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農小毛
-
2 # 純正農家養蜂人
農曆的十月初一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就是民間稱作是“寒衣節",也叫鬼節。
作為t月初一“寒衣節”,就是農曆十月初一這一天的上午,去給去世的親人上墳送紙錢,讓去世的親人在陰曹地府裡買過冬防禦寒冷的衣服,所以農曆十月初一這一天,才稱作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寒衣節”。
雖然是十月初一“寒衣節”是迷信的說法,其實是上墳對去世的親人的一種最好的懷念方法,如果是対去世的親人,不經常上墳去看望他們,把親人在世的時候對自己的養育之恩全忘完了,那還叫人嗎?所以每年的十月初一才叫做是“寒衣節”,去看望去七上的親人,給去世的親人送紙錢,讓去世的親人在陰曹地府買過冬禦寒的衣服,不忘親人在世的時候對自己的養育之恩。
因為是往往過了農曆的十月初一以後,就會到了立冬的季節,天氣也就會逐漸的寒冷了,也就是利用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去上墳給去世的親人送紙錢,讓去世的親人在陰曹地府買衣服防禦冬天的寒冷,也就是提醒人們天氣以後變冷了,也應該把自己過冬的衣服準備好了,防止冬天寒冷天氣的到來,無有禦寒的衣服會挨凍的含義。
作為冬天冷不冷,且看十月初一,這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如果是十月初一這一天是陰雨天,就會說明這一年的冬天寒冷會來的早,冬天就會雨雪天比較多,冬天就會比較冷,如果是農曆十月初一這一天是晴天,就會證明這一年的冬天晴天多,陰冷天氣少,這一年的冬天就不會很冷。
以上就是十月一是什麼日子,和冬天冷不冷民間的一種說法。特別是十月初一上墳給去世的親人,燒不燒紙錢都是無所謂的事,可是上墳去看看自己去世的親人,所有的人們還是完全應該去做得到的。
-
3 # 奮發有為雪梨C3
十月初一民稱為“寒衣節”但有些地方叫“祭祖節”“冥陰節”“秋祭節”等。
老人常說“天氣冷不冷,且看十月初一”。
意思是說,農曆十月初一當日天氣晴朗,冬季雨雪較少,冬天比較溫暖,不太冷。
如果十月初一日多雲或多雨,則表示該年冬天非常寒冷,大雪紛飛,天寒地凍。
俗話說:“十月初一陰,皮匠婆娘穿戴金”的說法,意指十月初一陰雨,天氣非常寒冷,鞋子衣服手藝生意興隆,賺了不錢,婆娘們都穿金戴銀。
-
4 # 海之平靜
十月初一到,老人說“冷不冷,且看十月初一”,這天是什麼日子?
答:明天就是農曆十月初一。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 ,稱之“送寒衣”。
題主問到:“十月初一到,老人說:“冷不冷,且看十月初一”?這是什麼意思呢?我也不太懂,查了查百度,才略知一二。
“冷不冷,且看十月初一”,意思就是十月一日這天是陰天還是晴天,它預示著這一年的冬天是寒冷和溫暖。
古代有句俗語:“十月一日多雲,賣炭翁難尋”。意思就是農曆十月一日這天多雲多雨,那表示著這年冬天很冷。古代人們取暖以柴炭為主,每個家庭都需要燒木炭來禦寒取暖。如果十月一日這天多雲有雨,就意味著這年冬天雨雪多,天氣會很冷。人們對柴炭的需求增加,再加上冬季冰雪封路,導致可以收集的柴炭數量減少,所以就難尋賣炭翁。
農曆十月初一這天是雨天,表明這年冬天屬於冷冬。但人們喜歡冷冬,因為寒冷和冬天是正常冬天的本質。
還有句俗語:“十月一日這天,Sunny明媚,冬天很冷,穿著單衣”。意思是如果農曆十月一日是Sunny明媚的天,就表明這年冬天是溫暖的冬天。那冬天氣溫普遍較高,人們穿著單件衣服也不會感到寒冷。暖冬一般雨雪較少。但是如果冬天比較暖和,雨雪較少,就會對農業生產和越冬農作物生長產生許多不利影響。人們不喜歡暖冬的。
“冷不冷,且看十月初一”,就是說無論是寒冷的冬天、溫暖的冬天還是冷冬,你都可以在十月一日這天知道。因為民間有這樣的俗語:“十月一日陰天,很難找到賣炭翁;十月一日,Sunny明媚,冬天穿單衣,天氣寒冷”。以上兩句古老的俗語提供資訊可以看出,農曆十月一日是個Sunny明媚的日子,就表明它是個溫暖的冬天,如果十月一日多雲多雨,則表示該年冬天寒冷。
在我們這還有這樣一句話:“十月一,鬼穿衣”。意思就是過了十月一日,連鬼都穿棉衣了。這就證明過了十月一日,天氣就一天天的冷了,下一個節氣就是“小雪”節氣了,“小雪”節氣就正式進入冬天了。
不管是暖冬還是冷凍,人們都要開始準備過冬了,穿棉衣,室內開始燒煤或暖氣取暖了。
-
5 # 宗元三農堂
導讀:今天是農曆十月初一,中國傳統的寒衣節,老話說“冬天冷不冷,十月一早看天”,今年是冷冬嗎?看農村諺語是咋說的?
