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姐願你平安
-
2 # 雷小阿倫
說真,可能還有其它的治療辦法,但是吃藥是肯定的,也是最基本的治療方法!
話說,只要吃藥治療就非常好了,最基本最簡單的治療都不願,難不成你還想住院或者電擊治療?
-
3 # 安忻睡眠門診
臨床工作中給首診患者開藥,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醫生,我能不吃藥嗎?
然後在治療過程中,關於藥的各種疑慮會接踵而至:
「藥有副作用嗎?吃了會變傻嗎?」
「得吃多久?要吃一輩子嗎?」
「吃了沒感覺,能加減量嗎?」
「感覺挺好,能停藥了嗎?
「兩天沒吃了,病情反覆,接著吃行嗎?」
吃藥,通常是心理疾病患者最糾結的事情。
因此,它也成為了康復常見的「阻礙」之一。
不想吃藥嗎?我完全理解你。
他們的回答讓我感悟頗深。
我簡單總結了一下大家排斥藥物的感受,大概有五個方面的原因:
我把這五個原因稱為「四大誤解」和「一大誤會」。
先來說四大誤解:
誤解一:
感覺服藥沒效果
「吃了好幾天,也沒什麼用,為啥還要吃。」
「吃完什麼感覺都沒有,藥開錯了?”
藥物發揮作用是需要時間的,精神科藥物發揮作用的時間會更長。
短則兩週,長則數月。
吃了三天藥就停了,相當於行百里卻只跨一步,當然沒有收穫。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凍自然也非一日之功。
彆著急,慢慢來~
誤解二:
恐懼藥物的副作用
「有人說:吃精神類藥物會損害大腦。」
「網上說,抗抑鬱藥物會讓人發胖,我不想變胖。」
「說明書上寫,副作用可能導致心臟問題,我害怕。」
精神科藥物有沒有副作用?
有!
副作用很嚴重嗎?
大多數時候不嚴重!
有些副作用很唬人,喜歡看說明書的朋友會被嚇得不輕。
說明書要求必須具體全面,會把所有的可能性做出說明,這是由於藥物機制的特定性綜合個體差異性導致的。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有相應的收益或風險,如果收益很大而風險發生的機率很小,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去做。
因為小機率的風險事件就放棄恢復健康的可能性,不太划算,當然,選擇權在你手裡。
有的常見副作用,很多人吃了都會發生,比如:嗜睡、食慾不佳、藥物依賴等等...
但比起常年抑鬱的折磨或長期失眠的痛苦,這些短期的副作用也許值得熬過去。
再者,藥物的副作用是在醫生的控制範圍下的。
這並不是說醫生能讓你完全不被副作用困擾,而是醫生可以及時調整藥物的劑量、換一種藥物或者使用一緩釋劑、控釋劑,讓療效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
有研究發現:
服藥時血漿藥物濃度是有波動的,一般的藥物有很高的峰值和很低的谷值,在峰值的時候它的副反應特別大。
在谷值的時候它的的療效不足,如果讓峰值降下來,讓谷值高上去,療效就會持續比較好,而副反應就會比較小。
對醫生而言,副作用不僅可控,甚至可以靈活運用。
比如說:有的醫生會選擇用富馬酸喹硫片的副作用來治療頑固性失眠。
雖然這個方法不可以長期使用,但在短期內效果明顯。
我們常說——不談劑量只談危害都是耍流氓。
對於精神科藥物,不談正作用只談副作用是片面的;不談全病程只談短期效益同樣是片面的。
要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藥物。
前提是:保持和醫生的良好溝通。
誤解三:
病情稍有好轉、自行斷藥
「今天睡得挺好,明天不吃藥了試試。」
「哇,吃完藥真有用,不抑鬱了,還有點小興奮」
「停藥之後更嚴重了,再接著吃吧」
吃吃停停,幾乎是大家吃藥的一個常態。
這也是「治不好」的一個核心原因。
你必須要記住:精神心理疾病首次發作,一定要保證足量、足療程的藥物治療,這是臨床治癒的最大前提。
一旦初次治療不徹底導致復發,再次用藥則需更大劑量,更長時間,甚至促成頑疾、終身服藥。
誤解四:
病恥感,不敢用藥
「吃藥就會被父母發現了,我不想讓他們知道我得了抑鬱症」
「我住宿舍,吃這種藥太不方便了」
病恥感,是影響藥物治療依從性的主要原因。
生病雖然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但這跟我們的人品、道德沒有任何關係。
生病當然可能引來異樣的眼光,但最快最直接的解決方案應該是:遵醫囑儘快治癒。
究其根本,我們需要正確地看待疾病。
坦然一點,哪怕被知道,那又怎麼樣呢?事實不會因為隱瞞就消失。
積極一點,也許父母和同學都能理解呢?他們將是你康復道路上的重要支援。
就算大家都不理解,我們還獲得了一個為大家分享醫學知識的機會。
根據2019年精神衛生調查結果——精神障礙的終生患病率為16.57%,精神障礙可能出現在任何人(包括其親友)一生中的任何時刻。
如果我們都能不歧視他人、不責備自己,守望相助,我們就都能夠儘快康復,迴歸生活。
當你意識到自己有「病恥感」的存在,並且無法從中走出來,儘快找醫生或者心理治療師聊一聊會有很大幫助。
一大誤會:
認為自己沒病,不用吃藥
認為自己沒病,往往分為兩種。
以往,這種情況常見於精神分裂症、妄想症患者。
「相信我,真的有人要害我」
「我真的會魔法,我沒病」
如今,越來越多的其他疾病患者也出現這種牴觸情緒:
「我又沒病,為什麼要看醫生」
「我不吃藥,現代人誰不焦慮不抑鬱」
「我從小意志力強大,心理問題?我能克服」
為什麼把他們歸為一類?
