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山雅舍

    唐高宗李治共有八子,依次為:

    燕王李忠①,原悼王李孝②,

    孝敬皇帝李弘⑤,章懷太子李賢⑥,

    唐太宗李世民的14個兒子少有善終,但當唐高宗李治的兒子,甚至還不如當唐太宗的兒子。

    △唐高宗李治

    乍一看,李治的兒子中足有三位皇帝,似乎還挺榮耀,但實際上,每一位都是一部辛酸的故事。

    就讓我們從第一太子李忠①和第二太子李弘⑤說起。

    嫡庶殊途,禍福相依

    1、“第一太子”李忠①

    李忠是唐高宗李治的長子,為宮人劉氏所生,當時李世民尚在,見李治有了長子,自己又添孫兒,十分高興,大宴群臣。

    但這改變不了李忠身份低微的事實。

    恰好唐高宗的原配王皇后無子,正需要收一名嗣子鞏固地位。

    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李忠認王皇后為母,搖身一變成為嫡子,而王皇后則保舉李忠成為了太子。

    原本有王皇后在,李忠的地位就無可動搖。誰知道後面武則天崛起,一番驚心動魄的較量之後,硬是把王皇后整廢了,自己上位成了新皇后。

    如此一來,在武后黨羽的運作下,失去嫡子身份的李忠,很輕易地就被廢黜了太子之位,改立武后的長子李弘為太子。

    李忠被廢后,受封梁王,但日子卻不好過,天天驚恐不安,惡夢連連。因為歷來廢太子難有好下場,何況武則天的手段更是毒辣至極。

    就這樣日復一日地精神折磨,使得李忠變得行為詭異——穿女人的衣服防備刺客、沉迷占卜以確認吉凶。

    顯慶五年(660年),這種不符合身份的舉動被唐高宗得知,便將李忠貶為庶民,前往黔州,囚禁的地點正是當年關押李承乾的故宅。(李承乾:太宗朝廢太子)

    可嘆高宗對自己的庶子冷漠無情,說棄就棄,實在算不得一名合格的父親。

    麟德元年(664年),李忠即便被囚禁,武則天也不準備放過他。正好武則天想剷除得罪過她的王伏勝和上官儀,而這兩個人又都曾事奉過李忠,正好“三人打包”一起被誣告謀反,之後李忠被唐高宗賜死於囚禁之地,死時年僅22歲。

    神龍元年(705年),也就是武則天剛死不久,第一太子李忠才被平冤昭雪,追封燕王。

    △高宗與武后

    唐高宗李治實在是過於縱容討好武后,為了她完全摒棄親情,對自己被冤枉的親兒子也能痛下殺手,昏庸狠心到了這種地步,實在令人不敢恭維。

    李忠作為諸子中第一個被武則天整死的皇子,命運可謂是大起大落。他的人生因為王皇后而騰飛,也因為王皇后而被捲入政治旋渦,重挫至死。

    福禍相依啊,不管是哭是笑,都可以不用那麼心急。

    2、“第二太子”李弘⑤

    李弘是高宗第五子,武則天的長子,生前沒做過皇帝,但是死後卻成了皇帝。

    王皇后被廢后,李忠也相繼被廢,身為嫡子的李弘被立為新太子,時年5歲。

    李弘自幼仁孝好學,口碑極佳,深得高宗寵愛,對他寄予厚望。

    在我看來,李弘有些類似於曹操的兒子曹衝,仁德又不失聰慧,是古代帝王都很鐘意的儲君人選。

    △李弘

    可惜,上元二年(675年),李弘隨帝后去洛陽,在合璧宮綺雲殿猝然離世,年僅24歲,高宗十分悲痛,破例追贈他為孝敬皇帝。

    儘管爹寵媽疼、穩坐儲君,萬千氣運集於一身,然而李弘自幼體弱多病,卻是沒有壽數享用這樣的福澤,英年早逝了。

    我推測可能是武則天當尼姑的生活壓抑悽苦,使得頭一胎的李弘先天不足,所以才久病不愈。

    另外,史料中流傳有一種觀點,認為李弘是武則天毒殺的。理由是太子李弘擋了武則天進軍皇權的道路,還要求釋放被幽禁而不得婚嫁的異母姐姐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義陽、宣城二公主都是蕭淑妃所生,蕭淑妃是武則天的死對頭,被武則天扳倒殺死)

