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想一下。
如果有一份工作,讓你朝九晚五不加班,偶爾家裡有事打個招呼就可以請假,中午能躺平了午休,食堂三頓飯不僅免費量還足,你會不會覺得很愜意?
假如這份工作讓你還可以有一個固定工位,風吹不到雨打不到,上班基本內容就是刷影片看爽劇,每年寫個年度小結還有年輕人給你代筆,你會不會覺得超出期待了?
假如你臨近退休,這樣的日子已經過了幾十年,你會不會覺得工作到這份上,從某個角度說,也是老天爺賞飯吃?
我身邊有位老同志,即使不是這樣,差距……也沒有很大。
用他自己的話說,自己知趣、不惹事,為人正直,也不諂媚。他喜歡樸實低調的年輕人,遇到能說會道的,他面上對人反應慢半拍,轉過頭罵,這個小人精。
我一直以為他是一根自洽的老油條,直到某一年的部門聚餐。
那天氛圍不錯,幾杯酒下肚,他開始發牢騷。從當年婉拒更好的職業機會說開始,說到曾經的上級對自己如何重視,再拍著胸脯說自己和某某人物稱兄道弟,最後一邊踉蹌著掏錢包好像要買單,但沒兩下就被其他同事勸住,並叫好出租車送他回家。
如果說,之前他給我的印象是一根金剛老油條的話,那麼那晚,我看到了老油條的落寞與不甘。
職場老油條,是一種特別的生物。論聰明才智,甚至可能並不遜於同齡的領導。甚至在綜合素質、人情世故、社會閱歷方面,比起一些專業崗位的領導,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們也不是沒有成就動機。但凡真正隨遇而安的,一般會混成兩種人。一種是老黃牛,埋頭繁雜的工作,鮮有怨言,這樣的人,常常是單位裡真正的基石,穩定而實在地托起日常工作的運轉;另一種是馬大哈,儘管可能做事不賣力,但是做人常常不計較,是辦公室的開心果、良好的氛圍擔當。
老油條們的狀態,更像是這樣的:對身處的崗位來說,工作思路或有冗餘,產出效果卻極其有限。
是因為懷才不遇嗎?除去一些空降兵,絕大多數的管理者,都是自下而上從一線做起,資源本身具有稀缺屬性,這決定絕大多數人在起點和機率上還是屬於同一個能量層級的。
是因為懶惰嗎?或許可以這麼解釋,但是籠統地歸結於懶惰,似乎有點懶惰了。人類的發明創造正是由於懶惰驅動的,如果我們的祖先能夠安於刀耕火種的辛勞和低效,人類也不會集體迎來數次產業革命以及享受產業革命帶來的果實。
並且有趣的是,老油條們的本事,恰恰反映在他們懂得如何正確地偷懶。比如上述這位老同志,工作的時候就特別懂得抓重點、踢皮球,把一些棘手的活兒巧妙地混過去。
而在很多時候,特別遇到部門之間一些扯皮的事情時,他們這套捍衛邊界的邏輯,其實還蠻值得借鑑的。
要說形成老油條的核心原因,可能在於“理性過當”。
相比管理崗位,更多的權力意味著更多的責任,加上嚴格的紀律規定,要想安全地履職,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就不用說了。
其實在不少體制內的單位,越是重要領導,越是沒日沒夜一心撲在工作上。儘管獲得了被關注被重視的滿足,但是背後的嘔心瀝血也是真的。
基層崗位就更不用說了。上班八小時忙得連軸轉,各項任務指標一個都不能少,遇到複雜一點的問題還得請示彙報,拍板的人又常常出沒於各會議室,找個人都難。
可如果我們以時薪來計算工作的價效比,那麼老油條們的優勢就相當顯著了。儘管在收入、地位、榮譽、成就等等這些顯性的職業回報方面,他們並不突出,但是如果換算成小時收入,那麼一根國企老油條,完全不遜於一般意義上的所謂金領。
這麼算好了,以平均每月工作 20 天,每天實際工作 2 小時的話,那每月工作時長 40 小時,假如稅前收入平均 1.5w,那麼平均下來的時薪就是 15000 元 ÷ 40 小時 = 375 元/小時。
而同樣的時薪,如果乘上 996 的工作時長,每月的稅前收入算下來大約是 375×12×6×4=108000 元。
這就相當可觀了。
只不過,這個誘人的價效比,產生的原因不是因為做大分子,而是因為把分母縮減到了極致。
我們不妨在這裡停留一下,做一個代入性的反思 — 這樣的工作,真的有意義嗎?
