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742371900033959
-
2 # 海哥聽故事
農曆,是古人根據四季的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的影響,總結出來的一種記錄日子的方法。每年分為十二個月,正月起算,也就是一月,臘月止,也就是第十二月。每個月都是三十天,不分大小月,一年就是360天。這樣來對應農作物生長的自然法則。閏月,是用來調節季節差異的。
-
3 # 使用者7873728085961
在日曆上看,陽曆是字比較大的,而農曆是比較小的字。陽曆是幾月幾日,而陰曆是幾月初幾,或幾月廿幾。
陽曆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根據陽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但在每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曆就是一種陽曆,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公曆的歷年平均長度與迴歸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積3300年才差一日。
擴充套件資料:
注意事項:
1、在太陽的角度為 330 度的日子。其餘的 23 個節氣分別定在太陽的角度 每變化 15 度的日子。
2、24 個節氣中有12個是主節氣:雨水,春分,穀雨,夏滿,夏至,大暑,處暑, 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3、農曆年跟天文年相差較大。農曆常年有十二個農曆月,有 353,354,或者 355 天,比天文年少大約 11 天。為了跟天文年同步,每隔三個農曆常年左右,必需設 一閏年。閏年有十三個月,新增的這個月叫閏月。
4、冬至必須落在農曆冬月。如果落不上,臘月之前就要添上一個月,成為閏年。如果是閏年,冬月後邊第一個不含主節氣的月份定為閏月。閏月使用前一 月份的名稱。
-
4 # 玖鼎影視
一、時間不同
1、陰曆:陰曆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為週期的紀年法,1月≈30.4369天,大月30天,小月29天,並且又用加閏月的辦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數跟陽曆全年的天數相接近,以調整四季,夏曆約每過二、三年多一個閏月。
2、陽曆: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為週期的紀年法,1年≈ 365.2422天。一年分做12個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數積累起來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裡,這一年的二月有29天。
二、計算方式不同
1、陰曆: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週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執行超過一週)來計算。
2、陽曆:陽曆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根據陽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但在每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
三、來源不同
1、陰曆:陰曆是中國古人觀察到了天象的運動規律,上古時代已採用干支紀元,據明代史學家萬民英根據中國古文獻明文記載確定干支為天皇氏時發明,在其著作《三命通會》中有詳細記載。干支的發明標誌著最原始的歷法出現,配合數字用來計算年歲。
2、陽曆:陽曆最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陽曆。尼羅河是埃及的命根子,正是由於計算尼羅河氾濫週期的需要,產生了古埃及的天文學和太陽曆。
七千年前,他們觀察到,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陽同時升起的那一天之後,再過五、六十天,尼羅河就開始氾濫,於是他們就以這一天作為一年的開始,推算起來,這一天是7月19日。最初一年定為360天,後來改為365天。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個太陽曆。
回覆列表
在日曆表上農曆是大寫,陰曆是小寫阿拉伯數字。例如:2018年10月15日,在日曆表上就是農曆九月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