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性要求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不應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謹慎性的應用並不允許企業設定秘密準備(不應該計提的減值準備,根據調節利潤的需要而故意多提或少提),如果企業故意低估資產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負債或者費用,將不符合會計資訊的可靠性和相關性要求,損害會計資訊質量,扭曲企業實際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從而對使用者的決策產生誤導,這是會計準則所不允許的例下列體現謹慎性原則的做法是:A。長期投資期末提取減值準備B。壞賬採用直接轉銷法C。無形資產攤銷採用直線法D。固定資產提取折舊採用使用年限法企業的經營活動充滿著風險和不確定,堅持謹慎性原則,要求企業在會計核算工作中應當保持必要的謹慎,充分估計到各種風險和損失,既不高估資產或收益,也不低估負債或費用。題中:A。長期投資期末提取減值準備對長期投資提取減值準備,其原因在於已估計到長期投資發生了減值,出於“謹慎”而提取減值準備;而提取的結果是長期投資賬面價值減少。所以,該選項符合題意,應當選擇。B。壞賬採用直接轉銷法壞賬核算採用直接轉銷法,是在實際發生壞賬時才確認壞賬損失,並未在發生損失之前對發生壞賬損失的可能性做出合理的估計,即並不是一種“謹慎”的會計處理方法。所以,該選項不符合題意,不應選擇。C。無形資產攤銷採用直線法D。固定資產提取折舊採用使用年限法該兩項均是資產的折舊、攤銷方法,且採用的方法均屬於“直線法”範疇,屬於“正常”的、“一般”的費用攤銷,沒有體現出“謹慎”性。所以,該選項不符合題意,不應選擇。綜上所述,則應當選擇答案A。謹慎性原則貫穿於會計實務的方方面面,新的企業會計制度更進一步充實了謹慎性原則的內容,以下就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具體運用作以下闡述: 一、從資產的定義的角度來看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資產的定義為″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並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單從這一定義,我們就可以看出謹慎性原則的要求,企業對那些預期不能帶來未來經濟利益流入的專案,都不能再作為資產來核算和列報。圍繞這一定義而產生了以下幾方面的新制度: 1、新制度針對中國企業當前普遍存在的資產虛增現象,進一步擴大了謹慎性原則的實用範圍。借鑑國際會計準則,在原來《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規定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短期投資跌價準備、長期投資跌價準備等四項準備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在建工程減值準備、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和委託貸款減值準備這四項減值準備。而且,在會計政策的選擇方面企業自主選擇的餘地更大,如對於壞賬準備,原制度規定必須按國家統一規定的比例計提,已經發生的壞賬損失必須經過財政部門批准才能沖銷,致使大量呆賬、壞賬長期掛賬。固定資產也存在類似情況。這些都是導致企業資產不實的重要因素。新制度則規定,壞賬準備和累計折舊的計提方法及計提比例均由企業自主合理確定。這樣就能使會計更加真實地反映資產的有效價值,增強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從而真正體現出資產必須具有能夠給企業帶來預期經濟利益的屬性,藉此提供更加真實穩健的會計資訊。 2、對於待攤費用,原制度規定在1年內分期攤銷,而新制度則規定如果待攤費用所應攤銷的專案,不能再為企業帶來利益,應將尚未攤銷的待攤費用全部轉入當期成本、費用。 3、對於待處理財產損溢,原制度規定批准前列示於資產方,經過批准後才能結轉為當期損益,而新制度規定無論是否經過有關部門批准,均應在年末結賬前計入當期損益,不再允許列示於資產方。 4、對於開辦費,原制度規定5年內攤銷完畢,而新制度則規定,除購建固定資產外,所有籌建期間發生的費用,先在長期待攤費用中歸集,在企業開始生產經營當月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 5、若預計某項無形資產已經不能給企業帶來未來的經濟利益,應當將該項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全部計入當期管理費用。 