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蟒蛇是珀茲星蟒,它剛出生時體長還不足20釐米,成年後的體長平均也只有50釐米左右,且不說在蟒蛇中,就算扔到毒蛇中,也算是小個體了。而最大的毒蛇是眼鏡王蛇,最大個體體長達到了5.58米,這個體長即使放到蟒蛇中,也算是中等以上了。
不過,從整體上看,蟒蛇的體型確實要比毒蛇大一些,因為毒蛇的平均體長在1.5-2米之間,而蟒蛇的平均體長至少要在4米以上,像緬甸蟒甚至可以達到8.2米,所以,並不是所有的蟒蛇都比毒蛇大,但大多數的蟒蛇要比毒蛇大。
那麼,蟒蛇與毒蛇的這種體型差異化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是不是更大的蟒蛇要比有毒的毒蛇危險性更高呢?我們一起來聊一下這兩個問題。
早在距今約9400萬年前,蛇的祖先出現了,不過此時的它們剛剛開始進化,依然保留著像其他爬行動物那樣的四肢,它就是早期的蜥蜴類。
不過,在漫長的演化中,蛇的祖先選擇了穴居的生活方式,狹小的洞穴讓四肢變得越來越雞肋,所以一部分向四肢逐漸消失演化的蛇活了下來,慢慢的才有瞭如今的蛇亞目。
在蛇的演化中,有著三個不同的大方向:毒性、無毒以及大體型,目前科學界比較統一的看法是毒蛇並不是演化出來的,而是來自於祖先基因的強化,也就是說早期的蜥蜴其實就已經具備了毒性,只不過,在後來的演化中,一部分蛇保留了早期蜥蜴的毒性,並且逐漸的強化了毒性(毒腺越來越發達),從自然選擇的角度看,毒蛇以較小的體型依靠毒液就能殺死較大的獵物,舉個例子,老虎獅子等動物屬於陸地食肉動物中較大的個體,但是如果被眼鏡蛇咬傷,它們是會死亡的。
顯然,具備毒性的蛇能夠在自然選擇中被保留下來,因為它們捕獵更加的高效,捕獵的獵物也可以更大。
而無毒蛇就是那一部分將祖先的用毒能力弱化的存在,它們在各自的生態位中,主要以老鼠、鳥類等小型動物為食,靠著偽裝色,能夠出其不意的偷襲獵物,靠著細長的身體能夠深入鼠洞,將老鼠“滅門”,它們即便沒有毒性,依然可以很好的生存。
最後就是蟒蛇了,蟒蛇是無毒蛇的一個演化支,它們與其他的無毒蛇最大的區別就是依然主要在地面上活動,很難捕獵鼠洞中的老鼠,這就對它們的體型有了很高的要求,換句話說,在體型變化的基因突變影響下,只有那些傾向於體型越來越大,越來越粗壯的無毒蛇才能更好的在地面上生存。
因此,毒蛇與蟒蛇其實是蛇在演化過程中不同的基因突變導致的,毒腺的基因突變使得一部分蛇在用毒能力上越來越強,一部分蛇在體型越來越大時得到了好處,它們的這些基因突變都能完美的被自然選擇給保留。
而且從目前的化石來看,蛇類的繁盛是在恐龍滅絕之後,當時生態位的空缺,讓躲過了白堊紀大滅絕事件的蛇有了足夠的食物和空間,所以到了距今約6000萬年前,溫暖潮溼的氣候下,最大蛇泰坦巨蟒演化出來了。
泰坦巨蟒的出現是無毒蛇向更大體型演化的標誌,而且從當時泰坦巨蟒以噸鼻鱷為食來看,靠著龐大大體型,它也確實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只不過,太大的體型過度依賴於體型更大的食物以及穩定且高的溫度,所以當氣候變化以及一些大型的龜、鱷魚消失後,它們也就滅絕了。
不過,依然有部分體型較大的蛇生存了下來,形成了蟒科以及蚺科,這才有瞭如今的網紋蟒、緬甸蟒、亞馬遜森蚺等大型的蛇類。
以前,我認為蟒蛇吞一些較大的獵物比較的費勁,但是真正看了蟒蛇殺死併吞下一頭鹿時,我凌亂了,雖然蟒蛇殺死獵物確實費了點勁,畢竟它得先咬住獵物,然後將身體纏繞在獵物身體上,再慢慢的收緊,為了以防萬一,蟒蛇會“過度絞殺”,就是勒死獵物後依然收緊身體,這樣不僅保證了獵物不會在吞嚥時掙扎,又可以將獵物比較粗的胸腔骨頭壓斷,方便吞嚥。
當絞殺完畢後,蟒蛇吞嚥一頭鹿竟然只需要不到10秒鐘,這要得益於蟒蛇可以張大到130°,同時也有得益於蟒蛇非常具有彈性的身體,能夠容納比身體粗2倍的獵物,這樣從頭開始吞,身體向前推進,很快就能將獵物收入腹中了。