    我不贊同這種觀點,因為李弘是武則天從感業寺剛回宮中,生下的第一個兒子,這對地位不穩的她是極大的安慰。再者,李弘自幼體弱多病,監國時期甚至虛弱到無法理政,全無長壽之相,武則天就算夠狠,也根本沒必要這麼急著下手。

    李弘比李忠幸運,因為他有一個後來居上的孃親,和真正疼愛他的君父,他的太子當得最是穩固順意。

    但李弘又沒比李忠好到哪去,因為他也只比這位大哥多活了兩歲,在最該活躍的年齡反而凋零了。

    可再聯絡後面武則天的大開殺戒,李弘的早逝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幸運,畢竟像李賢⑥那樣的遭遇,恐怕會讓仁德的李弘⑤內心崩潰。

    冷酷無情,親疏不論

    1、“第三太子”李賢⑥

    李賢是高宗第六子,武則天次子,他丰神俊秀,才思敏捷,同樣受到高宗喜愛。

    上元二年(675年),太子李弘⑤猝死後,李賢被立為新任太子。在此期間,李賢三次監國,贏得了朝野上下廣泛好評,高宗對他也是讚賞有加,但與母親武后的關係卻是越來越壞。

    母子的矛盾很明顯,武后的政治野心隨著李治的病重而膨脹得不可抑制,而身為未來皇帝的李賢卻很看不慣強勢干政的母親。

    △李賢

    說白了,在皇權面前,哪怕是母子也沒得談,雙方互不相讓,明爭暗鬥時刻發生,佔據劣勢的李賢常感惶恐不安。

    儀鳳四年(679年),武后寵信的術士遇刺身亡,由於這個術士曾經說過不利於李賢的話,因而李賢對他一直持有敵意,這也使得武后懷疑是李賢下的黑手。

    雖然武后一直希望案件能牽扯到李賢,可是查了一年也沒有頭緒,一時還拿不下李賢。

    調露二年(680年),武后安排人揭發李賢謀反,並派人在其家中搜出鎧具數百件,之後李賢因謀反罪被廢為庶人,並囚禁於長安。

    李賢顯然是被冤枉的,人家本就是名正言順的太子,做得風生水起的,幹嘛要去當叛黨,最大的叛黨反而是武后自己。

    囚禁了約三年,李賢又被流放到偏遠的巴州(四川),衣衫襤褸,好不悽慘。

    又轉過一年,高宗已死,武后掌權,便派親信大將丘神績前往巴州,逼李賢自盡,享年30歲。

    直到唐睿宗時期,李賢才被平反,追諡章懷,所以歷史上習慣稱他為章懷太子。

    李賢是第二個被武則天整死的皇子,而且還是親生兒子,相比較李弘⑤而言,李賢⑥所處的政治環境更加惡劣,在老媽心中的地位更低。

    李上金是高宗第三子,宮人楊氏所生,武則天厭惡楊氏,因而連帶著也厭惡李上金。

    被武則天厭惡的人,還能有什麼好下場,高宗在世的時候,武則天還比較收斂,只是使絆子敲打,並改封澤王。

    等到載初元年(690年),武則天已經大權在握,準備登基稱帝。不用武則天親自指揮,下面的黨羽便識趣地主動剷除異己。

    3、許王李素節④

    李素節是高宗第四子,為蕭淑妃所生,以才思敏捷、勤勉好學著稱,為高宗所喜愛。

    △幼時李素節

    然而,他的母親是武后的死敵,因而武后對他的打壓更重,沒事就在高宗面前說他的壞話,漸漸使他失去高宗的喜愛。

    蕭淑妃被處死後,李素節屢受打壓,甚至外調任官,並不得入朝陛見。

    到了儀鳳二年(677年),李素節乾脆被遷往嶽州,終身監禁。

    嗣聖元年(684年),高宗去世,武則天為穩定局勢,進封李素節為許王。

    值得一提的是,李素節入京的途中,看到有人發喪痛哭,聯想自己死期將至,不禁感慨:“能生病而死已經算是有福分的,相比自己這種即將受刑而死的人,還有什麼好哭的呢?”

