潰。
不全的意思是說bù quán ㄅㄨˋ ㄑㄩㄢˊ
不完備、不周全。
如:「由於用具不全,救火的行動遲遲未能展開。」
不完全。
如:「他所提出的理由,不全是對的。
-
3 # 手機使用者7637429629
不完備,不周全是不全的近義詞。不全的意思是不完備,不周全,因此這兩個詞語可作為不全的近義詞。不全在語言中應用的例子有,他提的意見,不全是對你而言。這些問題在我們單位很多人身上都存在,早就應該解決了。希望領導上能採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
不全的相關詞: 不厭、不知、不計、不太、不敵、不懟、不依、不韙、不全、不俗。
近義詞的意思:
1、不計:意思是把…排除或不計算在內。
2、不須:意思是不想;不願。
3、不靖:不安寧;騷亂。《漢書·翟義傳》:“故東郡太守 翟義,擅興師動眾,曰:有大難於西土,西土人亦不靖。”明 沉德符《野獲編·刑部·岺南論囚》:“初嶺外不靖,連年用兵不得要領。”魯迅《書信集·致宋崇義》:“比年以來,國內不靖,紛擾已經一年。”
4、不知: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5、不異:沒有差別;等同。
6、不依:指不聽從;不同意。語出《書·大禹謨》:“禹曰:朕德罔克,民不依。”
7、不懟:不懟不怨恨。《國語·周語上》:“事君者險而不懟,怨而不怒。”漢王褒《洞簫賦》:“故貪饕者聽之而廉隅兮,狼戾者聞之而不懟。”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陳雲棲》:“見有少女在堂,年可十八九,姿容曼妙,目所未睹。夫人每思得一佳婦,俾子不懟,心動,因詰生平。”
8、不韙:不韙是漢語詞彙,拼音bùwěi,出自《文選·張衡》。
9、不要:表示禁止和勸阻,或者不需要,不想要。
10、不敵:《左傳·桓公十一年》:“師克在和,不在眾。商周之不敵,君之所聞也。”《東周列國志》第五回:“時衛兵已撤回,公孫滑勢孤不敵。棄了糜延,仍奔衛國,公子呂乘勝追逐,直抵衛郊。”
11、不厭:指不嫌;不厭煩。語出《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12、不值:1.表示做某種事情沒有多大意義或價值。2.引申為不合算。3.禁不起。4.難道。5.表示去某地方不合時,未能見到想見之人。
13、不施:不見施用。
14、不俗:形容人的道德品質高尚。
15、不問:1.不慰問。2.不過問;不詢問。明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誌銘》:“(袁可立)高祖錦,領歲薦,任陝西韓城教諭。出其門者,不問而知蘇胡弟子也。”3.不管;無論。4.不依法處分;不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