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70212462784317
-
2 # 馮如珍1
鼓能被敲響是因為敲打導致鼓面震動,震動會產生聲音,所以敲鼓,鼓就會響咯!
鼓的發聲原理:物體的振動(也叫機械振動)可以在空氣(也叫介質)中傳播,振動在空氣傳播就是聲音(也叫聲波),當聲音傳入我們的耳內引起鼓膜振動,我們就聽到聲音。
振動的強烈程度決定聲音的強弱,振動傳到某一物體並引起該物發生振動時,又恰好物體的固有頻率與傳來的振動頻率接近或相同時就會發生共振,共振時物體振動的強烈程度會大大加強。
打鼓時鼓面振動引起鼓面下的空氣也振動,由於鼓的設計使鼓固有頻率與 鼓面振動頻率相近,引起共振(空氣共振又叫共鳴),因此聲音強度大大增強。鼓的這種結構叫“共鳴腔”。很多樂器都需要共鳴腔才能增強聲音。人的口腔也是天然的共鳴腔。
單獨一張紙沒有鼓敲出來的效果因為它沒有共鳴腔。
鼓的演奏方式
鼓身的形狀既有陀螺形、圓錐形、臺柱形、正方形的,還有各種飛禽走獸形的,甚至還有人形的。有的鼓身上還畫上各種幾何圖形,雕刻花草、人獸,突出了黑人文化的特色。
鼓皮也是多種多樣的,除常用的牛皮、羚羊皮外,還採用豹皮、斑馬皮、蜥蜴皮、鱷魚皮,甚至還有大象的耳朵。在非洲鼓上還常常增加一些裝置,以獲得某些特殊的效果,如在鼓腔內裝一些珠子或乾的植物種子,或將金屬片、貝殼,色彩斑斕的串珠裝在鼓邊上,當鼓手擊鼓時,就會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音。持鼓的方式也很多樣,把鼓置放在兩腿中間很常見,有時也把鼓夾在腋下,或掛在頸上,挎在肩上。
擊鼓的手法也很多,人們在鼓的各種部位用拳頭、手掌拍打,甚至還有用腳後跟擊鼓,從而奏出不同的音響和效果。也有用鼓錘敲擊的,過去曾經用象牙、人骨做過鼓錘。還有一種用小棍子磨擦噴有某種粉末的鼓皮而發聲的磨擦鼓。在奈及利亞有一種夾在腋下演奏的小鼓,隨著手臂對鼓身皮條的壓力大小,鼓的音高可以隨時變化。
鼓的簡介
鼓是中國傳統的打擊樂器,按《禮記·明堂位》的記載,在很早的傳說中,“伊耆氏”之時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由於鼓有良好的共鳴作用,聲音激越雄壯而傳聲很遠,所以很早就被華夏祖先作為軍隊上助威之用。相傳黃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戰中,“黃帝殺夔,以其皮為鼓,聲聞五百”(《太平御覽》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紀》)。
上古時代的戰鼓,皆由鱷魚皮製成,而鼓皮選用鱷魚皮,是取鱷魚的兇猛習性以壯鼓聲。到了周代,據《周禮·地官司徒》之載,已專門設定了“鼓人”來管理鼓制、擊鼓等事。鼓人所管理的有各種用途的鼓,如祭祀用的雷鼓、靈鼓、樂隊中的晉鼓等。其中,專門用於軍事的叫“汾(音)鼓”,據《說文》的解釋,這是一種長八尺,鼓面四尺,兩面蒙革的大鼓。此外,路鼓、晉鼓、等也用於軍旅,這些鼓以後發展為各種規格的戰鼓,在軍事上得到普遍地運用。
鼓的分類
腰鼓:相傳由羯鼓演變而來,公元四世紀開始流行,唐代腰鼓因演奏中的作用不同,稱為“正鼓”或“和鼓”。明代以來,“鳳陽花鼓”、“花鼓燈”和淮北“花鼓戲”中多用到腰鼓,並逐漸演變為現代的形式。
腰鼓形似圓筒,兩端略細,中間稍粗,兩端蒙皮,鼓身有兩支鐵環,用帶子懸掛在腰間,兩手各執一木槌敲打,腰鼓無固定音高,音響清亮,既可用作伴舞樂器,也可作為舞蹈道具,表現歡快熱鬧的情景,是腰鼓隊的主要樂器。
狼帳:又名“兩杖鼓”。流行於福州地區。狼杖源於古代細腰鼓類樂器,形制與北韓族長鼓相似。鼓身木製,全長約70釐米左右,中部細小,兩端粗大而中空,兩面蒙牛皮或蟒皮,鼓面直徑30釐米左右,鼓皮裝於金屬圓環上,由繩索穿系繃緊。用木棰敲擊或用手拍擊發音,是“福州十番”的主要樂器之一,也用於閩劇伴奏。
漁鼓:漁鼓又稱“竹琴”或“道筒”,南宋時已有這種樂器。現代使用的漁鼓,是在長65~100釐米、直徑13釐米左右的竹筒上,一端蒙以豬皮或羊皮而成,演奏時,左手堅抱漁鼓,右手拍擊,是民間曲藝“道情”、“漁鼓”和“竹琴”的主要伴奏樂器。
同鼓:民間流傳的較大型的鼓類樂器。堂鼓之一種。廣泛流行於蘇南一帶。同鼓的鼓身呈桶形,中間略寬,鼓高約60釐米,多用椿木、色木、樺木或楊木製作,兩面蒙以牛皮,鼓面直徑約50釐米。鼓身中部裝有3個鼓環,用以穿系鼓帶或作懸掛之用。
演奏時,將同鼓懸空掛於木製三腳架上,以紅木或其他硬質木料製作的雙棰敲擊。用於民間器樂合奏、舞蹈、戲曲伴奏和喜慶節日裡群眾性的鑼鼓隊。在鑼鼓隊行進時可繫帶懸掛在身上演奏。奏法有單打、雙打、滾擊、悶擊等技巧。敲擊鼓心、鼓邊、鼓框,由鼓心逐漸向鼓邊去奏,或由鼓邊逐漸向鼓心敲擊,均可取得不同的音色變化
在器樂合奏“十番鼓”、“十番鑼鼓”中,同鼓與板鼓由一人兼奏,擊鼓技巧尤為繁複,用輕重擊、輕重滾、連滾帶擊或多種奏法的互動組合使用,可以演奏出風格迥異的鼓段(或稱“鼓牌子”)。
回覆列表
敲鼓使鼓面產生振動,發出聲音。原理是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