    都說虎毒不食子,母愛重如山,但這些只是對普通人而言的,對於冷酷鐵血的武則天來說,那都是浮雲。

    △蕭淑妃

    未被武則天害死的皇子:好死不如賴活著

    1、原王李孝②

    沒被武則天害死的皇子中,有一個比較特殊,那就是老二李孝,生母是宮人鄭氏,他是自己早夭了,以致於武則天還沒來得及害他,去世時的年齡推測應不超過兩歲,追贈原王,諡號悼。

    2、“第四太子”李顯⑦

    李顯是高宗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親兄李賢⑥被廢后,他按順位頂上,成為新任太子。

    不得不說,李顯為人昏庸無能,是歷任太子中最差的一個。不過不要緊,正好武則天喜歡,因為容易擺佈。

    △李顯

    果然,唐中宗李顯繼位不到兩個月就開始昏招迭出,武則天順勢就把他拿下,貶去了房州(湖北),一待就是十幾年,吃盡了苦頭,直到武則天執政末期才得以返回京城。

    神龍革命之後,武則天還政大唐,李顯復位,二次登基為帝。

    不過李顯二次繼位後,完全看不到長進,十幾年的苦都白吃了,又是放權韋后,又是重用武氏餘孽,以致於大唐朝政很快又變得烏煙瘴氣。直到710年,55歲的李顯去世,大唐本該有的中興局面遲遲未見,反而開始醞釀起另一場危局。

    李旦是高宗第八子,武則天第四子,為人恭謙好學,精通書法,才能比李顯⑦強得多。

    不過才能這東西,碰上武則天一概沒用,唐中宗李顯被廢后,唐睿宗李旦繼位,成了武則天手中的新傀儡,被圈禁在宮中,失去了人身自由。

    前面的兄長們幾乎個個都栽在武則天手上,李旦識趣地向彪悍的老媽認慫,武則天在血洗了李唐皇室之後,於690年登基稱帝,改唐建周。

    △李旦

    武周時期,李旦被迫改姓武,並且始終處於武氏黨羽的陷害圍攻之中,可謂是度日如年,險象環生,幾度性命垂危,還好李旦氣運尚在,最終艱辛地挺了過來。

    神龍革命之後,唐中宗李顯復位,李旦被封為安國相王,之後中宗想加封李旦為皇太弟,被李旦堅持拒絕。

    中宗駕崩後,韋后專權作亂,扶持李重茂為傀儡皇帝,企圖成為武則天第二。為了清除障礙,韋后企圖殺死李旦和太平公主,結果陰謀洩露,李旦之子李隆基搶先發動政變,將韋后集團一舉拿下。

    之後,李旦被兒子李隆基推舉上位,二次稱帝。在位兩年後(712年),禪位給了兒子李隆基,自己做了太上皇,直到716年去世,享年55歲。

    想必他們當時也有過生不如死的念頭,可能也羨慕過幾位兄長的早日解脫。

    如《舊唐書》所言:

    “高宗八子,二王早世,為武后所斃者四人,章懷以母子之愛,穎悟之賢,猶不免於虎口。況燕、澤、素節異腹之胤乎!覆載胡心,產茲鴆毒,悲夫!”

    縱觀唐高宗一生,功績不少,才能也有,但在家事上可以說是一塌糊塗——

    偏寵一個武則天,祖宗江山拱手送人;

    八位皇子,被整死四個,早逝兩個,剩下兩個也是遍體鱗傷,幾乎喪命,這一帝一後心中可還有半分親情?

