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千年蘭亭
-
2 # 愛吃魚的臭貓貓
我覺得在解放戰爭中真正的轉折點是就是劉鄧千里躍進大別山,陳粟挺進中原,陳謝西出豫西,三路大軍形成品字形的戰略態勢經營中原。因為這是解放軍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的序曲。也是蔣家王朝衰敗的開始。而豫東戰役只是改變了中原地區的敵我力量。並不是改變了全國的敵我力量,
在豫東戰役的同時還有在山西戰場進行的晉中臨汾戰役。晉中臨汾的解放使晉冀魯豫區和晉察冀連成一片,形成了華北解放區,而且因為臨汾的解放使華北解放區和西北解放區連成一片。而在晉中臨汾戰役,豫東戰役的同時東北野戰軍攻克了四平戰役,使國軍在東北的力量只能呆在長春瀋陽錦州等地。從而為發起遼瀋戰役創造了條件。
豫東戰役只是殲敵人10萬,但是依然沒有改變中原地區的力量,真正改變的應該是從濟南戰役勝利開始的。濟南的解放使華北,華東連成一片,濟南的解放同時開啟了三大戰役的序幕。所以我說真正的大轉折就是千里躍進大別山,因為從這時候開始解放軍進入了國統區作戰。之前只是防禦作戰,以後是進攻作戰。也可以這麼說從這時起才開始了打天下。而豫東戰役的勝利只是解放軍同國軍在人數上的改變,解放軍的總人數才超過國軍。這也是毛主席說的豫東戰役的勝利是解放軍過了山坳。
-
3 # 深藍的召喚
豫東戰役過去宣傳的少,主要是軍史學界有不同看法。歸納一下,一是領袖對中原戰局不滿意,急了點;二是華中野戰軍在七戰七捷後,兵疲將乏,太免強;三是戰績不佳,損失大了點。個人認為,在全國大局下,其時,逐鹿中原的重要性已越加重要,而決戰中原的方面軍群統帥未定,這才是領袖為之焦慮和著急的根本原因!豫東戰役是領袖對粟裕作為方面軍群統帥指揮能力的最後一次考核。此戰之後不久,粟裕提出集中華野中野,在中原與國軍實施戰略決戰,證明了粟裕的軍事統帥眼光和境界,才有了陳毅去中野任副司令,粟裕任華野代司令員代政委,實際上確立了粟裕的方面軍群統帥及中原決戰之軍事統帥地位。所謂“鑰匙之說”意及在此。
-
4 # 漢安愛樂樓主
看來,又人人要篡改歷史了!1947年6月底,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陳粟兵團與陳謝兵團在劉鄧大軍後邊之左右側面護衛,三支大軍形成品字型進軍態勢。兩兵團策應保護劉鄧大軍,劉鄧大軍十二萬人直插南京、武漢之間的大別山,建立根據地,是早有歷史定論的人民解放戰爭的戰略轉折點,是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的歷史轉折。這是在毛澤東的相關文章中可以檢視的,也是華人民解放軍軍史裡面有明確記載與闡述的,也是大學、中學歷史教科書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為什麼總有一部分人挑戰歷史定論呢?
-
5 # 亮珠
當時西北吃緊,東北打平。對付最弱的中原地區也不行。山東和中原是錢倉,又是這個階段果軍重點進攻方向。中央急是必然!粟裕在豫東戰役抓住了機會,扭轉的戰局。雖然許和尚一肚子氣(他炮灰了成就了粟裕)到最終結果是好的。
回覆列表
沒有豫東戰役的勝利就沒有淮海戰役的勝利!豫東戰役就像一把鑰匙,徹底解鎖了中原和華東戰場的難局,一下子盤活我華野、中野、東野等各軍的局面,以至於毛主席興奮地說:“解放戰爭好象爬山,如今我們已經過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階段已經過去了。”
粟裕指揮作戰
什麼是“山的坳子”?
毛主席形容豫東戰役是“山的坳子”,那麼,我們怎麼理解這個說法呢?
