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敘事研究的特點
教育敘事研究的基本特點是研究者以敘事或講故事的方式表達對教育的理解和解釋。它不直接定義教育是什麼,也不直接規定應該怎麼做,它只是給人們講一個或多個教育故事,讓讀者從故事中領悟到教育是什麼或者應該怎麼做。概括地說,教育敘事研究有如下幾個特點。
1.客觀性
教育敘事研究所敘述的內容是已經發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對未來的展望,它所報告的內容是實際發生的客觀事實,而不是敘事者的主觀想象。
2.情節性
敘事談論的是特別的人和特別的事,不是記流水賬,而是記述有情節、有意義的相對完整的事件。
3.體驗性
教育敘事要有敘事者及事件關係人的情感體驗,以產生生動、感人、引起共鳴的效果。
4.反思性
作為一種研究,僅用事例說話是不夠的,還應當有作者的反思,並採用夾敘夾議的方式寫作,這樣可以增加教育敘事的理性色彩,從而產生“研究”的效果。
下面是一則簡短的教育敘事案例,題目叫作《一包口含片》,我們從中可以具體地瞭解教育敘事研究的上述特點。
面對總是惹我生氣的學生,我的方法便是“疾言厲色”地吼叫,可時間長了,便不再有效。
五年前的一天,有位同事在辦公室裡告訴我,如果孩子們鬧得越歡,你的音量就要降得越低,這樣沒準兒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按照同事的建議,再次遇到問題時,我就儘量壓低聲音。這一招果然見效,那幾個淘氣包似乎因為聽不見我在說什麼,也收斂了許多,做到儘量不出聲。
沒費力就把學生們“治”住了,今天我心情特高興,回到家便迫不及待地開啟手提包準備明天的課。
“什麼東西?”我自語道。一個用草紙包著的長方體映入了我的眼簾。不管是什麼,拆開看看吧,總不可能是炸彈吧!懷著好奇的心情,我拆開了紙包,原來是一盒金嗓子喉片。誰放進去的?我的嗓子又沒病。我的心中畫了一大堆問號。
這時,手機響了一聲。開啟一看,是一條簡訊:“老師,您看到我在您包裡放的金嗓子喉片了嗎?我聽見您的聲音沙啞了,給您買的。——您的學生盧小月。”
我的心為之一動,這是怎樣的一個孩子呀!她的心是那樣的細,她的眼睛是那樣的尖,老師的舉動都在她的眼中,都在她的心中……淚水不禁模糊了我的眼睛。
我連忙拿起手機給盧小月發簡訊:“謝謝,真讓老師感動!”幾分鐘後,一條簡短的資訊又回覆過來:“不客氣。”
雖然這條簡訊之後,我們再也沒有交流,但這幾行字已深深地植入我的心間。今天這個小小的手段“收穫”了一份師生間難得的真情,讓我激動不已。五年了,我和孩子們的關係已經不僅僅是師生,更多的是朋友,是親人。也許愛不是用來說的,行動才是愛的最高境界。這一盒小小的口含片,讓我堅信最初的選擇是正確的,讓我更堅定自己的步伐,做孩子們喜愛的老師。
二、教育敘事研究的基本題材
教育敘事通常包含三種基本題材,即教學敘事、生活敘事和自傳敘事。
1.教學敘事
教學敘事即教師將某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或課堂教學的某一方面(比如課堂提問、課堂評價、生成性資源的把握和利用等)相對完整地敘述出來。教學敘事不是對課堂教學進行“錄影”,不是簡單的“課堂實錄”。“課堂實錄”不能表現教師的反思以及反思之後得到的教學改進策略,而教學敘事則需要將敘事者對教學的理解以及對教學實踐的反思寫入相關的“故事情節”中,用“當時我想……” “現在想起來……” “如果再有機會上這一節課,我會……”等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教學改進”的考慮。
2.生活敘事
生活敘事是指課堂教學之外的教育工作敘事。大家都知道,教師的育人活動並不限於課堂教學,課堂之外的教育活動還有很多,比如與學生談話、家訪等。因此,教師的“敘事”除了“教學敘事”,還包括教師本人對課堂教學之外所發生的教育生活事件的敘述,包含“德育敘事” “管理敘事” “社會實踐敘事”等。