    不知李治到了黃泉之下,太宗李世民會如何修理他。

  • 2 # 觀景說史

    唐高宗李治有八個兒子,分別是:燕王李忠、原悼王李孝、澤王李上金、許王李素節、孝敬皇帝李弘、章懷太子李賢、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這八個兒子中,筆者認為李弘是最優秀的。下面我們就去看看唐高宗的八個兒子最終結局如何?

    燕王李忠

    李忠出生於643年,是唐高宗李治的庶長子,生母是宮人劉氏。李忠出生時,父親李治還是太子。李世民給這個長孫封為陳王,他庶出的身份對其影響並不大。

    649年,李治繼位後,唐高宗的王皇后沒有子嗣,王皇后的舅舅就替王皇后出主意,讓王皇后收養李忠,並讓長孫無忌等人向唐高宗請求立李忠為太子。

    唐高宗同意了立李忠為太子,並於652年七月初二日,冊立李忠為太子,大赦天下。這一年,李忠虛歲10歲。

    但好景不長,王皇后在與武則天的爭寵中敗下陣來。655年十月,唐高宗廢黜王皇后,改立昭儀武則天為皇后,因此虛歲13歲的李忠就失去了嫡出的身份。

    武則天成為皇后,她所生的3歲兒子李弘順理成章就成為了嫡長子。禮部尚書許敬宗在武后的授意下,向唐高宗上疏進行勸說,認為李忠並非嫡子,不適合做太子,應當立嫡長子李弘為太子。

    656年正月初六,唐高宗改立李弘為太子,李忠被降為梁王。隨著李忠越來越大,他很害怕自己武后會置自己於死地。

    生活在恐慌下的李忠最終還是沒能逃脫被賜死的命運。664年,武則天指示許敬宗誣告李忠等人陰謀背叛朝廷,被唐高宗賜死在黔州住所。

    李忠被賜死時,年僅二十二歲,沒有子嗣。

    原悼王李孝

    李孝是唐高宗的第二個兒子,生年不詳,生母是宮人鄭氏。

    650年,李孝被封為許王,664年因病去世,諡號悼。參考唐高宗長子李忠的出生年,那麼這李孝去世時也不過是20歲歲左右。

    澤王李上金

    李上金是唐高宗的第三子,出生年月不詳,生母是宮人楊氏。李治即位後,李上金被封為杞王。

    李上金生母楊氏曾有過一段時間被李治寵愛,因此被武則天所厭惡,李上金也連帶被武則天討厭。

    一些想巴結武則天的人,為了迎合武后,就找了一個罪名讓李上金被去了官位和封邑,將他安置到落後澧州居住。

    武則天掌握朝政後,為了彰顯她的大度就封李上金為沔州刺史,但不准他干預朝政。

    唐高宗駕崩後,李上金被封為畢王,沒多久改封為澤王。

    690年,武承嗣在武則天的授意下,讓周興誣告李上金和李治第四子李素節謀反,將他們兩人召回神都洛陽後,交給御史臺審理。

    李上金聽聞李素節被殺後感到已經沒有活下去的機會,他選擇了比較體面的死法自殺。他死後,他的七個兒子只有李義珣得以存活。

    許王李素節

    李素節是唐高宗的第四子,生母為蕭淑妃,出生於648年。

    李素節很聰明,他年幼時就能日誦讀古詩五百餘言,又拜學士徐齊聃為師。

    李素節是唐高宗前四個兒子中最受李治寵愛的兒子,他機智敏捷,又非常好學,勤奮的他給李治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李治即位後,李素節被封為雍王,7年後改封為郇王。