從絕對理性的角度來說,最優價效比,一定是最符合利己主義和節能原則的。不過這種演算法其實忽略了一個根本的真相。那就是自我價值感的滿足。
上述的那位老同志,雖然用看似強大的內心構築了一道堅實的邊界。但很顯然,在內心深處,他是不滿足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遵循快樂原則,這部分就像慾望的集合,比如我們想要絕對的自由、無限制的滿足、不計後果的洩憤等等。
自我遵循現實原則,這部分就好像一個調節器,根據現實條件評估來自本我的慾望能不能被滿足、或者需要做出什麼樣的妥協,諸如此類。
超我則是人格的道德層面,代表的是理想、完美和良知。
所謂酒後吐真言,其實就是在酒精的麻痺作用下,將平常被壓抑的本我突破限制、加以釋放。從他的抱怨來看,不難感受到他錯失機會的遺憾、得不到重視的憤懣,或許還有無力買單的失落感。
而這些感受,其實統統指向和他人的互動。換句話說,價值感這個東西,本質上就是他洽的。
我們人類是群居動物,智人祖先當年走出東非大草原,戰勝其他直立人表親,是因為我們有強大的社群協作能力。因此我們會共情、同理和利他,因為只有感同身受別人的痛苦,樂於分享和互助,整個社群才能產生部分之和大於整體的效果,才能活成一個超級生命體。
因此,儘管我們可以在理智上說服自己,不在乎他人評價,但是對被看見、被尊重的渴望,早就天然地編進了我們的基因密碼。
這就是為什麼老油條們儘管在理性上演算法最優,實際上卻意難平的原因。
真正智慧的最優解該怎麼做呢?
▍首先,不要計較分母
信任是最高效的溝通。《自私的基因》裡論證了兩種博弈策略,一種是簡單博弈,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一錘子買賣”,簡單博弈裡只有兩種策略,合作或是背叛。在這種博弈模式裡,“背叛”是唯一理性的。也就是好人沒好報,騙子樂逍遙。
而在長期的重複博弈模式下,合作而非欺騙的策略更容易獲得成功。這種策略翻譯成人話就是,我先假定你是好人,先交出我的信任,假如你和我合作良好,那麼我們繼續下一輪合作。假如你背叛我,那我立即收回信任,並予以反擊。
老話說“吃虧是福”,至少在前期的試探和磨合階段,是有道理的。
而老油條們的策略往往是“一精到底”、不肯讓利,這就容易讓人感到過於自私、難以信任,無形中錯失了很多潛在的機會。
▍其次,儘可能做大分子
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米爾頓·弗爾得曼說過:
不讀《國富論》,不知道怎樣叫做‘利己’,讀了《道德情操論》,才知道‘利他’才是問心無愧的‘利己’。
而人為什麼會追求財富呢?亞當·斯密列舉了兩個原因。其中的一個原因是人天生具有創造慾望和創新能力,這種天性不斷喚起並保持人類的勤勞動機。
勤勞的動機能夠抵抗天然的惰性,而一個人時間花在哪裡,結果往往是公平的。
我認識一位曾在體制內工作的阿姨,90 年代剛剛普及電腦技術的時候,她年紀已經不小了,一些同事偷懶不學,專揀閒職崗位混日子。
這位阿姨從打字開始學,一開始用兩根手指打字,動作笨拙,但是漸漸地,隨著蝸牛般的堅持,她對各種軟體慢慢不怵了,甚至學會簡單地組裝電腦。
等到她退休的時候,不少地方給她丟擲了續聘的橄欖枝。而當年混日子的那些同事,儘管也想找同樣的工作機會,不出意料地被用工單位婉拒了。
市場就像一面平光鏡,你用來自我暢想一下。
市場就像一面平光鏡,你用來自我增值的努力,從來不會被辜負。
▍第三,挖掘真正的成就動機
對於人為什麼追求財富,亞當·斯密列舉的另一個原因是,出於實現和維持其社會地位的需要,因為人都希望“引人注目、被人關心、得到同情、自滿自得和博得讚許”。
不過,如果是這些,那就陷入了他人的評價體系,那又是另一個陷阱。
我個人倒是更贊同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里奧在《原則》裡說的:
你要追求成功,而不是成功的裝飾。增值的努力,從來不會被辜負。
你要追求成功,而不是成功的裝飾。
首先我覺得,你得找到一份你喜歡的工作,工作中,有認真學習的態度,積極向上的態度,和你做這份工作的時候是開心的,有一顆Sunny的心,我覺得這就是工作最好的狀態
暢想一下。
如果有一份工作,讓你朝九晚五不加班,偶爾家裡有事打個招呼就可以請假,中午能躺平了午休,食堂三頓飯不僅免費量還足,你會不會覺得很愜意?
