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上弦月A

    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

    ——山海經·大荒西經

    山海經說,有十個神,他們都叫"女媧的腸子",一個個排在慄廣(地名)荒野的小道上。想那都是女媧之腸所化,畫面有點驚悚。

    敢情女媧造物也分貴賤,造人時甩泥巴,造神時擼腸子?女媧把腸變成了神,娘娘不就沒有了嗎?巧了,山海經裡還真有一個"無腸國",那裡的人都沒有腸子。

    1.山海經"女媧之腸"

    ❶記載有點問題

    "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

    大荒西經這句記載有問題。"化為神"的主語省略得突兀;敘述順序彆扭;前後重複也不是古人的習慣。山海經原文或只作"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

    "有神十人名曰",六個字或是他處的語句錯誤黏連,因為後面有提過十個神。郭璞作注時就沒提"有神十人名曰";在《楚辭補註·天問》和《天中記》中引用這段話都是"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以上文獻均無"有神十人名曰"六字。

    幾個神不影響"女媧之腸",我們看看女媧娘娘一個人在荒郊野外偷偷幹了什麼。

    ❷何為"女媧之腸"

    看來上古先民並不清楚,生命在哪裡孕育,又從哪個通道出生,他們以為都是腸子的功勞。遠古不瞭解生殖系統,但對腸子還是熟悉的,畢竟一天不用它就會憋得難受。

    所謂"女媧之腸",實際指子宮。女媧在慄廣野外生了一堆小神孩,一個個排在道上。可見,先民並沒把女媧造人神秘化,只是表達"女媧娘娘在野外生了孩子娃",僅此而已。

    "或作女媧之腹。"

    又云:"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其腹化為此神。"

    ——晉代郭璞注山海經

    郭璞作注稱,女媧之腸當為女媧之腹。又說女媧一日七十變,腹部化為神(生育)。

    至於慄廣之野,據考,"女媧之腸"所在地或在今天"羲皇故里"之稱的甘肅天水。

    另外還有一種可能。

    傳漢高祖劉邦斬白蛇,史書有句"大蛇當徑"。女媧之腸,橫道而處。一個個小神孩排在野外小道,遠遠看上去確有"蟒蛇當道"之象,而長蛇屈伸都有些象大腸。

    女媧本身傳為人首蛇身,眾小神橫道如同小蛇或大腸,眾娃攢攢而動,也可能被認為是女媧之腸所化。

    ❸上古"神奇的腸子"

    腸和腹多次出現在山海經,有時甚至通用,山海經以及更早的時代,經常把二者混為一談,腸和腹還是生殖系統的象徵

    在上古先民眼裡,大腸這玩意神聖得很, 很有靈性。先民認為嬰兒的臍帶就是腸子,把女媧造人和女媧之腸關聯也就不奇怪了。"女媧之腸"是關於女媧造人的最早記錄,也證明上古"大地母神"和"生殖崇拜"的說法。

    《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2000年前一種頂格墓葬叫"黃腸題湊",只有帝王才享受得起。古人眼裡的腸子絕非等閒之物,先民認為真是女媧之腸化神也不意外。

    現代科學擋不住古老感性文化的魅力。今天說法,豬花腸指豬的卵巢,豬子腸指豬的子宮。關於"腸"的成語一籮筐,"肝腸寸斷"也就罷了,"蕩氣迴腸"就過分了。實在想象不出氣流在大腸迴盪有什麼優美的,它竟然形容"樂章婉轉動人"。

    2.山海經"無腸國"

    山海經神秘又離奇,厲害的是,人家擼得出去,還能扯得回來,就像女媧娘娘擼大腸。女媧把腸子擼了出去,山海經裡果然有"無腸國"。

    無腸之國在深目東,其為人長而無腸。

    ——山海經·海外北經

    共工臺之東有深目國,深目國之東有無腸國。那裡的人們大高個,大長腿,奇特的是,他們肚子裡都沒有腸子。他們腹部就像一個直筒子,食物進腹,暢通無阻,直接排出體外。有個不好聽的詞"筒子貨",與此有關嗎?

