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永遠在征途上
-
2 # 怪羅科普
太歲,有2種意思。
“太歲爺頭上動土”、“犯太歲”,這些是我們常用來形容人當前遇到了窘境,這裡面的太歲,是古代的天文學名詞,也叫“攝提”。
根據史書記載,古人認為太歲是可以吃的,而且有神奇療效,吃了可延年益壽。歷代君王會長期食用太歲,食用方法一般是泡水喝或者切片食用。
有了長命百歲這樣的標籤,直接導致太歲價值連城,一“肉”難求。
如果直接網上搜索,目前太歲的價格一斤在1000-5000元之間,若野生的品相好的,價格則在幾萬元/斤。
網上那些太歲黑乎乎的、黏糊糊的,有的還很醜,為什麼能賣出這樣的價格?這種太歲究竟是什麼呢?
太歲是生物體還是非生物體?
網上流傳的太歲照片有很多,不同的太歲外形差很多,顏色、大小、紋理均不同。
據撿到的人描述,太歲像“大白球”,摸起來黏糊糊的,有彈性;像褐色的“木樁”,有肉的紋理,外面還連著一塊發黃的皮,手感像涼粉;像一塊“爛肉”,黑乎乎,髒兮兮,攤開像一個大型蘑菇;像“果凍”,膠質,深褐色的一坨。
挖到的太歲重量差別也很大,有的13斤,有的五六十斤,還有罕見的140斤。找到的地方也不一樣,在水裡的叫水太歲,地下的是土太歲,石頭洞中的叫石太歲。
根據以往的食用方式,太歲一般會被養在水裡,吃一片切一片,不管在水裡待多久,太歲不腐爛,不發臭,也不會變質,從外表看沒有明顯的細胞組織,難道太歲是非生物體嗎?如果真的是非生物體,那它為什麼會“生長”?
太歲有神奇的自愈功能,吃掉的那一片,過段時間就能長回來,而且還會長得比之前更大,因此市面上有很多養太歲來賣的。
從這些特點來看,可斷定太歲是一種生物體。但它究竟是什麼物質,則需要透過科學研究來定義了。
太歲是什麼?它如何形成的?
太歲第一次真正進入科學領域,應該是在1992年。
那一年,陝西的杜戰盟在河裡打撈浮柴時發現了一個“不明生物”,看起來像肉,但久放不腐爛不生蟲。不明生物體型很大,而且還在生長,剛發現的時候有23.5公斤,隔幾天就變成35公斤。出於好奇,他還吃了一小塊。
當時西北很多學術組織聯合對這個不明生物進行了實驗研究。根據1993年10月西北大學學報上刊登的研究結果表明,杜戰盟撿到的不明生物是傳說中的太歲,對樣品進行顯微觀察和分析,發現太歲是一個超級複雜的粘菌聚合體[1]。
表面有大量粘菌的子實體結構,除此之外,還含有少量黴菌、酵母菌和細菌一類的微生物,以及一些晶體雜質。
粘菌非常有意思,在它營養生長期,它是黏糊糊的,且外形多變。
粘菌不是動物,但它和變形蟲一樣運動和進食,平時以一些真菌酵母菌為食;粘菌也不是真菌,但它可以像真菌一樣生活在腐爛物質中,且形成子實體,我們常吃的菌菇,就是真菌的子實體。
粘菌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有單一細胞的,叫細胞性黏菌,另一種則是沒有細胞的,叫原生質體黏菌。這兩種粘菌都喜歡“抱團取暖”,透過繁殖形成一團。
它的“智慧”體現在迷宮實驗中。如果你將粘菌培養在迷宮中,並在迷宮終點放上它最喜歡的食物,那麼在很短的時間裡,這種沒有大腦的粘菌就能找到一條起點到終點最短的路徑。
它是如何做到的呢?一開始,粘菌為了能獲取食物,會向各個路徑擴散,直至鋪滿迷宮的每個角落和路徑,一旦它找到食物,那些沒有找到食物的部分就會回縮,最終只留下找到食物且路徑最短的一部分。
國外也曾發現過類似太歲一樣的大型粘菌聚合體,大約有70cm*50cm*3cm的體型,有的粘菌面積甚至超過了30平方米。
一般來說,粘菌複合體長不到這麼大,但太歲所處的環境比較特殊,多發現於深層土壤或者溶洞中,潮溼且隱蔽,因此只要營養物質足夠,時間充裕,是有可能長這麼大的。
太歲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2009年,西北大學又對部分太歲樣品進行了檢驗[2],檢驗的樣本有兩個,一個是西北大學儲存的,1992年杜戰盟撿到的太歲,另一個是河北的牛先生提供的,發現於2005年。
結果表明:
1、太歲包含的粘菌、細菌和黴菌等微生物種類比較多,且種類不一樣;
2、太歲樣本含有多糖,大約佔14.48%;
3、經過處理後,兩個樣本的太歲均得到大量白色絮狀沉澱,檢驗後發現,這種物質是聚乙烯醇,且含量驚人,92年蒐集的太歲真空乾燥後,聚乙烯醇含量高達70%。
研究認為,就以這兩個太歲來說,太歲是一種以聚乙烯醇為主要物質,結合多種粘菌、黴菌、真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以及這些微生物的多種代謝產物的混合體。
什麼是聚乙烯醇?這是一種白色的水溶性有機化合物,是多個領域都要用到的化工原料,膠水和眼藥水中就有。
工業級的聚乙烯醇是有毒的,2017年就被列為3類致癌物,醫用級別的聚乙烯醇則是無毒無副作用的,太歲中出現大量聚乙烯醇,研究人員猜測是因為人類廣泛使用聚乙烯醇,只有一部分被降解,那些沒有被降解的聚乙烯醇則被黏菌利用,憑藉強大的微生物生存能力,逐漸形成太歲這麼大的黏菌聚合體。
太歲口口相傳的神奇療效是真的嗎?
