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532033380482
-
2 # 使用者695638181195梁哥
上午11時至下午13時--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在一日中,Sunny最為猛烈。在十二生肖中屬於馬。
時辰是中國古代用於計時的工具,一個時辰對應現在的約兩個小時,所以上表中的時間比如子時是23:00-0:59,即深夜11點和凌晨12點,網路上很多將時辰的時間比如子時的時間描述為23:00-1:00是不夠嚴謹的,因為1:00應該說是丑時了,正確的描述應該是子時對應時間23:00:00-0:59:59,或者說子時是23:00-1:00前,上表為了簡潔所以時間只精確到分,沒有顯示秒。
-
3 # 十四四十572
1.白天是午時,晚上是亥時。
2.十二時辰對照表:
1、子時:23時至1時
2、丑時:1時至3時
3、寅時:3時至5時
4、卯時:5時至7時
5、辰時:7時至9時
6、巳時:9時至11時
7、午時:11時至13時
8、未時:13時至15時
8、申時:15時至17時
10、酉時:17時至19時
11、戌時:19時至21時
12、亥時:21時至23時
3.古代勞動人民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個時辰。
十二時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
十二時辰制。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十二時由十二個特定的時間名詞構成。人們可以從先秦時代的中國古籍中溯尋出這些詞語的淵源。漢代之前,這些稱謂多有不同。
直到漢代太初年間,中國實行了太初曆,“其以一日分十二時,而以干支為紀。”十二時表時獨特、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對人類天文曆法的一大傑出貢獻,也是燦爛的中華文化瑰寶之一。
十二時的第一個時辰,就叫“夜半”。人們最早把“夜半”作為時間名詞來使用的例子,見於《左傳·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十二時辰把《黃帝內經》的十二時辰養生法,透過計時工具,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隨時提醒人們科學養生。
從而讓每個人都懂得用《黃帝內經》養生,讓科學養生得以普及,這對改善人們體質,提高人們生存質量,無疑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十二時辰相當於24小時,每個時辰等於2小時。
-
4 # 使用者8344321326035
12點49對應的時辰是午時(11點~13點)。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上午11時正至下午1時正。依據道士的說法,中午太陽當頂,陽氣達到達極點,陰氣漸漸增加,在陰陽換柱之時,一般動物都躺著休息,只有馬還習慣地站著,甚至睡覺也站著,從不躺著。這樣,午時就屬馬了。
回覆列表
解,12點59是屬於子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