    食物在腹中過一遭,人就飽了。所以呢,排出來的東西還是蠻新鮮的。無腸國的富人就會把排洩物收好,留給僕人或自己下頓再吃。一餐之食,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迴圈食用,經濟又便捷,節約又環保。

    山海經只記錄了女媧造人簡短一句話,女媧補天記錄在《淮南子·天文訓》。

    後來女媧去了哪裡?無腸國嗎?

    3.最後的腦洞

    "女媧之腸"後,為什麼娘娘就消失在山海經?女媧造人時到底怎麼造的?

    ❶迷失的女媧。女媧大義於天地,把自己的腸子化成神,然後去了一個地方生下孩子?無腸國國民其實都是女媧的後人?

    ❷細思極恐。難道女媧是用"他人之腸"造人?然後也就有了無腸國?

    ❸女媧造人。女媧到底是捏泥人,還是拿藤條沾了泥巴甩出來的?或者女媧親手捏了宋玉那種公子哥,隨便甩出來的都是平民?

    山海經離奇不意外,畢竟古人腦洞很大。大唐猛人段成式有志怪小說集《酉陽雜俎》,段公子竟然說"月亮其實是圓球,表面坑坑窪窪,還說月亮本身是不能發光的。"

    像大唐段公子這種無稽之談,在山海經很常見。哪些真,哪些假,今人有多少底氣反駁?要不你反駁一下1200年前段公子那句話。

  • 2 # 碧水青山0

    女媧之,意思是正宗血緣關係、高人一等的嫡系後裔。表示貴賤已定,尊卑有別。是古代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思想的源頭

    如果只看“女媧之腸”這個詞,的確匪夷所思不好解釋。

    無獨有偶,在《山海經》中“又有無之國,是任姓”一段剛好可以作對比,有助於理解“女媧之腸”。

    先看“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出自《山海經·大荒西經》。

    這段話的前面,是南方諸侯個個尊敬的顓頊帝的兒子的封地“淑士國”(有國名曰淑士,顓頊之子)。想想,淑士,是不是指彬彬有禮的君子,知道尊卑有序。

    後面是負責日月在茫茫宇宙執行的大神石夷(司日月之長短),接著是無拘無束任性而為的“五采之鳥”,叫“狂鳥”。

    看看這裡,五彩“狂鳥”剛好與“女媧之腸”變的10位神仙的“橫道”對應。

    於是,這段話可以理解為:十個神仙,是女媧的嫡系後裔。他們出身名門大族,擁有一望無際、盛產五穀雜糧而肥沃廣闊的土地,日子過得很是逍遙快活。就因他們出自名流正派,是伏羲、女媧的直系後代。

    在這片逍遙快樂的富人區,哪怕鄰居,一邊是顓頊帝的兒子,一邊是監督太陽、月亮工作的大神,以及自由自在的五彩鳳凰。十位神仙走在大馬路上,無論碰到誰都昂首闊步,高他們一等,走路簡直是橫著走,霸氣側漏。左鄰右舍看見了,都得向他們畢恭畢敬行禮問候。

    再看《山海經·大荒北經》中“又有無之國,是任姓。無斷子,食魚

    任姓,意思是賜姓。,指有才有德而受人尊敬的人。

    意思是,有腸之地的人,血緣高貴,住高樓大廈的富人區,日子滋潤,過得像快活神仙一樣,有吃有穿有地位,挺直腰桿做人。

    無腸之國,與伏羲女媧沒有任何血緣關係,自然慘不忍睹啥也沒有。那裡就是破爛不堪的貧民窟。不僅僅沒有廣粟與沃土、連飯都沒有吃的,甚至連姓名都沒有。

    他們的子孫的確也是綿延不絕,代代相傳,只可惜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孩子會打洞。

    祖祖輩輩沒有一個有才華有仁德、能挑起大梁、值得尊敬的人。

    他們落後得連耕田種地都不會。長年累月可憐兮兮,只能日曬雨淋,靠在野外的江河湖海捕魚過日子。

    無論是誰開恩給他們賜姓,社會地位與生活條件永遠比不上出身豪門望族的10位神仙。

    孟母三遷擇鄰而居!

