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聆聽久久

     【概述】根據有效統計2010年,中國大學生人達到3000萬。據相我們調查結果顯示,其中85%以上的大學生在校期間做過在校兼職工作。但是,透過此次調差發現,這80%的同學裡有幾乎60%的人所從事的兼職工作與他們的專業並不相關。換句話說,大學生在校兼職存在的盲目性問題不容忽視。在競爭壓力如此大的社會條件下,大學生僅僅靠出賣勞動力和浪費時間換取少量錢財的現象是及其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系統的體制來緩解大學生就業的盲目性問題刻不容緩。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 盲目性 解決方案

      走進濰坊學院的校園與其他高校一樣的是觸目皆是的各種招聘廣告,在"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觀點已成明日黃花之際,如今大學生不再禁錮於狹小的空間,總想看看"象牙塔"外面精彩的世界。打工便是實現這個目的的很好的途徑,甚至形成潮流。據調查顯示,十之八九的大學生曾有過打工的經歷或計劃。這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在經濟大潮衝擊下的觀念變化,觀念的變化帶來的各種現象則值得我們關注。

      大學生打工,是其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之一,也是勤工儉學的有效途徑。找份兼職工作,利用課餘時間打打工,對於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在獲得利益的同時,他們之中更多是為了從實踐中學習經驗,得到鍛鍊,但是,又有多少大學生能夠在所學專業的基礎上,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因此經過調查,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僅僅靠出賣勞動力和浪費時間換取少量錢財。這種現象是及其嚴重的社會問題。在大學期間兼職是否符合自己的專業,是畢業時求職簡歷的厚度和"含金量"。因此,我們透過對部分學校(以濰坊學院為主)的學生尋業,就業工作的調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大學生就業盲目性進行分析:

      一、大學生就業與其專業不對口

      專業對口是指大學生所從事的工作與所學專業相符合,這種符合不是指兩者絕對一樣,只要大學生的工作職業屬於某一職業群,就認為是專業對口。目前大學生就業專業不對口的現象非常普遍,2010年就業藍皮書中,麥可思調查研究表明顯示,全國2009屆本科畢業生專業對口率為67%,高職高專畢業生為57%。這意味著,當前三成以上本科畢業生、四成以上高職高專畢業生從事與專業不對口的工作。山東省學生事務中心一項關於"2010年山東畢業生就業與人才培養"的調查顯示,有61%的研究生畢業生在選擇崗位時,並未將"專業對口"作為考慮因素,因此實際聘用中,專業不對口的現象"隨處可見"。因此從以下三個方面討論:

      (一)學生自身原因

      部分學生沒有找準自己的位置,學生對於自己的就業問題和自身能力之間認識不清。許多大學生從小學一路走來,已經形成這樣的觀念:讀書就是應試,高分就是成功。進入大學後學習的主要精力還是應付考試,至於如何在實踐中應用知識、如何提高職業能力,大都一無所知,這就很難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這樣培養出來的大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但是實踐能力有明顯的缺陷,不能適應用人單位的崗位需要,雖然專業對口,也難被錄用。在畢業生供大於求、選擇餘地很大的情況下,用人單位寧可選擇素質較高的非對口專業的畢業生。另外一些大學生較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狹隘的知識,有的只顧培養自己所謂的交際等能力,忽視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在知識、能力等方面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

      (二)用人單位原因

      用人單位找不到合適的專門人才而尋找非專業人才。例如:據專家估計,未來3到5年內,新媒體人才和媒體融合人才的缺口在60萬到80萬人,新聞專業的就業前景不差,但為什麼會對口就業率低?因為用人單位覺得部分新聞專業的學生很多都是理論派,普遍動手能力不強。部分新聞專業學生寫作能力不如學文學的,畫面感覺不如學藝術的,專業知識不如專門人才。如果找不到這樣的新聞專業學生,用人單位就會把目光投向非新聞專業的學生。

      (三)高校專業設定錯位

      一些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定有較大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供給嚴重大於需求。一些學校仍然沿襲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教學方式,培養出來的一些學生高分低能。不少學校專業劃分過細,難以跟上市場變化的步伐。

