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07227618457
-
2 # 吃識
歷史上有過這樣的成功案例,岳飛對付金國騎兵,用砍馬腿的戰術,之前其同僚有用過強弩猛攻。不過這樣的案例確實不多,在平原地帶,騎兵對陣步兵,那簡直叫屠殺。否則蒙古騎兵也不能打下那麼大的一個蒙古帝國。
-
3 # 懷舊憧憬
對付騎兵最常見的近戰武器就是長矛了!僅僅一根長矛毫無威懾力,可是成千上萬根長矛聚在一起,就組成了可怕的長矛方陣。
在歷史上,東方和西方都有長矛方陣出現。例如,腓力二世就發明了著名的馬其頓方陣。在中國,槍則作為絕對主力的兵器出現。據《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簿》記載,僅在東海一個郡,漢軍就有61.4萬槍矛類武器。如果沒有長矛方陣,這麼多人肯定無法有效排程。
密密麻麻的長矛不僅令人望而生畏,還可以有效阻礙騎兵衝擊。沒有任何人會往槍尖上送死,所以長矛是對抗騎兵的不二法寶。可騎兵不僅僅能近戰,還能遠端射擊。面對騎射部隊,步兵又該如何應對呢?
弓弩
《史記》記載:“(匈奴)控弦之士三十萬。”弦是弓的一部分,代指弓。匈奴人在馬背上長大,自幼便能彎弓射箭。騎射能給步兵帶來極大的騷亂,並且騎射部隊還可以相機對步兵發起衝擊。可騎射並非不可戰勝。
漢武帝時期,李陵帶領千餘漢軍行軍,遭遇3萬單于主力,就最大限度的發揮了弓弩的威力。匈奴人見漢軍人少,便主動發起進攻。李陵就用弓弩迎擊,結果擊退了單于主力。後來匈奴集合左賢王、右賢王一起圍攻漢軍。在絕對數量優勢下,李陵部依舊屢次擊退匈奴人,最後因為耗盡箭矢,才兵敗被俘。(可憐太史公也跟著遭殃)
在西方,歐洲人同樣利用弓弩創造了絕佳的戰績。十字軍東征期間,獅心王理查就利用長矛方陣與長弓配合,讓薩拉丁的騎兵無計可施。雖然薩拉丁有騎射部隊,可因為姿勢原因,騎射的射程不如步弓。一般情況下,騎射也就能有個50到100多米的射程,而步弓卻可以射得更遠,尤其不列顛長弓射370米遠。最終薩拉丁退兵,十字軍大勝。
障礙物
除弓弩和長槍外,設定必要的阻礙抵擋騎兵是世界通用的法則。三國時期,中國就發明了拒馬,專門抵擋騎兵衝鋒。
除了拒馬外,戰車也成了步兵阻擋騎兵的法寶。比如李陵第一次接觸單于主力時,漢軍就使用戰車組成了營壘,令匈奴騎兵無法有效衝擊。南朝著名軍事統帥劉裕的卻月陣,也是利用戰車圍城一圈,配合長矛兵和弓弩手,最終順利擊敗了北朝的鐵甲騎兵。
另外,大盾也可以用來抵抗騎兵衝鋒。例如中世紀時期,槍兵就配備一種下尖上寬的三角盾牌。這種盾不僅能防箭矢,還能插到土裡從正面頂住騎兵。
-
4 # 小川讀歷史
在冷兵器時期,合理的利用長矛,弓弩,拒馬等裝備,能有效的幫助步兵戰勝騎兵。
對付騎兵最普通的武器,就是長矛。僅僅靠著一根或者幾根長矛或許沒什麼用,但是成千上萬根長矛組成的長矛方陣,才是騎兵最害怕的。
遇到那些善於騎射的騎兵,就得拿出弓弩來對付他們,在彈藥充足的前提下,弓弩兵能在騎兵近身之前,就大量的殺傷使得騎兵失去戰鬥力。
拒馬等障礙物,也是步兵在對付騎兵之時的立身之本,有效的依託拒馬,戰車,糧草車等障礙物,可以很好的抵抗騎兵的衝擊,利用自身堅固的防禦工事,給騎兵帶來大量的損失。
-
5 # 軍都弩
如果在平原地區,步兵軍團戰勝騎兵軍團的可能性非常低,步兵即使獲勝,追不上騎兵,步兵一旦戰敗,逃脫不了只能被屠殺,好比一隻烏龜想怎麼殺死一隻狐狸,因為步兵的行進速度與騎兵差距過大,騎兵只要簡單尾隨騷擾射擊,一旦把步兵的弓弩箭支或者糧草耗盡,或者造成步兵軍團心理崩潰就會形成騎兵對步兵的追殺勢態,一旦追殺勢態形成,戰爭就一邊倒了,步兵軍團就會全軍覆滅,李陵兵敗即是如此。