假如這份工作讓你還可以有一個固定工位,風吹不到雨打不到,上班基本內容就是刷影片看爽劇,每年寫個年度小結還有年輕人給你代筆,你會不會覺得超出期待了?
假如你臨近退休,這樣的日子已經過了幾十年,你會不會覺得工作到這份上,從某個角度說,也是老天爺賞飯吃?
我身邊有位老同志,即使不是這樣,差距……也沒有很大。
用他自己的話說,自己知趣、不惹事,為人正直,也不諂媚。他喜歡樸實低調的年輕人,遇到能說會道的,他面上對人反應慢半拍,轉過頭罵,這個小人精。
我一直以為他是一根自洽的老油條,直到某一年的部門聚餐。
那天氛圍不錯,幾杯酒下肚,他開始發牢騷。從當年婉拒更好的職業機會說開始,說到曾經的上級對自己如何重視,再拍著胸脯說自己和某某人物稱兄道弟,最後一邊踉蹌著掏錢包好像要買單,但沒兩下就被其他同事勸住,並叫好出租車送他回家。
如果說,之前他給我的印象是一根金剛老油條的話,那麼那晚,我看到了老油條的落寞與不甘。
職場老油條,是一種特別的生物。論聰明才智,甚至可能並不遜於同齡的領導。甚至在綜合素質、人情世故、社會閱歷方面,比起一些專業崗位的領導,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們也不是沒有成就動機。但凡真正隨遇而安的,一般會混成兩種人。一種是老黃牛,埋頭繁雜的工作,鮮有怨言,這樣的人,常常是單位裡真正的基石,穩定而實在地托起日常工作的運轉;另一種是馬大哈,儘管可能做事不賣力,但是做人常常不計較,是辦公室的開心果、良好的氛圍擔當。
老油條們的狀態,更像是這樣的:對身處的崗位來說,工作思路或有冗餘,產出效果卻極其有限。
是因為懷才不遇嗎?除去一些空降兵,絕大多數的管理者,都是自下而上從一線做起,資源本身具有稀缺屬性,這決定絕大多數人在起點和機率上還是屬於同一個能量層級的。
是因為懶惰嗎?或許可以這麼解釋,但是籠統地歸結於懶惰,似乎有點懶惰了。人類的發明創造正是由於懶惰驅動的,如果我們的祖先能夠安於刀耕火種的辛勞和低效,人類也不會集體迎來數次產業革命以及享受產業革命帶來的果實。
並且有趣的是,老油條們的本事,恰恰反映在他們懂得如何正確地偷懶。比如上述這位老同志,工作的時候就特別懂得抓重點、踢皮球,把一些棘手的活兒巧妙地混過去。
而在很多時候,特別遇到部門之間一些扯皮的事情時,他們這套捍衛邊界的邏輯,其實還蠻值得借鑑的。
要說形成老油條的核心原因,可能在於“理性過當”。
相比管理崗位,更多的權力意味著更多的責任,加上嚴格的紀律規定,要想安全地履職,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就不用說了。
其實在不少體制內的單位,越是重要領導,越是沒日沒夜一心撲在工作上。儘管獲得了被關注被重視的滿足,但是背後的嘔心瀝血也是真的。
基層崗位就更不用說了。上班八小時忙得連軸轉,各項任務指標一個都不能少,遇到複雜一點的問題還得請示彙報,拍板的人又常常出沒於各會議室,找個人都難。
可如果我們以時薪來計算工作的價效比,那麼老油條們的優勢就相當顯著了。儘管在收入、地位、榮譽、成就等等這些顯性的職業回報方面,他們並不突出,但是如果換算成小時收入,那麼一根國企老油條,完全不遜於一般意義上的所謂金領。
這麼算好了,以平均每月工作 20 天,每天實際工作 2 小時的話,那每月工作時長 40 小時,假如稅前收入平均 1.5w,那麼平均下來的時薪就是 15000 元 ÷ 40 小時 = 375 元/小時。
而同樣的時薪,如果乘上 996 的工作時長,每月的稅前收入算下來大約是 375×12×6×4=108000 元。
這就相當可觀了。
只不過,這個誘人的價效比,產生的原因不是因為做大分子,而是因為把分母縮減到了極致。
我們不妨在這裡停留一下,做一個代入性的反思 — 這樣的工作,真的有意義嗎?
