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魯人村夫

    英德戰爭

    19世紀末,德國在崛起,而英國在沒落。

    作為全球主導力量的英國並沒有將新興的德國成功納入國際體系,最終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

    19世紀末,隨著英國經濟優勢的逐步喪失,其對外政策也發生了改變,逐漸調整了原有的“光輝孤立”和不結盟政策,以尋求新的平衡。同時,由於1901年英德結盟之議破裂,雙方的敵對情緒又爆發出來,兩國早先由於海外貿易、殖民地和海軍的激烈競爭所形成的種種矛盾至此更為發展。英國開始把德國作為最危險的對手,逐漸調整了戰略部署:一方面在遠東與日本結成同盟,以阻止沙俄在遠東的擴張;另一方面在歐洲開始與法國接近,以期共同對付德國咄咄逼人之勢。

    《英俄協定》的簽訂,標誌著19世紀末以來歐洲國家重新組合的過程告一段落。由於英德矛盾遠較英法矛盾尖銳,德國操縱三國同盟稱霸Continental的態勢即使法國寢食難安又使俄國感到岌岌可危,而英俄矛盾隨著客觀形勢的發展有所緩和,加之英德聯合不成,德俄結盟不得,大陸同盟更是無從談起。歷史演變的結果是英法俄三國協約的建立。歐洲形成了以英德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

    1914年劍拔弩張的世界形勢,在相當程度上是德國推行世界政策的結果;德國的世界政策曾引起過三次嚴重的危機。在這種形勢下,任何一場有大國直接參加的歐洲的區域性戰爭都必然會導致一場全面戰爭的危險。

    德國想要讓奧塞兩國發生戰爭,希望有這場戰爭,並在戰爭中掩護奧方。德國信任自己的軍事優勢,因而有意挑起對俄國和法國的衝突,所以德國當局對於爆發全面戰爭負有重大部分的歷史責任。也不能因為德國在最後一刻曾試圖阻止這場浩劫而減輕其責任。因為,完全由於迫在眉睫的英國干預德國才對維也納施加了影響,而且僅僅採取了一些姍姍來遲的、隨即撤銷的措施。

    在大戰期間,貝特曼·霍爾維格自己也常常隱晦其辭地流露,德國與這場戰爭的爆發何等緊密地交織在一起。與其說他“挑起”這場戰爭,不如說他是想炫耀德國當局的慾望,一種可以不顧完全變化了的前提條件而發致力戰爭的慾望。“自戰爭開始以來,我們沒有避免這種錯誤:過低估計我們敵人的力量。我們從和平時期沿襲了這種錯誤。在過去二十年裡中國人民獲得驚人的發展時,廣大階層滋長了這種傾向:試圖在對比別國力量時過高地估計我們確實強大的力量。(我們)在對於自己的崛起沾沾自喜時,對別國情況就估計不足了”

    德國的戰爭目標是吞併比利時和法國北部,經濟上掠奪那裡的鐵礦,戰略上獲得進入大西洋大通道,鉗住英國的咽喉;佔領波蘭、波羅地海沿岸和烏克蘭;透過巴格達鐵路,在中歐和近東建立殖民帝國;把南美洲變成德國的勢力範圍;要英國讓出全部艦隊,要協約國繳付鉅額賠款等。德國認為自己對戰爭最有準備:德國的軍隊動員只需兩個星期的時間;通行邊境的戰略鐵路已經完成;基爾運河已於1914年竣工,“無畏艦”可以通行無阻;德國在英布戰爭和日俄戰爭中考察了英俄軍事力量和作戰能力後,自認為德軍的裝備和訓練是舉世無雙的。而俄國的擴軍計劃到年才能完成;俄軍的動員需要六星期的時間;法國的軍事力量不是德國的對手。此外,義大利越來越脫離三國同盟,而奧匈帝國正在瓦解,遷延下去,德國將沒有盟國。德國甚至認為由於愛爾蘭內戰迫於眉睫,英國可能在這場戰爭中保持中立。

    英國力圖透過戰爭把它的競爭者德國擊敗,粉碎德國建立海上霸權的企圖:奪取德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分割土耳其;剷除德國在中近東的影響,從而鞏固英國在埃及的地位;英國還試圖使俄國和法國在戰爭中削弱。英國對自己的戰爭準備十分滿意,並且認為再拖延下去,將對自己不利。因為德國的生產能力已比英國強大,海軍力量對比將越來越不利於英國。於是英國政府假仁假義地偽裝出一副在這次戰爭中將保持中立的姿態,藉以慫恿德國發動戰爭,然後把戰爭的責任推給德國。外交大臣格雷告知德國駐倫敦大使,說英國對大陸事務未承擔任何條件義務,享有“自由行動”之權。他甚至表示反對使用“三國協約”一詞。格雷的言辭在柏林造成一種印象,好像英國將不參與德奧和法俄之間的戰爭。格雷對斐迪南之死唁電弔慰,以示同情。直到英國參戰前三天,格雷仍然拒絕宣佈英國在法國遭到進攻時將進入戰爭。英國的目的是要一方面削弱法俄兩國,另一方面又削弱英國的死敵——德國。總之,不管英國的動機如何,它所選擇的行動對於維護和平絕沒有幫助,反而鼓勵了德國的侵略。