二、從收益的確認的角度來看 從謹慎性原則出發,不高估收益,不低估負債和費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短期投資所取得的現金股利和利息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衝減短期投資賬面價值,不再作為投資收益確認當期損益。 2、債務重組收益計入資本公積,而非當期損益。在對債務人的會計處理上,《企業會計制度》最大的特點就是債務重組產生的差額收益計入資本公積,而不列作當期損益。對於以低於債務賬面價值的現金或非現金資產清償某項債務的,債務人應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支付的現金或非現金資產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之和的差額,確認為資本公積;若發生債務重組損失,則確認為當期損失。 3、到期不能收回的應收票據,轉入″應收賬款″科目核算後,期末不再計提利息,其所包含的利息,在有關備查簿中進行登記,待實際收到時再衝減收到當期的財務費用。 4、對於使用借款購置和建造的固定資產,其利息資本化的時間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為標準,不再以″固定資產投入使用″為標準。避免了企業以是否辦理竣工決算為由,拖長借款利息資本化的時間,虛增了當期資產和利潤,從而引起會計資訊失真。 5、企業對財產清查中所發生的盤虧,於期末前查明原因,並根據企業的管理許可權,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或經理(廠長)會議或類似機構批准後,於期末結賬前處理完畢。期末結賬前尚未經批准的,在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上先按上述規定進行處理,並在會計報表附註中做出說明;如果其後批准的金額與已處理的金額不一致,調整當期會計報表相關專案的年初數。 6、企業確定被投資單位發生的淨虧損,以股權投資賬面價值減至零為限。如果被投資單位以後各期實現淨利潤,企業應在計算的收益分配分享額超過確認的虧損分擔額以後,按超過未確認的虧損分擔額的金額,恢復投資的賬面價值。 7、企業的固定資產可以採用年數總和法、雙倍餘額遞減法等加速折舊法。 8、企業對外擔保、商業承兌票據貼現、未決訴訟、產品質量保證等業務可能產生的負債,應按照規定的專案以及確認的標準,合理地計提各項可能發生的負債,並計人″管理費用″或″營業外支出″科目。 9、讓渡資產使用權而獲取的利息收入,超過利息收款期限尚未收回的利息,應當停止計提利息,同時衝回原已計提的利息。 三、從財務分析的角度來看 會計報表分析是指以會計報表為主要依據,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評價和預測的一種手段。作為企業的財務報表使用者在分析企業會計資訊時應該持謹慎態度。下面就幾個比較典型的財務分析指標所體現的謹慎性原則進行論述: 1、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的百分比,也就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例關係。資產負債比率反映在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透過借債來籌集的,也可以衡量企業在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程度,它反映企業的財務風險和長期償債能力,本著謹慎性原則,所以將短期債務也包括在用於計算資產負債率的負債總額中。 2、應收賬款週轉率是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標。要改善資產利用的效果,就應加強對企業各項資產的管理。而應收賬款則是企業一項很重要的流動資產,具有很強的流動性。應收賬款的流動性可以透過應收賬款週轉率來檢測,應收賬款週轉率可按年週轉次數或平均週轉天數來計算。 應收賬款週轉次數=銷售收入淨額/應收賬款平均餘額應收賬款週轉天數=365/應收賬款週轉次數 從謹慎性原則來看,(1)應收賬款週轉次數中的分子應採用賒銷淨額,而不用銷售收入總額,因為只有賒銷業務才能產生應收賬款,用賒銷淨額計算的比率會更有意義;(2)應收賬款週轉次數中的分母應該是應收賬款的平均餘額而不是期末餘額,這樣可以使公式的分子和分母的金額在時間上相對應,而且此平均餘額應該是全年中各月應收賬款餘額的平均數,而不是直接將年末和年初餘額的簡單平均數作為平均餘額,因為對於季節性經營的不一定合理,年末如為淡季,該比率也可能就較高,但並不能因此說明企業效益好;(3)應收賬款平均餘額應該是包括了壞賬準備的應收賬款總額,而不是應收賬款淨額。