    李素節生母蕭淑妃是武則天的老對頭,武則天成為皇后,這蕭淑妃被殺,李素節也受到連累。

    676年十月十二日,武則天誣告李素節貪贓受賄,將李素節降封為鄱陽郡王,第二年更是把李素節改為在嶽州終身禁錮。

    永隆元年,武則天上表請求赦免李素節之罪,但不許朝見唐高宗。

    唐高宗去世後,李素節被封為葛王,不久進封為許王。

    690年,武則天指使武承嗣誣告李素節和李上金謀反,七月十三日,李素節在京都南面的龍門驛被縊殺而死。

    李素節的兒子李瑛等九人也一同慘遭毒手,唯獨四個年幼的兒子李琳、李瓘、李璆、李欽古得以倖免於難。

    孝敬皇帝李弘

    李弘是唐高宗的第五子,生母是武則天,出生於652年。

    655年,李弘生母武則天終於登上皇后的寶座,李弘也子憑母貴,成為了唐高宗的嫡長子,這一年李弘被封為代王。

    656年,武則天成為皇后的第二年,在她的操作下,太子李忠被廢黜,四歲的代王李弘被立為皇太子。

    李弘做太子期間以仁德著稱,深得唐高宗的寵愛和重視。高宗曾對人稱讚太子道:“十分仁孝,接待大臣符合禮節,從不曾有過失。

    671年,唐高宗出行東都洛陽,讓20歲的李弘監國。當時關中地區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災,李弘親自巡視後,發現有吃樹皮、蓬實充飢的人,就命令發放米糧保證供給。

    李弘還聽說有兩個異母姐姐的母親蕭淑妃因得罪母親武后而連累兩位公主一直被幽禁宮中,年齡很大了也沒有結婚,這讓他十分震驚,就上書請求允許兩位姐姐嫁人,高宗同意了。

    李弘雖然因仁孝而得到朝野內外的讚譽,但他卻體弱多病,後期監國政務基本上是由東宮官員代為處理。

    675年,年僅24歲的李弘突然離世,這讓寵愛他的父皇很是悲痛,唐高宗破例追加太子李弘為皇帝。縱觀歷朝歷代,父親追贈兒子為皇帝的只有這一個,可見高宗對李弘的感情。

    675年五月,唐高宗以皇太子“慈惠愛親,死不忘君”詔令追諡李弘為“孝敬皇帝”,並以天子之儀下葬。

    章懷太子李賢

    李賢是唐高宗的第六子,武則天次子,出生於655年1月29日。

    李賢出生後的第二年,被封為潞王,661年改封為沛王。

    李賢因容貌俊秀、舉止端莊,而深得高宗讚賞。唐高宗曾對司空李勣說:“這個孩子很聰明,背誦古詩賦十多篇,一看就能領會,也不會忘記,這孩子的聰敏出自天性。”

    675年,皇太子李弘猝死,21歲的李賢被立為太子。不久,唐高宗就讓李賢留守長安監國。李賢在處理政務時明確公允,得到了大家的讚揚。

    太子李賢勤於政務,扶愛百姓,好善正直,但他卻與武后關係緊張。當時皇宮中流傳說“李賢不是武后親生,而是武后的姐姐南韓夫人與高宗的兒子”。

    加上當時深得武則天寵信的術士明崇儼,曾對武后說“太子不堪承繼,英王(李顯)貌類太宗,相王(李旦)相最貴”,這讓母子關係更為糟糕。

    679年,明崇儼被強盜殺害,卻又抓不到兇手,武后就懷疑是太子所為,這時候兩人的母子關係已經到了水火不相容的程度。

    第二年,武則天派人揭發太子謀反,唐高宗因為喜愛太子就想要寬恕他。沒想到武則天卻說:“為人子心懷謀逆,應該大義滅親,不能赦免罪行。”

    李治被武則天逼著廢了李賢,把他廢為庶人,幽禁在長安。太子的近臣等人被貶職流放。

    683年,被幽禁多年的李賢被流放到偏僻之地巴州。

    684年,唐高宗去世後,武則天派人前往巴州搜查李賢的住宅,並逼他自殺,卒年29。

    唐中宗李顯

    李顯原名李哲,是唐高宗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出生於656年11月26日。

    李顯出生後,先後被封為周王、英王。他的兩位兄長一死一廢后,李顯被立為皇太子。

    李顯雖然兩次當政,但他在母后的強勢面前是很悲催的。

    李治去世後,李顯以太子的身份繼位,尊武則天為皇太后。李顯庸弱無能,政事都由武則天把持著,他就如同個傀儡皇帝般。

    但李顯的韋皇后是個厲害角色,她讓李顯重用自己的父親被輔政的裴炎阻止,李顯大怒之下說錯話“我以天下給韋玄貞,也無不可……”