寒衣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與上元節、中元節和清明節為四大祭祀節日。
寒衣節在我們這裡是女婿,給已故的岳父岳母送寒衣,為的是替女兒上墳送紙錢、送寒衣。當然,各個地方風俗不一樣,有的就是家裡人給已故的親人送寒衣。
還有一節是每年的農曆十月一,霜降節氣後,天氣變得寒冷。尤其是北方已是萬里鋪霜,千里雪飛。南方當然也進入了初秋的季節,百草見枯,黃葉翻飛。
老人常說:冬天冷不冷?十月一早看天。意思是預測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要看十月處以天氣是否晴天,還是陰天下雨?看農村諺語是咋說的?
諺語“立冬無雨一冬晴,沒有十月初一靈”,意思是說立冬這一天沒有雨,預示著一個冬天都是晴天,但是還沒有十月初一這一天天氣情況預測的準。
農村諺語“十月初一晴,割麥喂黃牛”、“十月初一晴,無碳也過冬”、“十月初一晴,單衣過寒冬” 等,都預兆著,10月初一這一天是晴天,那麼冬天就是暖冬。暖冬的特徵就是越冬的小麥會出現旺長,農民需要鴿子小麥苗喂牛控制旺長。或者說冬天沒有炭火取暖也能過冬,甚至穿著帶衣服也能過冬,不用穿上棉衣保暖。
農村諺語“十月初一陰,柴炭貴如金”,意思是十月初一是陰天或者下雨炭火,非常的貴,主要是冬天太冷了,燒著炭火太多。預兆著十月初一陰天或下雨雪,冬天是冷冬。這個也非常好理解,冬天雨雪多,會吸收地表的熱量,氣溫下降。
“十月初一寒風起,當為先人送寒衣”。明天是十月初一“寒衣節”,天氣情況如何呢?
明天十月初一,陽曆10月25號,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預計西藏東部、四川西部邊緣、甘肅南部等地方有中到大雪,區域性地區大暴雪;西藏東南、雲南西部、陝西南部等地方有中到大雨,區域性地區大雨到大暴雨。
關鍵從明天開始,中國迎來新一輪的大風降溫,這次降溫幅度非常大,東北地區普遍降溫10度以上,東北北部溫度下降最低為零下5度,並伴有4~5級的北風。另外中國西部大部分地方全部氣溫下降到0度,高海拔區域下降到零下10度以上。
綜上所述,明天中國將迎來新一輪大範圍的降溫,陰天的區域比較多。東北、華北、華中、西南等區域陰或者有小到中雨雪,區域性地區大暴雨、大暴雪。所以大機率事件今年是冷冬!
-
6 # 有話少說
十月初一,指的是農曆。公曆用10月01日表示。
農曆的月和日,與氣候冷暖無關。
一年四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氣劃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屬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根據太陽年劃分。一個太陽年約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365日5小時48分46秒)。
公曆為太陽曆,太陽曆是根據太陽年制定的歷法。曆法年為整數,公曆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所以,二十四節氣的任一節氣,在公曆上有1~2天之差
農曆為太陽曆和月亮歷合曆,俗稱陰陽合曆。農曆平年十二個月三百五十四天,不足一個太陽年;閏年十三個月三百八十四天,超過一個太陽年。所以,二十四節氣的任一節氣,在農曆上有十幾天之差。
-
7 # 中國唯美詩人劉長玉
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寒衣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讓我們點一盞心燈寄託無盡的哀思與懷念,願我們逝去的親人送上寒衣,願天堂沒有病痛,願先人幸福平安!
