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均是天涯淪落人

    教育從來都是循序漸進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網路教育雖然能夠傳播知識,但是卻無法進行交流,無法激發新的靈感,在這樣的情況下個人學到的知識必然是侷限的,每個人的內心之中都存在著懶惰的情緒,對於自制力不強的人更是如此,上網課往往意味著紀律的鬆懈,在這樣的情況下多數人的注意力難免會分散,從而導致自己的學習進度出現偏差,這樣的現狀是無法改變的,網課的傳播很多時候充滿了偶然性,這樣自己的學習必然會出現一些缺陷,當缺陷出現自己的學習必然會越來越吃力,最終不可避免的會選擇放棄,所以網路教育雖然在不斷傳播,但是老師的作用卻依舊無法被取代,教書育人不僅僅是為了傳播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播良好的品德,很顯然網路教育暫時還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所以老師依舊是一個穩定的指責,也是很重要的職業。

  • 2 # 育鄰人

    感謝提問:

    學校教育最核心的價值:替家長看護孩子。相反,從學識傳播角度看,紙質書籍就已經能夠滿足知識無限制傳播需求了,網課僅僅是將書本知識配備的語音講解。同時,孩子上網課還需要一個家長陪伴,如果每個孩子都在家利用網路學習,那將造成極大的勞動人力資源浪費。

    《道德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chú)狗。”天地看待萬物都是一樣的,不會對誰特別好,也不會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生命,被賦予了繁殖能力+生長週期+小部分損傷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質組合形態,所有自然生命都必須以被動適應+主動索取的方式適應自然生存環境。植物從自然物質中吸納可溶於水的微礦物質結合光合作用生產生命養料、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動物體內......自然生命悄無聲息地形成了具有相對均衡穩定性的“生態食物鏈”。

    人類,自然生命體系中綜合智商最高、成長髮育最慢、成長可塑性最強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動物,也是自然生命體系中唯一具備按照自主生存需求透過主動勞動創造生活消費物資的動物族群,馴化播種植物的農業馴服圈養動物的畜牧業和漁業採礦加工製成生產勞動與生活輔助用具的工業輔助人類戰勝疾病的醫藥業、輔助孩子們學習成長的教育業......主動勞動創造已經成為人類與其它自然生命區別開來的根本標誌。

    翻耕土地+選播植物種子,讓人類獲得了相對穩定的食物來源、馴服+圈養動物幼崽,讓人類獲得了相對穩定的肉+蛋+奶源、開採自然礦物,讓人類具備了改善綜合居住環境的能力、發掘+調配藥物,為人類戰勝疾病找到了援兵......生產勞動職業化分工大幅提高了人類主動勞動創造的綜合收益,為人類達成富足生活意願打下了堅實基礎。但是,隨著人類從主動勞動創造過程中總結匯集形成的文明智慧成果越來越多、生產勞動職業化分工對工作的專注性要求越來越高,職業從事化生產勞動與家庭生兒育女之間在時間管理上成了“零和博弈”關係。

    商周時期,王公貴族已經開始聘請先生為自家兒女傳授文化禮儀、齊國國都臨淄的稷下學宮是世界上最早的官辦高等學府,也是中國最早的社會科學院、政府智庫;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聖先師”、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隋&唐時期,開始設立教育行政部門國子寺、開啟開科取士;中華民國將主管教育工作的部門定名為教育部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成立文化教育委員會、教育部,設立普通教育、專門教育和社會教育三司,20世紀70年代起中國開始施行基礎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社會、學校、家庭有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公益性【明確規定“不收學費、雜費”】、統一性【教學標準、經費標準、建設標準、學生公用經費的標準等等】,義務教育事關億萬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

    語言文字學、數學、物理、地理、化學、自然、政治、歷史、醫學、藝術、體育、資訊通訊...現代學校教育內容幾乎涵蓋了所有人類已知社會文明形態;國家統一教育工作法規、統一規劃校園建設標準、統一教材編印、統一學識考評、統一選聘老師、統一教學分級與教學年限【幼兒園3年+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學3年以上】...學校教育已經成為現代人類最基礎的人才培育“搖籃”,科研工作者、商貿服務人員、醫務工作者、國家行政管理者等無一不從校園走向社會。

    道德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意思是說: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同樣,適齡兒童入學率、考試分數、升學率、人均受教育年限等是社會可以使用資料總結匯集的教育工作成效。當然,職業化學校教育工作對社會發展建設所做的貢獻遠非僅限於此,其中最最重要的便是緩急了職業勞動者家庭在生兒育女過程中的教育管護難題。

    8:00至18:00為工作時間,中途有1~2小時可以吃午餐或者休息、每7天為一個工作輪循週期&每週最多隻能休息2個班次;使用KPI+OKR+BSC等所謂科學人力資源績效管理方案評判職業勞動者的工作績效,在所有職業勞動者群體中實行末位淘汰;工作制度約定的時間段,職業勞動者可以沒有工作幹、但不能幹與崗位職責無關的事情【特別是陪伴&輔導自家孩子學習成長】;普及職業社會養老保險購買制度,並且多生孩子、照顧孩子肯定影響當下職業奮鬥&老年時領取養老金......綜合多方因素,年輕職業勞動者工作期間根本沒法完美陪伴孩子學習。

    1619年,德國魏瑪公國公佈的學校法令規定:父母應送其6~12歲的子女入學。1763年到1819年,德國基本完善了義務教育法規。自此,人類對未成年孩子的教育工作進入到職業化的新時代。清朝末年開始新辦職業化新式學堂、新中國成立之後才全面推行“掃盲”教育、20世紀70年代中國全民開始逐步普及9年制義務教育......學校嚴格規範的作息制度+體系完備的文化學識教輔體系,讓所有未成年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改學的內容、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夥伴。

    歌曲《我想去桂林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

    ......

    《增廣賢文》:“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人類把時間花在哪裡,就會在哪裡收穫果實。然而,時間對所有自然生命都一視同仁,不會剋扣某個生命的生活時間、也不會刻意寬恕某個生命的生活時間。童年時,每個人都有時間,但沒有錢或沒有獨立行動能力;壯年時,人們忙著職業奮鬥、沒有多餘的時間遊玩或者生育;老年時,有了出遊的儲蓄和時間卻已年邁、獨立自主行動不便。

    網路公開資訊顯示:安倍晉三、莫迪、朴槿惠、默克爾、馬克龍等國外政要都沒有子嗣,張宏民、張越、亞寧、梁豔、李雨霏等國內知名主持人都未育子嗣。為什麼?因為,他們曾經為了職業捨棄了成家育兒!同樣,許多生活在城鎮的年輕職業勞動者,他們的生活時間被職業工作和個人享樂佔滿,生兒育女成了他們生活中的“拖油瓶”。

    8:00左右進校,18:00左右放學、規律作息,有系統的知識待學、紀律管理嚴格,時刻都有教育工作者貼身保護......把孩子送進校園之後,年輕的職業勞動者終於可以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領域了,再也不用擔心孩子該學什麼、玩耍時間是否安全、餓了該吃什麼等等。所以,學校教育最核心的價值:替家長看護孩子

  • 3 # 教師閣樓

    網課也是需要教師來上的,AI教學適合學習能力強且自律的少數人,真人教師教學還是適合大多數人。但科技賦能教育後,對老師的要求會更高。沒有教研能力,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的老師會被科技替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初三,考試前怎樣複習政史地3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