3.自傳敘事
自傳敘事就是研究者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每個教師從“新手”到“熟手”,從“實習教師”到“骨幹教師”,都會有自己的困惑和反思、汗水和歡樂。教師以“自傳敘事”的方式學會“自我反思”,並經由“自我反思” “自我評價”而獲得某種“自我意識”。讀“故事”的人則可以從這樣的“敘事”中瞭解到教師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的轉變,看到他們專業素養和專業績效的提升。
對於中小學教師而言,無論是何種題材的教育敘事,都將使自己的“專業故事”不再隨時間的流逝而流逝,而是以研究的形式保留“歷史”,賦予那些看似平凡、單調、重複的教育活動以獨特的體驗和韻味,從而沉澱一份難忘的人生感悟。
三、開展教育敘事研究的若干策略
1.要勤於學
養成讀書學習的習慣,不斷提高理論素養,是開展研究工作的基礎。雖然中小學教師開展教育敘事研究,進行校本科研,不必像專門從事教育研究的人員那樣具有豐富的教育理論,但並不是說不需要理論,理論的價值在任何方式的研究中都是不可忽視的。教師可以根據研究課題和解決問題的需要,有計劃地、深入地、系統地閱讀一些教育理論專著和文章,提倡同伴共讀,及時交流讀書心得,分享學習體會。
2.要敏於事
一些中小學教師常常感覺沒有什麼可說的話題、可做的課題和可寫的東西。這種現象也許是教師長期忙於教學工作、為各種事務所困、對教育問題缺乏敏感性的緣故。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只要教師有意識地留意課堂現象、關注身邊的問題,就可以找到很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話題。教書育人活動方方面面的內容都可以成為敘事研究的課題。如果能夠養成記教育日記、寫課後反思的習慣,教師可講的教育故事就會越來越多,教學也會越來越有意思。
3.要善思考
勤于思考是中小學教師開展敘事研究的根本要求。教師試圖發現和講述自己所遇到的某個教育問題或教育事件時,需要認真思考;當問題或事件發生後,教師要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需要深入思考;對問題或事件的解決過程、解決到什麼程度、方式方法如何、總體效果如何等,更需要深刻反思。思考是研究的靈魂。透過敘事研究中的思考,教師不僅可以深刻領會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而且可以從根本上改進教育教學行動。
4.要得於法
教育敘事研究的範圍廣、主題多樣、內容豐富。可以說,教師的教育活動範圍有多寬,其敘事研究的領域就有多廣;教師的工作有多少,其敘事研究的主題就有多少;教師工作的內容有多廣泛,其敘事研究的內容就有多豐富。因此,敘事研究似乎很難找到一個統一的格式、統一的規範和統一的要求。與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敘事研究更具靈活性和多樣性等特點。正是因為這些特點,教師在開展敘事研究時就更需要體現針對性,發揮創造性,使之產生更為明顯的研究效果。
當然,敘事研究作為一種研究方法,並非可以隨意而為,它應當具備一些基本的要素並滿足一定的要求。一般而言,這些基本要素和要求包括:第一,有鮮明的主題或引人入勝的問題;第二,有解決問題的技巧和方法;第三,有解決問題的情境性、衝突性、過程性、複雜性以及對故事中有關角色的描述;第四,有解決問題過程中及過程後的反思;第五,有透過理性反思所獲得的經驗或教訓,以及對所蘊涵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思想的提煉和昇華。教師如果掌握了敘事研究的這些基本要素和要求,並經常加以運用,就一定會不斷提高教育敘事的研究水平,從而更加有效地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