步兵軍團要想獲勝,需要依託有利地形,限制騎兵的機動性,使其騎射優勢喪失,誘其攻堅堵其退路,方可利用步兵防禦強的優勢殲滅而不是擊潰騎兵軍團,具體地形有險要的山地地形,寬且深的河流地形,堅固的城池設施,只有這種平衡措施,才可能對騎兵造成殲滅性打擊從而獲得實質勝利。
先說山地地形,宋太宗北伐,華北平原上東路曹彬大軍大敗,皇帝本人屁股中箭偷了馿車逃回,遼軍南下追殺,西路大軍因為攜帶百姓南撤被遼軍追上,楊業陣亡;只有田重進的中路大軍沿太行山北上,擊潰契丹守軍並在太行山地將南下契丹追殺大軍擊敗,有效阻止了遼國南下的趨勢,保住了北宋政權。
戰國時期李牧駐守雁門,下令匈奴入侵即退入堡壘堅守,不得與之作戰,否則斬之,一連幾年都是如此,匈奴也沒搶到什麼東西,李牧也沒殺傷匈奴,匈奴也感覺不到危險,俞加驕狂出入如入無人之境,終有一天匈奴大舉入侵,李牧堵其退路,圍而殲之,十餘萬匈奴全軍覆沒自此很長時間不敢騷擾中原地區,李牧即是利用山地地形,利於步戰不利騎射,匈奴退路不多的形勢,先使匈奴驕狂之,誘敵深入繼而突施殺手,一舉圍殲成功。
再說河流地形,南宋初年,金兀朮搜山檢海追趙構,趙構逃入大海,金軍北還時攜帶大量財寶北撤,過長江時被宋將韓世忠截住,兀朮差點死在此地,因為金軍馬上驍勇,水上可不行要不是有漢奸出主意,以騎兵為主的金軍即會全軍覆滅於長江之中,兀朮逃回,驚魂未定自此不敢輕易殺過長江,南宋得以苟延殘喘。
後世金朝海陵王完顏亮忘記兀朮教訓,也是妄圖打過長江去實現萬里車書盡混同,結果於長江邊上被南宋一介文人虞允文指揮南宋步軍徹底擊敗,完顏亮也在潰逃中被亂軍殺死,一代梟雄覆滅。
城池地形,明朝英宗年少,受太監蠱惑御駕親征被蒙古瓦剌部也先生俘,京師精銳大軍盡數覆滅,也先圍攻北京城,于謙先是擁立英宗弟弟繼位,接著組織大軍防守反擊,明軍以步兵為主,蒙古軍以騎兵為主,明軍依託京師周圍建築和主城上防禦,於北京城下大敗也先,同時傳檄外地明軍堵塞長城防線防止也先北撤,也先大軍唯恐退路被堵,只能倉皇逃走,不久即將明英宗送回,明朝社稷安定。
明朝晚期,袁崇煥依託遼西城池群,多次大敗滿洲八旗鐵騎,憑堅城,用大炮,努爾哈赤因為大意誤入明軍城防大炮射程,被炸成重傷不久死去,繼位的皇太極也自始至終被阻止於遼西地區,非常抑鬱,滿清自始至終無法攻破山海關城防,直至三桂降清。這個地形,清軍要想統一中原,保障良好的後勤和兵力補給通道,只能強攻堅城或者招降,否則即使繞過也極其忌憚。
再講一個城池地形的,北宋年間,契丹蕭太后揮軍南下,勢如破竹,直至被澶州城阻擋,北宋皇帝被宰相寇準逼迫御駕親征,宋軍士氣大振一舉射殺遼軍主帥蕭達凜,遼軍上下震恐,戰場形式對宋軍極其有利,但北宋皇帝輕易地與契丹講和,喪失了一次殲滅至少重創契丹的機會,但是北宋江山得以儲存。
-
6 # lenin主義者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首先,歷史上以步兵為主的軍隊戰勝以騎兵為主軍隊的戰例數不勝數,但純粹的步兵方陣戰勝純粹騎兵的戰例卻很少,主要原因是即便在中世紀,戰爭的形態往往是以複合兵種呈現的,比如岳家軍擊敗金國鐵浮屠的順昌之戰中,劉琦的騎兵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又如英國長弓手大勝法國騎士的克雷西戰役中,雖然長弓手起到了關鍵作用,到騎兵的配合也不可或缺。其次,取決一場戰爭勝負的因素有很多,天氣、裝備、士氣、地形、補給、訓練、準備以及指揮官決策等都是重要因素,單靠陣型是無法取得戰鬥的勝利的。
