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楊帶您看電影
-
2 # 侃侃歷史Sly
戰亂參與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八王,還有西晉朝廷
-
3 # 遠見卓識糯米7h7
司馬炎建立晉王朝以後,第一個措施就是大封同姓諸侯王二十七人,授以中央和地方的軍政大權,允許他們自己選任王國內的大小官吏。由此種下了西晉王朝內部割據紛爭的禍根,導致後來長達十六年之久的內戰,稱為八王之亂。所謂八王,是指先後參與爭奪政權的汝南王司馬亮(司馬懿第四子)、楚王司馬瑋(司馬炎第五子)、趙王司馬倫(司馬懿第九子)、齊王司馬同(司馬昭之孫)、長沙王司馬義(司馬炎第六子)、成都王司馬潁(司馬炎第十六子)、河間王司馬顒(司馬懿弟司馬孚孫)、東海王司馬越(司馬懿弟司馬馗孫)。這八個諸侯王之間爭鬥廝殺,把西晉王朝搞得元氣大喪。短命的西晉王朝,在司馬炎去世後,只維持二十七年就被漢(後稱前趙)滅亡。
晉元熙元年(公元290年),司馬炎病危,下詔司馬亮、楊駿共同輔政。楊駿指使其女兒楊皇后,假傳武帝口授詔書,由楊駿獨掌朝政,逼走司馬亮。晉武帝司馬炎死後,太子司馬衷繼位為晉惠帝。司馬衷是個白痴,而皇后賈南風卻兇狠奸詐。晉惠帝接位後,楊駿獨攬朝綱,令賈后十分惱恨。元康元年(公元291年)三月,賈后與楚王司馬瑋合謀,由司馬瑋領兵進京,殺了楊駿和他的兩個弟弟,楊氏親屬徒黨被殺數千人。接著,賈后又把楊太后廢為庶人,逼她絕食而死。賈后策動的宮廷政變,拉開了八王之亂的序幕。
楊駿死後,朝廷大權改由宗室元老司馬亮和元老重臣衛瓘共同掌握。一心想專權的賈后仍然未能如願,自然於心不甘,便又利用楚王司馬瑋與汝南王司馬亮之間的矛盾,先以惠帝的名義下手詔給司馬瑋,以司馬亮要廢惠帝為藉口,命其領軍誅殺司馬亮和衛瓘。待司馬瑋殺了司馬亮之後,賈后又知否認惠帝曾經下過手詔,給司馬瑋加上假傳聖旨、擅殺大臣的罪名,除掉了司馬瑋。
賈后為保持自己的統治地位,對惠帝與嬪妃謝氏所生的兒子立為太子,恐日後當政對她不利,便將太子廢為庶人。賈后廢黜太子之舉,引發朝廷大臣紛紛議論,憤憤不平。掌握宿衛禁軍的司馬倫見有機可乘,便在親信孫秀的建議下,派人四處散佈流言,誘使賈后毒殺了被廢的太子,隨即利用朝臣和禁軍對賈后殺太子的怨恨情緒,邀約齊王司馬同等一同起兵,於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四月,殺了賈后。次年正月,野心勃勃的司馬倫乾脆廢黜了晉惠帝,自己當起了皇帝。
趙王司馬倫一旦稱帝,頓使自己成為眾矢之的。誅殺賈后之後出鎮許昌的齊王司馬同首先發難,鎮守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和駐守關中的河間王司馬顒等人響應起兵。三王聯兵打敗了司馬倫的軍隊。司馬倫和孫秀相繼被殺。但諸侯王之間的混戰並未止息,反而越演越烈,規模也越來越大,從宮廷逐漸擴充套件到地方。
趙王司馬倫被殺以後,齊王司馬同入京輔政。但他輔政有失眾望,特別是在選立太子的問題上,同其他諸侯發生矛盾。此時,惠帝的子孫都已死去,司馬穎和司馬義作為惠帝的兄弟,本來都有可能被立皇太弟,成為皇位的繼承人。而司馬冏卻立清河王司馬遐(司馬炎第十四子)年僅八歲的兒子司馬覃為皇太子,以便於他長久專制朝政。因此,遭到司馬頴和司馬義的劇烈反對。此時,鎮守關中的河間王司馬顒也加入反對行列。太安元年(公元302年)十二月,司馬顒首先派兵進攻洛陽。已在洛陽的司馬義,乘此良機,舉兵討伐司馬同,在京城展開了激戰,齊王司馬同兵敗被殺,其黨羽被殺二三千人。