    斐迪南大公的遇刺同其他刺殺事件並沒有多大不同,但它所發生的時間、地點等,為急欲發動戰爭的國家提供了藉口。如果英國能在事件發生後,採取積極和明確的行動,或許可以改變事件的發展。但事物的發展是由其內因和外因決定的,列強之間的矛盾(內因)起著決定性作用。斐迪南大公的遇刺和英國對德國所發出的“錯誤”訊號,只是這次大戰爆發的催化劑(外因),它只能對事件的發生起到延緩和加速的作用,而不能改變事件發展的趨勢。正如法國外交部一位高階官員所說“我能預感到我們在走向戰爭。我雖不能觀測戰爭將在何時發生,但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了。

    英德矛盾

    經濟競爭

    19世紀70年代以前, 英國是當時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強國,工業產量居世界第一,號稱“世界工廠”。1870年,英國佔世界工業產值的三分之一,佔世界工業出口值的五分之 二。可是到20世紀初, 在工業產品生產方面,英國已落在美、德之後。德國在世界工業生產中的比重佔

      16%,躍居第2位,英國則居第3位,為12%。英國原先在世界市場上佔第一把交椅和獨霸一切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但是英國在向其為數眾多的殖民地輸出資本方面,

      仍居首位。資本的輸出給英國資產階級帶來鉅額利潤,但卻將資金從工業中抽走,致使工業的技術裝備逐漸削弱,並且越來越陳舊了。資本的加緊輸出,是英國走向工業衰落的原因之一。

    推動德國帝國主義迅速發展的是普魯士在1870至1871年戰爭中戰勝法國, 統一了德國。按照雙方簽訂的和約,法國被迫將重要的工業區阿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德國以及付給德國50億法郎的鉅額賠款。促進經濟順利發展的另一個原因是,德國統一後,形成了廣大的國內市場,並廣泛利用魯爾地區和洛林的資源,這為發展重工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殖民地爭奪


      由於歐洲列強竭力尋求新的殖民地,以確保剩餘資本和剩餘產品有海外市場,經濟上的競爭還激起了對殖民地的爭奪。德國在統一之後參與了對殖民地的爭奪,要求建立一個與其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相稱的帝國,認為德國必須擁有“顯要的地位”。但是,德華人發現,他們在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地區都受到了英國遼闊的殖民地的阻擋。

    海軍軍備競賽

    英德戰爭前期,英德在增強海軍實力方面展開了激烈競爭。英國在各大洲擁有遼闊的殖民地,其海軍力量和商船隊佔世界第一位,德國海軍遠不如英國。雖然英國在海軍方面已佔優勢,但它繼續在增強海軍力量。1889年議院透過法令為海軍建設增加撥款,這一法令所依據的原則是:英國的海軍必須超過其他兩個最強國家的海軍。

    自19世紀末走上殖民掠奪道路的德國帝國主義者, 決心加緊發展自己的海軍。當時德國海軍次於義大利,在世界排名第6位。國會於1898年透過的專門“海軍法”規定

      決要急速擴大海軍。計劃在6年內建造11艘艦隊裝甲艦、5艘大型裝甲巡洋艦、!17艘有裝甲甲板的巡洋艦和63艘驅逐艦。1900年的海軍法案則把1898年的計劃擴充一倍。

    隨著國際風雲日緊,兩國海軍競賽愈演愈烈。1905年,英國開始建造“無畏艦”級的新式裝甲艦,其體積、裝備和航速均超過了舊式軍艦。英國打算透過建造無畏艦使其海實力的發展有一個飛躍,並迫使德國承認,它無法動搖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但事與願違,當英國的第一艘無畏艦剛一建成,德國也著手建造同類戰艦。同時還規定,自此以後,一切新式戰艦都必須是無畏艦。英國的海上優勢越來越受到德國的威脅。因此,英國做出決定,德國每建造一艘軍艦,英國就建造兩艘。同時,英國還力求透過外交途徑保持其海軍威力。英國外交代表在!1907年海牙和會上提出了限制海軍軍備的建議,但是英國這一外交步驟遭到德國的拒絕。英國和德國在海軍建設方面的競爭一直持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英德對抗把人類拖入了巨大災難之中。

  • 2 # 心的祈禱9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簡稱“一戰”,是在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1917年時,英德發生了凡爾登戰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bc庫存分類管理法是對物品儲存什麼的合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