或許從敵我雙方兵力的對比可以看出端倪:
1946年內戰爆發時,我軍總兵力127萬人,蔣軍總兵力430萬人;
1947年7月,我軍總兵力190萬人,蔣軍總兵力約為我軍的兩倍;
1948年6月,我軍總兵力280萬人,蔣軍總兵力365萬人;
1949年2月,我軍總兵力358萬人,蔣軍總兵力204萬人。
且不說武器裝備上的差異,單就兵力而言,1948年是一個轉折點:此前我軍兵力明顯處於上風,此後我軍兵力佔優。
解放戰爭分為三個階段: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
而1947—1948年正好就處在由防禦向相持轉變的關鍵時刻,也是毛主席口中的“爬坡階段”,衝破了這道坎,我軍就勢如破竹,從此揚鞭策馬,全國解放已勢不可擋。
而突破這道坎的,正是粟裕指揮的豫東戰役,也就是毛主席所說的“山的坳子”。
粟裕的“軍令狀“
1946年全面內戰爆發後,初期蔣軍取得了相當大的戰果,解放區被極度壓縮,我軍迴旋餘地越來越小:
在華北,張家口失守,晉察冀根據地被從中切開,分成幾塊;
在華中,兩淮丟失,蘇北根據地淪陷;
在晉冀魯豫解放區,魯西南根據地丟失,晉冀魯豫根據地瘦身成晉冀豫根據地;
在陝北邊區,西野被困在地瘠民窮、無戰略縱深的陝北;
東北的情況稍好一點,但解放區也被分割成南滿、北滿兩個互不相連的兩塊根據地。
針對這種情況,中央英明決策,作出了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的決定。當然,劉鄧大軍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過黃泛區時重武器全部扔掉了;在大別山區轉戰4個多月,部隊由12萬銳減至7萬多。
後來為了牽制蔣軍,減輕劉鄧及中原壓力,中央於1948年1月又電令華東野戰軍,準備讓粟裕帶領3個縱隊自湖北南部渡江,南下湖南,吸引中原部分蔣軍主力回救長沙;而後粟裕再帶領這十萬大軍迂迴東進到福建、浙江北部的山區。
但是,粟裕在接到電令後,一方面安排部隊準備渡江,一方面陷入了深深的深思。
經過40天的思考,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華東野戰軍主力留在中原,在平原地帶伺機消滅蔣軍有生力量。
為此,中央召回陳毅、粟裕等人,於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在河北阜平召開了著名的“城南莊會議”,同意了粟裕的建議,但同時也讓他立下“軍令狀”:
在6個月內,殲滅中原地區以敵軍最精銳的整編第5軍為核心的6—12個整編旅。
為保證這一方案的順利實施,中央將陳毅調至中原野戰軍,一方面是加強劉鄧大軍的力量,一方面是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
豫東戰役
此戰分三個階段:
1.奇襲開封
豫東戰役自1948年5月拉開大幕。我方先是擺開一幅與敵邱清泉兵團在山東西南、河南東北方向決戰的樣子:山東兵團3個縱隊包圍兗州;中野3個縱隊逼近襄樊;華野的陳唐兵團佯攻開封;主力向邱清泉兵團集結。
老蔣以為我方兗州、襄樊、開封三個方向都是佯攻,目的就是為了吃掉邱清泉兵團,趕緊調動各個方向的軍隊向此靠攏。一時間,魯西南雲集了蔣軍10個整編師,大戰似乎一觸即發。
但誰知,粟裕的真正目的開封。6月16日晚,陳唐兵團包圍開封;17日發動攻擊;18日黃昏,東西南三個方向被突破;22日攻克開封,殲敵3萬餘人。
解放開封
2.圍殲第7兵團
彼時,開封是河南的省會,開封被佔影響重大,於是老蔣急令各個方向的蔣軍緊急馳援。
