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曼心怡
-
2 # 湖底小蝦
1945年,美國的愛德華茲空軍基地正在進行著一項重要的實驗,專案的名稱叫做MX-981,而負責這個專案的人就是約翰·保羅·斯塔普教授,著名的“墨菲定律”與他有著莫大的關聯,雖說“墨菲”取自他的好友愛德華·A·墨菲的名字,但將其提煉並最終冠以“墨菲定律”名稱的,正是斯塔普教授。
斯塔普和他的MX-981專案
實際上,MX-981專案是一個研究飛行員如何從高速運動的飛機中安全彈出的課題。
當時,在大多數人的認知當中,人體對於飛行過載承受的最大極限是18個G,超過這一極限後就會對人體產生致命的傷害,甚至是造成全身性的骨骼問題。而當時的美國軍方明確地想知道飛行員能否在這樣大的速度變化中存活下來,要知道,在當時飛機的飛行速度和高度都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如何讓飛行員在高速運動中承受巨大過載而生存下來是很多國家都在積極研究的一個課題。
斯塔普的實驗不算複雜,他用火箭配在一個雪橇型的裝置上,併為它修建了大約2000英尺的專用軌道,軌道的末端設有液壓制動系統,用來讓這個1500磅重的雪橇裝置停下來。
最初,斯塔普的實驗物件是一個假人模型,仿照人體比例1:1做出來的,體重在170斤左右。他用假人做實驗用了將近兩年的時間,這期間,無數次的實驗、無數次的失敗以及失誤,最終還是假人扛下了所有,它無數次的被撞碎、撕碎,又被人重新拼接、繼續實驗。
1947年,仍不滿足的斯塔普決定換上真人來收集更為真實的實驗資料,而這個真人就是他自己。
斯塔普一共進行了29次加速實驗,在這個過程中他根據實驗結果也在不斷地改進著座椅的約束系統,與此同時,他還不斷的增加著過載的數值,從最初的10G慢慢加到了當時人們所認為的極限值18G,而在6個月後,他已經將這個數值增加到了35G。
當然,為了實驗斯塔普真的是拿自己的生命在收集資料,實驗中,他的身體經受了各種各樣的打擊:視網膜出血、失明、肋骨骨折、牙齒脫落、腦震盪等,不過,即便如此,他還是要堅持親自參加實驗。
在不斷的實驗過程中,斯塔普也意識到了一個問題,為了詳細地記錄下來實驗的一切,還必須給實驗裝置配上更加精準的感測器才行,於是,他的一位好友,也就是“墨菲定律”的另一個主角愛德華·A·墨菲上尉出場了。
愛德華·A·墨菲和他的“墨菲定律”
斯塔普之所以要找墨菲上尉來參與自己的實驗,是因為當時的墨菲正在參與一個離心機實驗,而實驗專案就涉及到一些先進的新型感測器。當斯塔普從別人那裡聽說此事之後高興萬分,立刻聯絡詢問了墨菲能不能將他的新型感測器改裝一下用到MX-981專案中來,墨菲立刻就答應了下來。
其實,墨菲參與這個專案的真正時間只有兩天,不過,在第一次安裝使用感測器的過程中就出了問題。
在墨菲的團隊人員安裝好感測器後,人們將實驗用的黑猩猩綁在了雪橇裝置上進行這一次的實驗。但是,測試一開始人們就發現了不對勁,因為感測器一點資料都沒有傳回來,最終調查原因認為是墨菲的助手在安裝感測器時裝反了。
在對事情進行反思時,墨菲上尉的話中就包含了“墨菲定律”最早的雛形:“如果一件事能夠發生,那麼它就一定會發生......”隨後不久,這句話逐漸變成了他們整個團隊的座右銘:如果哪裡能出問題,就一定會有問題發生!