第一:隱蔽性。蟒蛇的身體大部分都比較大,而且它們的體色在綠綠的草叢中是非常明顯的,這樣只要我們環顧四周,如果有蟒蛇,是很容易發現它們的。雖然蟒蛇很大,但是它們的移動速度很慢,人看到蟒蛇後逃走,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是,毒蛇不同,它們體型通常都比較小,而且像蝮蛇還與環境色高度一致,很難辨別,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毒蛇也比蟒蛇更加的危險。
第二:主動攻擊性。筆者翻閱了一些國外的蟒蛇吞人案例發現,蟒蛇其實對人的主動攻擊性並不強,通常都是人踩到了蟒蛇或者直接與蟒蛇對峙導致的,通常蟒蛇看到人,無論體型大小,第一反應是逃走的。
而毒蛇就不同了,雖然也有像銀環蛇這樣膽小的毒蛇,但是像眼鏡蛇、蝮蛇等毒蛇的主動攻擊性都是很強的,即使我們不小心靠近它們,它們都會發動攻擊。
第三:致死率。雖然在世界範圍內,每年都有被蟒蛇吞的人,但是從整體上看,蟒蛇吞人是比較罕見的,每年發生平均1-2起,當然一旦被蟒蛇纏繞吞嚥,人就必死無疑了。
而毒蛇就不同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資料看,每年約有540萬人被毒蛇咬傷,其中約有8萬-14萬人因為毒蛇咬傷而死亡,所以在每年殺人最多的動物排行中,毒蛇僅次於蚊子和人類,位居第三名。
雖然在我們看來,越大的蛇越嚇人,但其實真正致命的是“不太起眼”的毒蛇,而且通常多數人缺乏分辨毒蛇和無毒蛇的能力,再加上毒蛇的種類、數量遠多於蟒蛇,所以,顯然是毒蛇的危險性比蟒蛇更高。
至於它們體型的差異,這是演化方向不同所致,從如今三足鼎立的情況來看(毒蛇、無毒蛇、蟒蚺),無論是用毒還是體型更大,都是最成功的演化方向。
世界上最小的蟒蛇是珀茲星蟒,它剛出生時體長還不足20釐米,成年後的體長平均也只有50釐米左右,且不說在蟒蛇中,就算扔到毒蛇中,也算是小個體了。而最大的毒蛇是眼鏡王蛇,最大個體體長達到了5.58米,這個體長即使放到蟒蛇中,也算是中等以上了。
不過,從整體上看,蟒蛇的體型確實要比毒蛇大一些,因為毒蛇的平均體長在1.5-2米之間,而蟒蛇的平均體長至少要在4米以上,像緬甸蟒甚至可以達到8.2米,所以,並不是所有的蟒蛇都比毒蛇大,但大多數的蟒蛇要比毒蛇大。
那麼,蟒蛇與毒蛇的這種體型差異化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是不是更大的蟒蛇要比有毒的毒蛇危險性更高呢?我們一起來聊一下這兩個問題。
蟒蛇和毒蛇的體型差
早在距今約9400萬年前,蛇的祖先出現了,不過此時的它們剛剛開始進化,依然保留著像其他爬行動物那樣的四肢,它就是早期的蜥蜴類。
不過,在漫長的演化中,蛇的祖先選擇了穴居的生活方式,狹小的洞穴讓四肢變得越來越雞肋,所以一部分向四肢逐漸消失演化的蛇活了下來,慢慢的才有瞭如今的蛇亞目。
在蛇的演化中,有著三個不同的大方向:毒性、無毒以及大體型,目前科學界比較統一的看法是毒蛇並不是演化出來的,而是來自於祖先基因的強化,也就是說早期的蜥蜴其實就已經具備了毒性,只不過,在後來的演化中,一部分蛇保留了早期蜥蜴的毒性,並且逐漸的強化了毒性(毒腺越來越發達),從自然選擇的角度看,毒蛇以較小的體型依靠毒液就能殺死較大的獵物,舉個例子,老虎獅子等動物屬於陸地食肉動物中較大的個體,但是如果被眼鏡蛇咬傷,它們是會死亡的。
顯然,具備毒性的蛇能夠在自然選擇中被保留下來,因為它們捕獵更加的高效,捕獵的獵物也可以更大。
而無毒蛇就是那一部分將祖先的用毒能力弱化的存在,它們在各自的生態位中,主要以老鼠、鳥類等小型動物為食,靠著偽裝色,能夠出其不意的偷襲獵物,靠著細長的身體能夠深入鼠洞,將老鼠“滅門”,它們即便沒有毒性,依然可以很好的生存。
