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gzru2053
-
2 # 美好8769987811332
給你推薦一下我的分割槽方法,一共分5個區,其中第一個區(C盤)30G,最後一個分割槽(G盤)30G,其他分割槽全部80G。C盤安裝系統和預設的程式,比如我的文件、臨時檔案、虛擬記憶體等;D盤安裝常用軟體,放置安裝檔案和其他臨時程式;E盤,放遊戲;F盤放電影影片;G盤做為專門的備份盤,可以備份系統,和一些重要的東西。這是我的分割槽方法,已經使用了好幾年了,自己感覺還行,希望能對你有點幫助。
1./swap交換分割槽,一般為你機器記憶體的兩倍,少於這個容量,系統無法進入休眠。
實質是硬碟上的交換空間而非分割槽,所以沒有格式,預設休眠將資料儲存於此可以取消(如不用swap必須再設定方可休眠)——多數有1GB記憶體的桌面使用者只要1.5GBswap即可。2GB以上記憶體的很多使用者實際並不需要它——注意,大量處理音訊、影片、圖片需要3GB以上的交換空間。
2./根分割槽,一般選擇15G即可,預設ext4,如不獨立劃分以下介紹的分割槽,則其都歸於此分割槽,即使最最新的新手也可以考慮30GB為上限——通常不會用到此3./boot分割槽建議ext2,預設ext4。這個分割槽包含了作業系統的核心和在啟動系統過程中所要用到的檔案,建這個分割槽是有必要的,因為目前大多數的PC機要受到BIOS的限制,況且如果有了一個單獨的/boot啟動分割槽,即使主要的根分割槽出現了問題,計算機依然能夠啟動。
這個分割槽的大小約在60MB—120MB之間,不超過150MB。研究核心用1G足矣。
4./home分割槽,預設ext4,私人檔案,就把剩下的空間都放在這裡算了以上是基本需求。
/usr分割槽100G預設ext4,存放系統和個人軟體的地方,這個你自己決定,安裝程式比較多的話多分點。
你也可以單為/user/local配置個分割槽,這個是安裝個人軟體的地方。
/var/log分割槽1G預設ext4,系統日誌記錄分割槽,如果設立了這一單獨的分割槽,這樣即使系統的日誌檔案出現了問題,它們也不會影響到作業系統的主分割槽。
/tmp分割槽5G預設ext4,tmp分割槽用來存放臨時檔案。對於網路伺服器來說是有必要的。
這樣即使程式執行時生成大量的臨時檔案,或者使用者對系統進行了錯誤的操作,檔案系統的其它部分仍然是安全的。
因為檔案系統的這一部分仍然還承受著讀寫操作,所以它通常會比其它的部分更快地發生問題。
系統臨時資料夾,一張DVD光碟的容量就行了。
/opt分割槽1G附加程式存放地方/bin分割槽預設ext4,絕少劃分的分割槽,存放標準系統實用程式。
分割槽的順序最好是把boot分割槽靠前,swap分割槽最後。
如果是整個硬碟安裝一套Linux系統,一般來講boot放到最前面,並且把boot設定為主分割槽,其它都設定為邏輯分割槽。
如果是雙系統或多系統安裝,一般都選擇邏輯分割槽即可。
建立分割槽後,在安裝之前需要更新分割槽表,所以如果您是硬碟安裝,並且ISO放在本磁碟的某個分割槽,由於安裝程式無法解除安裝該掛接(感覺是安裝程式的問題,相信這些相容問題在以後的版本會有解決),可能無法更新分割槽表,也就是說可能無法使用手動分割槽繼續安裝。
所以要麼使用光碟安裝,要麼把ISO換到另一個硬碟分割槽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