因為這都是誤會,誤會無法自行消解。
如果沒有他人的介入,他們會一直這樣誤會著。
但疾病不會因此而停下來,疾病也不會因為意志力就消失。
這裡的介入者就是醫生或心理治療師,我們可以透過各種各樣的方法,提升其治療依從性,最終幫助患者臨床治癒。
先透過藥物使其情緒穩定下來,再通過後續的心理治療調整其認知上的錯誤。
作為醫生,偶然遇到某些疾病,我也會避免直接吃藥。
像普通感冒、輕度的靜脈曲張、偶發的頭痛或者失眠,我都會採用「等待療法」(等著它自己好)或者「物理療法」。
這不是怕藥苦,也不是在逃避藥物的副作用。
而是我在有意識訓練自己身體的自我調節功能,讓身體自己產生效果更好、還沒有副作用的藥。
比如說:
合理的飲食起居,保證身體機能常給自己心理疏導,調動「內源性嗎啡」學習禪修、國學等傳統知識,發揮自己的精、氣、神其實這些在本質上都屬於「心理治療」。
但如果我生了急病的時候,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藥物治療,因為這是當下我需要的。
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都只是手段,我們的目的是要治癒疾病,在這個目的之上,用更舒適、相對直接、長遠來看更有利的治療方案。
誠然,相較於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在正規、專業的前提下,幾乎不會產生副作用,更容易讓人接受。
但也不要奉「心理治療」為萬能神器。
有人抱持這樣的觀點,藥物治療治標,心理治療治本。
現代醫學理念早已無「本」、「末」之分,而是以「心理」、「生理」、「社會」綜合模式來看待疾病。
如果一定要給疾病分出「標」與「本」的話,那也是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比如說:一位妄想的患者,滿腦子都是:「總有刁民想害朕」。
這個時候去做心理治療或心理諮詢,他甚至有可能把心理諮詢師也誤認為「想害TA的兇手」,怎麼可能順利的接受治療呢。
治療是一個醫患相互配合的過程。
這個時候,適當的使用藥物,使其情緒穩定下來,心理治療才能順利的進行。
所以,對待不同的治療方法,我們需要找到其中的客觀規律:
任何一項治療方法,都需要在合理的時間,合理的劑量下進行運用。
任何一項治療方法都有利有弊,關鍵在於醫生的判斷和醫患的溝通。
任何一項治療方法都需要基於患者個體病情發展、客觀需要、接受程度等條件下,透過醫生的指導,透過醫患雙方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怎樣去幫助一個拒絕吃藥的人?
除了鼓勵患者跟醫生一起溝通ta的焦慮和不安,一起尋找更適合的治療方式,家人的作用也非常關鍵。
1.溝通
家人和陪診人員都可以成為醫患雙方溝通的橋樑。
有的患者對就醫牴觸情緒較大有的患者「害怕」醫生有的患者本身性格內向不善於表達有的患者無法準確回憶自己的病情...在這些時候,如果家人或者陪診人員能夠將患者的情緒和狀態告之醫生,有利於治療方案的制定。
2.誠實
真誠的說出實際情況,對疾病的診療起到的可能是決定性的作用。
有無既往病史、是否按時服藥、有無應激事件,這些關鍵資訊在患者本人無法提供時,家人務必要誠實。
對患者的誠實則是有目的性的,有時為了治療關係的順利推進。
家人要保持正確的認識,以求患者認知觀念的平衡。
3.管理
所謂的管理,不是控制,不是強迫,而是幫助患者管理自己的疾病。
更重要的是幫助患者提升「管理自己疾病」的意識。
對治療的急性期、鞏固期、恢復期的充分認知、認同建立自己的治療目標和人生目標學會管理自己的身心健康是我們畢生的修行。
4.支援
請明確的告知患者:當TA面對疾病,或者面對醫生的時候,你是TA的後盾。你會一直支援著TA 。
我們希望達到的效果是:患者本人提升了治療依從性,而不是在被迫或者懷疑中吃下藥物。
藥物不是洪水猛獸,疾病也不是。
對待疾病錯誤的認知和任其發展的消極選擇才是真正的洪水猛獸。
但只要醫患能彼此信任,保持良好的溝通,我們就能水來土掩,擊退猛獸。
回覆列表
重度抑鬱了,當然是要吃藥是一定的!但最主要的是要查明原因,是因為什麼事情,而引起的他(她)重度抑鬱!一般來講,一個人如果出現重度抑鬱,那一定是他(她)先是有了抑鬱的傾向了,如:遇到事情莫名其妙的悲傷,痛苦,失眠,或者憤怒,厭食,情緒變化特大,有一些反常舉動,甚至有自殘,自傷,自殺等傾向就說明重度抑鬱了,這種情況發生時,要及時去醫院就醫治療。
我女兒就是一個產後抑鬱症的患者,她後來發展到揚言要“我要抱著孩子跳樓,讓你們都後悔,看你們對我不好……”這種舉動出現過好幾回,我才意識到她抑鬱的嚴重性,於2021年3月8日,把她送進北京安定醫院治療,經過大夫檢查治療22天,有臨床各項檢查治療,具體有電擊療法每週3次,抽血化驗藥物濃度,干預療法,還有心理疏導等等,於2021年3月30日出院!至今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了,一直是藥物維持著,並且定期去醫院複查,開藥,病情也趨向於穩定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