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洋動物學家
-
2 # 青澀糯米N5
1、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都相對田園詩中幾乎都是吧,不為五斗米折腰)
2、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李白(李白的將進酒有一部分都是得)
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他也是田園詩人,所以這種詩也比較多)
5、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慾自累。——宋·朱熹
6、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三國·諸葛亮
-
3 # 使用者8978286816554
1、顏回顏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曹姓,顏氏,名回,字子淵,魯華人,居陋巷(今山東省曲阜市舊城內的陋巷街,顏廟所在之地)尊稱復聖顏子,春秋末期魯國思想家,孔門七十二賢之首。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極富學問。《論語·雍也》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也”。
2、陶淵明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潛弱年薄官,不潔去之。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後代。自是安貧樂道。
3、劉禹錫《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山不在於高,有仙人居住就有盛名;水不在於深,有蛟龍潛藏就顯示神靈。這雖然是間簡陋的小屋,但住的人品德高尚、德行美好。讚美陋室抒寫作者志行高潔,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意趣。
4、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鄙人原本就是一個平民,在南陽親自耕田。只想在亂世裡苟全性命,不求在諸侯間揚名顯身。
5、莊子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回覆列表
1、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為了養家餬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
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督郵,官位很低,卻有些權勢,在太守面前說話好壞就憑他那張嘴。這次派來的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
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於是他馬上動身。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並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
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長嘆一聲,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並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
2、白居易
在中國文人墨客都愛茶,茶裡有智慧、有文泉、有思湧。讀過《長恨歌》、《琵琶行》的人都會吟上幾句,答謝好友李宣寫的一首詩:“不寄他人先寄我,因緣我是別茶人”,表現茶人是位善於鑑茶識水的“別茶人”。
他的另外一位好友元稹知他愛茶,特寫了一收寶塔詩相贈。晚年的白居易更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茶”,並開始以茶悟人生,洗滌熱衷功名利祿的燻心,終博名“白樂天”,世稱別茶人。
3、李白下館子
李白的酒品不太好,或者說太不好。他若是喝醉,連皇上都敢惹。唐代的量酒單位是小鬥,一斗約合2000毫升。李白的酒量,也就那麼回事兒,半打下去就開始說胡話了。那麼這一斗酒值多少錢呢?李白自己的詩說:“金樽美酒鬥十千。” 一斗是十貫,可真夠貴的。
開元二十八年,兩京的一斛米才兩百多文錢;天寶二年,市面上一匹突厥敦馬是9550文。也就李白這種人能喝得起,一斗酒能換來一百篇詩,把詩折成稿費差不多能把酒錢折完。但以長安之富庶,貨產之豐富,李白下的這個館子,即使不到一斗酒十千,相信價格也便宜不到哪裡去。
4、王冕
王冕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苦讀,終於學得滿腹經綸,而且能詩善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又不願巴結權貴,於是絕意功名利祿,歸隱浙東九里山,作畫易米為生。“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兩句,表現了詩人鄙薄流俗,獨善其身,孤芳自賞的品格。
5、范仲淹
范仲淹淡泊名利輕財重義,子女們也深受影響。范仲淹任開封知府時,曾派次子範純仁將一船五百斛的麥子運往姑蘇。
在丹陽停留時,範純仁偶遇文學家石曼卿,當時石曼卿家中連遭不幸,幾位親人相繼離世,他想安葬親人之後再回鄉,因為沒有盤纏而寸步難行。範純仁不加思索地將整船麥子送給了石曼卿,但石曼卿還是愁眉緊鎖,範純仁就問:“石先生若還有為難之事,不妨說來”。
石曼卿眼裡含淚滿面羞愧地說:“兩個女兒已經找了婆家,奈何沒有嫁妝無法出門”。範純仁爽快地說:“石先生不必憂慮,只需將船隻賣掉,嫁妝也就有了”。石曼卿連連道謝,範純仁則兩手空空回了家。范家兄弟的善行,一直為百姓們所推崇。
范仲淹為政清廉,世稱范文正公,而他的言傳身教,也為子女們營造了良好的家風,從而有口皆碑代代相傳,為後世人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