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40576869002766
-
2 # 使用者1437791886255773
經典粵劇有很多,下面我列舉一些給大家分享: 一、《梁山伯與祝英臺》之《十八相送》 演唱:黃少梅、梁玉嶸 二、《平貴別窯》 演唱:羅品超、曹秀琴 三、《秋墳》、《多情燕子歸》 演唱:小明星 四、《打銅鑼》、《拉郎配》、《借靴》 演唱:文覺非 五、《夜戰馬超》、《武松打虎》 演唱:白燕仔 六、《願為蝴蝶繞孤墳》 演唱:芳豔芬 七、《鴛鴦淚灑莫愁湖》 演唱:馮剛毅、吳瓊玉 八、《胡不歸》之《慰妻》 演唱:彭熾權、曾慧 九、《柳毅傳書》之《花好月圓》、《洞庭送別》、《牧羊哀話》 演唱:羅家寶、林小群 十、《牡丹亭》之《遊園驚夢》 演唱:文千歲、李寶瑩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或者“大戲”,廣東傳統戲曲之一,源自南戲,流行於嶺南地區等粵人聚居地。
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唸做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1] -
3 # 使用者1068355994526548
經典粵劇有很多,下面我列舉一些給大家分享: 一、《梁山伯與祝英臺》之《十八相送》 演唱:黃少梅、梁玉嶸 二、《平貴別窯》 演唱:羅品超、曹秀琴 三、《秋墳》、《多情燕子歸》 演唱:小明星 四、《打銅鑼》、《拉郎配》、《借靴》 演唱:文覺非 五、《夜戰馬超》、《武松打虎》 演唱:白燕仔 六、《願為蝴蝶繞孤墳》 演唱:芳豔芬 七、《鴛鴦淚灑莫愁湖》 演唱:馮剛毅、吳瓊玉 八、《胡不歸》之《慰妻》 演唱:彭熾權、曾慧 九、《柳毅傳書》之《花好月圓》、《洞庭送別》、《牧羊哀話》 演唱:羅家寶、林小群 十、《牡丹亭》之《遊園驚夢》 演唱:文千歲、李寶瑩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或者“大戲”,廣東傳統戲曲之一,源自南戲,流行於嶺南地區等粵人聚居地。
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唸做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1] -
4 # 使用者2348199202796535
粵劇的經典劇目有:
繼承了民間傳說、京劇崑劇等著名劇目,加上唐滌生所創作的劇目,使著名粵劇非常豐富。由於部分劇目受到非常喜愛,隨著新媒體的誕生,這些著名粵劇被拍攝成電影、電視劇、話劇,甚至音樂劇。
例如唐滌生名劇《帝女花》、《紫釵記》、《牡丹亭驚夢》、《雙仙拜月亭》、《再世紅梅記》、《蝶影紅梨記》、《香羅冢》、《紅了櫻桃碎了心》、《血染海棠紅》、《紅樓夢》、《三笑姻緣》、《花田八喜》、《白兔會》、《桂枝告狀》、《竇娥冤》(又名《六月飛霜》或《六月雪》)、由徐子郎編劇的《鳳閣恩仇未了情》和《無情寶劍有情天》、源於唐代傳奇小說《柳毅傳書》[78],源自晉劇著名傳統作品《醉打金枝》(編劇:蘇翁),《秦香蓮》、來自神魔小說的《鏡花緣》、《花蕊夫人》,還有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梁祝》。
傳統例戲有《六國大封相》、《天姬送子》、《賀壽》、《碧天賀壽》、《跳加官》、《祭白虎》、《玉皇登殿》、《觀音得道》、《香花山賀壽》。早期的天姬送子是每天都有不同的固定曲白,現在只有大送子和小送子,大送子是在正誕日戲前由臺柱演員演出的一折送子全本,唱做俱全,小送子是平日日戲前由二至三名次要演員演出的送子簡本。若在演出日遇上張五先師或田竇二師等誕辰節慶時,一般在夜戲尾場前,棚面和演員們在後臺師父神位前,演出賀壽送子,稱為後臺賀壽送子。神功戲尾戲有封臺儀式,演員的穿載和演出類似跳加官,但相對地簡短得多。跳加官有女加官,女加官和男加官的分別是演員不載面員,相同的是男女加官均是獨腳戲,演員身穿鳳冠霞帔,持牙笏,舞蹈中擺出“一品夫人”四字的架。
回覆列表
經典粵劇有很多,下面我列舉一些給大家分享: 一、《梁山伯與祝英臺》之《十八相送》 演唱:黃少梅、梁玉嶸 二、《平貴別窯》 演唱:羅品超、曹秀琴 三、《秋墳》、《多情燕子歸》 演唱:小明星 四、《打銅鑼》、《拉郎配》、《借靴》 演唱:文覺非 五、《夜戰馬超》、《武松打虎》 演唱:白燕仔 六、《願為蝴蝶繞孤墳》 演唱:芳豔芬 七、《鴛鴦淚灑莫愁湖》 演唱:馮剛毅、吳瓊玉 八、《胡不歸》之《慰妻》 演唱:彭熾權、曾慧 九、《柳毅傳書》之《花好月圓》、《洞庭送別》、《牧羊哀話》 演唱:羅家寶、林小群 十、《牡丹亭》之《遊園驚夢》 演唱:文千歲、李寶瑩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或者“大戲”,廣東傳統戲曲之一,源自南戲,流行於嶺南地區等粵人聚居地。
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唸做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