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乘風破浪的生活家DL
-
2 # 桔子君視角
走遍大半個中國,莆田的包子,是我吃過最好吃的包子!
我去過很多地方,也吃過很多包子。
像是杭州小籠包、狗不理包子、開封、蕪湖的灌湯包,大西北的牛羊肉包子、北方的驢肉包子等等。
但我始終認為,這些包子,都不如莆田的煎包好吃。
北方的包子看似比南方大,但皮厚餡少。
記得有次我在西寧吃羊肉包子,店主看我吃包子的樣子,就坐在旁邊教育我不要浪費糧食,因為我吃他們的包子只吃餡,不吃麵皮。
但這也不能怪我啊!
他們的包子厚厚一層皮,如果我整個包子都吃下來,沒兩個我就飽了,而我點了4個包子,剩下的2個包子我又不帶走,店主也不會吃我吃剩的,更不會再賣給其他的人,只能扔掉,不也一樣是浪費?
莆田煎包就不一樣了,皮薄餡足,香脆可口,我這個不愛吃麵食的人,每次吃煎包都可以吃5個。
莆田的煎包與北方那邊的水煎包不一樣,得益得莆田靠海、四季溫暖物產更豐富,莆田的煎包用料比北方水煎包更足。
莆田煎包裡面大多數,會有這些食材:剁碎的肉餡、蝦仁米、香菇幹、小蔥、粉絲、包菜或者其他青菜等等。
我覺得粉絲是整個餡料的靈魂,粉絲吸收了其他食材的味道,粉絲口感Q彈、勁道,吃起來更有嚼勁,對了粉絲一定要剁碎。
煎包的另一個靈魂,在於包子兩面的那層焦黃的脆皮,聞著都香,吃起來更香了。
這種葷素搭配有山鮮(香菇幹)、也有海味(蝦仁、海蠣)的莆田煎包,是我吃過最好吃的包子。
寫在最後:
當然,莆田煎包好吃,是相對普通人能消費得起,能天天吃,又是豬肉包子而言,如果把江浙滬那邊蟹黃包比起來,肯定是不如蟹黃包了[攤手]
不考慮價格(正宗蟹黃包一個都要大幾十、上百元),用料高檔的蟹黃包,才是NO1的存在。
-
3 # 有臉有型有愛
我吃過最好吃的肉包子,就是西安的小六湯包,我和我老婆反正都吃得讚不絕口。後來我們回到老家,我還想念他家的包子味道,我還萌發了在我們當地開家加盟店。我聯絡他們,他們說只開直營,不開加盟店,這事就黃了。
-
4 # 花花個體店
媽媽包的肉包子是這世界上最好吃的包子,因為裡面包含了媽媽的味道
媽媽去天堂了,我現在好想媽媽呢
-
5 # 原來是梅花
我個人比較喜歡吃上海的包子,圓潤雪白的生煎包一定是最受歡迎的一款。鬆軟的麵皮,焦香酥脆的底部,緊實鮮美的肉餡,配上香蔥和芝麻,一口下去,回味無窮。生煎包是當地特色的熱門早點,正宗的生煎包要具備皮薄,底脆,湯足,餡香的特點,讓人吃完還想吃。
回覆列表
在這個問題上,我個人覺得,適合個人口味的就是最好吃的!俗話說的好,眾口難調啊,就算是山珍海味的包子又怎麼樣,某些人接受不了那口味兒,或者說過敏,那對於他們來說就不是最好吃的!
各個地方有各個地方的口味評判標準,愛哪一口,哪一口就是最好吃的!比如說,大家都知道出了名的天津狗不理包子,那我就不愛那一口,在我心裡就不是最好吃的!
所以說,各有千秋,各有評判標準,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你們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