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周氣候寒冷期
從公元前10世紀起的西周早期,約100—200年間,全球氣候下降,這是全新世暖溼氣候結束後的第一個寒冷時段。無論先秦文獻還是考古發現,都無法證明犀象再度活躍於黃淮海平原。用“象”的形象作為青銅器的紋飾也只流行於商末和西周前期。
2.春秋氣候轉暖期
大約至公元前8~3世紀的春秋戰國時代,氣候又漸漸轉暖。
3.秦漢氣候降溫期
從戰國時代開始至西漢中葉,寒冷氣候開始侵襲中華大地。
現在通行的二十四節氣是在秦漢之際最後確定的,始見於《淮南子》。其霜降平均日期,在黃淮海地區相當於公曆10月24日左右,比今天鄭州、西安(10月30日霜降)提前了一週。
長城是農牧業生產方式變更線的標誌,該時期地球上出現了相應的人類活動:匈奴人南侵與西遷,亞歐民族大遷移。
4.西漢中葉至東漢末的溫暖氣候
西漢中葉,全球氣溫有一個突發性的回暖,導致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值得注意的現象:
(1)華北平原北部的渤海灣出現大範圍的海侵現象,其範圍波及4米等高線以下地區,其現象反映在歷史書籍記載上即“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其後果是沿海地區的當地文化遺存發生中斷。
(2)西漢中葉開始,黃河中下游多次出現決溢、氾濫。漢武帝和王莽時期,曾發生兩次黃河大改道。 5.魏晉南北朝氣候寒冷期
東漢末年,中華大地氣候又表現出向寒冷轉變的跡象。東海、東萊、琅琊等郡出現水井凍冰厚尺餘的現象,渤海灣也有冰封記載。
這個時期最值得注意的歷史現象是北方遊牧民族輪番入侵中原農耕地區,導致中國歷史上的人口南遷浪潮和民族大融合。魏孝文帝遷都洛陽與孝文帝改革。
6.唐代前期氣候轉暖期
公元七、八世紀,黃河流域氣候一度轉暖,長安地區盛開只能抗禦零下14℃最低溫度的梅花,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柑桔基本無凍寒,估計年均溫度高出現今2℃,有人認為梅、桔皆為皇苑中人工栽培的觀賞植物,不能作為確定溫暖的指示,主要還應根椐史料中的記載:
(1)沒有突發性極冷事件
(2)無頻繁寒冷天氣
(3)也無明顯氣候突發性增暖
從而估計,當時的氣候較南北朝為暖而與現代相差不大。
7.唐中葉以後至五代時的氣候寒冷期
有人依據《全唐詩》中關於宮廷梅花詩和詠寒詩篇的時間分佈,認為天寶以後至五代的300年間中國東部氣候有向寒冷方向轉變的特點。沿海冰凍記載增加。所以認為整個唐代仍應劃入魏晉以來的寒冷期範圍內。
例如:北宋初撤消了唐代在河南博愛地區設定的司竹監,此事與五代時氣溫下降,竹林規模縮小有關係。
這個時期相應發生的歷史事件主要是五代後期契丹人屢屢南下。
8.北宋至元中葉氣候溫暖期
北宋中期氣候又向溫暖方向轉變,其主要特點是冬季溫暖現象的記載頻繁出現。北宋資料中較多記載了京城開封一帶的偏暖現象,宋人文集對物候的記載較多。所以,這一時期主要依據物候來推測氣候的變化。
9.元代後期至清代的氣候寒冷期
大約從十四世紀初開始,整個地球氣候進入了一個寒冷階段,其狀況僅次於一萬年前的最後一次大冰期的程度,所以人們把這段離現代最近的寒冷氣候稱作小冰期(LITTLE ICE AGE)。最顯著的特徵是寒冷事件大大增加,這段時期的研究依據主要靠地方誌。
5000年來氣候冷暖交替是和乾溼旱澇狀況的變化基本一致的,距今5000年處於暖溼期。從3000年前開始氣候變乾涼,高原冰川由後退轉為前進,湖澤退縮,湖面下降。泥碳停止堆積,開始形成淤泥,被代表乾旱環境的灰黃色粘土覆蓋。人類活動範圍從高處下到低處。這一時期人類干擾的因素不是很大,但氣候與旱澇的週期波動對人類的活動卻產生著影響。對近2000年來旱澇記載進行分析,以公元1000年為分界線,前期乾旱時間短,溼潤時間長,後期則旱災多於水災,以南澇北旱最為常見。18—19世紀澇災一度多於旱災,20世紀再次進入乾旱期。
