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且行且珍惜180060208

    日本的古建與我們同源同根,源於中國的唐宋,現存的大多是由東渡的僧人們於唐代時期在日本傳播佛教文化時修建的,他們不僅把佛教文化傳入日本,還帶去了中國建築、雕塑、釀酒、做醬等許多方面的技藝,尤其宋代盛行的禪宗理念也漸漸傳入日本,頗受日本武士的讚賞,遂形成信仰。華為特別推崇唐代建築,應該也是看到唐建築的的輝煌表現的認可。


    日本禪宗秉持“一切皆空”的思想,認為世界萬物都處於變化之中,一成不變的事情往往是不存在的,生生不息的因緣聚合的也是虛幻的,從而形成了所謂“成、住、壞、空”的基本觀點。也就是說,在禪宗看來,任何事物都要有多種機緣和合而“成”,少一個都不能成就。即便成就了,如果某些機緣變化了,比如時間、空間、氣候或政治、經濟等,那麼這個事物還會發生變化。能夠相對保持穩定的狀態即是“住”。

    住之後就是逐步發展直至衰敗,到達“壞”的階段。而“空”即是完結的意思,就是事物最終消失在萬物流變的宇宙之中。這種觀念體現在建築上,則轉化成了人們對於原始事物的珍惜崇拜。既然事物總是變化的,那就應遵從自然,讓事物展現最原始的模樣,摒棄人為的強加色彩。不但木材保持本色,日本的建築也大都“不施丹”——就是不上漆,不畫彩畫,不施丹青。


    通觀日本眾多古建築寺院的用材都有一共同特點:滄桑古樸,暴露在外的木材紋理格外明顯,古韻盎然,不似中國的古建,要麼金箔彩畫,要麼由於沒有保護好而殘破不堪,當然現代古建我們並不比日本差,畢竟我們傳承及工匠人才一直沒有斷層。

    為何中日建築本是同根同源,如今卻涇渭分明呢?

    我們將跟隨日本古代工匠們的腳步,來看看日本古建廟宇的建造過程……

  • 2 # 使用者868079514129

    中國傳統的建築形象強調各種屋頂造型、飛簷翼角、斗拱彩畫、朱柱金頂、內外裝修門及園林景物等,充分體現出中國建築藝術的純熟和感染力。

    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即有榫卯和企口做法。半坡村已有前堂後室之分。商殷時已出現高大宮室。西周時已使用磚瓦並有四合院佈局。

    春秋戰國時期更有建築圖傳世。京邑臺榭宮室內外樑柱、鬥供上均作裝飾,牆壁上飾以壁畫。秦漢時期木構建築日趨成熟,建築宏偉壯觀,裝飾豐富,舒展優美,出現了阿房宮、未央宮等龐大的建築組群。魏晉、南北朝時期佛寺、佛塔迅速發展,形式多樣,屋脊出現了鴟吻飾件。隋唐時期建築採用琉璃瓦,更是富麗堂皇,當時所建的南禪寺大殿、佛光寺大殿迄今猶存,舉世矚目。五代、兩宋都市建築興盛,商業繁榮,豪華的酒樓、商店各有飛閣欄檻,風格秀麗,明清時代的宮殿苑囿和私家園林儲存至今者尚多,建築亦較宋代華麗繁瑣、威嚴自在。

      日本建築形象輕巧簡潔。

    日本的鳥居設於神社的入口用來標誌神域的大門,很有空間感。它的形態和空間意向和中國古代的牌坊有相同之處,但它卻不同於牌坊的建築形式。

    中國牌坊一般為磚或木結構,在左右的兩柱上架樑、板。後來牌坊日趨複雜,出現了斗拱、屋簷、吻獸等莊嚴華貴的形式。鳥居則簡化了牌坊的構件,留下兩根立柱,柱上架橫木,省去了一切裝飾,簡樸之至。

    伊勢神宮是日本神社建築的代表,它是以木材和茅草等為主要建築材料建造的木結構草葺屋頂,無天花板和屋簷的日本古代建築物。

    日本皇宮建築,它不如中國皇家建築的奢華高大莊嚴,更多的是簡素、輕巧、自然。如日本皇家建築桂離宮內的御幸門,不過是一道竹籬笆。但園內建築矮小精巧,白木結構、草葺或樹皮葺人字型屋頂,白牆白格子門,擯棄了人工裝飾、塗色和多餘之物,完全表現出皇家的尊貴清雅以及日本傳統建築簡素的特質。

    日本的茶室建築,功能上為開展茶道活動的場所,實際是借茶道來內省自我,外觀自然的精神家園。它以簡樸為特色,採用樹皮、竹子等天然的建築材料建成。如以千利休唯一的遺留建築而聞名的妙喜庵茶室“待庵”,是以薄木板做成的輕型屋頂、顯出木頭的自然性質的圓木和樹皮、露出麻刀的土牆所構成。

      中日兩國建築佈局、格局的差異。

    中國傳統建築在儒家等級思想的影響下,採用中軸線對稱的佈局,如唐長安城、北京紫禁城等。

    頤和園,中國皇家園林中處理政務的宮殿依舊講究軸線對稱,園林與宮殿分離,建築紅牆綠瓦、色彩豔麗、厚重的宮門、顯示出皇家的威嚴、莊重和豪華。

    日本的建築及城市設計早期也有中軸線對稱的格局。

    在日本飛鳥、奈良時代所建的飛鳥寺和四大天王寺,都是在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中門、塔、殿堂和講堂,四周以迴廊加以連線,並且左右對稱佈置。

    日本藤原時代建造的平安京城,參照大唐定城內道路棋盤式格局,強調中軸線兩邊設定東西市。

    直到公元13世紀,大多數寺院才採取日本式木結構非對稱性佈局,放棄仿唐做法。如日本法隆寺採用的是建築向一側集中的不對稱格局。

    同樣日本皇家建築桂離宮也採用了不對稱佈局。院內古書院、中書院、御幸殿、月波樓、松琴亭、賞花亭、園林堂、笑意軒等多棟建築多集中在西側,整個建築群佈局簡練。

    該建築與地形有機結合,使人工性與自然性巧妙融為一體,恰似中國的皇家園林。日本建築由對稱向不對稱的發展,一方面適應了日本丘陵的地形,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日本崇尚自然、摒棄人工的審美取向。

  • 3 # 使用者1450909579530

    中國宮殿建築與日本宮殿建築的不同處 我們遊覽故宮或其他中國古建築時可以看到中國傳統建築中多有斗拱、出挑的屋簷,它們一開始都是作為房屋結構的一部分,用以支撐房屋,保證房屋的穩定性,而後來逐 漸退化為單純的簷部裝飾或者是等級的象徵,如重簷,廡殿頂,歇山頂,攢尖頂,懸山頂,硬山頂等適用於不同的規格與等級之下。

    日本沿襲了榫卯連線的木結構建築,但不同於中國傳統建築的莊重華麗,它將結構直接暴露在外,不以複雜的工藝、技巧去裝飾它,使房屋整體看上去簡潔、質樸、自然,這與中國建築截然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亞洲九大音樂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