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業績倍增胡大凡

    在百度上搜索《大學》,基本上都是類似以下的說法:

    《大學》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 。《大學》全文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影響深遠,主要概括總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關於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的論述,對做人、處事、治國等有深刻的啟迪性 。

    站在這樣的角度去理解,相信一般的普通百姓是認為——《大學》跟自己並沒有什麼關係。

    但事實並非如此!

    實際上,這篇文章對每一個人未來如何取得一定的成就,或者哪怕是把人際關係處理得更好一點,學習、工作上更踏實一點,都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推薦閱讀:

    自古至今無人例外的“成功之道”

    ——國學智慧經典《大學》第一章解讀

    向佛之人喜歡謄抄《心經》,因為其短小而博大,只有264個字,卻概括了佛理的精髓。

    其實,在傳統國學經典中,有一篇文章的第一章,只有205個字,我個人認為,堪稱儒學中的《心經》,那就是: 《四書五經》之首,《大學》的第一章—— 它概括了古代“職場”成功的基本法則,放在現在,用現代的語境去解讀,同樣堪當現代“職場”成功的基本準則,個人讀懂了可以改變一生,企業讀懂了同樣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

    《大學》第一章原文如下: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2、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3、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4、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5、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6、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總共6句話,之所以被普通老百姓忽略,一是因為老百姓都認為這是講“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與己無關;二是現代職場多以商業競爭為主,似乎《大學》講政治、道德多一些。

    那麼,從此刻起,我帶您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站在現代語境之下重新解讀這段話,您會發現,一個全新的思維、全新的視野: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第一句話:成功的三大目標

    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目標是為了明白事理,瞭解事物的本質和原理,然後幫助更多的人得到改善,並且不斷追尋盡善盡美。

    個人和企業的發展莫不過於此。 事實上,在人生目標和企業目標上,講了3個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目標:

    第一,自我成長:明明德,明白事理,瞭解事物的本質和原理——我們個人和企業所有的學習都在於此。

    第二,幫助他人:親民,也做“新民”,幫助他人改善。商業社會一個重要的法則就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作為個人,你的知識學得再多,如果不能幫助他人,那你的大腦也沒有多少價值,因為一個隨身碟裝的知識都比你多,開啟百度,什麼都可以馬上知道答案。作為企業,你的產品質量再好,如果沒有人需要,那也只能成為庫存、廢品和負債。 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教授在《市場的邏輯》一書中指出:“現代商業社會的競爭,本質上是為他人創造價值的競爭。不能為他人創造價值的企業,必然在競爭中被淘汰。市場的這一邏輯把個人對財富和幸福的追求轉化為創造社會財富和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

    第三,不斷改善和創新:止於至善,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的完善自己,完善產品,完善服務,不斷創新。商業社會是一個不進則退的競爭社會,只有不斷改善和創新才能持續取得成功。諾基亞超越摩托羅拉,蘋果超越諾基亞,三星超越蘋果,以及這些企業不斷的自我超越,莫不如此。

    2、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第二句話:成功的一大法則——知止

    追尋盡善盡美是我們的終極追求,俗話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盡善盡美幾乎是一個無盡的追求。“人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用有限的條件去追求無限的目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實現目標的法則就是:知止——知道階段目標是什麼,這樣才能夠有堅定的志向,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李嘉誠的成功一定得益於對“知止”的理解,因為他的辦公室就曾掛著這兩個字。他說:“無數企業的失敗,是因為貪婪;知止很重要。”

    知止,其實就是道家講的“捨得”,佛家講的“戒”,心靈雞湯叫“學會放棄”,無論目標多大,都要學會暫時放下那些短期內無法實現的目標。

    有定,道家講“守靜篤”,佛家講“定”,心靈雞湯叫“學會選擇”,先實現1、2年內就能實現的目標。

    而下文中提到的“格物”,道家叫“道法自然”,佛家叫“慧”,我們常說的“知其所以然”。

    3、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第三句話:成功的兩大根本——掌握原理和明確目標

    所有的事物都有根本有枝末,所有的事業都有目標有開始,明白了這本末終始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大多數人面臨困難卻找不到解決方案,都是因為被紛繁複雜的表象矇蔽了雙眼,看不見事物的本質。那些不懂創新的人,往往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人,這個“所以然”,就是“本”。

    尤其是這個“事有終始”,很多人都會簡單的理解為“做事要有始有終”,其實不然,在這裡,為什麼不說“事有始終”,而是“事有終始”?著名的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R.Covey)在《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提到的第二個習慣是“以終為始”,說的正是這一點。

    我們必須確定了目標,才能有計劃的去實現這個目標,而不是走到哪裡算哪裡——這才是成功之道。彼得·德魯克被稱為“管理大師中的大師”,他在《管理實踐》中說道:“並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標,而是相反,有了目標才能確定每個人的工作。所以企業的使命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

    4、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第四句話:成功的職業規劃

    企業管理遇到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僅找不到幾個人才,而且這些不是人才的人還心不在焉,身在曹營心在漢,騎驢找馬……於是,我們總想畫大餅、打雞血、講感恩、加工資、加獎金,最後還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為什麼?因為每個人都心懷遠大夢想,都覺得你這個廟太小,不能實現他們的個人理想,但又暫時沒有更好的去處,所以只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等待和尋找機會。

    而這一句話,理解透徹了,問題就都解決了。

    我們簡單的用現代商業社會的語境再翻譯和梳理一下,或許聽起來沒有原文那麼高大上,但話糙理不糙:

    現在那些想成為億萬富翁、千萬富翁的人(欲明明德於天下者),一定要先有一個事業,學會經營管理好一個企業(治其國),可是,你還沒有這個能耐怎麼辦?那麼,你能不能先管好企業裡面的一個部門呢?能夠帶領好團隊(齊其家),成為一個成功的職業經理人?如果不行,那麼你能不能先學會做好本職工作,成為一名優秀的職業人(修其身)?