在這個節日之中,人們會祭祀燒獻,紀念已經逝去的先人,這個節日同時也標準著嚴冬即將到來,也是父母和愛人等一些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在詩經·豳風·七月裡面,記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所表達的意思是九月的時候,天就要開始變冷,因此這一天又被稱為授衣節。
寒衣節相傳起源於周朝,《詩經·豳風·七月》記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農曆九月開始天氣逐漸轉涼,人們也開始為越冬添置禦寒的衣服,因此寒衣節也被稱為“授衣節”。由於十月剛入冬,九月授衣過早,宋朝時期這一習俗就被移至十月朔日。民間將寒衣節與清明節、中元節並稱為中國三大“鬼節”
也有傳說寒衣節的由來與孟姜女有關。
相傳在十月初一這天,孟姜女帶上食物、衣物,爬山涉水千里迢迢來到長城腳下,豈料丈夫已屈死多日,孟姜女失聲痛哭,哭聲感動蒼天,哭倒長城八百里,孟姜女在廢墟中找到丈夫屍駭,為丈夫穿戴好自己從故鄉帶來的驅寒衣物,獻上食物,最後懷抱丈夫遺骨,縱身跳海殉夫。正是由於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的故事,人們便將農曆十月初一這天,稱作“寒衣節”。後來,“十月初一燒寒衣”便被人們作為緬懷先輩、憑弔已故親人、為先人送去衣物與食物祭祀的日子。”
十月初一這天天氣情況,影響整個冬天的天氣變化。如果十月初一晴,預兆冬天乾旱少雨雪,而且天氣過於暖和,是個暖冬。如果十月初一雨,預兆冬天雨雪霏霏,天氣寒冷,是個寒冬,而且還是個豐收年。
老話說的好!說:“立冬無雨一冬晴, 沒得十月 初一靈”。諺語說立冬沒雨的話,一冬多是天晴。但是,沒有十月初一這天預測更準。十月初一就要到了,讓我們來看看,今年冬天到底是冷是暖,是幹是雪,大家拭目以待!
-
8 # 奮發有為山東老農
今天就是十月初一,"冷不冷,且看十月初一″,意思是這一天如曖和,天氣好,冬天可能是暖冬,如陰天,寒冷,冬天可能陰冷。十月初一是鬼節,是給亡人燒紙的日子,
一
-
9 # 快樂清泉C6
十月初一,叫寒衣節。如果十月初一不寒冷,說明冬天不寒冷,皮匠婆娘要改嫁。如果十月初一又寒又冷又下雨,說明今冬寒冷,皮匠婆娘戴金玉。
-
10 # 故居行
農曆十月初一,應該稱“寒衣節”。清《帝京歲時紀勝》載:“十月朔,孟冬時享祭宗廟------士民家祭祖、掃墓------作成冠帶衣履,於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古代還流傳有於十月朝先日晚三更進行卜歲的習俗。如果卜時北風急劇,則傳為此冬寒冷。《宛署雜記》就有“賣靴人以是日為靴生日------以其陰晴卜一冬寒暖。”
回覆列表
聽村裡的老人說,馬上就要農曆十月初一了。在筆者的家鄉這邊有些老人到了初一、十五都會去寺廟裡燒香。有些老人還說,“冷不冷,就看十月初一”了。
那這話是什麼意思?十月初一又是什麼日子?它和冬季冷不冷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十月初一是啥日子?
在農村裡,不少老人記錄一些重大日子都是看農曆的。比如誰家裡有人過生日了,誰家喬遷、子女結婚等等,他們都是以農曆的日子來記錄的。也是因為這些原因,就算有些老人沒什麼文化,但是對記錄農曆的一些日子卻幾乎是“滾瓜爛熟”了。
之前我也很好奇,有些人家裡連日曆都沒有,他們都是如何記錄日期的呢?後來問了一下才知道,原來基本都是看月亮的圓缺。
現在已經是農曆的九月底了,馬上就要迎來十月份了。而在10月25日這天就是農曆的十月初一。在有些人看來這是很普通的一天,但是在北方很多地區它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寒衣節。
寒衣節是在農曆的十月初一這天,因此也叫它“十月朝”、“十月一”,有些地方也叫它“祭祖節”、“冥陰節”、“秋祭”等,這同樣是中國一個流傳歷史悠久的傳統祭祀節日,它和清明節、中元節一起並稱為“三大鬼節”。而在寒衣節這天,最主要的習俗就是人們會在這天會祭掃燒獻,以此來紀念去世的親人,謂之“送寒衣”。
據瞭解,最初的時候寒衣節是在農曆的九月份,這個是起源於周朝的古老節日,在《詩經·豳風·七月》記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農曆九月開始天氣逐漸轉涼,婦女們就要拿出棉衣,送給在遠方戍邊、服徭役的親人,後來就演變成了為祖先、過世的親人也一併送去過冬寒衣。
但因為到了農曆十月份才開始入冬,而九月份的時候送寒衣有點早,於是在宋朝的時候這個節日就被十月朔日,即農曆每個月的第一天。
十月初一寒衣節和冬季冷不冷有啥關聯?
