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嘉錫的《世說新語箋疏》是近代研究《世說新語》的一部力作,對後世的《世說新語》研究影響深遠。他側重從史學的角度進行註疏,以發掘《世說新語》的史料價值。本文主要從訓解文字和考證史實兩個方面對《箋疏》進行研究,考察其獨特之處,以期展現餘嘉錫的學術成果。
關鍵詞:《世說新語箋疏》 餘嘉錫 史實
餘嘉錫,字季豫,別署狷翁,湖南常德人。一八八三年生,一九五五年卒於北京,是中國著名的古文獻學家、目錄學家、史學家。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參加鄉試,高中舉人,其後被選為吏部文選司主事。民國時期,曾任北京各大學教席,教授目錄學、古籍校讀法等課程,後長期執教於輔仁大學,擔任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主任、文學院院長。1948年憑藉《四庫提要辯證》,當選為前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四庫提要辯證》被稱為是“中國目錄學史上一空前巨構”[1]。
《世說新語箋疏》是其另一部力著,是近代研究《世說新語》的集大成之作。該書的創作始於一九三七年,直至作者去世的前兩年,一九五三年。歷經十七年之久,這“十餘年間,幾乎有一半時日用在這部《箋疏》上了。惟平生寫作,向無片楮箋記,全憑記憶,隨筆而下,自謂‘一生所著甚多,於此最為勞瘁。
’”[2]
《箋疏》以考證史實為重點,引用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一方面增補原書之不備,闡明劉孝標註中簡略隱晦之處;另一方面則對記載不實之處加以駁正。同時,還彙集了眾多名家的評註,“筆錄李慈銘的校注、程炎震的箋證、李祥的箋釋以及近人談到的有關《世說》的解釋”[3],在此基礎上或發展前人的觀點,或是提出新的見解。總之,餘嘉錫運用各種方法來考案史實,意圖還原魏晉士人的言行、思想以及社會風俗、習尚。這種側重從歷史角度箋疏《世說新語》,透過考證辨別虛實,努力發掘其史料價值的研究方式,正是《箋疏》的獨特之處所在。以下透過訓解文字和考訂史實兩部分,來考察此特色。
一、訓解文字,探尋真實
訓解文字雖然不是本書的重點,但是作為傳統註疏的內容之一,作者往往藉此來解讀原文,考察晉人的用語習慣,甚至在字裡行間中探尋歷史真相。
如《言語篇》“陸機詣王武子”條,陸機雲:“有千里蓴羹,但未下鹽豉耳!”[4]其中“千里”“未下”二詞,歷來為人所爭論。餘嘉錫透過辯駁他人的觀點,來逐步辨析詞義、疏解原文。他首先借用黃朝英的觀點來否定了歷史上普遍的兩種說法:一是“千里”和“末下”均為地名,一是說“千里”用來形容地廣。黃朝英認為前者與句意不符,是為妄說;後者也不正確,因為原文
“千里”是用來修飾蓴菜的,而不是蓴羹。他認為“千里”指吳郡與洛陽相隔的距離,吳中蓴羹自然可與羊酪相匹敵,但地方遙遠不能保證其原有的極致美味,所以說是未下鹽豉的蓴羹。意思是蓴羹更美味。
但餘嘉錫並不同意黃朝英對“千里”的解釋,儘管黃氏的句意理解正確,餘氏認為“千里”應為地名。他先列舉了嚴有翼和王的觀點,嚴氏認為“千里”是湖名,王氏認為“千里蓴”是固定詞。餘嘉錫先追溯了“有千里蓴羹,但未下鹽豉耳”一句的出處――《郭子》,原句是“千里蓴羹,未下鹽豉”。《世說》此句引自《郭子》,因嫌其語意不明,所以增加數字以明其意。餘氏認為“六朝、唐人均以千里蓴為一物”,杜甫詩中以“岷下”對“千里”,可證明“千里”為地名。