下面讓我們假設一場步兵方陣對戰騎兵在極端條件下的戰鬥:
公元1260年的一天,天氣晴朗,在淮北平原上一支1000人的南宋步兵遇到了一支1000人的蒙古騎兵。南宋步兵身著重甲,裝備精良,蒙古騎兵則是典型的輕騎兵。在1200至1300年中,在歐亞大陸上幾乎沒有誰能在野戰中擊敗蒙古人(艾英賈魯戰役除外),從機動性來看步兵顯然不是騎兵的對手,從戰法來看蒙古戰法獨步天下,天氣,地形均不利於宋軍,這時候,宋軍不管是發起衝鋒還是逃跑都將會是一場屠殺,只有堅守陣地,士兵排成緊密的方陣,用盾牌抵擋蒙古騎兵的箭雨,用馬拒,鹿柴抵擋騎兵的衝鋒,用弩箭進行有效的反擊,不管損失多麼嚴重,一定要堅守陣線不潰敗,當夜幕降臨,疲憊的蒙古人在射光了所有的箭後悻悻而去,這支宋軍才能存活下來。
-
7 # 江暮雲
用步兵戰勝騎兵,應當講求對症下藥。也就是說,根據騎兵的作戰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削弱和剋制。
騎兵,自然是以馬的存在為前提和基礎的。所以,有一句話叫“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就很好的概括了對付騎兵的方法。也就是優先使用強弓硬弩射殺騎兵的馬,或者結陣用長槍斃殺敵人的馬,馬倒了騎兵也自然不能稱之為騎兵。
騎兵的優勢在於速度快、衝鋒、長距離奔襲、迂迴包抄,譬如《戰國策》對騎戰的描繪:"疾如錐矢,戰如雷電,解如風雨。"但同時,適合騎兵賓士的場地是有限的,只能是一馬平川的地形,因為我們不可能指望所有的戰馬都像赤兔馬一樣“跋山涉水如履平地”。受地形的限制太大,也就成為了騎兵最大的弱點。
所以,針對騎兵的這一弱點,要戰勝騎兵,就得佔據有利地形,居高臨下。充分利用地形的優勢,將騎兵引入不適合衝鋒賓士的沼澤、林地、山地等地區。騎兵不能衝鋒,馬不能成為士兵戰鬥力的加持,反而會成為累贅。這也印證了:在平易之地,"一騎可當步八人",如果騎兵不能馳逐,則"一騎不能當一人"!
倘若在平原上面對騎兵,失去了地形優勢,騎兵對付步兵基本就相當於踩螞蟻。在這種情況下,要最大限度的阻滯騎兵的衝鋒。就是利用剛砍的樹木及各種木料做成拒馬木,削減騎兵衝鋒的優勢。然後主動的進行防守反擊,在敵方騎兵喪失優勢之後,主動出擊消滅其有生力量。
-
8 # 鋒芒半露
風箏戰法,可參考蒙古大軍!
蒙古大軍的裝備比較簡陋,主要以弓箭和馬刀作為武器。而歐洲重騎軍的裝備精良,配備的武器是長矛、短劍等。但是在戰場上,裝備以及戰術都非常重要,尤其是戰術,只要戰術合適,可以彌補裝備上的不足,是關鍵中的關鍵。
蒙古騎兵使用了迂迴戰術,始終與歐洲重騎軍拉開距離,用弓箭進行長距離的攻擊,這讓歐洲重騎軍在戰場上發揮了不了近距離進攻的優勢,加上蒙古人的射術精湛,弓箭設計有來自東方的技術,破甲能力很強,歐洲軍隊難以抵擋。
回覆列表
區別主要在於護甲,重騎兵的護甲更為全面更加堅固。戰場上的作用:輕騎兵的任務主要是掩護側翼、襲擾敵陣、追擊逃敵、擴大戰場控制面積。重騎兵的任務就比較少了,主要用於衝擊敵陣,一般作為決定性的打擊力量使用,說白了就是王牌部隊。啊,對了,要說古代的輕重騎兵之間的區別還有一個,就是地位與財富的差別,輕騎兵的地位和財富一般情況下不如重騎兵,因為古代軍隊的裝備多數是士兵自己購買,所以只有有錢有地位的人,才能裝備足夠堅固的昂貴盔甲,併購置能夠承載這個重量的高大戰馬。PS:上面那位說了那麼一大堆,可貌似沒回答提問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