在過去沒有天氣預報,但是農民又都是靠天吃飯的。一年糧食收成的好壞,很多程度上取決於“老天爺”的臉色。而為了吃飽飯,古人在長期和大自然打交道的過程中,也是發現了一些規律,於是就把這些規律、經驗總結成為了俗語、農諺,就是為了給後人參考。
寒衣節是古代的一個重要節日,並且古人認為寒衣節到了,天氣就開始入冬了,於是也發現了這一天的天氣對後面天氣也有一定的影響,或者說是預兆,自然就有了“冷不冷,且看十月初一”這樣的說法。
①十月初一陰,柴炭貴如金。
字面的意思也很簡單,說的是如果在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這天是陰雨天,那麼當年的柴炭就會非常的昂貴。
其深層的意思是說,寒衣節當天如果是陰雨天,預示著冬季就會偏冷。而在古代取暖、燒火都是用柴炭的。古人用“貴如金”這樣誇張的說法,就是為了凸顯出當年冬季的寒冷程度。
②十月初一晴,皮匠婆娘嫁得成。
說的也是在寒衣節當天是晴朗的好日子,這樣皮匠就會沒有什麼生意,養不起婆娘而可能會改嫁。之所以這樣說,當然也是誇張的說法。因為在寒衣節這天是晴天,預示著冬季也是乾旱少雨雪,這樣冬季就會偏暖和。
而皮匠就是給人做皮衣、皮棉襖和皮靴子的,天氣暖和做這些的人就少了。相反,如果十月初一這天是陰雨天,那麼冬季就會偏冷,這也就是農諺所說的“”十月初一陰,皮匠婆娘穿戴金”。
類似的農諺還有“立冬無雨一冬晴,沒有十月初一靈”的說法;意思也是差不多的,如果在立冬這天沒有下雨,冬季就會以晴暖為主。而且這一天來看冬季的雨雪多少和冷暖程度,還沒有十月初一寒衣節這天準確率高。在筆者的家鄉也有“十月初一晴,單衣過寒冬”的說法,即寒衣節這天是大晴天,冬天偏暖,穿單衣也能過冬了。
這是透過寒衣節是在立冬節氣前,還是在立冬節氣後來判斷來年糧食收成好壞的。意思是說如果寒衣節在立冬節氣之後,那麼來年的糧食收成就不會太好。相反,如果寒衣節在立冬節氣前,那就是正常的年份,糧食會迎來豐收。
因為古人認為寒衣節是冬季的開始,到了寒衣節之後天氣就開始冷起來了。但如果立冬節氣已經到了,它也是表示冬季來臨了。可是這個期間天氣還比較暖和的話,這一年的冬季就來得晚,較往年的冬季就會偏短,而這樣的話第二年的春天容易出現倒春寒,古人把倒春寒天氣現象視為災害,它會導致很多農作物受到凍害而死亡,這樣農作物肯定會減產。
關於透過十月初一來預測倒春寒的農諺,還有一句“十月初一晴一天,來年三月霜雨雪”,意思是說十月初一是晴天,這樣冬季偏暖和,而“該冷不冷,不成年景”,這樣到了第二年的三月份就會出現霜雪天氣,也就是俗稱的“倒春寒”天氣現象。
今年的寒衣節是在10月25日,立冬節氣卻是在11月7日,明顯寒衣節是在立冬節氣前,預示著明年會是豐收年。
寫在後面
在過去民間確實認為,十月初一這天晴天,預示著冬季晴天為主,天氣偏暖和,但是在來年可能會出現倒春寒的天氣現象,提醒農民要提前做好準備。但如果十月初一這天是陰雨天,那麼冬季以雨雪天為主,這樣下雨降雪多,自然溫度偏低。這樣人畜雖然難熬,可是對農業卻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