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蛙聲一遍


    送陳章甫

    李頎〔唐代〕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陰長。

    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

    陳侯立身何坦蕩,虯鬚虎眉仍大顙。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東門酤酒飲我曹,心輕萬事如鴻毛。

    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雲高。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鄭國遊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

    完善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四月南風吹大麥一片金黃,棗花未落梧桐蔭已遮滿道路。

    早晨辭別青山晚上又相見,出門聞馬鳴令我想念故鄉。

    陳侯的立身處世襟懷坦蕩,虯鬚虎眉前額寬儀表堂堂。

    你胸藏詩書萬卷學問深廣,怎麼能夠低頭埋沒在草莽。

    在城東門買酒同我們暢飲,心寬看萬事都如鴻毛一樣。

    喝醉酒酣睡不知天已黃昏,有時獨自將天上孤雲眺望。

    今日黃河波浪洶湧連天黑,行船在渡口停駐不敢過江。

    你這鄭國的遊人不能返家,我這洛陽的行子空自嘆息。

    聽說你在家鄉舊相識很多,罷官回去他們如何看待你?


    註釋

    陳章甫: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人。

    陰:同“蔭”。一作“葉”。

    “青山”二句:是說陳章甫因朝夕相見的青山而起思鄉之情。一說因為思鄉很快就回來了,意即早晨辭別故鄉的青山,晚上又見到了。嘶:馬鳴。

    陳侯:對陳章甫的尊稱。

    虯鬚:捲曲的鬍子。虯。蜷曲。大顙(sǎng):寬大的腦門。顙:前額。

    貯:儲存。

    “不肯”句:是說不肯埋沒草野,想出仕作一番事業。陳章甫曾應制科及第,但因沒有登記戶籍,吏部不予錄用。經他上書力爭,吏部只得請示破例錄用,這事受到天下士子讚美,陳章甫也因此名揚天下,但一直仕途不順。

    “東門”二句:寫陳章甫雖仕實隱,只和作者等人飲酒醉臥,卻把萬世看得輕如鴻毛。酤(gū)酒:買酒。飲:使……喝。曹:輩,儕。皆:一作“如”。鴻毛:大雁的羽毛,比喻極輕之物。

    津口:渡口。一作“津吏”:管渡口的官員。

    鄭國遊人:指陳章甫,河南在春秋時鄭國故地,陳章甫曾在河南居住很近,古作者稱其為“鄭國遊人”。

    洛陽行子:李頎自稱,因李頎曾任新鄉縣尉,地近洛陽,故名“洛陽行子”。

    “聞到”二句:聽說你在故鄉相識很多,你已經罷了官,現在他們會如何看待你呢?故林:故鄉。陶淵明《歸園田居》:“羈鳥戀故林。

  • 2 # 風針

    這是一首差別詩。時陳章甫正被免職回鄉。詩中極力讚美了陳的品格、氣質,充滿了慰藉之情,顯得曠達、豪放,可見詩人和陳章甫對於棄職都是不在意的。
    【評析】:
    李頎的送別詩,以善於描寫人物著稱。此詩的開頭四句寫送別,輕快舒坦,情懷曠達。中間八句,寫陳章甫志節操守,說他光明磊落,清高自重。這八句是詩魂所在(前四句寫他的品德、容貌才學和志節;後四名寫他形跡脫略,不與世俗同流,借酒隱德,自持清高)。最後六句,用比興手法暗喻仕途險惡,世態炎涼。然而詩人卻不以為芥蒂,泰然處之。筆調輕鬆,風格豪爽,別具一格。

  • 3 # 青煙嫋嫋風吹散

    《唐才子傳》記載李欣生性疏簡,厭倦世務,後棄官歸於潁陽,長期居住嵩山,並好結塵外之交,本詩所說的陳章甫就是李欣的塵外之交,陳章甫也是不拘小節,曾制策登科,任太常博士,但由於仕途不暢,罷官還鄉,兩人在嵩山東隱居多年,一起讀書,情誼深厚。


    開篇回句點出送別事件及時間,夏日時節,隴上麥黃,陣陣南風吹來,花葉鬱郁鬱蔥蔥,此情此景,作者設宴送別陳章甫,回到思念的故鄉。青山連綿不斷,一路上入眼皆是,早上與之告別,晚上又能相見,可離別的友人一旦分手,卻不能朝夕相逢。故此句是景語也是情語。


    “陳侯立身何坦蕩,虯鬚虎眉仍大顙。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這四句分別介紹了陳章甫的品格、外貌、才學、志向,他胸懷坦蕩,氣宇軒昂,儀表不俗,同時讀書萬卷,學識淵博,壯志凌雲,不甘沉淪。


    可接下來,作者卻筆鋒一轉,就是這樣一個“不肯低頭在草莽”的入世之人,卻不以經濟世務為重,好飲酒高臥,心輕萬事,有時還凝望天空中的雲朵,不時流露出出世的思想。顯然這種志向與外在行為是矛盾的,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陳章甫如此怪誕的行為呢?“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表面看來,這是作者感嘆河水湍急,難於擺渡,但卻不能如此做實理解,而是象徵性地道出了陳章甫佳途不順、無人伸出援手的困境。


    行文至此,我們已經感受到陳章甫在八面玲瓏的官場中的尷尬以及在處世須謹慎的現實中的步履維艱。事實上,陳章甫正是懷才抱器卻沉淪下僚的典型,他寧可碰壁也不願隨波逐流,故脫略行跡,以酩酊示人,掛職還鄉。


    最後四句道出了離情別緒,他們兩人一為“鄭國遊人”,一為“洛陽行子”,都是在外客居漂泊者,身份相似,境遇相同,都有同是天涯淪落人。“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陳章甫親朋故舊雖多,可一旦罷官,便門可羅雀、無人問津,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可見一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著名的書法家:姓名加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