    無腸之國”的鄰居也是沒法形容,一個不如一個。左邊是蚩尤、夸父的後代生活的南方,那裡下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是一年到頭連日月星辰都難得一見的窮鄉僻壤、蠻荒之地。

    右邊是共工的家臣相繇之輩。那個相繇是一個九首蛇身的怪物,沒有朋友、沒有親人,窮得叮噹響,靠吃土過日子(自環食於九土),連食不果腹、靠吃魚度日的無腸之國都不如。

    大禹治水,把那個好逸惡勞的傢伙殺死後,他渾身散發出的味道臭氣熏天。

    那個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相繇,是典型的活著浪費空氣,死了浪費土地的人。他死後搞得那一塊地方寸草不生,不能耕種不長莊稼,不適合人類居住。

    對比女媧之腸無腸之國,不難發現,北方什麼都好,有吃有喝有面子,南方則什麼都不行,無吃無才有臭氣。

    將《山海經》兩個地方對比,結論是西方地位不如北方,南方地位不如西方。水草豐茂的南方又比野草都稀少都崑崙山強一些。

    故而,女媧之腸,實質就是指古代血緣關係,決定了人的社會地位,以及尊卑有別!這也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思想起源!

  • 3 # dhrldu2

    女媧之腸出自大荒西經。

    大荒西經記錄瞭如下故事:

    有不周山、寒暑之水、濕山、暮山、禹攻共工之山。(西山經記載:鐘山的東面是不周山,黃帝投玉於鐘山)

    有淑士之囯,是顓頊的兒子。

    有個名叫十人的神,化為女媧腸,處在慄廣之野,橫在道上。(看不大懂)

    有個叫石韋的人,專門負責對日月影子的測量(是最早的記錄時間的人?)

    有個叫西周的國家,姬姓,有個正在耕田的人名叫叔均,祖爺爺就是帝嚳,爺爺是后稷,父親叫臺璽。

    黃帝的孫子,建立一個北狄囯。(難道是石峁遺址?)

    顓頊有個兒子叫老童,老童的兒子叫祝融,祝融的兒子叫太子長琴,作音樂(難道是太平遺址?)

    有種鳥名字有三個,曰皇鳥、鳳鳥、鸞鳥,(難道是傳說中的鳳凰,鳳鸞?)

    有個西王母山,下面是沃野之國(沃野千里)

    有個女屍,長的很醜,用衣服蓋住臉。

    有桃山(二郎神斧劈桃山)

    有個弇州之國(黃帝在此夢見華胥),有種五彩鳥對著天名叫,翩翩起舞、百鳥朝鳳。

    有個女子在月光下沐浴,帝俊把一年分為12個月,帝俊的妻子叫做常羲。

    日落的山叫做鏖鏊鉅。

    還有個山叫常陽山,也是日落的山。

    商湯擊敗了夏桀,殺 夏耕,夏耕雖然沒有了頭,卻能逃炮,逃炮到巫山,左手持盾,右手持矛。(神奇)

    有個山叫大荒山,也是日落的山。

    西南海,有夏後啟,耳朵掛兩條蛇,駕兩條龍。夏啟做九歌、九辨,此處叫天穆之野(竹書紀年:顓頊生鯀於天穆之陽)

    炎帝有個孫子,叫靈恝,靈恝的兒子叫百互人,他能飛到天上。(神奇)

    大荒之中,有偏句山,還有常羊山。

    大荒西經,大部分都看的懂,但女媧之腸,實在看不懂。

  • 4 # 千面琉璃心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按字面理解,就是說有十位神靈,是女媧的腸子所化,在野外的道路上可以看見他們。

    《山海經》中沒有盤古的記載,對我們熟知的女媧補天造人等等神話也沒有記載,為什麼單單就記錄女媧的腸子?女媧的腸子有什麼含義?

    在盤古的神話中,盤古死後身體化為山川日月,可見在古人的眼中,大神的身體器官,都是有不可思議的能量的,一根汗毛、一滴血液,都可以在人間分解為巨大的物質,可以理解為神靈是一種高度濃縮或者巨大的生物。

    女娃之腸說的是女娃所生的十個孩子。

    因女媧是半人半蛇,她的十個孩子從類似腸子的通道出來化神。

    稱為女媧之腸!當然山海經並未做詳細記錄!