餘嘉錫的《世說新語箋疏》是近代研究《世說新語》的一部力作,對後世的《世說新語》研究影響深遠。他側重從史學的角度進行註疏,以發掘《世說新語》的史料價值。本文主要從訓解文字和考證史實兩個方面對《箋疏》進行研究,考察其獨特之處,以期展現餘嘉錫的學術成果。
關鍵詞:《世說新語箋疏》 餘嘉錫 史實
餘嘉錫,字季豫,別署狷翁,湖南常德人。一八八三年生,一九五五年卒於北京,是中國著名的古文獻學家、目錄學家、史學家。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參加鄉試,高中舉人,其後被選為吏部文選司主事。民國時期,曾任北京各大學教席,教授目錄學、古籍校讀法等課程,後長期執教於輔仁大學,擔任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主任、文學院院長。1948年憑藉《四庫提要辯證》,當選為前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四庫提要辯證》被稱為是“中國目錄學史上一空前巨構”[1]。
《世說新語箋疏》是其另一部力著,是近代研究《世說新語》的集大成之作。該書的創作始於一九三七年,直至作者去世的前兩年,一九五三年。歷經十七年之久,這“十餘年間,幾乎有一半時日用在這部《箋疏》上了。惟平生寫作,向無片楮箋記,全憑記憶,隨筆而下,自謂‘一生所著甚多,於此最為勞瘁。
’”[2]
《箋疏》以考證史實為重點,引用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一方面增補原書之不備,闡明劉孝標註中簡略隱晦之處;另一方面則對記載不實之處加以駁正。同時,還彙集了眾多名家的評註,“筆錄李慈銘的校注、程炎震的箋證、李祥的箋釋以及近人談到的有關《世說》的解釋”[3],在此基礎上或發展前人的觀點,或是提出新的見解。總之,餘嘉錫運用各種方法來考案史實,意圖還原魏晉士人的言行、思想以及社會風俗、習尚。這種側重從歷史角度箋疏《世說新語》,透過考證辨別虛實,努力發掘其史料價值的研究方式,正是《箋疏》的獨特之處所在。以下透過訓解文字和考訂史實兩部分,來考察此特色。
一、訓解文字,探尋真實
訓解文字雖然不是本書的重點,但是作為傳統註疏的內容之一,作者往往藉此來解讀原文,考察晉人的用語習慣,甚至在字裡行間中探尋歷史真相。
如《言語篇》“陸機詣王武子”條,陸機雲:“有千里蓴羹,但未下鹽豉耳!”[4]其中“千里”“未下”二詞,歷來為人所爭論。餘嘉錫透過辯駁他人的觀點,來逐步辨析詞義、疏解原文。他首先借用黃朝英的觀點來否定了歷史上普遍的兩種說法:一是“千里”和“末下”均為地名,一是說“千里”用來形容地廣。黃朝英認為前者與句意不符,是為妄說;後者也不正確,因為原文
“千里”是用來修飾蓴菜的,而不是蓴羹。他認為“千里”指吳郡與洛陽相隔的距離,吳中蓴羹自然可與羊酪相匹敵,但地方遙遠不能保證其原有的極致美味,所以說是未下鹽豉的蓴羹。意思是蓴羹更美味。
但餘嘉錫並不同意黃朝英對“千里”的解釋,儘管黃氏的句意理解正確,餘氏認為“千里”應為地名。他先列舉了嚴有翼和王的觀點,嚴氏認為“千里”是湖名,王氏認為“千里蓴”是固定詞。餘嘉錫先追溯了“有千里蓴羹,但未下鹽豉耳”一句的出處――《郭子》,原句是“千里蓴羹,未下鹽豉”。《世說》此句引自《郭子》,因嫌其語意不明,所以增加數字以明其意。餘氏認為“六朝、唐人均以千里蓴為一物”,杜甫詩中以“岷下”對“千里”,可證明“千里”為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