從絕對理性的角度來說,最優價效比,一定是最符合利己主義和節能原則的。不過這種演算法其實忽略了一個根本的真相。那就是自我價值感的滿足。
上述的那位老同志,雖然用看似強大的內心構築了一道堅實的邊界。但很顯然,在內心深處,他是不滿足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遵循快樂原則,這部分就像慾望的集合,比如我們想要絕對的自由、無限制的滿足、不計後果的洩憤等等。
自我遵循現實原則,這部分就好像一個調節器,根據現實條件評估來自本我的慾望能不能被滿足、或者需要做出什麼樣的妥協,諸如此類。
超我則是人格的道德層面,代表的是理想、完美和良知。
所謂酒後吐真言,其實就是在酒精的麻痺作用下,將平常被壓抑的本我突破限制、加以釋放。從他的抱怨來看,不難感受到他錯失機會的遺憾、得不到重視的憤懣,或許還有無力買單的失落感。
而這些感受,其實統統指向和他人的互動。換句話說,價值感這個東西,本質上就是他洽的。
我們人類是群居動物,智人祖先當年走出東非大草原,戰勝其他直立人表親,是因為我們有強大的社群協作能力。因此我們會共情、同理和利他,因為只有感同身受別人的痛苦,樂於分享和互助,整個社群才能產生部分之和大於整體的效果,才能活成一個超級生命體。
因此,儘管我們可以在理智上說服自己,不在乎他人評價,但是對被看見、被尊重的渴望,早就天然地編進了我們的基因密碼。
這就是為什麼老油條們儘管在理性上演算法最優,實際上卻意難平的原因。
真正智慧的最優解該怎麼做呢?
▍首先,不要計較分母
信任是最高效的溝通。《自私的基因》裡論證了兩種博弈策略,一種是簡單博弈,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一錘子買賣”,簡單博弈裡只有兩種策略,合作或是背叛。在這種博弈模式裡,“背叛”是唯一理性的。也就是好人沒好報,騙子樂逍遙。
而在長期的重複博弈模式下,合作而非欺騙的策略更容易獲得成功。這種策略翻譯成人話就是,我先假定你是好人,先交出我的信任,假如你和我合作良好,那麼我們繼續下一輪合作。假如你背叛我,那我立即收回信任,並予以反擊。
老話說“吃虧是福”,至少在前期的試探和磨合階段,是有道理的。
而老油條們的策略往往是“一精到底”、不肯讓利,這就容易讓人感到過於自私、難以信任,無形中錯失了很多潛在的機會。
▍其次,儘可能做大分子
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米爾頓·弗爾得曼說過:
不讀《國富論》,不知道怎樣叫做‘利己’,讀了《道德情操論》,才知道‘利他’才是問心無愧的‘利己’。
而人為什麼會追求財富呢?亞當·斯密列舉了兩個原因。其中的一個原因是人天生具有創造慾望和創新能力,這種天性不斷喚起並保持人類的勤勞動機。
勤勞的動機能夠抵抗天然的惰性,而一個人時間花在哪裡,結果往往是公平的。
我認識一位曾在體制內工作的阿姨,90 年代剛剛普及電腦技術的時候,她年紀已經不小了,一些同事偷懶不學,專揀閒職崗位混日子。
這位阿姨從打字開始學,一開始用兩根手指打字,動作笨拙,但是漸漸地,隨著蝸牛般的堅持,她對各種軟體慢慢不怵了,甚至學會簡單地組裝電腦。
等到她退休的時候,不少地方給她丟擲了續聘的橄欖枝。而當年混日子的那些同事,儘管也想找同樣的工作機會,不出意料地被用工單位婉拒了。
市場就像一面平光鏡,你用來自我暢想一下。
如果有一份工作,讓你朝九晚五不加班,偶爾家裡有事打個招呼就可以請假,中午能躺平了午休,食堂三頓飯不僅免費量還足,你會不會覺得很愜意?
假如這份工作讓你還可以有一個固定工位,風吹不到雨打不到,上班基本內容就是刷影片看爽劇,每年寫個年度小結還有年輕人給你代筆,你會不會覺得超出期待了?