因為銷售收入淨額既包括了可能收回的金額,也包括了可能無法收回的金額,那麼應收賬款賬戶就必須相應地反映應收賬款總額,而不能只反映扣除壞賬準備後的應收賬款淨額;(4)在計算應收賬款週轉率的時候,應該包括由於賒銷而產生的應收票據。因為應收票據也是由賒銷產生,計算應收賬款餘額時如不包括進去,會使相當一部分債權失去有效的風險管理。 3、流動比率是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這一比率用於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保障程度,亦即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前可以變為現金用於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然而在流動資產中往往有些專案在實際情況下不能很快轉變為現金。從會計處理來看,某些借用的公款或呆賬、壞賬是透過其他應收款等科目反映的。從謹慎性原則出發,應當在計算流動比率指標時予以扣除或根據具體情況按一定比例扣除。因此,在分析流動比率時,對於流動資產中各個專案的構成的考慮是很有必要的,即使兩個公司具有相同的流動比率,流動資產中現金、應收賬款等貨幣性資產佔有較高比例的公司,與存貨比例較高的公司相比就有較強的流動性。另外,在資產負債表的流動負債中最好應加上將有可能發生的可以預計的或有負債,如應收票據貼現、訴訟賠償金等。 4、流動比率是對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比較後,對企業的總體的短期償債能力作出的評價,那麼速動比率就是一種更及時地反映企業流動性的指標。它的計算公式為: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所謂速動資產是指變現能力較強的流動資產,它包括現金、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在有價證券上的短期投資等,但不包括存貨和待攤費用等。速動資產不包括存貨是因為存貨轉化為現金的能力相對較差,並且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而待攤費用雖然屬於流動資產,但是它的變現能力或償債能力是非常低的,幾乎是零。速動比率更充分地體現了謹慎性原則的要求。
謹慎性要求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不應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謹慎性的應用並不允許企業設定秘密準備(不應該計提的減值準備,根據調節利潤的需要而故意多提或少提),如果企業故意低估資產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負債或者費用,將不符合會計資訊的可靠性和相關性要求,損害會計資訊質量,扭曲企業實際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從而對使用者的決策產生誤導,這是會計準則所不允許的例下列體現謹慎性原則的做法是:A。長期投資期末提取減值準備B。壞賬採用直接轉銷法C。無形資產攤銷採用直線法D。固定資產提取折舊採用使用年限法企業的經營活動充滿著風險和不確定,堅持謹慎性原則,要求企業在會計核算工作中應當保持必要的謹慎,充分估計到各種風險和損失,既不高估資產或收益,也不低估負債或費用。題中:A。長期投資期末提取減值準備對長期投資提取減值準備,其原因在於已估計到長期投資發生了減值,出於“謹慎”而提取減值準備;而提取的結果是長期投資賬面價值減少。所以,該選項符合題意,應當選擇。B。壞賬採用直接轉銷法壞賬核算採用直接轉銷法,是在實際發生壞賬時才確認壞賬損失,並未在發生損失之前對發生壞賬損失的可能性做出合理的估計,即並不是一種“謹慎”的會計處理方法。所以,該選項不符合題意,不應選擇。C。無形資產攤銷採用直線法D。固定資產提取折舊採用使用年限法該兩項均是資產的折舊、攤銷方法,且採用的方法均屬於“直線法”範疇,屬於“正常”的、“一般”的費用攤銷,沒有體現出“謹慎”性。所以,該選項不符合題意,不應選擇。綜上所述,則應當選擇答案A。謹慎性原則貫穿於會計實務的方方面面,新的企業會計制度更進一步充實了謹慎性原則的內容,以下就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具體運用作以下闡述: 一、從資產的定義的角度來看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資產的定義為″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並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單從這一定義,我們就可以看出謹慎性原則的要求,企業對那些預期不能帶來未來經濟利益流入的專案,都不能再作為資產來核算和列報。