三王聯合打敗司馬同以後,司馬義留在洛陽執政,司馬頴以大將軍名義在鄴城遙加控制。司馬顒原想廢黜惠帝,擁立司馬頴,而他自己則當宰相專政。司馬潁也嫌司馬義不肯完全聽從自己的擺佈。因此,僅僅數月,原先同盟者之間發生了新鬥爭。司馬潁與司馬顒聯合起兵,發動對洛陽的進攻。司馬顒以部將張方為都督,領兵七萬進攻洛陽,司馬穎以陸機、石超等督兵二十萬,南攻洛陽。此時,司馬義所能指揮的洛陽軍隊也有數萬人。交戰雙方集結的軍隊達到三十萬以上,是八王之亂以來軍隊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激戰。司馬義的軍隊,曾在建春門外一度擊敗司馬頴南下的軍隊,陸機、陸雲兄弟因戰敗遭誣陷被殺,但畢竟眾寡懸殊而漸趨劣勢。洛陽城被圍日久,內部發生了變亂。東海王司馬越暗中與殿中諸將相約,動用皇城禁衛軍收捕了司馬義,交給了司馬顒的部將張方,被張方用火燒死。司馬潁進入洛陽,擔任了丞相,司馬越擔任尚書令。
司馬頴廢黜了太子司馬覃,自為皇太弟,又返回鄴城。司馬穎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兒子,惠帝的弟弟,由他擔任西晉皇位的繼承人,但司馬頴恃功驕奢,鄴城實際上成了西晉朝廷的政治中心。東海王司馬越也野心勃勃,乘機統率洛陽禁軍,於永興元年(公元304年)七月,擁持著惠帝討伐司馬潁。在湯陰一戰中,討伐軍遭到了慘敗,惠帝被作為俘虜落到司馬潁軍隊之手,司馬越逃回自己的封國。司馬潁打敗了司馬越,並將惠帝控制在自己的手裡。但在此時,幽州刺史王浚,聯合鮮卑、烏桓等部的軍隊,討伐司馬穎,很快攻破了鄴城,司馬穎僅帶數十騎挾持惠帝投奔洛陽。而此時的洛陽,已經由司馬顒的部將張方控制。司馬潁到了洛陽,已失去了往日的權勢,再也無法干預政事了。同年八月,匈奴族劉淵起兵反晉,使控制洛陽的張方感到威脅,便挾持惠帝和司馬頴、司馬顒遷往長安。一到長安,司馬顒就廢黜了司馬潁,另立司馬熾為皇太弟。
司馬越不甘心失敗,又在永興二年起兵征討長安,被王浚等人推為盟主。豫州刺史劉喬抗擊司馬越,司馬顒、司馬潁聲援劉喬。河橋一戰,司馬越擊敗劉喬,隨即進攻司馬顒。司馬顳想和司馬越講和,又怕張方不從,便派人殺了張方,送首級給司馬越求和,遭到拒絕。數月後,司馬越的軍隊攻入長安,把惠帝迎回洛陽。司馬穎、司馬顳如喪家之犬,分頭逃竄,不久就被司馬越的部屬所殺。至此,八王之亂便畫上了句號。在八王之亂中,除司馬越後來因病去世,其他七王都被殺。西晉王朝也在曠日持久的戰亂中耗盡了元氣,很快就滅亡了。
回覆列表
司馬懿,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他的孫子司馬炎稱帝,建立西晉。可好景不長,西晉發生了“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是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政權而引發的動亂,前後共持續16年。
“八王之亂”以楊駿被殺後衛瓘、汝南王司馬亮輔政,並與賈后對抗為起始,以東海王司馬越奪取大權宣告結束。戰亂的參與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這八位的背景和結局都是怎樣的呢?