假如你臨近退休,這樣的日子已經過了幾十年,你會不會覺得工作到這份上,從某個角度說,也是老天爺賞飯吃?
我身邊有位老同志,即使不是這樣,差距……也沒有很大。
用他自己的話說,自己知趣、不惹事,為人正直,也不諂媚。他喜歡樸實低調的年輕人,遇到能說會道的,他面上對人反應慢半拍,轉過頭罵,這個小人精。
我一直以為他是一根自洽的老油條,直到某一年的部門聚餐。
那天氛圍不錯,幾杯酒下肚,他開始發牢騷。從當年婉拒更好的職業機會說開始,說到曾經的上級對自己如何重視,再拍著胸脯說自己和某某人物稱兄道弟,最後一邊踉蹌著掏錢包好像要買單,但沒兩下就被其他同事勸住,並叫好出租車送他回家。
如果說,之前他給我的印象是一根金剛老油條的話,那麼那晚,我看到了老油條的落寞與不甘。
職場老油條,是一種特別的生物。論聰明才智,甚至可能並不遜於同齡的領導。甚至在綜合素質、人情世故、社會閱歷方面,比起一些專業崗位的領導,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們也不是沒有成就動機。但凡真正隨遇而安的,一般會混成兩種人。一種是老黃牛,埋頭繁雜的工作,鮮有怨言,這樣的人,常常是單位裡真正的基石,穩定而實在地托起日常工作的運轉;另一種是馬大哈,儘管可能做事不賣力,但是做人常常不計較,是辦公室的開心果、良好的氛圍擔當。
老油條們的狀態,更像是這樣的:對身處的崗位來說,工作思路或有冗餘,產出效果卻極其有限。
是因為懷才不遇嗎?除去一些空降兵,絕大多數的管理者,都是自下而上從一線做起,資源本身具有稀缺屬性,這決定絕大多數人在起點和機率上還是屬於同一個能量層級的。
是因為懶惰嗎?或許可以這麼解釋,但是籠統地歸結於懶惰,似乎有點懶惰了。人類的發明創造正是由於懶惰驅動的,如果我們的祖先能夠安於刀耕火種的辛勞和低效,人類也不會集體迎來數次產業革命以及享受產業革命帶來的果實。
並且有趣的是,老油條們的本事,恰恰反映在他們懂得如何正確地偷懶。比如上述這位老同志,工作的時候就特別懂得抓重點、踢皮球,把一些棘手的活兒巧妙地混過去。
而在很多時候,特別遇到部門之間一些扯皮的事情時,他們這套捍衛邊界的邏輯,其實還蠻值得借鑑的。
要說形成老油條的核心原因,可能在於“理性過當”。
相比管理崗位,更多的權力意味著更多的責任,加上嚴格的紀律規定,要想安全地履職,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就不用說了。
其實在不少體制內的單位,越是重要領導,越是沒日沒夜一心撲在工作上。儘管獲得了被關注被重視的滿足,但是背後的嘔心瀝血也是真的。
基層崗位就更不用說了。上班八小時忙得連軸轉,各項任務指標一個都不能少,遇到複雜一點的問題還得請示彙報,拍板的人又常常出沒於各會議室,找個人都難。
可如果我們以時薪來計算工作的價效比,那麼老油條們的優勢就相當顯著了。儘管在收入、地位、榮譽、成就等等這些顯性的職業回報方面,他們並不突出,但是如果換算成小時收入,那麼一根國企老油條,完全不遜於一般意義上的所謂金領。
這麼算好了,以平均每月工作 20 天,每天實際工作 2 小時的話,那每月工作時長 40 小時,假如稅前收入平均 1.5w,那麼平均下來的時薪就是 15000 元 ÷ 40 小時 = 375 元/小時。
而同樣的時薪,如果乘上 996 的工作時長,每月的稅前收入算下來大約是 375×12×6×4=108000 元。
這就相當可觀了。
只不過,這個誘人的價效比,產生的原因不是因為做大分子,而是因為把分母縮減到了極致。
我們不妨在這裡停留一下,做一個代入性的反思 — 這樣的工作,真的有意義嗎?
