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忌不臨碑帖,自己亂畫
一個人字寫得好不好,涉及書法的審美原則問題。什麼樣的書法謂之好,必須具備兩個方面的基本水準:一是對傳統書法藝術的繼承水準;二是融入個人審美的風格水準。所謂的繼承及發展都是建立在這樣的評價框架之內的,不臨帖就是在排斥傳統,不繼承傳統書法,還談什麼好與不好呢?
二忌選帖不慎,臨帖不精
在選帖的時候,除了要考慮挑選法帖和最優秀的字帖外,還要考慮選擇自己喜歡的帖,這樣你會更快入門。只有當你入門之後隨著對書法的學習、理解和感悟,才會慢慢變得理性,即理性地審視歷代各流派的書法風格,而過去那種憑興趣選帖的情緒化選擇,最終則會被克服並完全丟棄,這時的你毫無疑問已經在書法上更進了一步。
三忌厚古薄今,厚今薄古
初學書法必須從古法學起,是否出色地學習傳統決定著你將來的書法根基。然而,學習古法是為了最終的創新,而不是因襲古法,墨守成規。很多人在傳統功力方面狠下功夫,甚至到了形神精妙、假可亂真的程度,卻就是不願向今人學習,與現代書法老死不相往來,更不願創點新法出來,這叫只繼承不創新。
四忌只臨碑帖,不讀碑帖
讀帖說白了就是看帖、賞帖、悟帖,即全面地看,由一字到一行,由一行到一篇,不光看點畫、看結構,還要看章法、佈局、風格、意境。透過多看,看懂帖裡透露出的書法之美,並反覆欣賞其中顯現出的意境和風格,最後悟出其深層的藝術素養、時代風貌和書法的文化內涵,這樣我們才會得其意而忘其形,雖不形同卻能神通。
五忌專注實踐,不學理論
學理論你就會明白書法有法,但無定法:初學者求法,得道者用法,高邁之人棄法;正書是手段,知法是要求,用法是目的;正書言法,行書達意,草書縱情;無隸楷不古,無楷行不穩,無篆草不暢;楷意重而行死,隸味重則草拙,無行意則楷滯;學楷老不如少,學草少不及老等等。只有明白了這些道理,我們練習書法時才能有的放矢,適當的理論學習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盲目的實踐只會事倍功半。
六忌閉門苦練,鮮于交流
交流不光是把自己的作品拿給別人看,請別人指出問題,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中學習別人的長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的人在練習書法時足不出戶,苦思冥想,堅臨不懈,雖然有一定的收穫,卻不可能真正成為一位書法家,主要原因就是不與人交流,獨自苦練,直練得井底之蛙看不到天。
七忌停停住住,一曝十寒
許多朋友學書法只憑著一時的衝動和熱情,三分鐘熱度。有的人雖有長遠打算,然而在進行的過程中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時一丟就是半年,再提筆時又覺得毫無長進,興趣索然,於是亂塗一通便草草了事。練習書法,一日有一日之功,一日不練,功退三日,像這樣一曝十寒的練法,其效果尚不及數月之功,怎能學好書法?
八忌更弦易轍,亂投師門
學書法非常忌諱“久病亂投醫”。臨帖一般要經歷入帖和出貼兩個階段,入帖是經過長時間臨摹,熟練準確地掌握某一帖的書體特徵和風貌;出貼是在形和神兩方面都能熟練把握原帖風貌的基礎上,在換帖之後仍能自覺擺脫原帖影響,臨什麼像什麼。實際上,有好多人還未真正完全入帖,就急急忙忙換帖,還沒學好又換,這樣下來,學一輩子書法卻沒有多少繼承傳統的影子,寫出的作品自然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一忌不臨碑帖,自己亂畫
一個人字寫得好不好,涉及書法的審美原則問題。什麼樣的書法謂之好,必須具備兩個方面的基本水準:一是對傳統書法藝術的繼承水準;二是融入個人審美的風格水準。所謂的繼承及發展都是建立在這樣的評價框架之內的,不臨帖就是在排斥傳統,不繼承傳統書法,還談什麼好與不好呢?
二忌選帖不慎,臨帖不精
在選帖的時候,除了要考慮挑選法帖和最優秀的字帖外,還要考慮選擇自己喜歡的帖,這樣你會更快入門。只有當你入門之後隨著對書法的學習、理解和感悟,才會慢慢變得理性,即理性地審視歷代各流派的書法風格,而過去那種憑興趣選帖的情緒化選擇,最終則會被克服並完全丟棄,這時的你毫無疑問已經在書法上更進了一步。
三忌厚古薄今,厚今薄古
初學書法必須從古法學起,是否出色地學習傳統決定著你將來的書法根基。然而,學習古法是為了最終的創新,而不是因襲古法,墨守成規。很多人在傳統功力方面狠下功夫,甚至到了形神精妙、假可亂真的程度,卻就是不願向今人學習,與現代書法老死不相往來,更不願創點新法出來,這叫只繼承不創新。
四忌只臨碑帖,不讀碑帖
讀帖說白了就是看帖、賞帖、悟帖,即全面地看,由一字到一行,由一行到一篇,不光看點畫、看結構,還要看章法、佈局、風格、意境。透過多看,看懂帖裡透露出的書法之美,並反覆欣賞其中顯現出的意境和風格,最後悟出其深層的藝術素養、時代風貌和書法的文化內涵,這樣我們才會得其意而忘其形,雖不形同卻能神通。
五忌專注實踐,不學理論
學理論你就會明白書法有法,但無定法:初學者求法,得道者用法,高邁之人棄法;正書是手段,知法是要求,用法是目的;正書言法,行書達意,草書縱情;無隸楷不古,無楷行不穩,無篆草不暢;楷意重而行死,隸味重則草拙,無行意則楷滯;學楷老不如少,學草少不及老等等。只有明白了這些道理,我們練習書法時才能有的放矢,適當的理論學習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盲目的實踐只會事倍功半。
六忌閉門苦練,鮮于交流
交流不光是把自己的作品拿給別人看,請別人指出問題,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中學習別人的長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的人在練習書法時足不出戶,苦思冥想,堅臨不懈,雖然有一定的收穫,卻不可能真正成為一位書法家,主要原因就是不與人交流,獨自苦練,直練得井底之蛙看不到天。
七忌停停住住,一曝十寒
許多朋友學書法只憑著一時的衝動和熱情,三分鐘熱度。有的人雖有長遠打算,然而在進行的過程中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時一丟就是半年,再提筆時又覺得毫無長進,興趣索然,於是亂塗一通便草草了事。練習書法,一日有一日之功,一日不練,功退三日,像這樣一曝十寒的練法,其效果尚不及數月之功,怎能學好書法?
八忌更弦易轍,亂投師門
學書法非常忌諱“久病亂投醫”。臨帖一般要經歷入帖和出貼兩個階段,入帖是經過長時間臨摹,熟練準確地掌握某一帖的書體特徵和風貌;出貼是在形和神兩方面都能熟練把握原帖風貌的基礎上,在換帖之後仍能自覺擺脫原帖影響,臨什麼像什麼。實際上,有好多人還未真正完全入帖,就急急忙忙換帖,還沒學好又換,這樣下來,學一輩子書法卻沒有多少繼承傳統的影子,寫出的作品自然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