一、教育敘事研究的特點
教育敘事研究的基本特點是研究者以敘事或講故事的方式表達對教育的理解和解釋。它不直接定義教育是什麼,也不直接規定應該怎麼做,它只是給人們講一個或多個教育故事,讓讀者從故事中領悟到教育是什麼或者應該怎麼做。概括地說,教育敘事研究有如下幾個特點。
1.客觀性
教育敘事研究所敘述的內容是已經發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對未來的展望,它所報告的內容是實際發生的客觀事實,而不是敘事者的主觀想象。
2.情節性
敘事談論的是特別的人和特別的事,不是記流水賬,而是記述有情節、有意義的相對完整的事件。
3.體驗性
教育敘事要有敘事者及事件關係人的情感體驗,以產生生動、感人、引起共鳴的效果。
4.反思性
作為一種研究,僅用事例說話是不夠的,還應當有作者的反思,並採用夾敘夾議的方式寫作,這樣可以增加教育敘事的理性色彩,從而產生“研究”的效果。
下面是一則簡短的教育敘事案例,題目叫作《一包口含片》,我們從中可以具體地瞭解教育敘事研究的上述特點。
面對總是惹我生氣的學生,我的方法便是“疾言厲色”地吼叫,可時間長了,便不再有效。
五年前的一天,有位同事在辦公室裡告訴我,如果孩子們鬧得越歡,你的音量就要降得越低,這樣沒準兒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按照同事的建議,再次遇到問題時,我就儘量壓低聲音。這一招果然見效,那幾個淘氣包似乎因為聽不見我在說什麼,也收斂了許多,做到儘量不出聲。
沒費力就把學生們“治”住了,今天我心情特高興,回到家便迫不及待地開啟手提包準備明天的課。
“什麼東西?”我自語道。一個用草紙包著的長方體映入了我的眼簾。不管是什麼,拆開看看吧,總不可能是炸彈吧!懷著好奇的心情,我拆開了紙包,原來是一盒金嗓子喉片。誰放進去的?我的嗓子又沒病。我的心中畫了一大堆問號。
這時,手機響了一聲。開啟一看,是一條簡訊:“老師,您看到我在您包裡放的金嗓子喉片了嗎?我聽見您的聲音沙啞了,給您買的。——您的學生盧小月。”
我的心為之一動,這是怎樣的一個孩子呀!她的心是那樣的細,她的眼睛是那樣的尖,老師的舉動都在她的眼中,都在她的心中……淚水不禁模糊了我的眼睛。
我連忙拿起手機給盧小月發簡訊:“謝謝,真讓老師感動!”幾分鐘後,一條簡短的資訊又回覆過來:“不客氣。”
雖然這條簡訊之後,我們再也沒有交流,但這幾行字已深深地植入我的心間。今天這個小小的手段“收穫”了一份師生間難得的真情,讓我激動不已。五年了,我和孩子們的關係已經不僅僅是師生,更多的是朋友,是親人。也許愛不是用來說的,行動才是愛的最高境界。這一盒小小的口含片,讓我堅信最初的選擇是正確的,讓我更堅定自己的步伐,做孩子們喜愛的老師。
二、教育敘事研究的基本題材
教育敘事通常包含三種基本題材,即教學敘事、生活敘事和自傳敘事。
1.教學敘事
教學敘事即教師將某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或課堂教學的某一方面(比如課堂提問、課堂評價、生成性資源的把握和利用等)相對完整地敘述出來。教學敘事不是對課堂教學進行“錄影”,不是簡單的“課堂實錄”。“課堂實錄”不能表現教師的反思以及反思之後得到的教學改進策略,而教學敘事則需要將敘事者對教學的理解以及對教學實踐的反思寫入相關的“故事情節”中,用“當時我想……” “現在想起來……” “如果再有機會上這一節課,我會……”等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教學改進”的考慮。
2.生活敘事
生活敘事是指課堂教學之外的教育工作敘事。大家都知道,教師的育人活動並不限於課堂教學,課堂之外的教育活動還有很多,比如與學生談話、家訪等。因此,教師的“敘事”除了“教學敘事”,還包括教師本人對課堂教學之外所發生的教育生活事件的敘述,包含“德育敘事” “管理敘事” “社會實踐敘事”等。
3.自傳敘事
