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現率
貼現率,是指將未來支付改變為現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沒有到期的票據向銀行要求兌現,銀行將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這種貼現率也指再貼現率,即各成員銀行將已貼現過的票據作擔保,作為向中央銀行借款時所支付的利息。
換言之,當商業銀行需要調節流動性的時候,要向央行付出的成本。理論上講,央行透過調整這種利率,可以影響商業銀行向央行貸款的積極性,從而達到調控整個貨幣體系利率和資金供應狀況的目的,是央行調控市場利率的重要工具之一。
主要用途
商業銀行貼現貸款 中央銀行再貼現業務
詳細內容
貼現與貼現率的關係:
貼現率政策是西方國家的主要貨幣政策。中央銀行透過變動貼現率來調節貨幣供給量和利息率,從而促使經濟擴張或收縮。當需要控制通貨膨脹時,中央銀行提高貼現率,這樣,商業銀行就會減少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商業銀行要留的的儲備金就會增加,而商業銀行的利息將得到提高,從而導致貨幣供給量減少。
當經濟蕭條時,銀行就會增加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從而儲備金增加,利息率下降,擴大了貨幣供給量,由此起到穩定經濟的作用。但如果銀行已經擁有可供貸款的充足的儲備金,則降低貼現率對刺激放款和投資也許不太有效。
中央銀行的再貼現率確定了商業銀行貸款利息的下限。貼現的比率就是貼現率(Discount Rate)。貼現指銀行承兌匯票的持票人在匯票到期日前,為了取得資金,貼付一定利息將票據權利轉讓給銀行的票據行為,是持票人向銀行融通資金的一種方式。
貼現對持票人來說是出讓票據,提前收回墊支於商業信用的貨幣資金;對貼現公司或銀行來說則是向持票人提供銀行信用。銀行根據市場利率以及票據的信譽程度規定一個貼現率,計算出貼現日至票據到期日的貼現利息。貼現利息=票據面額×貼現率×票據到期期限。
持票人在貼付利息之後,就可以從銀行取得等於票面金額減去貼現利息後的餘額的現金,票據的所有權則歸銀行。票據到期時,銀行憑票向出票人兌取現款,如遭拒付,可向背書人索取票款。票據貼現按不同的層次可分為貼現和再貼現兩種,商業銀行對工商企業的票據貼現業務稱貼現,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已貼現的未到期工商企業票據再次貼現,稱再貼現或重貼現。貼現率是受市場資金供求狀況變化而自發形成的,再貼現率則是由中央銀行規定的。
貼現率與折現率的關係:
貼現率不是利率,也不是折現率。貼現率、折現率的確定通常和當時的利率水平是有緊密聯絡的。之所以說貼現率不是折現率,是因為:
①兩者計算過程有所不同。貼現率是內扣率,是預先扣除貼現息後的比率;而折現率是外加率,是到期後支付利息的比率。
② 貼現率主要用於票據承兌貼現之中;而折現率則廣泛應用於企業財務管理的各個方面,如籌資決策、投資決策及收益分配等。
政策:
再貼現率政策是西方國家的主要貨幣政策。中央銀行透過變動再貼現率來調節貨幣供給量和利息率,從而促使經濟擴張或收縮。當需要控制通貨膨脹時,中央銀行提高再貼現率,這樣,商業銀行就會減少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商業銀行的準備金就會減少,而商業銀行的利息將得到提高,從而導致貨幣供給量減少。
當經濟蕭條時,銀行就會增加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從而準備金提高,利息率下降,擴大了貨幣供給量,由此起到穩定經濟的作用。但如果銀行已經擁有可供貸款的充足的儲備金,則降低再貼現率對刺激放款和投資也許不太有效。中央銀行的再貼現率確定了商業銀行貸款利息的下限。
兩種含義
第一種
指金融機構向該國央行作短期融資時,該國央行向金融機構收取的利率。貼現率的高低會影響各金融機構對客戶收取的利率水準並間接影響其它金融市場,為一國的貨幣政策工具之一。但是各國央行對這種借款方式通常有所限制,所以當一金融機構需要短期資金時,一般會先尋求其他管道。各國央行制定的利率除了貼現率外,另外還有隔夜拆借利率(overnight lending rate),其中美國的隔夜拆借利率被稱為聯邦基金利率(Fed funds rate)。
第二種
指將未來資產折算成現值(present value)的利率,一般是用當時零風險的利率來當作貼現率,但並不是絕對。
相關公式:pv=fv/(1+r)n
(pv:現值 fv:期值 r:利率 n:期數)
舉個例子:貼現率為10%,明年的100塊在今年就相當於100/(1+10%)=90.909090...塊錢,到了明年就是100/(1+10%)*(1+10%),也就是說,今年用90.909090...塊可以買到的東西相當於明年100塊可以買到的東西。