圍繞這一定義而產生了以下幾方面的新制度: 1、新制度針對中國企業當前普遍存在的資產虛增現象,進一步擴大了謹慎性原則的實用範圍。借鑑國際會計準則,在原來《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規定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短期投資跌價準備、長期投資跌價準備等四項準備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在建工程減值準備、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和委託貸款減值準備這四項減值準備。而且,在會計政策的選擇方面企業自主選擇的餘地更大,如對於壞賬準備,原制度規定必須按國家統一規定的比例計提,已經發生的壞賬損失必須經過財政部門批准才能沖銷,致使大量呆賬、壞賬長期掛賬。固定資產也存在類似情況。這些都是導致企業資產不實的重要因素。新制度則規定,壞賬準備和累計折舊的計提方法及計提比例均由企業自主合理確定。這樣就能使會計更加真實地反映資產的有效價值,增強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從而真正體現出資產必須具有能夠給企業帶來預期經濟利益的屬性,藉此提供更加真實穩健的會計資訊。 2、對於待攤費用,原制度規定在1年內分期攤銷,而新制度則規定如果待攤費用所應攤銷的專案,不能再為企業帶來利益,應將尚未攤銷的待攤費用全部轉入當期成本、費用。 3、對於待處理財產損溢,原制度規定批准前列示於資產方,經過批准後才能結轉為當期損益,而新制度規定無論是否經過有關部門批准,均應在年末結賬前計入當期損益,不再允許列示於資產方。 4、對於開辦費,原制度規定5年內攤銷完畢,而新制度則規定,除購建固定資產外,所有籌建期間發生的費用,先在長期待攤費用中歸集,在企業開始生產經營當月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 5、若預計某項無形資產已經不能給企業帶來未來的經濟利益,應當將該項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全部計入當期管理費用。 二、從收益的確認的角度來看 從謹慎性原則出發,不高估收益,不低估負債和費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短期投資所取得的現金股利和利息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衝減短期投資賬面價值,不再作為投資收益確認當期損益。 2、債務重組收益計入資本公積,而非當期損益。在對債務人的會計處理上,《企業會計制度》最大的特點就是債務重組產生的差額收益計入資本公積,而不列作當期損益。對於以低於債務賬面價值的現金或非現金資產清償某項債務的,債務人應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支付的現金或非現金資產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之和的差額,確認為資本公積;若發生債務重組損失,則確認為當期損失。 3、到期不能收回的應收票據,轉入″應收賬款″科目核算後,期末不再計提利息,其所包含的利息,在有關備查簿中進行登記,待實際收到時再衝減收到當期的財務費用。 4、對於使用借款購置和建造的固定資產,其利息資本化的時間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為標準,不再以″固定資產投入使用″為標準。避免了企業以是否辦理竣工決算為由,拖長借款利息資本化的時間,虛增了當期資產和利潤,從而引起會計資訊失真。 5、企業對財產清查中所發生的盤虧,於期末前查明原因,並根據企業的管理許可權,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或經理(廠長)會議或類似機構批准後,於期末結賬前處理完畢。期末結賬前尚未經批准的,在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上先按上述規定進行處理,並在會計報表附註中做出說明;如果其後批准的金額與已處理的金額不一致,調整當期會計報表相關專案的年初數。 6、企業確定被投資單位發生的淨虧損,以股權投資賬面價值減至零為限。如果被投資單位以後各期實現淨利潤,企業應在計算的收益分配分享額超過確認的虧損分擔額以後,按超過未確認的虧損分擔額的金額,恢復投資的賬面價值。 7、企業的固定資產可以採用年數總和法、雙倍餘額遞減法等加速折舊法。 