粟裕等的就是敵軍調動,敵人一動就會露出破綻。果不其然,本來互為呼應的敵邱清泉兵團與敵第7兵團(區壽年兵團)之間40公里的一個空擋。
粟裕抓住時機,果斷放棄開封,29日以華野的主力圍住區壽年兵團猛攻,至7月1日午後,殲滅敵新21旅及整編第75師第6 旅,活捉敵兵團司令區壽年和第75師師長沈澄年。
區壽年(左)和沈澄年(右)
3.跳出重圍
開封失守和第7兵團初被殲讓老蔣極為震驚,在他的一再催促下,蔣軍邱清泉、胡璉、黃伯韜、孫元良、吳紹周和楊幹才六個兵團從不同方向向粟裕圍了過來。
這個時候,按照一般思路,那就是在敵人還沒有完成合圍之前趕緊向東撤退,但那樣勢必遭到數十萬敵軍的追擊,粟裕認為,我軍以兩條腿肯定跑不過敵人的機械化部隊,於是他一反常規,全力痛擊黃百韜兵團。
7月3日,敵整編25師遭到重創,一時間黃兵團形勢岌岌可危,以至於黃百韜親自站在坦克上高呼口號,衝到第一線指揮軍隊死戰不退,才穩住了陣線。
而此時,其他敵軍兵團已將對我軍合圍,粟裕這才指揮部隊撤退。有意思的是,此時的黃兵團已是焦頭爛額,黃百韜本人也已受傷,自然是不會追擊我軍;而剛剛到達戰場的邱兵團卻也不寒而慄,不敢追擊,而更遠的孫元良兵團則更是未敢再往前進,敵人都怕再次陷入我軍的包圍圈。
豫東戰役,我軍以傷亡33000人的代價,殲敵94000人。
豫東戰役前敵軍態勢圖
“山的坳子”=轉折點
毛主席用“爬山”來比喻解放戰爭,非常生動、形象。這邊是上坡,那邊是下坡,“山的坳子”正處於山的轉折處。這個比喻也表明,毛主席也認為豫東戰役是具有戰略轉折意義的一場戰役。
1.縮短了解放戰爭程序
中央之所以於1948年1月電令粟裕帶隊南下湖南,其根本目的是想牽制蔣軍,為東北野戰軍打敗盤踞在東北的蔣軍後,入關南下贏得1—2年的時間。
按照這一設想,短期內中原地帶的蔣軍不大可能被大規模消滅,關內的戰爭都是為了配合東北野戰軍,解放戰爭的程序勢必會延長。
而豫東戰役則打響了中原作戰的第一槍,中原和東北兩處開花,互為呼應,改變了相互之間的關係,也讓蔣軍顧此失彼,從而縮短了解放戰爭的程序。
2.帶動了我軍周邊的反攻
前面說過,當初為配合華野,山東兵團3個縱隊包圍了兗州,中野3個縱隊逼近了襄樊。
而當豫東戰役打響後,蔣軍各部都在向河南移動,一待粟裕的部隊突出重圍,山東兵團順勢就拿下了兗州,中野也攻克襄樊,各部佯攻都變成了實攻。
尤其是粟裕以20萬軍隊,硬碰全美械的25萬蔣軍,並戰而勝之,這極大地鼓舞了我方其他各野戰部隊,各地陸續進入戰略反攻。
3.改變了中原敵我雙方攻守態勢
豫東戰役之前,中原一帶老蔣有重兵把守,各個方向都處於主動的進攻狀態;而豫東戰役之後,蔣軍有生力量被消滅,損失慘重的蔣軍機動兵團只能聚集在徐州-鄭州一帶,導致其他戰場防禦空虛,當後來我軍圍攻濟南時,徐州的17萬敵軍已成驚弓之鳥,遲遲不敢支援,使我軍順利拿下濟南。
4. 豫東戰役是淮海大戰的預演
三大戰役中,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都是我方兵力佔優,只有淮海戰役中,我方是以少勝多(我方60萬兵力,敵方80萬人),而同樣是以少勝多的豫東戰役則給了粟裕以預演的機會。
以少勝多似乎是粟裕的專長,在此前蘇北的“七戰七捷”中,粟裕同樣也是指揮3萬餘人的華野的4個縱隊,經過宣泰攻堅戰、如南急襲戰、海安運動防禦戰、李堡殲擊戰、丁林攻堅戰、邵伯防禦戰、如黃公路遭遇戰七場戰鬥,抵擋了蔣軍12萬兵力的攻擊,並消滅敵軍53000餘人。
正是“七戰七捷”和“豫東戰役”的預演,使粟裕的指揮藝術得到錘鍊,最終他在淮海戰役中,硬是將一鍋“夾生飯”煮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