貼現率
貼現率,是指將未來支付改變為現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沒有到期的票據向銀行要求兌現,銀行將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這種貼現率也指再貼現率,即各成員銀行將已貼現過的票據作擔保,作為向中央銀行借款時所支付的利息。
換言之,當商業銀行需要調節流動性的時候,要向央行付出的成本。理論上講,央行透過調整這種利率,可以影響商業銀行向央行貸款的積極性,從而達到調控整個貨幣體系利率和資金供應狀況的目的,是央行調控市場利率的重要工具之一。
主要用途
商業銀行貼現貸款 中央銀行再貼現業務
詳細內容
貼現與貼現率的關係:
貼現率政策是西方國家的主要貨幣政策。中央銀行透過變動貼現率來調節貨幣供給量和利息率,從而促使經濟擴張或收縮。當需要控制通貨膨脹時,中央銀行提高貼現率,這樣,商業銀行就會減少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商業銀行要留的的儲備金就會增加,而商業銀行的利息將得到提高,從而導致貨幣供給量減少。
當經濟蕭條時,銀行就會增加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從而儲備金增加,利息率下降,擴大了貨幣供給量,由此起到穩定經濟的作用。但如果銀行已經擁有可供貸款的充足的儲備金,則降低貼現率對刺激放款和投資也許不太有效。
中央銀行的再貼現率確定了商業銀行貸款利息的下限。貼現的比率就是貼現率(Discount Rate)。貼現指銀行承兌匯票的持票人在匯票到期日前,為了取得資金,貼付一定利息將票據權利轉讓給銀行的票據行為,是持票人向銀行融通資金的一種方式。
貼現對持票人來說是出讓票據,提前收回墊支於商業信用的貨幣資金;對貼現公司或銀行來說則是向持票人提供銀行信用。銀行根據市場利率以及票據的信譽程度規定一個貼現率,計算出貼現日至票據到期日的貼現利息。貼現利息=票據面額×貼現率×票據到期期限。
持票人在貼付利息之後,就可以從銀行取得等於票面金額減去貼現利息後的餘額的現金,票據的所有權則歸銀行。票據到期時,銀行憑票向出票人兌取現款,如遭拒付,可向背書人索取票款。票據貼現按不同的層次可分為貼現和再貼現兩種,商業銀行對工商企業的票據貼現業務稱貼現,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已貼現的未到期工商企業票據再次貼現,稱再貼現或重貼現。貼現率是受市場資金供求狀況變化而自發形成的,再貼現率則是由中央銀行規定的。
貼現率與折現率的關係:
貼現率不是利率,也不是折現率。貼現率、折現率的確定通常和當時的利率水平是有緊密聯絡的。之所以說貼現率不是折現率,是因為:
①兩者計算過程有所不同。貼現率是內扣率,是預先扣除貼現息後的比率;而折現率是外加率,是到期後支付利息的比率。
② 貼現率主要用於票據承兌貼現之中;而折現率則廣泛應用於企業財務管理的各個方面,如籌資決策、投資決策及收益分配等。
政策:
再貼現率政策是西方國家的主要貨幣政策。中央銀行透過變動再貼現率來調節貨幣供給量和利息率,從而促使經濟擴張或收縮。當需要控制通貨膨脹時,中央銀行提高再貼現率,這樣,商業銀行就會減少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商業銀行的準備金就會減少,而商業銀行的利息將得到提高,從而導致貨幣供給量減少。
當經濟蕭條時,銀行就會增加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從而準備金提高,利息率下降,擴大了貨幣供給量,由此起到穩定經濟的作用。但如果銀行已經擁有可供貸款的充足的儲備金,則降低再貼現率對刺激放款和投資也許不太有效。中央銀行的再貼現率確定了商業銀行貸款利息的下限。
兩種含義
第一種
指金融機構向該國央行作短期融資時,該國央行向金融機構收取的利率。貼現率的高低會影響各金融機構對客戶收取的利率水準並間接影響其它金融市場,為一國的貨幣政策工具之一。但是各國央行對這種借款方式通常有所限制,所以當一金融機構需要短期資金時,一般會先尋求其他管道。各國央行制定的利率除了貼現率外,另外還有隔夜拆借利率(overnight lending rate),其中美國的隔夜拆借利率被稱為聯邦基金利率(Fed funds rate)。
第二種
指將未來資產折算成現值(present value)的利率,一般是用當時零風險的利率來當作貼現率,但並不是絕對。
相關公式:pv=fv/(1+r)n
(pv:現值 fv:期值 r:利率 n:期數)
舉個例子:貼現率為10%,明年的100塊在今年就相當於100/(1+10%)=90.909090...塊錢,到了明年就是100/(1+10%)*(1+10%),也就是說,今年用90.909090...塊可以買到的東西相當於明年100塊可以買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