從絕對理性的角度來說,最優價效比,一定是最符合利己主義和節能原則的。不過這種演算法其實忽略了一個根本的真相。那就是自我價值感的滿足。
上述的那位老同志,雖然用看似強大的內心構築了一道堅實的邊界。但很顯然,在內心深處,他是不滿足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遵循快樂原則,這部分就像慾望的集合,比如我們想要絕對的自由、無限制的滿足、不計後果的洩憤等等。
自我遵循現實原則,這部分就好像一個調節器,根據現實條件評估來自本我的慾望能不能被滿足、或者需要做出什麼樣的妥協,諸如此類。
超我則是人格的道德層面,代表的是理想、完美和良知。
所謂酒後吐真言,其實就是在酒精的麻痺作用下,將平常被壓抑的本我突破限制、加以釋放。從他的抱怨來看,不難感受到他錯失機會的遺憾、得不到重視的憤懣,或許還有無力買單的失落感。
而這些感受,其實統統指向和他人的互動。換句話說,價值感這個東西,本質上就是他洽的。
我們人類是群居動物,智人祖先當年走出東非大草原,戰勝其他直立人表親,是因為我們有強大的社群協作能力。因此我們會共情、同理和利他,因為只有感同身受別人的痛苦,樂於分享和互助,整個社群才能產生部分之和大於整體的效果,才能活成一個超級生命體。
因此,儘管我們可以在理智上說服自己,不在乎他人評價,但是對被看見、被尊重的渴望,早就天然地編進了我們的基因密碼。
這就是為什麼老油條們儘管在理性上演算法最優,實際上卻意難平的原因。
真正智慧的最優解該怎麼做呢?
▍首先,不要計較分母
信任是最高效的溝通。《自私的基因》裡論證了兩種博弈策略,一種是簡單博弈,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一錘子買賣”,簡單博弈裡只有兩種策略,合作或是背叛。在這種博弈模式裡,“背叛”是唯一理性的。也就是好人沒好報,騙子樂逍遙。
而在長期的重複博弈模式下,合作而非欺騙的策略更容易獲得成功。這種策略翻譯成人話就是,我先假定你是好人,先交出我的信任,假如你和我合作良好,那麼我們繼續下一輪合作。假如你背叛我,那我立即收回信任,並予以反擊。
老話說“吃虧是福”,至少在前期的試探和磨合階段,是有道理的。
而老油條們的策略往往是“一精到底”、不肯讓利,這就容易讓人感到過於自私、難以信任,無形中錯失了很多潛在的機會。
▍其次,儘可能做大分子
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米爾頓·弗爾得曼說過:
不讀《國富論》,不知道怎樣叫做‘利己’,讀了《道德情操論》,才知道‘利他’才是問心無愧的‘利己’。
而人為什麼會追求財富呢?亞當·斯密列舉了兩個原因。其中的一個原因是人天生具有創造慾望和創新能力,這種天性不斷喚起並保持人類的勤勞動機。
勤勞的動機能夠抵抗天然的惰性,而一個人時間花在哪裡,結果往往是公平的。
我認識一位曾在體制內工作的阿姨,90 年代剛剛普及電腦技術的時候,她年紀已經不小了,一些同事偷懶不學,專揀閒職崗位混日子。
這位阿姨從打字開始學,一開始用兩根手指打字,動作笨拙,但是漸漸地,隨著蝸牛般的堅持,她對各種軟體慢慢不怵了,甚至學會簡單地組裝電腦。
等到她退休的時候,不少地方給她丟擲了續聘的橄欖枝。而當年混日子的那些同事,儘管也想找同樣的工作機會,不出意料地被用工單位婉拒了。
市場就像一面平光鏡,你用來自我增值的努力,從來不會被辜負。
▍第三,挖掘真正的成就動機
對於人為什麼追求財富,亞當·斯密列舉的另一個原因是,出於實現和維持其社會地位的需要,因為人都希望“引人注目、被人關心、得到同情、自滿自得和博得讚許”。
不過,如果是這些,那就陷入了他人的評價體系,那又是另一個陷阱。
我個人倒是更贊同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里奧在《原則》裡說的:
你要追求成功,而不是成功的裝飾。增值的努力,從來不會被辜負。
▍第三,挖掘真正的成就動機
對於人為什麼追求財富,亞當·斯密列舉的另一個原因是,出於實現和維持其社會地位的需要,因為人都希望“引人注目、被人關心、得到同情、自滿自得和博得讚許”。
不過,如果是這些,那就陷入了他人的評價體系,那又是另一個陷阱。
我個人倒是更贊同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里奧在《原則》裡說的:
你要追求成功,而不是成功的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