      一些高職、高專教育專業缺乏特色,培養出來的學生理論功底不繫統,應有的動手能力也不強。而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實際操作能力、適應工作環境變化的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二、分析對口專業成功的原因

      很多大學生都希望憑自己的專業知識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以便學有所用。然而,很多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無法找到一個"對口"的飯碗,激烈的競爭迫使大學生們在求職時不得不另闢蹊徑。當專業優勢不再成為優勢、求職陷入困境時,很多大學生選擇了一條"興趣求職"的道路,"興趣"成了求職制勝的法寶。

      案例一: 學計算機專業的張XX愛好文學,一直堅持著自己寫作的習慣,也發表自己的文章在各種期刊。由於學的是計算機專業,因此他希望畢業後能夠在IT行業工作。暑假,張XX在他曾經訪問過的某一網站上看見了徵文的活動。由於生活中正遇煩惱的他在此時有感而發,寫了一篇文章發表於此網站。畢業後張XX在尋求工作的道路上一直遭受挫敗,突然有一天他接到獲獎通知書,就是之前他發表的知名網站的文章。

      於是,張XX找到網站負責人,講述了他的求職經歷,並且得到了負責人的認可,同意他到公司實習,負責該網站校園版塊的策劃組的工作。到公司上班後,張XX成功的策劃了網站和學校的一次策劃活動。經過了三個月的試用期,張XX終於進入了他夢寐以求的IT行業。

      分析:張XX的工作的獲得與他平時對文學的愛好和對IT的喜歡是分不開的。張XX在寫作方面的愛好成為他邁入IT公司門檻的"通行證"。事實上,很多IT公司並不缺少技術過硬的研發人員,缺少的是擁有一定的技術功底、對宣傳策劃和活動組織具有良好領悟力和執行力的人。

      案例二:化學系的趙XX喜歡攝影,是學校攝影協會的鐵桿會員。大學四年下來,他的攝影技術大有長進,作品多次在學校舉辦的攝影大賽中獲獎,有一幅作品還獲得了省級攝影比賽的三等獎。

      2004年畢業求職時,不善言辭的趙XX處處碰壁,看著他一籌莫展的樣子,老師便建議他嘗試從事攝影方面的工作。趙XX便開始留心身邊一些報社和雜誌社的招聘啟事。後來,透過考試,他成了某省會城市晚報的一名專職攝影記者。剛開始,由理轉文的趙XX對新聞工作非常不適應,採訪照片背後的文字報道一度讓他傷透了腦筋。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後,他的採訪能力和文字功底大大提高。在晚報工作兩年後,趙XX又被本市一家都市報挖走,成為該都市報攝影部的頂樑柱。

      分析:在觀念開放、人才流動頻繁的現代社會,跨行求職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就業的壓力迫使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了跨專業求職,從事與自己所學專業不相關的工作。趙XX儘管是學理的,但在攝影方面的愛好和一技之長使他擁有了一份自己喜愛的工作。對於跨專業求職一族而言,無論是"逼上梁山"的無奈,還是一種自主選擇,他們都用自己的興趣和勇氣踏出了一條不同尋常的就業路。他們在新的領域裡,看到了別樣的風景,享受了別樣的人生。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場中,當專業優勢不再成為求職優勢的時候,求職者的愛好或特長,往往是將其從眾人中分離出來的一個顯著標記。或許,興趣求職只是求職成功中的一個偶然因素,但它卻透露出這樣一個事實:機會不只垂青有準備的人,而且垂青有多種技能的人。興趣廣泛、擁有多方面技能的人才,無疑使自己擁有更多的求職籌碼,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求職場上的佼佼者了。

  • 2 # 牽蝸牛去閱讀

    這說法完全站不住腳。大學生課餘打工,是大學生自食其力的一種手段,也是增加大學生社會閱歷,積累社會經歷的重要途徑。

    大部分大學生都已經成年,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沒有什麼不對,而且有一部分學生本身家庭情況就不是特別寬裕,課餘時間打工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

    很多企業不願意接收應屆畢業生,就是因為應屆畢業生經驗不足,要將所學知識轉化成工作技能是需要一個過程,大學期間利用課餘時間打工可以積累工作經驗,訓練思維模式,可以讓他們更快適應工作崗位。

