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通往智慧之門
-
2 # 紫色咖啡豆
“唯物史觀”提供的最主要突破,在於區分“下層結構”與“上層結構”,並且提示、律定了“下層結構”和“上層結構”之間的關係。“上層結構”指的是政治、制度、文化、藝術、思想等等,“下層結構”則是由生產技術和生產組織所構成的經濟活動。過去的歷史絕大部分將焦點放在“上層結構”,視之為歷史的重心,也是一般人對歷史最有興趣的部分。然而“唯物史觀”卻透過一個個清楚的舉證,主張“上層結構”其實並不具備獨立自主的性質,而是隨著“下層結構”而變動的,說得更極端些——“下層結構”決定了“上層結構”。有什麼樣的生產方式,用什麼樣的方式進行生產組織,這是根底。為了維持這樣的生產組織,所以才有了政治制度,也才會有在這種政治制度中活動的帝王將相,才會有反映並加強統治權力與生產組織狀況的文化、藝術、宗教信仰。政治、文化、藝術、宗教信仰不是從自身領域出現變化的,它們的變化很大程度來自經濟生產變化的聯動,或是用來合理化經濟生產變化。必須從“下”而“上”,才能真正看清楚歷史變化的來龍去脈。過去大家認為歷史的主體、歷史中最重要的,是皇帝做了什麼,他建立了什麼樣的制度,以及一個思想家、一個哲學家怎麼想,一個貴族如何生活,如何和其他貴族同僚互動。以為只要知道這些就等於理解了歷史。在歷史上很容易看到,就被誤認為很重要,但那其實是“果”而不是“因”,真正重要的,真正的驅動力量藏在底下。要認識歷史如何變化,必須往下看到“下層”,弄清楚由經濟生產所構成的“下層結構”。
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在歷史研究上開啟了兩條道路。
第一是讓我們將注意力從歷史中快速變化的人與事上移開,去注意變動比較慢的現象。尤其是他用“結構”來劃分主要的領域,很明確地重視不容易變化的,遠勝於容易變化的,如此改變了歷史研究的時間觀、時間規模尺度。
比如一個帝王的一生不過幾十年,拿破崙真正活躍在歷史舞臺上的時間只有十幾二十年,相對地,經濟生產方式及其組織需要多長的時間才改變!工業化需要上百年的時間,資本主義發展花了幾百年的時間,封建莊園制度的建立也花了幾百年時間。
第二,“唯物史觀”賦予了時間、歷史“結構”,歷史並不是在時間中不斷接續淌流而已。歷史和時間的關係,變得立體了,有不同的層次,以不同速度變化的不同層次之間的關係,成為歷史學中最新的探究題目。從19世紀中葉,一路延續到20世紀後期,許多人都在致力於將歷史結構化,提出新的架構來理解歷史。
回覆列表
唯物史觀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基本觀點出發,認為社會發展的歷史是物質資料生產的歷史,而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在誰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問題上,唯物史觀的重要觀點是群眾史觀。
唯心史觀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基本觀點出發,否認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認為是少數英雄人物創造歷史或能夠主宰一切的神秘的精神力量創造歷史,又稱為英雄史觀。
同時存在把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兩種觀點進行調和的所謂英雄和奴隸共同創造歷史的觀點,這種觀點與二元論同出一轍,最終倒向唯心史觀。因此,馬克思以前的歷史觀,都是唯心史觀。唯心史觀的其中一個重要缺陷就是看不到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