    可是,為什麼企業裡面那麼多人都不願努力的進行自我提升(修其身)? 因為他們心不在焉,一隻腳在企業,一隻腳在外面,你想想,他的“心”能端正嗎?《大學》後面有解釋:“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為什麼他們的心態不好?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夢想,只是認為眼前的企業、眼前的工作似乎不能幫助他們實現夢想! 因此,我們需要幫助他們“正其心”,這個“正其心”的解決方案不在天天談心態、談感恩,而是“欲正其心者必先誠其意”。

    所謂“誠其意”,就是要讓他們“心甘情願的願意做這件事”,讓他們明白做眼前的這件事情其實是對他們的未來成長有幫助、有價值的。否則,我們只好不斷強化監督管理,強化績效考核,因為他們很容易“領導在不在時不一樣”。

    《大學》後面解釋道:“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只有真正做到了“誠其意”,他們才會“慎獨”,學會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世界上唯一持續不衰的激勵不是來自外部,而是內在的自我激勵。

    可是要把這件事情對他未來的價值講清楚,就必須讓他們對商業社會、對企業、對職業、對成功有正確的認識——所以,“欲誠其意者必先致其知”,讓他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認知體系。“

    致知在格物”,我對“職場競爭力”研究多年所歸納、總結出來的“贏的五項修煉”系統正好能幫助他們全面的瞭解一個成功人士所應具備的五大能力體系以及相對應的23項能力要素的原理和本質—— 其重點就在:這些能力要素的不斷提升和進步,是任何人眼前的工作中都應該改善,也都有機會得到改善的。成功者與成功的能力要素之間的因果關係不是因為成功了才具備這些能力,而是因為這些能力不斷完善,所以走向了成功——而成功者都是從微不足道的小事中成就起來的。

    5、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第五句話:總結——成功靠不斷實現階段性滿意目標

    其實,這兩句話,說的就是“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有目標,必須知道從哪裡開始,最終歸結於對事物本質的認識。

    6、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第六句話:立身之本——自我修煉,服務社會

    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自我修煉為根本,否則,家庭、事業、國家、天下要治理好都是不可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進入職場之前,我們首先要做好“格物、致知”,所以,我們一直在求學,為未來做好準備。

    同時,還要“誠意、正心”,做好人生規劃和職業規劃,這樣才能安心工作。

    進入職場之後,“修身”,不斷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是根本——一個自己都不優秀的人,怎麼可能帶出優秀的團隊?怎麼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一個帶不好團隊的人?怎麼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企業家?

    說到這裡,我把這段話比做堪稱儒學中的《心經》應該也是成立的了吧?凡是真正把《心經》讀明白的人,一定會同意我這個觀點——其實,我很想說,如果誰不同意,那他就一定沒有讀懂《心經》。

    至少,我以此為指引,在給很多企業做職業化能力《贏的五項修煉》培訓之後,聽明白的年輕人,無論是剛入職場,還是在職場迷惑、彷徨3、5年而不得其道的,都能夠迅速進入踏實沉穩的工作狀態中,並且很多人在1、2年內就快速的成長為經理人甚創業做老闆了……

    可見“明白事理”對“誠意正心”的重要,對不斷自我完善和成長的重要

  • 2 # 微妙玄通冰激凌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什麼被列為經典?是因為孔子問“道”於老子,得“道”之精髓。孔氏之學,有顯隱之學,隱學寓於顯學之中,因其深奧,當時知道的人並不多,故他的弟子以聽不到夫子關於性及天道的言論而深以為憾。因為修道需要很高的悟性,孔子僅將“道”傳於曾參,在傳曾參之前,孔子其實是想將畢生所學之“道”傳於顏回的,孔子誇顏回善於思考,能舉一反三。故顏回夭亡時,孔子嘆曰“天亡我也”!孔子是擔心所學之“道”無繼承人。其實曾參的悟性也很高,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參出,門人問何意?曾參答曰“忠恕耳”(中正其心,如如其心),這是深得“道”之要旨的。曾參將隱學之“道”傳於子思,子思又將其傳於孟子。所以“四書”是精華經典。(並非本人杜撰,張三丰語)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是什麼意思呢?

    何謂大學?至上之學,窮理盡性至命之學也。

    前一“明”是闡明、闡發之意。“明德”是如何掌握“道”的規律和方法,從而體悟有得或學之有得的。

    “親”即抱,抱什麼?抱一也。老子有“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民”:真炁也。

    止:達到之意。

    至善:和合為善,至善便是和合的最高境界。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和合萬物,然水可見,道不可見,故曰水幾近於道。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至上之學,蘊含著精深的道理,在於闡明如何掌握“道”的規律和方法從而有所收穫,“道”貴“抱一不離”、“歸元真柔”,以達到和合萬物的至上境界。

  • 3 # 看透古今

    《大學》是舊仕子成才的首選經典教材。該書的基本立場是站在最廣大的小人百姓對面,本著仇視百姓,輕慢百姓的原則,刻意推出個人主義的成才模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給百姓開了一張空頭支票(小人樂其樂,利其利)。推出了一個剝削大眾的財政大綱(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宣示了反對民意的治國之道(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彼為善之。小人之用為國,災害並致。故國家以義為利,不以利為利)。只有掌握了這些本質特性,基本觀點。才能真正讀懂《大學》。才能分清什麼是對人民有利的文化精華,什麼是不利於人民的腐朽糟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用好尤里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