    學校生活的人際關係相對單純,大學生要適應工作環境除了工作技能之外,還需要人際交往能力,打工的經歷可以讓他們接觸不同層次不同性格的人,這對他們離開校園適應更廣闊的社會環境非常有幫助。

    當然,上大學是為了學知識,課餘打工要建立在不影響課業的前提下,量力而行,否則就真的是捨本逐末了。

  • 3 # 路一直都在5111

    我認為不是,大學生大學打工有他們的苦衷的。他們大多都是為了做兼職補貼自己的生活費,這不能斷章取義的說成是急功近利吧!

    有很多學生都是為了學會自己獨立,自己在外上大學,家裡也不容易,能在不耽誤自己學業的情況下做一點兼職是可以的,可以鍛鍊自己,透過做兼職可以讓我們瞭解自己哪些不足哪些需要改正,以後可以更好的進入社會,還可以改善自己人際交往能力。

    前提條件是不要耽誤自己學業,不能影響自己學習,也不要做大量工作,耽誤自己的時間,大學是我們人生的重要階段,是我們踏人社會的基石,我們要有豐富的人生體驗,有足夠的內涵,還要有一份優秀的成績單,大學生活就四年說短也不短,長也不長,我們要一寸光陰一寸金,要珍惜自己大學生活,不要被利益矇蔽雙眼,不要想到自己可以打工了,有眼光狹隘,自我滿足。

    有一些大學生打工是為了鍛鍊自己,而不是為了錢財。有一部分學生是為了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還有一些則是出於自己愛好,滿足自己的興趣而已……

    大學是我們逐漸完善自己的地方,是我們豐富自己的天地,是我們領略知識的領域,同時也使我們開闊自己眼界,認識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大學能讓我們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也能使我們一事無成,默默無聞,自甘墮落的地方,你的堅持和寂寞態度努力將決定你的未來。

    大學要學會獨立學習,自主自立,要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誘惑,忍得住蔑視,看得開感情,懂得努力與付出。要學會為自己加油鼓氣,不要因為別人玩你就自甘墮落,自曝自棄,甘於平庸,要相信沒有誰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幅心電圖,一帆風順就意味著你已經死翹翹了。

    雖然我回答的不完全是上面的問題,但也是發自肺腑的流露。

  • 4 # 99隨便

    筆者猜不透“急功近利”這個詞是何用意。所以筆者擅自將這個問題修改為“我們應當如何看待課餘打工?”

    首先我們必須區分一點,不同的大學生,他們打工的目的顯然不同。

    第一種是因為貧窮。有些家境困難的學生,他們是不得不打工,賺取收入來維持最基本的生活。對於這一類學生,我們必須對他們保持尊敬!沒錯,對於這一類學生而言,能夠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支出,換取最大的經濟利益,就是他們的目的,這一點也不可恥!

    第二種是為了鍛鍊能力。

    一名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他與社會是脫節的,無論他來自城市或者農村,其實他的社會經驗嚴重匱乏。有些學生他的成績或許優秀,但閱歷少得可憐。

    筆者之前曾提到“霍蘭德職業傾向”。不得不說,幾乎所有的青年學生在踏入大學校園之後,都面臨著社會性和事務效能力不足的問題。這時候,選擇打工兼職,就是迅速提升能力的手段。

    課餘打工對於任何一名學生都非常重要!

    最正確的對待打工的態度是:我們不是為了錢,而是奔著積累經驗去的!

    筆者曾與自己上高三的兒子談論這個話題,當時說起一個假設情景,現在拿出來與大家分享。

    如果你到了大學裡,你的生活費充裕,但你恰好遇到一家單位在你們學校臨時僱傭學生,任務是為該單位做一項社會調查。請問你該怎麼做?

    僅僅參與應聘,拿到一個打工名額,顯然不夠!

    你應當站出來,向對方提出請求。請求將這個任務整體交給你去完成!

