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till love you
-
2 # 米掃拉拉掃掃米
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著名的“三大戰役”之一,是一系列戰鬥組成的大決戰。戰鬥的地點有多處,但最終的決戰在官渡,因而史稱“官渡之戰”。
但這個官渡究竟是在鄭州還是新鄉,一直存在爭議。大多數史料認為是在鄭州的中牟縣境內,而且中牟縣的官渡鎮有古戰場的旅遊開發,很像那麼一回事,但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官渡是在新鄉陽武縣。
透過對鄭州中牟古城的變遷、黃河故道的遷移以及史料對於官渡之戰的記載等三方面進行分析,豹眼認為,官渡之戰發生在新鄉陽武縣的機率更大,不太可能在中牟。
01
史料記載的官渡之戰
要確定官渡的具體位置,離不開對官渡之戰過程的解讀。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紹挾戰勝幽州公孫瓚之餘威,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
隨後,曹操做出對抗袁紹的戰略部署:
派臧霸自琅琊入青州,佔領齊(今山東臨淄)、北海(今山東昌樂)、東安(今山東沂水),以牽制袁紹,鞏固右翼。
曹操率軍進佔冀州黎陽(今河南滑縣東,黃河北岸),命于禁率領步騎二千屯守黃河南岸的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協助駐守白馬(今河南滑縣東,黃河南岸)的東郡太守劉延,以阻滯袁紹大軍渡河和長驅南下。
同時,曹操把主力駐紮在官渡一帶構築營壘,以阻擋袁紹正面進攻。
袁紹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黃河多處可渡,曹操不可能全面防禦。由於曹操防禦策略與本題無關,就不多囉嗦啦,但黃河這些渡口卻需要說清楚。
每一處重要渡口,起碼是重要的集鎮,甚至是城池。官方在這裡設定管理機構,負責收繳賦稅、管理治安,甚至是派兵駐守。許多地方習慣上稱其為官渡,其意是官府治理的渡口,以官渡命名的地方也很多。但由於歷史的變遷,以前很繁華的渡口,後世可能僅僅存在一些遺蹟,甚至蹤跡全無。這也是後世無法考證真實歷史的原因所在,官渡也就是這個情況。
建安五年(200年),衣帶詔事件洩露,曹操誅殺了車騎將軍、始作俑者董承等人,劉備懼怕逃亡徐州,反叛朝廷。曹操為了解除腹背受敵的困境,率領五千精騎東擊劉備。劉備敗逃袁紹,關羽被俘投降,劉備家眷被俘獲。
200年四月,袁紹命陳琳書寫討伐曹操的檄文併發布後,隨之派遣大將顏良、郭圖、淳于瓊從黎陽渡過黃河,進攻東郡太守劉延把守的白馬。曹操率領輕騎兵突襲袁軍,關羽斬殺顏良,解了白馬之圍,然後曹操將百姓遷徙,沿黃河向西撤離。
袁紹派文丑與劉備率軍追趕到延津南,在南阪(白馬南)追上曹操。曹操不足六百騎,以計斬殺文丑,劉備敗走,曹操順利回到官渡。
這些戰鬥都是在黃河以南發生,是官渡之戰決戰的前期戰鬥。
這個過程,在《三國志·武帝紀》是有具體記載的。
袁紹初戰失利,但兵力仍佔優勢。七月,袁軍抵達陽武;八月,袁軍主力接近官渡。
曹操與袁紹在此展開拉鋸戰,互有攻防,相持不下。
這裡有一點是明確的,戰役的地點在官渡,一定是在黃河之南。
從今天的地理地圖來看,陽武是在黃河以北,而在黃河之南的是中牟縣。以此來看,毫無疑問是在中牟發生的。
但從戰役過程來看,就存在疑問了。這就是官渡之戰,是在陽武發生還是在中牟發生的爭議由來。
十月,袁紹派遣淳于瓊運糧,夜宿袁軍大營以北約20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縣內)、烏巢(今河南延津東南)。
曹操火燒烏巢就不必多說了,這裡明確了袁軍大營是在離故市、烏巢約20公里的位置。
20公里的距離就證明了官渡只能是在陽武縣內,而絕不可能在今天的中牟縣。
因為袁紹的糧草應在大營的後方,也就是在官渡的北、東北方向,不可能跑到官渡南或者東南方向。烏巢、故市在延津境內,離延津20公里到不了中牟,只能是在陽武。
但問題是官渡之戰發生在黃河以南,而陽武卻在黃河以北。
在豹眼看來,這是因為黃河故道遷徙導致的原因,而且歷史上的中牟也不是今天看到的中牟的位置。
02
中牟古城的變遷
據《漢書·地理志》關於河南郡中牟縣的記載:
"趙獻侯自耿徙此。"
該史書認為:河南中牟就是趙國都城中牟。