自傳敘事就是研究者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每個教師從“新手”到“熟手”,從“實習教師”到“骨幹教師”,都會有自己的困惑和反思、汗水和歡樂。教師以“自傳敘事”的方式學會“自我反思”,並經由“自我反思” “自我評價”而獲得某種“自我意識”。讀“故事”的人則可以從這樣的“敘事”中瞭解到教師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的轉變,看到他們專業素養和專業績效的提升。
對於中小學教師而言,無論是何種題材的教育敘事,都將使自己的“專業故事”不再隨時間的流逝而流逝,而是以研究的形式保留“歷史”,賦予那些看似平凡、單調、重複的教育活動以獨特的體驗和韻味,從而沉澱一份難忘的人生感悟。
三、開展教育敘事研究的若干策略
1.要勤於學
養成讀書學習的習慣,不斷提高理論素養,是開展研究工作的基礎。雖然中小學教師開展教育敘事研究,進行校本科研,不必像專門從事教育研究的人員那樣具有豐富的教育理論,但並不是說不需要理論,理論的價值在任何方式的研究中都是不可忽視的。教師可以根據研究課題和解決問題的需要,有計劃地、深入地、系統地閱讀一些教育理論專著和文章,提倡同伴共讀,及時交流讀書心得,分享學習體會。
2.要敏於事
一些中小學教師常常感覺沒有什麼可說的話題、可做的課題和可寫的東西。這種現象也許是教師長期忙於教學工作、為各種事務所困、對教育問題缺乏敏感性的緣故。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只要教師有意識地留意課堂現象、關注身邊的問題,就可以找到很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話題。教書育人活動方方面面的內容都可以成為敘事研究的課題。如果能夠養成記教育日記、寫課後反思的習慣,教師可講的教育故事就會越來越多,教學也會越來越有意思。
3.要善思考
勤于思考是中小學教師開展敘事研究的根本要求。教師試圖發現和講述自己所遇到的某個教育問題或教育事件時,需要認真思考;當問題或事件發生後,教師要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需要深入思考;對問題或事件的解決過程、解決到什麼程度、方式方法如何、總體效果如何等,更需要深刻反思。思考是研究的靈魂。透過敘事研究中的思考,教師不僅可以深刻領會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而且可以從根本上改進教育教學行動。
4.要得於法
教育敘事研究的範圍廣、主題多樣、內容豐富。可以說,教師的教育活動範圍有多寬,其敘事研究的領域就有多廣;教師的工作有多少,其敘事研究的主題就有多少;教師工作的內容有多廣泛,其敘事研究的內容就有多豐富。因此,敘事研究似乎很難找到一個統一的格式、統一的規範和統一的要求。與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敘事研究更具靈活性和多樣性等特點。正是因為這些特點,教師在開展敘事研究時就更需要體現針對性,發揮創造性,使之產生更為明顯的研究效果。
當然,敘事研究作為一種研究方法,並非可以隨意而為,它應當具備一些基本的要素並滿足一定的要求。一般而言,這些基本要素和要求包括:第一,有鮮明的主題或引人入勝的問題;第二,有解決問題的技巧和方法;第三,有解決問題的情境性、衝突性、過程性、複雜性以及對故事中有關角色的描述;第四,有解決問題過程中及過程後的反思;第五,有透過理性反思所獲得的經驗或教訓,以及對所蘊涵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思想的提煉和昇華。教師如果掌握了敘事研究的這些基本要素和要求,並經常加以運用,就一定會不斷提高教育敘事的研究水平,從而更加有效地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