最後就是蟒蛇了,蟒蛇是無毒蛇的一個演化支,它們與其他的無毒蛇最大的區別就是依然主要在地面上活動,很難捕獵鼠洞中的老鼠,這就對它們的體型有了很高的要求,換句話說,在體型變化的基因突變影響下,只有那些傾向於體型越來越大,越來越粗壯的無毒蛇才能更好的在地面上生存。
因此,毒蛇與蟒蛇其實是蛇在演化過程中不同的基因突變導致的,毒腺的基因突變使得一部分蛇在用毒能力上越來越強,一部分蛇在體型越來越大時得到了好處,它們的這些基因突變都能完美的被自然選擇給保留。
而且從目前的化石來看,蛇類的繁盛是在恐龍滅絕之後,當時生態位的空缺,讓躲過了白堊紀大滅絕事件的蛇有了足夠的食物和空間,所以到了距今約6000萬年前,溫暖潮溼的氣候下,最大蛇泰坦巨蟒演化出來了。
泰坦巨蟒的出現是無毒蛇向更大體型演化的標誌,而且從當時泰坦巨蟒以噸鼻鱷為食來看,靠著龐大大體型,它也確實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只不過,太大的體型過度依賴於體型更大的食物以及穩定且高的溫度,所以當氣候變化以及一些大型的龜、鱷魚消失後,它們也就滅絕了。
不過,依然有部分體型較大的蛇生存了下來,形成了蟒科以及蚺科,這才有瞭如今的網紋蟒、緬甸蟒、亞馬遜森蚺等大型的蛇類。
蟒蛇比毒性的危險性還高嗎?
以前,我認為蟒蛇吞一些較大的獵物比較的費勁,但是真正看了蟒蛇殺死併吞下一頭鹿時,我凌亂了,雖然蟒蛇殺死獵物確實費了點勁,畢竟它得先咬住獵物,然後將身體纏繞在獵物身體上,再慢慢的收緊,為了以防萬一,蟒蛇會“過度絞殺”,就是勒死獵物後依然收緊身體,這樣不僅保證了獵物不會在吞嚥時掙扎,又可以將獵物比較粗的胸腔骨頭壓斷,方便吞嚥。
當絞殺完畢後,蟒蛇吞嚥一頭鹿竟然只需要不到10秒鐘,這要得益於蟒蛇可以張大到130°,同時也有得益於蟒蛇非常具有彈性的身體,能夠容納比身體粗2倍的獵物,這樣從頭開始吞,身體向前推進,很快就能將獵物收入腹中了。
第一:隱蔽性。蟒蛇的身體大部分都比較大,而且它們的體色在綠綠的草叢中是非常明顯的,這樣只要我們環顧四周,如果有蟒蛇,是很容易發現它們的。雖然蟒蛇很大,但是它們的移動速度很慢,人看到蟒蛇後逃走,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是,毒蛇不同,它們體型通常都比較小,而且像蝮蛇還與環境色高度一致,很難辨別,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毒蛇也比蟒蛇更加的危險。
第二:主動攻擊性。筆者翻閱了一些國外的蟒蛇吞人案例發現,蟒蛇其實對人的主動攻擊性並不強,通常都是人踩到了蟒蛇或者直接與蟒蛇對峙導致的,通常蟒蛇看到人,無論體型大小,第一反應是逃走的。
而毒蛇就不同了,雖然也有像銀環蛇這樣膽小的毒蛇,但是像眼鏡蛇、蝮蛇等毒蛇的主動攻擊性都是很強的,即使我們不小心靠近它們,它們都會發動攻擊。
第三:致死率。雖然在世界範圍內,每年都有被蟒蛇吞的人,但是從整體上看,蟒蛇吞人是比較罕見的,每年發生平均1-2起,當然一旦被蟒蛇纏繞吞嚥,人就必死無疑了。
而毒蛇就不同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資料看,每年約有540萬人被毒蛇咬傷,其中約有8萬-14萬人因為毒蛇咬傷而死亡,所以在每年殺人最多的動物排行中,毒蛇僅次於蚊子和人類,位居第三名。
總結
雖然在我們看來,越大的蛇越嚇人,但其實真正致命的是“不太起眼”的毒蛇,而且通常多數人缺乏分辨毒蛇和無毒蛇的能力,再加上毒蛇的種類、數量遠多於蟒蛇,所以,顯然是毒蛇的危險性比蟒蛇更高。
至於它們體型的差異,這是演化方向不同所致,從如今三足鼎立的情況來看(毒蛇、無毒蛇、蟒蚺),無論是用毒還是體型更大,都是最成功的演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