    裴炎聽後就到武后那裡去告狀,添油加醋數落李顯的不是,武則天本來就沒借口奪權,現在倒好,繼位才55天的李顯就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

    武則天又再讓李顯的弟弟李旦做傀儡皇帝,也就是睿宗。這睿宗和哥哥李顯才不多一個尿性,被母后拿捏得死死的。

    李顯先是被軟禁在均州、房州十四年之久,只有妃子韋氏相伴,兩人相依為命,身為皇帝的他真是嚐盡了人世的艱辛。

    李顯被軟禁期間是心驚膽戰,時常被噩夢驚醒,還是韋氏勸慰安撫他才熬了過來。

    武則天稱帝后,將來由誰來繼承帝位,讓武則天很是困惑,她在立子還是立侄上猶豫不決。狄仁傑以“立子,則千秋萬歲之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祭祀姑姑太廟的”打動武則天立子。

    698年三月,武則天以李顯有病需要治療為由,派人秘密把李顯及家人召回洛陽,李顯結束流放的生活。

    同年九月,武則天重新立李顯為皇太子。二為太子的李顯,為了和母親武姓家人搞好關係,就把女兒永泰公主嫁給武則天侄孫武延基,把安樂公主嫁給武崇訓。

    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誅殺了張易之、張昌宗。武則天被逼無奈只能傳位給李顯。

    李顯重新登基後,由於他庸懦無能,朝政被韋后、太平公主、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人把持著。

    710年7月3日,唐中宗李顯逝世,終年55歲。

    唐睿宗李旦

    李旦是唐高宗第八子,武則天第四子,出生於662年6月22日。

    李旦出生後最初叫李旭輪,不久便被封為殷王,後來還被封翼王、相王、豫王。

    李旦因為是唐高宗最小的兒子,很是受唐高宗的寵愛。

    684年,武則天廢了李顯為廬陵王,改立李旦為皇帝,並臨朝稱制,一切政事都由武后做主。

    名義上,李旦是唐睿宗,但武則天則把李旦軟禁在皇宮中,不給他干預政事。

    686年正月,武則天下詔,表示要還政於皇帝。這可把李旦嚇壞了,母后是怎樣的人他不清楚嗎?於是趕緊極力推辭,請求母后繼續臨朝。

    688年,武承嗣將一塊刻著“聖母臨人,永昌帝業”的白石獻給武則天,稱是在洛水中發現的。武則天就讓李旦陪著她去洛水,參加“拜洛受圖”大典。

    690年,侍御史傅遊藝率關中百姓九百人上表朝廷,請武則天稱帝。李旦迫於形勢,也上表請母后稱帝,並求賜武姓。

    武則天稱帝后,李旦被降為皇嗣,賜姓武氏,稱“武輪”,遷居東宮,一切禮儀按照皇太子的規格。

    李旦在武則天稱帝時期並不好過,幾次差點命喪黃泉。

    唐中宗復辟後,李旦被封為安國相王,後來李顯欲立李旦為皇太弟被拒。

    唐中宗駕崩後,韋皇后立李重茂為皇帝,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攝政,大肆網路黨羽,想要效仿武則天。

    李旦第三子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等人發動兵變,誅殺韋皇后、安樂公主及其黨羽,李重茂迫於形勢,就讓位給叔父李旦。

    710年7月25日,李旦在太極殿登基,第二次即位為帝。712年八月,李旦禪位給李隆基,他當上了太上皇。

    716年7月13日,李旦病逝,享年55歲。

    總結:

    唐高宗八個兒子中最優秀的非李弘莫屬,他不但仁厚,還勤政,深受朝野上下的愛戴,而且死後還被皇帝老爹追封為皇帝,這份殊榮千古以來從來沒有過。

    唐高宗八個兒子中,只有第二子原悼王李孝因為死得早而沒有受到武則天的迫害,其餘幾個兒子都受到不程度的迫害,只有李顯和李旦最後得以存活下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菜用雞蛋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