汝南王司馬亮:
背景:司馬亮是晉宣帝司馬懿第四子,晉景帝司馬師、晉文帝司馬昭異母弟,西晉宗室。
結局:晉武帝病重,有意託孤於司馬亮,在楊駿阻撓下並未成功。楊駿被殺後,司馬亮入朝任太宰,與衛瓘分掌朝政,大肆封官失去人心。不久,司馬瑋矯詔將司馬亮殺死。
楚王司馬瑋:
背景:晉武帝司馬炎第五子,晉惠帝司馬衷異母弟,西晉宗室。
結局:汝南王司馬亮、太保衛瓘建議讓司馬瑋到封國去,司馬瑋對此怨憤。衛瓘等人因長史公孫宏、舍人岐盛輕薄無德,並受司馬瑋親寵,會給朝廷帶來禍患,打算收捕岐盛。岐盛得知此事,和公孫宏密謀,假稱司馬瑋的命令,向皇后賈南風說司馬亮、衛瓘壞話。司馬瑋偽造詔書準備除掉衛瓘等人,不久兵敗被處死。
趙王司馬倫:
背景:晉宣帝司馬懿第九子,晉景帝司馬師、晉文帝司馬昭之弟,晉武帝司馬炎的叔叔,西晉宗室。
結局:愍懷太子司馬遹被殺後,司馬倫鼓動司馬遹的東宮舊部起兵討伐賈后,賈后被殺。後,逼晉惠帝讓位與自己。登基後,任用小人掌政並大肆封官來收買人心。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起兵討伐司馬倫。無奈,司馬倫宣佈退位迎晉惠帝復位,自己帶著家人前往金墉城,之後,朝廷派遣使者賜死司馬倫。
齊王司馬冏:
背景:晉文帝司馬昭之孫,齊獻王司馬攸次子,晉武帝司馬炎之侄,晉國宗室。
結局:永寧二年八月,司馬冏立八歲的清河王司馬覃為太子,自為太子太師。十二月,長沙王司馬乂圍攻洛陽,司馬冏敗,被擒斬首。
長沙王司馬乂:
背景:晉武帝司馬炎第六子,晉惠帝司馬衷異母弟,西晉宗室。
結局:永平元年,受兄司馬瑋的牽連,被貶為常山王。永寧元年,司馬乂響應齊王司馬冏等三王,討伐司馬倫,因功授任撫軍大將軍,復封長沙王。太安二年,張方派遣部將郅輔率領三千兵卒,前往金墉城逮捕並燒死司馬乂。
成都王司馬穎:
背景:晉武帝司馬炎第十六子,晉惠帝司馬衷、晉懷帝司馬熾的兄弟,晉愍帝司馬鄴的叔父,西晉宗室。
結局:司馬穎除去司馬乂後,增封二十郡,拜丞相,又立為皇太弟。後來,王浚與司馬騰討伐司馬穎,司馬穎等挾惠帝奔洛陽。306年九月,頓丘太守馮嵩將成都王司馬穎及二子,送鄴城,范陽王司馬虓將他們幽禁。十月,司馬虓暴斃。長史劉輿矯詔賜死司馬穎及二子。
河間王司馬顒:
背景:晉宣帝司馬懿三弟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孫,太原烈王司馬瑰之子,晉武帝司馬炎的堂兄弟,西晉宗室。
結局:永寧二年,李含假稱受密詔說服司馬顒討伐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後又廢太子司馬覃,立成都王司馬穎為皇太弟。永興三年,東海王司馬越率義軍討伐司馬顒,司馬顒接連挫敗,義軍逐佔據關中,司馬顒保守孤城。同年,司馬越以詔書徵召司馬顒入朝任司徒之職,司馬越之弟南陽王司馬模派將軍梁臣將司馬顒掐死。
東海王司馬越:
背景:晉宣帝司馬懿四弟東武城侯司馬馗之孫,高密文獻王司馬泰長子,西晉宗室。
結局:司馬越先後擊敗了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等諸王的勢力後開始掌權,晉惠帝死後立太弟司馬熾為皇帝。司馬越自任太傅輔佐朝政,輔政期間大權獨攬,殺戮朝臣,導致各方起兵討伐,司馬越自請出徵石勒,永嘉五年司馬越憂懼而死。
司馬越的死,標誌著“八王之亂”的終結。這場皇族內鬥,導致了西晉滅亡,更導致了近300年的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