  • 5 # 北斗導航人生指引

    從“腸”字來分析,從月,月字其實來自於上古曆法分配,上古十月曆,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紀日紀月,女媧氏掌管著,女媧氏命十個部族來分別測定十干的準確時間,來確保曆法的實施。女媧之腸,就是女媧的部屬,是親近之人。

  • 6 # 阿may喜歡講故事

    史書關於這方面的記載很少,因為是神話傳說,所以想象空間極大。

    “女媧之腸”出自《山海經·大荒西經》。

    原文: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郭璞注:“或作女媧之腹。”又云:“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其腹化為此神。”

    我們聽到的最古老的神話是盤古開天闢地和女媧補天造人。一個代表父系,一個代表母系。

    郭璞註釋《山海經》稱女媧之腸為腹,“有神十人”可能就是女媧生了十個神,是生殖崇拜的一種。女媧的神性是生育之神。

    《山海經》是女媧創世神話體系著作,所以有女媧之腸。

    其實這麼久遠的神話,大家猜猜就可以了,沒必要追根究底。

  • 7 # 陳心如意6827

    女媧之腸出自《山海經·大荒西經》。女媧之腸有神十人,

    名曰女媧之腸。

    化為神,

    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

    女媧之腸也稱“女媧之腹”,女媧之腸指的是女媧的十個化身,並不是指女媧的腸子或者腹部。這十個化身,有人猜想是上古時期天上的十個太陽,有人猜想是製作不死藥的“靈山十巫”,實際上這十個化身都變成了神獸 ,且都和女媧一樣,長著蛇的身子,人的面部。女媧補天和造人之後,使命已完成,其腹部變為十個化身,由於這十個化身全部來自女媧的身體,所以神力也是與眾不同的。女媧之腸有的到了人間,有的留在天界。

    《大荒西經》記載,他們的原型是蛇身人首,但一天之內卻能做到七十二變,誰也不知道他們具體的樣子,他們幫助世人制造各種器具,幫助遠古人免除災難和病情,是中國神話體系中一種超越玉帝的存在,沒有他們,玉帝權力再大,也沒有實際的管理意義。

    還有一個說法,在《山海經》裡,伏羲被稱作太昊或帝俊,女媧被稱為娥皇。伏羲娶同族的女媧,並不是傳說中的近親結婚。族,是軍事共同體,打仗時都是以族動員兵力,族對族地戰鬥;氏,是祭祀共同體,祭祀天地鬼神時,都是以氏來聚攏人;姓,是血緣共同體,最早一母所生的視為同姓,後演變為父姓為同姓。伏羲娶女媧,《大荒南經》的記載是:“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國,姚姓,黍食,使四鳥。”這裡的“有人三身”,相當於今人把懷孕的人說成“雙身子”。那麼這段話的實情是:伏羲取了自己同族的妹妹女媧,女媧懷孕生下一對雙胞胎,大的叫后稷,小的叫臺璽。因為伏羲還要開創男祖帝國,不得不離家遠行,便拋離下妻子和幼小的孩子。為了保護妻子兒女,伏羲安排了十名侍衛,常年守衛在通往女媧住所的路上,像哨卡一樣守護著母子三人。

    在古代,“侍衛”也被叫做“常侍”,是皇帝身邊的侍從近臣,如秦漢之時的“中常侍”,魏晉時期的“散騎常侍”,隋唐時的“內常侍”,這些常侍也被簡稱為“常”。續寫《山海經》的少典氏史官,正式利用了“常”與“腸”的同音,把“女媧之常”換成了“女媧之腸”。

  • 8 # 本人已存檔

    女媧之腸,又名女媧之腹,神名,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其腹化為此神,出自《山海經·大荒西經》。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又稱媧皇、女陰娘娘,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傳女媧造人,一日中七十化變,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並建立婚姻制度;後因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女媧不但是補天救世的英雌和摶土造人的女神,還是一個創造萬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廣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她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

  • 9 # 多懂一點是一點

    在神話傳說之中,那些大能的身體,任何一部分都有可能擁有神奇的能力,哪怕只是一滴血,也能夠創造出神奇的東西,例如盤古,開天闢地之後,身體化為天地萬物,作為創世母神和大地之神,造化之神,女媧她的一滴血液就有可能會演化出天地萬物,所謂的女媧之腸,有可能就是女娃身體上的一部分,演化出來的神靈,但是是不是女媧的腸子?那就有待商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累一天懶得洗澡打算明早上洗,可有人說大早上不能洗澡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