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一、1971年夏天,楊振寧回國見到闊別21年的老友鄧稼先。見鄧稼先一直不肯透露自己的職業,臨別時,楊振寧試探性地問:“聽說美華人也參與了中國的原子彈、氫彈研製,是這樣的嗎?”此時,鄧稼先在機場為前往上海的楊振寧送行,聽到這話後,他笑了笑,不置可否,但還是補充說了句:“你先上飛機,我回頭再告訴你。”


    這年8月16日,正在上海參加離別晚宴的楊振寧,突然收到有人專程乘民航從北京送來的,鄧稼先經請示周恩來總理後寫的簡簡訊函:“我們的原子彈、氫彈,全部都由華人自行研製,沒有一個外華人參加。”


    後來,人們得知,1979年的一天,在一次航投試驗時,降落傘出現故障,導致原子彈墜地摔裂。鄧稼先非常清楚其危險性,但還是毅然撿起碎片查詢原因,不幸遭受嚴重的核輻射,由此而身患癌症。即便他行走都十分困難時,仍堅持親自動手拆裝,並嚴令下屬:“你們還年輕,不能去!”


    其實,早在1958年8月,鄧稼先就奉命著手“兩彈一星”的研究,從此便做著連親人都不知道的隱姓埋名的“神秘”工作。直到1986年6月,各大媒體才披露鄧稼先和他的團隊,用28年默默無聞和艱苦卓絕的努力,換來了新中國在世界上的核大國地位。曾經不少人問鄧稼先到底拿到了多少獎金,他總是笑而不答。 1986年6月,楊振寧在探視病中的老友時亦提及此事。鄧稼先夫婦最終如實相告:“10元。準確地說是20元,原子彈10元,氫彈10元。”楊振寧說什麼也不相信,鄧稼先夫人許鹿希強調說:“這是真的,不開玩笑!”


    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留下遺言:“假如人死後可以再生,那麼,我仍選擇我的祖國,選擇核事業!”說完就撒手人寰,享年62歲。


    捨生忘死,淡泊名利,一心為國者,人們永遠不會忘記。


    二、1924年6月25日,鄧稼先,安徽懷寧縣人。家庭背景:鄧石如六世孫,出生於安徽懷寧縣的鄧家祖屋,也叫鐵硯山房的祖居內。父親鄧以蟄當時是北京醫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校哲學系教授,與楊振寧父親楊武之是多年之交,母親王淑蠲,操持家務。


    鄧以蟄四個子女,鄧稼先排行第三,鄧稼先出生8個月以後,隨母親和兩個姐姐來到北平(即北京);1936年,考入北平崇德中學初中二年級,讀至高一(因抗日戰爭,崇德中學在1939年停辦)。這三年,他在英文、數學、物理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崇德中學,與高他兩班的楊振寧成為好友。


    三、鄧稼先的成就,也納入了美國政府的視線,他們打算用更好的科研、生活條件把他留在美國,他的老師也希望他留在美國,同校好友也挽留他,但鄧稼先婉言謝絕了。1950年10月,他放棄了優越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和二百多位專家學者一起回到國內。


    一到北京,他就同他的老師王淦昌教授以及彭桓武教授投入中國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設,開設了中國原子核物理理論研究工作的嶄新局面。1956年,鄧稼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與何祚庥、徐建銘、于敏等人合作,在《物理學報》上相繼發表了《β衰變的角關聯》、《輻射損失對加速器中自由振動的影響》、《輕原子核的變形》等論文。為中國核理論研究做出了開拓性的工作。


    四、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在周恩來請示毛澤東後,中央決定,國家研製核武器的基地和人員不能受衝擊,加上他們所處的是軍事管制單位,因此“文化大革命”一開始,鄧稼先所在的單位和他個人沒有受到衝擊。正是在這種保護下,鄧稼先和一批研製核武器的科學家繼續埋頭苦幹,取得了許多新成就。


    1971年,造反派侵襲九院,許多建立過大功的科學家蒙冤被整,鄧稼先和于敏、胡思得等人也被集中到青海基地遭受批鬥。


    有的造反派還在批鬥中要求科學家們把核武器研究關鍵資料“交待”出來,這使身處逆境的鄧稼先經受了嚴重的考驗。在被批鬥時,鄧稼先為了不給中國的核武器事業帶來巨大的損失。他沒有說一句違心的話,雖然處境很危險,他卻和其他科學家一起,決不把重要科研成果披露一絲一毫。


    正在此時,楊振寧自美國經巴黎飛抵上海,首次回大陸探親訪問。他開列了在北京要見的人名單,第一個人就是鄧稼先,周恩來總理批示要鄧稼先回京會見,救出了鄧稼先,也解救了一批中國寶貴的科學家;依照周總理的指示,鄧稼先連夜寫信告訴楊振寧:“中國的原子彈氫彈全部都是由華人自己研製成的,沒有一個外華人參加。”此信派專人乘民航航班送到上海,在1971年8月16日餞行的晚宴上送到楊振寧手中。


    1972年,任核工業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長。1979年,任核工業部第九研究院院長。是年,在一次試驗中,身體受輻射影響,但仍堅持工作。


    五、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原稱學部委員)。1982年,獲全國自然科學一等獎。當選為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1984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是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距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整整20年,鄧稼先指揮他一生中最後的一次核試驗,28鄧稼先高興地寫下:“紅雲沖天照九霄,千鈞核力動地搖。二十年來勇攀後,二代輕舟已過橋。”翌年,他的癌細胞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國慶節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門。


    1985年,因直腸癌於7月30日住院。這時,他的生命走到了盡頭,他進了醫院,再也沒能走出來。他住了363天,動了3次手術。363天裡,他一直疼痛不止,止痛的杜冷丁從每天一針發展到一小時一針,全身大面積溶血性出血。時年,因“原子彈的突破和武器化”和“氫彈的突破及武器化”,兩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房間,寂寞的天歌詞哪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