《晉書·地理志》、《通典·州郡》、《太平寰宇記》和《輿地廣記》等都沿用了這一說法。唐代司馬貞《史記·索引》雲:
"此中牟在河北,非鄭之中牟。"
他認為趙國的中牟是在黃河以北,而不是黃河以南鄭州的中牟。
古中牟縣雖然隸屬河南郡,卻在黃河以北。
中牟,是春秋戰國時期趙國首都。歷經桓子、獻侯、烈侯、武公、敬侯等國君,趙國於公元前423年將都城自山西晉陽遷至河南中牟(今河南鶴壁山城區一帶),後於公元前386年遷至河北邯鄲。
中牟是春秋戰國時期趙國的國都,是由原都城晉陽遷至,後又將都城遷到了邯鄲。當時的中牟城在今天河南鶴壁山城區一帶。
有史料記載,中牟約始建於春秋初期,是齊桓公所建,後為晉國所佔據。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第五》記載:
"晏子適晉,至中牟。"
是說齊國國相晏嬰出使晉國,到了都城中牟。
近年來的考古工作,在鶴壁發現了一些中牟遺蹟。
透過這些史料及考古,說明了一點:中牟縣是在黃河以北,而不是今天看到的中牟在黃河以南。而且鶴壁是在延津、滑縣北面,不可能跑到今天中牟的位置去。
有資料也介紹了中牟在歷史上有古城、新城和今城之說。也就是說,今天的中牟並非是歷史上中牟古城和中牟新城。
以此推斷,中牟官渡是歷史上中牟古城或新城的官渡,並非是今城的官渡。
這樣看來,歷史上記載的官渡之戰,發生在中牟官渡並沒有錯,只不過是古中牟,而不是今天的鄭州中牟。
但問題是古中牟也在黃河之北,而官渡之戰卻發生在黃河之南。但黃河南面的官渡隸屬於黃河以北的中牟,也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就如中牟在河北卻隸屬於河南郡一樣。
但還有一種情況更為可能,那就是黃河故道的遷徙。本來官渡是在黃河以南,但由於黃河的遷徙,現在就變成了在黃河以北。
那就再看一下三國時期的黃河,曾經是在今天黃河位置的北面還是南面。
03
黃河故道的遷徙
按《水經注·河水》記載:
大致經今河南滑縣、濮陽、清豐、南樂,河北大名、館陶,山東冠縣、高唐、平原、德州等縣市,德州以下復入河北,經吳橋、東光、南皮、滄縣而東入渤海。
這就是說,黃河從河南滑縣向東入海。滑縣就是冀州黎陽,是顏良等人渡過黃河的地方。也就是說,今天的黃河遠遠南移了,三國時的黃河在今天黃河的北面。
黃河在歷史上多次改道,西漢文帝到東漢初年就相繼發生了四次大的改道,其中三次發生在濮陽境內。但透過一些資料來看,黃河改道一般是在濮陽以下地區,曾經幾度改道經過淮河入海,這是大開腦洞的事,但在濮陽上游改道較少。
史料記載,洪水在今天的魯西、豫東地區氾濫了近六十年,東漢明帝才在永平十二年(69年)命王景修渠築堤,從滎陽到千乘(今山東高青縣東北)海口千餘里,形成了東漢大河,這在《水經注》、《元和郡縣誌》都有記載。
從黃河遷徙及治理的歷史資料來看,很少見到關於鄭州地區的記載,也就是說,很可能黃河並沒有到此一遊,隸屬於鄭州的中牟也就不在黃河沿岸。
還有個習慣的說法,黃河以北稱之為內,黃河以南稱之為外。河內郡就是黃河以北的地區,河南郡一般就是黃河以南的地區。
河內郡,為古代郡名,是漢代設立的郡置,治懷縣(今河南省武陟縣),範圍為今河南焦作、濟源全境和新鄉、安陽西部部分地域。
綜合史料,豹眼以為,三國時期的黃河,大致流經的路線是:從武陟以南、滎陽以北流出,經過陽武、延津、滑縣、濮陽,最終經過山東濱縣入海。
由此豹眼認為,官渡一定是在黃河以南,屬於陽武的地面上,也屬於古中牟縣的地盤上,但不是今天中牟縣的地面。
特別是故市、烏巢在延津地面,袁紹大營離此僅有20公里,官渡不可能跑到今天中牟縣的地方去。今天的延津與中牟之間隔著原陽縣,這個原陽就是陽武。
秦置陽武縣,在今河南原陽東南,唐移今原陽。
今天的中牟離延津大約60公里,中間隔著陽武。延津之南20公里,恰恰就在陽武的介面上。
因此,官渡之戰應該是在陽武發生的,也就是在新鄉,而不是今天的中牟,也就不是鄭州。
今天,黃河已經大幅度南移,中牟還不在黃河岸邊,三國時期的黃河遠在今天之北,今中牟的官渡,離得更遠,也就不太可能成為當時的官渡。如果是荒無人煙的地方,雙方也不太可能在此進行決戰。這畢竟不是打野戰,找個沒人的地方好下手。官渡一定是一個緊鄰黃河、非常重要的軍事要地,而且具備基礎防禦設施。
但由於黃河古道的遷徙,原來的官渡很可能被淹沒,也就失去了原有的繁華和蹤跡。
因此,三國官渡,不太可能跑到遠離黃河的今天官渡的位置,而是在古中牟也就是今原陽的地盤上。
回覆列表
官渡之戰是在河南打的,屬於豫州河南郡中牟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