1.西周氣候寒冷期
從公元前10世紀起的西周早期,約100—200年間,全球氣候下降,這是全新世暖溼氣候結束後的第一個寒冷時段。無論先秦文獻還是考古發現,都無法證明犀象再度活躍於黃淮海平原。用“象”的形象作為青銅器的紋飾也只流行於商末和西周前期。
2.春秋氣候轉暖期
大約至公元前8~3世紀的春秋戰國時代,氣候又漸漸轉暖。
3.秦漢氣候降溫期
從戰國時代開始至西漢中葉,寒冷氣候開始侵襲中華大地。
現在通行的二十四節氣是在秦漢之際最後確定的,始見於《淮南子》。其霜降平均日期,在黃淮海地區相當於公曆10月24日左右,比今天鄭州、西安(10月30日霜降)提前了一週。
長城是農牧業生產方式變更線的標誌,該時期地球上出現了相應的人類活動:匈奴人南侵與西遷,亞歐民族大遷移。
4.西漢中葉至東漢末的溫暖氣候
西漢中葉,全球氣溫有一個突發性的回暖,導致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值得注意的現象:
(1)華北平原北部的渤海灣出現大範圍的海侵現象,其範圍波及4米等高線以下地區,其現象反映在歷史書籍記載上即“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其後果是沿海地區的當地文化遺存發生中斷。
(2)西漢中葉開始,黃河中下游多次出現決溢、氾濫。漢武帝和王莽時期,曾發生兩次黃河大改道。 5.魏晉南北朝氣候寒冷期
東漢末年,中華大地氣候又表現出向寒冷轉變的跡象。東海、東萊、琅琊等郡出現水井凍冰厚尺餘的現象,渤海灣也有冰封記載。
這個時期最值得注意的歷史現象是北方遊牧民族輪番入侵中原農耕地區,導致中國歷史上的人口南遷浪潮和民族大融合。魏孝文帝遷都洛陽與孝文帝改革。
6.唐代前期氣候轉暖期
公元七、八世紀,黃河流域氣候一度轉暖,長安地區盛開只能抗禦零下14℃最低溫度的梅花,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柑桔基本無凍寒,估計年均溫度高出現今2℃,有人認為梅、桔皆為皇苑中人工栽培的觀賞植物,不能作為確定溫暖的指示,主要還應根椐史料中的記載:
(1)沒有突發性極冷事件
(2)無頻繁寒冷天氣
(3)也無明顯氣候突發性增暖
從而估計,當時的氣候較南北朝為暖而與現代相差不大。
7.唐中葉以後至五代時的氣候寒冷期
有人依據《全唐詩》中關於宮廷梅花詩和詠寒詩篇的時間分佈,認為天寶以後至五代的300年間中國東部氣候有向寒冷方向轉變的特點。沿海冰凍記載增加。所以認為整個唐代仍應劃入魏晉以來的寒冷期範圍內。
例如:北宋初撤消了唐代在河南博愛地區設定的司竹監,此事與五代時氣溫下降,竹林規模縮小有關係。
這個時期相應發生的歷史事件主要是五代後期契丹人屢屢南下。
8.北宋至元中葉氣候溫暖期
北宋中期氣候又向溫暖方向轉變,其主要特點是冬季溫暖現象的記載頻繁出現。北宋資料中較多記載了京城開封一帶的偏暖現象,宋人文集對物候的記載較多。所以,這一時期主要依據物候來推測氣候的變化。
9.元代後期至清代的氣候寒冷期
大約從十四世紀初開始,整個地球氣候進入了一個寒冷階段,其狀況僅次於一萬年前的最後一次大冰期的程度,所以人們把這段離現代最近的寒冷氣候稱作小冰期(LITTLE ICE AGE)。最顯著的特徵是寒冷事件大大增加,這段時期的研究依據主要靠地方誌。
5000年來氣候冷暖交替是和乾溼旱澇狀況的變化基本一致的,距今5000年處於暖溼期。從3000年前開始氣候變乾涼,高原冰川由後退轉為前進,湖澤退縮,湖面下降。泥碳停止堆積,開始形成淤泥,被代表乾旱環境的灰黃色粘土覆蓋。人類活動範圍從高處下到低處。這一時期人類干擾的因素不是很大,但氣候與旱澇的週期波動對人類的活動卻產生著影響。對近2000年來旱澇記載進行分析,以公元1000年為分界線,前期乾旱時間短,溼潤時間長,後期則旱災多於水災,以南澇北旱最為常見。18—19世紀澇災一度多於旱災,20世紀再次進入乾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