而在幾年後接受採訪時,墨菲上尉又一次提到了自己的說法,他說:“如果有不止一種方法可以完成一項工作,而其中有一種方法可以導致災難的話,就一定會有人這樣做。”隨後,斯塔普將這句話進行了精簡,並稱之為“墨菲定律”。
這就是“墨菲定律”的全部由來了,值得一提的是,1954年12月10日,斯塔普完成了他最後一次實驗,這次實驗中,他先是隨著雪橇裝置在5秒鐘內從靜止狀態加速到1017公里的時速,然後又在短短1.4秒的時間內完全停止下來,承受的過載達到了46.2G,而他所承受的速度也創造了陸地上人體承受的最高紀錄。
同時,斯塔普的實驗為飛行員座椅的約束設計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這種設計如今早已成為了超音速戰機的標配。
墨菲定律的應用
如今,墨菲定律在人們的不斷提煉和使用中成為了一個完善的理論體系,尤其在安全管理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根據人們的提煉,墨菲定律一共包含了四個方面的資訊:
1.任何事情都不會是表面看起來那樣的簡單;
2.事情的發展過程比我們預計的時間要長;
3.會出錯的事情總會出錯;
4.如果我們擔心某一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很有可能會發生。
有人曾打比方說,當我們手裡有一片面包片,掉在地上時兩面都有可能著地,但如果我們把其中一面塗上果醬,再掉在地上時,經常是沾有果醬的一面著地。就像墨菲定律裡所講的,當我們擔心某種情況(果醬沾到地上)出現時,它往往會經常出現,它也在告訴我們,風險往往會由可能性變成突發性的事實。
還有人試著用墨菲定律去印證曾經轟動一時的馬航失聯事件,結果發現,MH370事故的發生同樣符合墨菲定律描述的情形:
“任何事情都不會是表面看起來那樣的簡單”——馬航失聯後,曾有人認為當前科技如此發達,找到飛機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事情的真相也很快會大白於天下。可事實是,直至今日,人們既沒有找到失聯的飛機,也沒有找到所謂的真相。
“事情的發展過程比我們預計的時間要長”——這一點毋庸置疑了吧,從2014年至今,這麼多年過去了,依然是個謎。
“會出錯的事情總會出錯”——有人曾描述MH370這班飛機在失蹤事件發生兩年前曾經出過一次意外,當時對飛機的機翼進行過大修,對此,有人稱不排除此次事件可能是上次意外事故埋下的隱患。
“如果我們擔心某一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很有可能會發生”——其實,與MH370同樣機型的飛機在此之前就已經有過非常慘痛的經歷了,面對這款款式老舊的波音客機,很多人當時就曾擔心會再次出現類似的空難事故,但事實證明,它最終還是出現了。
墨菲定律帶給我們的啟示
自從墨菲定律被“發明”以來,人們就一直處在一種惶惶不安之中,因為按照它的理論,該來的總會來,即使我們竭盡全力,只要還有某種可能,它就很有可能發生。不過,它也有非常積極的一面,尤其是對於我們日常的安全管控來說,不管是對於企業,還是對於家庭和個人,墨菲定律總能提醒我們:要思慮的更加周全一些,保險措施要做的更多一些。
那麼,除了上面所說的,墨菲定律還帶給我們哪些啟示呢:
認真對待每一個風險隱患。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只要有可能性存在,事情就很有可能發生,而我們在日常當中,總會根據事故發生機率去進行防範,對於小機率事件往往不放在心上,但是,到最後我們可能就會在小機率事件上出事。
安全意識時刻都不能放鬆。仔細去分析一下就知道,能危及安全的風險點太多了,而忽視和思想鬆懈往往就是點燃事故的導火索,藥箱保證安全,就要積極的去做好預防,而且時刻都不能放鬆。
結束語:2014年,美國科幻鉅作《星際穿越》上映,這部劇再一次讓人們關注到了“墨菲定律”,甚至於主人公女兒的名字就叫做“墨菲”,不過,這部劇也讓我們看到了墨菲定律的另一面,那就是:當我們堅持於某一件事時,我們就越容易接近成功。
你還能想到哪些生活中的細節是可以用“墨菲定律”解釋的呢?