    你可以承諾:首先義務做一分市場分析,確定開展社會調查的最佳時間與地點。其次,由你去組織其他同學,成立調查小組,完成分工。再次才是進行社會調查。最後,你會把這一次的調查活動,形成一份報告,提交給這家單位。

    你做了這麼多事之後,你想得到多少報酬呢?與其他同學相同,你不需要多一分錢的報酬!

    看明白了嗎?

    上述這個假設的事例,就是一個經典案例。大學生打工,當然也為了賺錢,但賺錢不是最主要的,如果你能在打工中積累到足夠的經驗,其實你賺得更多。

    最後談一談,課餘打工有哪些要注意的?

    1,既然是臨時打工,你就不要想著什麼專業對口了,除非你是關係戶。

    2,單純體力性工作,不是不能做。比如搬運貨物,這種活幹個一次,體驗一番賺錢的辛苦,也就夠了,不提倡為了提高收入,長期做單純體力活。

    3,儘量選擇“開口活”,也就是能夠與人接觸的工作。比如說,到大街上發傳單,肯定比在餐廳裡端盤子更鍛鍊人。同樣的道理,端盤子又比打掃衛生更好。

    4,根據自身特點,隨時調整自己的打工需求。這句話的意思是缺什麼補什麼,你缺的是哪方面的能力,自己應當清楚,選擇打工內容的時候,就要有所針對。

    一個人的大學生活看似漫長,其實短暫!書本知識要學好,其他非書本知識,也必須擠出時間去彌補。如今這社會啊,一旦你離開了大學那座象牙塔,沒人會再把你當個孩子!

  • 5 # 小創思維

    1.增加零花錢。顯而易見不多解釋。

    2.早一步進入社會,對畢業後在社會立足做好充足的準備。

    3.知道賺錢不容易,更加孝順父母。

    4.對自己未來發展和規劃,更加明晰。為自己提前確定好人生規劃。

    5.從勞動中獲得報酬,為自己走入社會立足奠定資訊。從而更加自信。

    但是,無論怎樣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不影響學業的基礎上。

    好處說了一大堆,咱們在說說缺點。

    1.影響學習成績。

    2.在攀比心的唆使下,因涉世未深,容易誤入歧途。特別上女學生。不解釋。

    3.容易上當受騙,因大學生外地人居多。因此對於一些本地人來說,容易給予大學生一些不公正待遇。不完全,卻存在。主要看當地人素質。

  • 6 # 葉志良8

    我覺得他們是值得我們學習,課餘打工賺錢可以減輕自己的學業負擔,而且令他們更早認識社會,更早適應社會!更主要是一邊打工一邊完成學習,是非常困難非常艱苦的,可以煅煉他們堅強的意志力,吃力耐勞的性格,將來出到社會他們會更快成才!

  • 7 # 休閒者45

    大學生課餘打工並非不可以,但要注意好現實的身份、搞清楚家庭、單位、社會這三大關係的內涵與價值,就可以把自己做的很務實,既不耽誤學業,又能超前體驗生活,對將來自食其力是個基礎。你描述西方國家的情景,有一定的歷史過程而形成的,稱“自立”是我們應該借鑑的。簡單地說,應該看得出來,我們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其實已然趨於這個方向發展了,特別是年輕人不由的走入“獨立自創”的生活路徑,經一段適應的過程會形成這樣的社會模式,人的依賴思維逐步淡化,創造的社會價值更高,自我生活生存能力與規劃更為飽滿高瞻,今後的大學生會大有作為。〔支援大學生課餘適當有所為〕

  • 8 # 長山紫雲1

    不要用這個詞,我認為是一個很好修為課,家庭條件不好的,即鍛練了扛起家應重擔的意志,又增加收入減輕家裡負擔,條件好的學生,也能休驗一下生活不易,也對社會有一些貢獻,早些瞭解社會上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給大學畢業後儘快塥入社會打下良好基礎。

  • 9 # 和諧131679225

    這是兩碼事1、打工純屬減輕家庭負擔,使自己經濟寬裕,便於急用;2、是一種社會生活的實踐,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懂得社會,促使自己畢業後更快地融入社會。所以說,大學生打工是拉開了目睹社會、觀察社會的窗簾,可以一目瞭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癌症病人這麼多,到底什麼原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