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隨自己心情
-
2 # 不忘初心2198517
成績不好的學生更應該學習藝術體育美術,走藝體特長生,藝體生低分上大學很容易的。藝術體育生200分上本科,300分上一本,350分上211,400讀985名牌大學,450分就可以讀清華北大了。所以成績不好的學生就應該學習藝術,體育,美術,走藝考,讀本科完全沒有問題。藝術美術體育生閉上眼睛都可以考上本科。
-
3 # 點金石志願李老師
雖然官方資料沒有,但從一些資料統計表明,2021高考人數進一步增加,以河南考生為例,有資料說是125萬,比去年增加10萬人,但是985、211、雙一流高校固定,院校容量固定,招生人數不會有大變化,競爭會進一步加大。從幾年錄取分數線看,大多數好的高校最低錄取位次變化不大,爆冷門的年年有,但很少。每年也就有個幾所、十幾所,相對近1000多所本科院校比例非常低。越好的大學冷門越少。特別對大資料越來越透明的今天。
那如何相同分數上排名靠前的大學?
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偽命題,首先大陸大學排名都不夠精準,尤其是50名以後的高校,更是不同排名差別很大。
其次,僅憑排名選大學是非常不靠譜的,如果學的專業個人不喜歡,選擇城市又不適應,可能會影響考生一生,最適合的大學、最喜歡的專業才是最好的。
當然如果非要低分上好點大學,只有選西部、東北高校,受地域影響,同層次高校錄取分數線較低。另外,可以選擇較高收費招生,一般比普通類招生低20分左右。再有,可以選擇聯合辦學,河南省9所骨幹建設大學都有這類招生,分數線低很多。
-
4 # YiRon教你填志願
首先,筆者我嚴重反對這樣的志願填報思路與看法,這甚至是目前我們新高考改革迫切需要改變的傳統高考志願填報的變本加厲,以高校排名選志願,是嚴重錯誤的觀念。本文筆者將題主的問題,分為兩個部分來分析,一是2021年高考人數是否真會創新高?另一個是以同樣的分數上排名更高的大學,為何受到筆者的反對。
2021年高考人數會創新高嗎?
有網友提出了標題中的這個問題,2021年高考人數將創新高?我們來看看真實的資料,看這個創新高的可能性有多高?
2021年全國在校的應屆高三學生總人數為預計是839.86萬人,而2020年應屆高三學生人數為784.65萬人,那麼2021年高三應屆生人數比2020年要多出55萬餘人,如果我們預估高三複讀生、中職學校考生人數保持相對穩定的話,那麼2021年高考人數創新高的預估是沒有太大疑問,但是新增人數應該也不是太多。
比如重慶今年披露的參加“八省聯考”人數接近25萬,而應屆高中畢業生人數應該是在21萬人左右,與去年的人數略有增加近1萬人;而四川的應屆生資料則從去年的45.6萬人增長到了今年的48.4萬人,增加了近3萬人。
為何不要以高校排名填志願
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問題,同樣的成績,如何上排名更高的大學?這個問題其實根本無法做出準確的回答,甚至於即使算是預估,也是謬以千里的結果。為何這麼說?用一個既定的具體分數,來估計尚未開始高考年份的錄取情況,實為大謬。
從另一方面來說,以一個分數,來爭取排名更高的大學?這是典型的不顧個人興趣、愛好、職業目標的專業選擇,純粹以一個未可知的大學“排名”來選自己的學校,這就更是錯上加錯了。
大家知道為何要施行新高考?就是因為目前整個社會盛行一種只顧學校排名、不顧個人專業選擇的高考志願風氣,已經越來越偏離了我們高等教育的根本,這也是為何中國的高等教育畢業生專業不對口率遠遠高於國際平均水平的原因,促使教育部門及國家層面痛下決心,改變整個局面,從傳統的以學校為主的高考志願填報方式,向以大學專業為主的新高考志願填報方式轉變。而題主的這個問題,依然是傳統的高考志願填報思路,而且更甚。
總結
社會主流是能上985就不上211、能上211就不上雙非高校,而題主發揮到了極致,以學校的排名高低來選擇,似乎是能上排名全國50名的高校、就決不上排名51位的高校,可是,題主想以哪個高校排行榜作為參考呢?
所以,筆者在此奉勸那些依然以學校為中心的高考學生及家長,甚至是以排名高低馬首是瞻的觀念,必須儘快改變,從專業選擇、個人職業目標定位、個人興趣愛好以及家庭職業現狀的情況出發,綜合權衡後,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才是好志願。
回覆列表
可以選相對偏遠一些的地區,拿地域來換分數,或者是選冷門的專業,還有看看當年在本省有沒有新增的專業或新增的專業計劃,或者是分校區的分數線相對低一些,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考慮一下中外合作的一些專業以及校企合作的一些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