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薄荷yo
-
2 # 平凡而幽雅的小溪流
我是從2017年開始聽曾仕強教授的講座,其中,道德經易經的智慧,情緒管理,人際交往,都經過了不下五遍,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必聽一小時,剛開始聽的時候覺得有些東西說的比較玄乎,當然,大部分我是非常認可的,聽他的東西需要一定的認知,生活的閱歷,
-
3 # 果然果真果
若干年後,也就是201幾年,我當時在網上無意中翻到他講企業管理以及家庭教育,不間斷的聽了不少,不得不說,他有很多觀念確實能引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反思,而且可以去實踐並驗證。
此外,他對國學理解的也是相當透徹,印象最深刻的是,以前我們常常聽到“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它出自道德經,我以前總覺得哪不對,古人在教我們自私嗎?但說不上來哪有問題。直到曾老對這句話做了重新的解釋,我才豁然開朗,我們平時會覺得這個“為”字念第四聲,就是為了自己,但曾老說在這裡應該念第二聲,作為或者成為的意思,他說通讀道德經,就能看出,老子是想告訴我們這輩子你需要不斷的成就自己,提升自己的修為。類似對國學的更正還有很多,也正是曾老,我才開始更加關注和喜愛國學,在我眼中,他是位通透的智者,稱其為大師一點不為過。
-
4 # 雲淡風輕94652946
個人覺得能上央視百家講壇的絕對有兩把刷子,他講的很多道理,其實大家都懂,只是在工作生活中沒有運用或者忽視了!個人感覺還是王陽明的心學比較好,或者日本的稻盛和夫哲學,尤其是後者所著的三法,淺顯易懂,但又富有哲理,以自己親身經歷敘述更接地氣更有說服力!
-
5 # 聰穎的瑩瑩
當然是真的,你要是有本事你也可以去講,看看你是不是大師水平
-
6 # 劉典斌
曾仕強不算大師誰還能算大師?
曾師能講《論語》《道德經》《易經》等國學經典,還能運用中華傳統智慧講《中國式管理》,這樣的老師在中國真的沒幾個。
真佛只說家常話。真傳一張紙,假傳萬卷書。大道至簡。
曾師講課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深奧的知識通俗化,複雜的道理簡單化……既能引經據典、旁證博引,又能家長裡短、柴米油鹽——這樣的學者不是大師誰是大師?
-
7 # 靜靜1826123
我們家先生每天都在學習曾教授寫的書,錄的影片,從一個個性張揚,性格暴躁的人現在變的溫和、孝敬父母,一心向善。我也偶爾聽聽,現在也變得內心安寧,家庭也很和睦幸福,反正我們會一直學習下去,也會讓孩子多去接觸、學習。他永遠是我們心中最尊重的大師。
-
8 # 風如鐵
當他把“道可道非恆道”說成“道不可說,說不清楚”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他的淺薄。
第一,老子自己講道不可能開篇說“我的道講不清楚,說不明白”。這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都不符合心理學。
第二,“道”是老子第一次提出的概念,作為一個“概念”,“道”只有名詞屬性,不可能同時還有動詞屬性。要產生動詞屬於起碼是“道”的概念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流傳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人們才會逐步用“道出來”演繹。
第三,作為一篇論述文,具有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開篇自然是提出論點,也就是文章玩闡述的內容。再緊跟論據也就是舉例說明。最後得出結論,為就是論證。
第一章的結論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也就是“有兩個方面是人們認識世界的妙門”。
既然論道,自然是道的兩個方面。只要大家不心智缺失,都會知道。這只能是人們還沒有探索發現的“未知之道”和人們已經熟悉瞭解的“已知之道”。
如此簡單的道理都不懂怎麼可能是大師?
讓我們推理一番。
老子用“無”表示“未知之道”;
“有”表示“已知之道”;
“名”表示事物的名聲、名望、名譽等具有呈現、展現、體現的東西,顯然是“已知之道”的名聲、名譽、名望。說的還是道。
“欲”表示一切思想、思考、想法等,比如探索發現,運用實踐等。
看論據:
未知之道體現事物的醞釀狀態(無名萬物之始);
已知之道體現事物的執行狀態(有名萬物之母)。
未知之道的探索看我們的觀察能力(無慾以觀其眇);
已知之道的運用看我們的動手能力(有欲以觀其徼)。
論證清晰,論據條例明白。
再看論點:
(未知)道可以學習掌握,方法多種多樣,並非恆定一種(道可道非恆道);
(已知)道可以交流傳授,方法多種多樣,並非恆定一種(名可名非恆名)。
整篇文章老子的意思就是:
道可以學習掌握,可以交流傳授方法多種多樣,並非恆定不變。其中未知的道理意味著事物的醞釀狀態,已經知道的道理可以觀察事物整個執行過程。我們要弄懂未知之道需要認知觀察探索,我們要駕馭已知之道需要認真學習掌握。
這兩個方面運用自如就可以正確認知周圍的世界。
老子的教誨自然而深刻,這位仁兄卻說“說不清楚,講不明白”。他又如何能夠真正弄懂中國傳統文化?
如果大家對我的論點有疑慮,可以看看老子最經典的一句話: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這句話大多數人都有些懵逼,不知道說什麼。讓我們把前邊的理解套進去看看。
-
9 # 夕陽長送釣船歸
中國沒有大師,現在不是出大師的時代,所以,先把曾仕強從“大師”的行列清理出去。
再來看看他的水準。
他曾經說他開創了中國式管理。的確是,但他的中國式管理實際是把歷史上整人的一套合理化、高尚化。這在封建時代已經是糟粕,更不符合現代“自由、民主、平等”的潮流。用之則有害,聽之則厭惡。
他講《周易》,講《道德經》,給人的感覺是他自己沒有搞懂,牽強附會的地方非常多,硬著頭皮想通俗化,結果是越講越迷糊。
總體地看,曾仕強來大陸時間早,廣告做的大,名氣也大,做了一些普及的工作,但水平有限。另外幾個人,如南懷瑾、於曼,好像也差不多,神神叨叨的。對傳統的東西還是自己看比較好,博大精深,能看一點是一點,不必求全。
-
10 # 生活的騾子
道可道非常道!一句話,看到的或知道的道!和未知的道!同為道!正反!陰陽兩面性的!個人頓悟!
回覆列表
聽不懂的認為他是“偽大師”,聽得懂的認為他是“真大師”。選擇信哪個取決於個人選擇,是選擇敬畏天道,講仁義道德。還是選擇相信資本主義的世界觀、金錢觀、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