很多人分享過使用太歲肉或者太歲水後,身體有改善的真實案例,那起效的是什麼物質呢?
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成分,總的來說,就是太歲營養價值比較高。
太歲含有很多蛋白質和核酸,以及對身體有好處的少量多糖和吡咯喹啉醌等物質,這些物質進入人體後,顯然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再加上太歲比較稀缺,很容易讓人產生安慰劑效應,心情一好,身體自然倍棒。
儘管如此,也不建議大家食用太歲。
太歲的營養成分,是可以透過其他食物替代的,沒必要花如此大的代價。
此外,食用太歲的危險係數很高,一是太歲含有多種微生物,誰也無法保證這些微生物對人體一定是無害的,二是,有的太歲不是純天然形成的,可能聚合大量聚乙烯醇,如果貿然吃,運氣好一點,那就是對身體無毒無副作用,如果運氣不好,遇到不良商販惡意造假,那是要吃出大問題的。
最後
太歲的形成比較罕見,科學家們對太歲的研究也比較少,再加上不同太歲的差異又很大,已有的一些太歲實驗,還不能完全準確定義太歲
但可以肯定的是,市面上有很多太歲相關的產品基本都是假的。有時你認為自己很幸運撿到了“太歲”,殊不知這只是一個局:僅僅是想讓你出鑑定費(這是真事)。
太歲如此神秘,自然少不了趨之若鶩的追求者。人們對於衰老死亡的恐懼,加之人為的宣傳炒作,才導致太歲價格高得離譜,還是希望大家能理性看待太歲!
參考資料:
[1].1993年,黃建新、董兆麟《關於“不明生物體”的實際研究——特大型粘菌複合體的實驗觀察》
[2].2010年,鄭科研、董兆麟《不明物體“太歲”的初步研究》
回覆列表
所謂太歲
很多人對它印象最深的就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的記載:“肉芝狀如肉,可食用、入藥。”。李時珍認為太歲是一種靈芝,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拿來入藥,有延年益壽的功效。
這一整坨肉,就像是有生命的一塊肉,即使在大夏天放在戶外也不會發臭,而且還會緩慢的移動。如果把它的肉割下來,這個太歲的的傷口還會慢慢長出來。太歲也分很多種類:在土裡生長出來的叫土太歲,在水裡生長出來的叫水太歲,在石頭堆裡生長出來的叫石太歲。
李時珍是真的見到過、吃過“太歲”嗎?
太歲為何這麼貴
都說吃了能長命百歲,強身健體。各路專家都說有待考證,商榷。但在民間,特別是經過民間走腳醫生宣傳,那效果可是槓槓的。也不知他是不是真的吃過,不然怎麼如此確定的連賣家都沒有確定的東西呢,導致這民意把太歲炒到幾千元一克的價錢。
再就是太歲真的太稀有了,在我們國家黑龍江、四川、遼寧、河北、北京..主要是分佈在我們國家的北方地區,分佈還是挺廣的,但真正發現的沒有多少。
不過在電商平臺,太歲卻是司空見慣的東西,不管品質如何,價格也是有高有低,低的幾百塊一斤,貴的有幾千塊一克的。記得曾經有一老婦,家裡老有錢了,聽了一些保健公司銷售人員的話,一次就花了幾萬塊買了一小瓶太歲製品。這一年下來花了幾百萬吃這太歲,可能這位老太太覺得這產品好,雖然貴但是感覺不錯。於是就推薦給其它人,沒想到有一個當醫生的,把這太歲拿到一些專門檢測機構檢測,給這太歲肉做了核磁共振,紅外光譜,這是裡裡外外都給“太歲”做了一次馬殺雞,結果發現大部分都是聚乙烯醇,這明顯不是純純的太歲,而是純純的化學品,在其中還摻雜了一些乳膠、矽膠製品。
不過也有真的太歲,被人撿到了。
2019年就有一山東小夥,在打工時,搶到了6斤多重的太歲,於是找到鑑定機構去鑑定,認定這就是太歲,沒多久就有一神秘大富豪,願意出價3000元一克的價格購買,這一整個6斤多重的太歲算下來,就得有900多萬。想不到一堆肉就值這麼多,這可比什麼肉都值錢。但是這小夥900多萬都捨不得賣。於是乾脆辭職回家,專門守著這塊太歲,這可是塊寶啊。
看起來這不管真假太歲,它不搞窮人,專坑有錢人,看起來真是富人的收割機。
太歲真能
強身健體,能吃嗎?
話說回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的記載說
,不過經現代專家的說法,說太歲是不能食用的,是有毒的東西。
此太歲是彼太歲嗎?
還有在民間有一種說法叫犯太歲,那這個太歲跟上面說的太歲是一回事嗎?
肯定不是一回事,上面的太歲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而犯太歲則是我們說的一種方位,民間一般按兇論,也就是所謂"太歲當頭坐,無喜便是禍”.
太歲就是一年當中的"絕對老大”,凡是與之對抗或不和諧的,就要受到處罰,順從而恭敬的就會平安。所以犯太歲更多的是一種氣運的說法。
吃太歲試試,確實是犯太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