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從“匈奴兵法”、“奧匈兵法”到信奉和應用中國孫子的“和平兵法”,匈牙利歷史橫跨了東西方兩個世界,經歷了東西方兵家文化的交融與碰撞,書寫了一部東方文化融入西方的輝煌歷史。
匈牙利學者帕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從東西方不同的戰爭觀、哲學觀,從孫子的最高境界裡,找到了甄別東西兵家文化的差異,也找到了當今世界最認可的和平理念和最需要的智慧謀略。
據介紹,匈牙利的形成起源於東方遊牧民族。首先來到這裡的是匈奴,在阿提拉的領導下,以匈牙利平原為統治中心建立了強大的匈奴帝國,匈牙利即“匈人住地”,因此得名。匈奴喜歡以馬征戰與結盟,於是有了“匈奴兵法”。當年亞提拉大汗的談判守則就是依據“匈奴兵法”。
“匈奴兵法”的特點是因地制宜,組建騎兵,騎射精良,馳騁沙場。匈奴沒有固定的遊牧地、居住地,更無固守的城池,流動性、隨機性和機動性特別強,長期的草原遊牧生活使匈奴人防禦和自我保護的能力都特別強,他們的軍事作戰也多以游擊戰為主,沒有明確的攻守陣地,缺乏對戰爭的充分準備,也無專門的防禦措施,更缺少孫子的智慧和謀略。
“匈奴兵法”推行的是掠奪資源、武力征服。這支震撼歐洲的匈奴騎兵深入到歐洲腹地,一度成為了小半個歐洲的統治者。匈奴的英文名是hun,也是破壞者和野蠻人的代名詞,從中可以看出歐洲人對匈奴的恐怖記憶。而強大的匈奴帝國最終在瞬間土崩瓦解。
而1867年至1918年匈牙利與奧地利組成的奧匈帝國,推行的也是武力征服。奧匈帝國是歐洲列強之一,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引發者和主要參戰國之一,它把自己綁到德國的戰車上,點燃了一戰的導火線。奧匈帝國瘋狂地燃燒起戰爭,最後被無情的戰爭燒成灰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解體。
“奧匈兵法”是“戰爭兵法”,也是“愚昧兵法”,沒有智慧謀略可言。帕爾說,其實,奧匈帝國將領指揮水平並不差,有的還相當優秀,但由於軍政和軍令向上引出的兩條線,指揮權又落到了德國顧問手中,帝國主力部隊國防軍戰鬥力竟然遠不如地方防衛軍,而地方防衛軍又受到諸多法律限制。
奧匈帝國軍隊民族眾多,語言混雜,說著17種語言,軍令系統不暢通,很多關鍵的情報和命令都在一次次翻譯和傳遞過程中耽擱、變形,不打敗仗才怪了。帕爾說。
當然,在奧匈帝國時期,當時的匈牙利贏得50年的相對和平穩定,值得懷念。帕爾對記者說,匈牙利被稱為“處在東方的西方國家”,匈牙利歷史上有幾段平穩發展的時期,但多數時間處於歐洲列強的紛爭之中,兩次大戰及冷戰時期,均處於東西方對峙的前沿。對匈牙利來說,“和平”的分量看的很重。
匈牙利學者表示,中國擁有古老的兵家文化和哲學智慧,充滿了“不戰”、“慎戰”的和平理念,得到了東西方的普遍認可。2008年9月,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訪問匈牙利,將一本《孫子兵法》贈送給匈牙利國防部長塞凱賴什·伊姆雷。匈牙利文《孫子兵法》也多次再版。匈牙利已從匈奴帝國、奧匈帝國,邁向了和平而美麗的國度。
千百年來,從“匈奴兵法”、“奧匈兵法”到信奉和應用中國孫子的“和平兵法”,匈牙利歷史橫跨了東西方兩個世界,經歷了東西方兵家文化的交融與碰撞,書寫了一部東方文化融入西方的輝煌歷史。
匈牙利學者帕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從東西方不同的戰爭觀、哲學觀,從孫子的最高境界裡,找到了甄別東西兵家文化的差異,也找到了當今世界最認可的和平理念和最需要的智慧謀略。
據介紹,匈牙利的形成起源於東方遊牧民族。首先來到這裡的是匈奴,在阿提拉的領導下,以匈牙利平原為統治中心建立了強大的匈奴帝國,匈牙利即“匈人住地”,因此得名。匈奴喜歡以馬征戰與結盟,於是有了“匈奴兵法”。當年亞提拉大汗的談判守則就是依據“匈奴兵法”。
“匈奴兵法”的特點是因地制宜,組建騎兵,騎射精良,馳騁沙場。匈奴沒有固定的遊牧地、居住地,更無固守的城池,流動性、隨機性和機動性特別強,長期的草原遊牧生活使匈奴人防禦和自我保護的能力都特別強,他們的軍事作戰也多以游擊戰為主,沒有明確的攻守陣地,缺乏對戰爭的充分準備,也無專門的防禦措施,更缺少孫子的智慧和謀略。
“匈奴兵法”推行的是掠奪資源、武力征服。這支震撼歐洲的匈奴騎兵深入到歐洲腹地,一度成為了小半個歐洲的統治者。匈奴的英文名是hun,也是破壞者和野蠻人的代名詞,從中可以看出歐洲人對匈奴的恐怖記憶。而強大的匈奴帝國最終在瞬間土崩瓦解。
而1867年至1918年匈牙利與奧地利組成的奧匈帝國,推行的也是武力征服。奧匈帝國是歐洲列強之一,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引發者和主要參戰國之一,它把自己綁到德國的戰車上,點燃了一戰的導火線。奧匈帝國瘋狂地燃燒起戰爭,最後被無情的戰爭燒成灰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解體。
“奧匈兵法”是“戰爭兵法”,也是“愚昧兵法”,沒有智慧謀略可言。帕爾說,其實,奧匈帝國將領指揮水平並不差,有的還相當優秀,但由於軍政和軍令向上引出的兩條線,指揮權又落到了德國顧問手中,帝國主力部隊國防軍戰鬥力竟然遠不如地方防衛軍,而地方防衛軍又受到諸多法律限制。
奧匈帝國軍隊民族眾多,語言混雜,說著17種語言,軍令系統不暢通,很多關鍵的情報和命令都在一次次翻譯和傳遞過程中耽擱、變形,不打敗仗才怪了。帕爾說。
當然,在奧匈帝國時期,當時的匈牙利贏得50年的相對和平穩定,值得懷念。帕爾對記者說,匈牙利被稱為“處在東方的西方國家”,匈牙利歷史上有幾段平穩發展的時期,但多數時間處於歐洲列強的紛爭之中,兩次大戰及冷戰時期,均處於東西方對峙的前沿。對匈牙利來說,“和平”的分量看的很重。
匈牙利學者表示,中國擁有古老的兵家文化和哲學智慧,充滿了“不戰”、“慎戰”的和平理念,得到了東西方的普遍認可。2008年9月,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訪問匈牙利,將一本《孫子兵法》贈送給匈牙利國防部長塞凱賴什·伊姆雷。匈牙利文《孫子兵法》也多次再版。匈牙利已從匈奴帝國、奧匈帝國,邁向了和平而美麗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