-
3 # 山南艾
感覺“墨菲定律”和量子力學竟然有奇妙的關聯。
“墨菲定律”即一件事情無論發生的機率有多小,只要重複去做這件事,那麼其發生的機率就會無限接近1。
我們通常理解為你越在意一件事,就越有可能發生。尤其是壞事,好事不靈壞事靈。
雙縫干涉實驗就發現,單一的電子透過雙縫的時候,你在哪邊觀察,它就會從哪邊的縫穿過,也就是說人的主觀意識決定了電子的運動軌跡。
同樣,我們生活中總是擔心一件事情會有壞的結果,情況往往就會真的變壞。
怎麼破解?那就不要太在意吧,比如男女關係中你太喜歡一個異性,肯定想要得到,但你太在意了,就會總怕失去,怕不成功,結果就是真的會失去。反過來你持無所謂的態度,反而成功的可能性大增。就像雙縫實驗,如果你特別不希望電子從左邊透過,你就不要去看左邊,偏偏在相反的右邊去觀察。你喜歡一個異性,那就偏偏不要去討好,跪舔,反而是天天麻煩對方,整蠱對方,時機差不多了,稍微態度好一點,就多半會成功了。
回覆列表
你週六有一場重要的約會,約了好多次,不是她沒空來了,就是因為你要臨時加班。這次你終於又和她約上了,就在本週週六的下午。
你很重視這場約會,因為你認識了那麼多個女孩也沒有牽手成功。這個是你比較對眼緣的,也是你渴望牽手成功的一個。
約會前,你反覆看著她的照片和資料,腦海裡已經開始想象和她結婚生活的美好景象,你告訴自己,這次一定要拿下。
所以你提前三天去了理髮店,剪了個清爽的髮型,又去時裝店挑選了一套看起來比較成熟的衣服,打算以更好的第一印象俘獲對方女孩的芳心。
但是你也非常擔心一件事情,那就是像前幾次那樣,總會有阻礙的事情發生
一切準備就緒,就等待週六的到來。這次你學精了,你提前跟主管說了週六你要休息一天。可主管說週六比較忙,如果你非得那天休息,可以找其他同事跟你調班。
而週六你很多同事都需要在家陪孩子,也沒有誰願意跟你調休。於是你只能以請他吃一頓燒烤為代價,跟一個同事調了休。心想這次應該沒有其他阻礙了吧。
你又給那個女孩子發去資訊,她很明確地告訴你,週六可約,一定會準時赴約。可你的心裡還是覺得不踏實,總感覺到時候會有一些事情發生,從而又使得這次的約會泡湯。
這個時候女孩又給你發來資訊,告訴你週六那天要你去接她,因為她住得離市區遠,坐車出來不太方便。你暗自高興,覺得這是一次機會,便答應下來。
於是你又找了一個發小,問他借車,說你週六有一場重要的事情去做。
你的發小想了想答應了你。約定週六早上把車給你。車子的事情落實了,你想這次應該是十拿九穩了。
但是你還是感覺不太踏實,可又說不出是什麼
時間終於到了週六的早上,你一大早起床就洗漱完畢,穿上新買的衣服,還特意抹了抹髮蠟,讓自己看起來更精神。
隨後你在樓下的花店買了一束花,你覺得那個女孩應該會喜歡。你坐上了前往發小家的公車,在車上,你對自己說,保佑這次千萬別再出什麼岔子了呀!
到了發小的樓下,你如願地拿到了車鑰匙,心情既激動,又略過一絲的不安。隨後你又去加油站加滿了油,給女孩子發去了資訊,說準備過去接她。
大概過了10分鐘,女孩回覆了你,說她還要洗頭換衣服呢,跟你約定了兩個小時後在她家附近的公園等。
由於你這裡到女孩家,只有40分鐘的車程。你並不打算把時間卡得死死的,所以你過了一會就出發了。
一路上你哼著小曲兒,心想這次應該沒有什麼阻礙的事情發生了吧,但是內心還是不安。
這個時候,你的前擋風玻璃突然跌落幾顆水,你一開始以為是刷水車經過吧,你還來不及想,下一秒天空就下起了傾盆大雨,看來你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只不過你沒料到是下暴雨,畢竟你沒有提前看天氣預報。
這個時候女孩給你打來電話,告訴你,抱歉,下暴雨,她媽媽不讓她出門了,下次再跟你約時間吧。
你聽後非常地失望,嘴上說沒事,下次有時間再約,但是你心裡還是不舒服的,畢竟自己為了這次的約會,準備了那麼多,最後因為一場大雨,又無奈被取消約會。
而這種現象,我們就稱為墨菲定律。
生活中墨菲定律該怎麼避免呢?
我們大部分人可能都會感覺到生活中充滿了墨菲定律,覺得越是期待一件事,結果往往出人意料。
其實墨菲定律只是一種現象,而不是一種魔咒。我們應該理性看待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會放大我們內心的感受,很容易就引起了我們的共鳴,所以我們才會有一種錯覺,認為莫非定律無處不在。
我們能做的,就是平常心看待一切事物,事情結果沒有達到預期的,我們也要坦然接受事與願違,並做好防微杜漸,警惕不好的結局發生。
墨菲定律,你們看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