8、企業對外擔保、商業承兌票據貼現、未決訴訟、產品質量保證等業務可能產生的負債,應按照規定的專案以及確認的標準,合理地計提各項可能發生的負債,並計人″管理費用″或″營業外支出″科目。 9、讓渡資產使用權而獲取的利息收入,超過利息收款期限尚未收回的利息,應當停止計提利息,同時衝回原已計提的利息。 三、從財務分析的角度來看 會計報表分析是指以會計報表為主要依據,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評價和預測的一種手段。作為企業的財務報表使用者在分析企業會計資訊時應該持謹慎態度。下面就幾個比較典型的財務分析指標所體現的謹慎性原則進行論述: 1、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的百分比,也就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例關係。資產負債比率反映在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透過借債來籌集的,也可以衡量企業在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程度,它反映企業的財務風險和長期償債能力,本著謹慎性原則,所以將短期債務也包括在用於計算資產負債率的負債總額中。 2、應收賬款週轉率是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標。要改善資產利用的效果,就應加強對企業各項資產的管理。而應收賬款則是企業一項很重要的流動資產,具有很強的流動性。應收賬款的流動性可以透過應收賬款週轉率來檢測,應收賬款週轉率可按年週轉次數或平均週轉天數來計算。 應收賬款週轉次數=銷售收入淨額/應收賬款平均餘額應收賬款週轉天數=365/應收賬款週轉次數 從謹慎性原則來看,(1)應收賬款週轉次數中的分子應採用賒銷淨額,而不用銷售收入總額,因為只有賒銷業務才能產生應收賬款,用賒銷淨額計算的比率會更有意義;(2)應收賬款週轉次數中的分母應該是應收賬款的平均餘額而不是期末餘額,這樣可以使公式的分子和分母的金額在時間上相對應,而且此平均餘額應該是全年中各月應收賬款餘額的平均數,而不是直接將年末和年初餘額的簡單平均數作為平均餘額,因為對於季節性經營的不一定合理,年末如為淡季,該比率也可能就較高,但並不能因此說明企業效益好;(3)應收賬款平均餘額應該是包括了壞賬準備的應收賬款總額,而不是應收賬款淨額。因為銷售收入淨額既包括了可能收回的金額,也包括了可能無法收回的金額,那麼應收賬款賬戶就必須相應地反映應收賬款總額,而不能只反映扣除壞賬準備後的應收賬款淨額;(4)在計算應收賬款週轉率的時候,應該包括由於賒銷而產生的應收票據。因為應收票據也是由賒銷產生,計算應收賬款餘額時如不包括進去,會使相當一部分債權失去有效的風險管理。 3、流動比率是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這一比率用於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保障程度,亦即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前可以變為現金用於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然而在流動資產中往往有些專案在實際情況下不能很快轉變為現金。從會計處理來看,某些借用的公款或呆賬、壞賬是透過其他應收款等科目反映的。從謹慎性原則出發,應當在計算流動比率指標時予以扣除或根據具體情況按一定比例扣除。因此,在分析流動比率時,對於流動資產中各個專案的構成的考慮是很有必要的,即使兩個公司具有相同的流動比率,流動資產中現金、應收賬款等貨幣性資產佔有較高比例的公司,與存貨比例較高的公司相比就有較強的流動性。另外,在資產負債表的流動負債中最好應加上將有可能發生的可以預計的或有負債,如應收票據貼現、訴訟賠償金等。 4、流動比率是對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比較後,對企業的總體的短期償債能力作出的評價,那麼速動比率就是一種更及時地反映企業流動性的指標。它的計算公式為: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所謂速動資產是指變現能力較強的流動資產,它包括現金、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在有價證券上的短期投資等,但不包括存貨和待攤費用等。速動資產不包括存貨是因為存貨轉化為現金的能力相對較差,並且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而待攤費用雖然屬於流動資產,但是它的變現能力或償債能力是非常低的,幾乎是零。速動比率更充分地體現了謹慎性原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