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時代擬人化,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性格,16世紀天真爛漫,18世紀理性十足,那麼,隨之而來的20世紀呢?
《了不起的蓋茨比》講述的就是20世紀的空虛、惆悵、浮華與失落
作為關鍵樞紐,20世紀是一個變化極其劇烈的時代,令許多人為之上癮。
它擁有數量極多的偉大思想家,這些人僅僅憑藉自己的頭腦,就為我們開闢了時下生活無處不在的“現代性”:
薩特掀起的存在主義思潮,讓“做你自己”“為自己而活”等理念深入人心,成為現代社會中不容置疑的金科玉律;
波伏娃帶來的女性主義理論,讓女性和親密關係正式登上世界舞臺,為人所重視,她的《第二性》,在當時給無數女性帶來了新的希望;
榮格提出的心理學模型,更是構成了現代人日常聊天的一大主題,內傾型、外傾型、人格模型、集體潛意識等等,只要是關注自我的人,都會聊上一聊······
存在、自我、親密關係、家庭、公共領域、私人空間、人工智慧,這些至今依然為人重視的議題,都是20世紀的思想聚焦點,它們深刻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模式。
可是,真要說20世紀的時代性格,卻不一定是激進、偉大、開啟“現代性”等積極而宏大的詞彙。
相反,狂飆突進的20世紀與當時的思想家們,他們內心最深處的感受,和我們自己、還有我們身邊的人都一模一樣:
世界那麼大,我該何去何從?
《海上鋼琴師》
“城市那麼大,看不到盡頭。在哪裡?我能看到嗎?
就連街道都已經數不清了,找一個女人,蓋一間房子,買一塊地,開闢一道風景,然後一起走向死路。
太多的選擇,太複雜的判斷了。
難道你不怕精神崩潰嗎?”
他們的恐慌
今天的我們,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瞬息萬變的網際網路時,那焦慮、不安、茫然的心態,和20世紀的思想家們幾乎是同根同源。
平日裡,數不清的熱點、短影片、自媒體淹沒了我們;面對被“包裝”成熱血、有夢想的一個個話題人物,我們越來越害怕這只是一場作秀······
被機器、被慾望裹挾著向前奔湧的我們,常常會覺得丟失了自己。
20世紀的他們,接連歷經了黑暗的中世紀、浪漫的文藝復興、高揚理性的啟蒙運動,一波三折,希望彷彿就在眼前,未來看似一片光明。
19世紀時,人們自信、理性、對一切充滿期待的模樣十分常見
不曾想,他們旋即就要面臨一個沒有宗教包容一切、被機器異化的新世界。
相較我們,他們其實更加慌亂、更加不安。
面對極速變化的新世界,人們率先表現出來的,就是對物質消費無止境前進的憂慮。
18世紀時,低價出售商品還會被看成是一種不合常規、不道德的行為;
有宗教信仰的資本暴發戶們還會受到良心的譴責,他們擁有的財富越多,心裡的擔憂也越重,生怕自己會被上帝懲罰,墮入地獄。
莎士比亞所撰寫的《威尼斯商人》反映當時人們對商人的看法
可是到了20世紀,一切都變了,傳統道德觀被踐踏,宗教被摒棄,財富被視為評價“人”的重大標準,各種各樣的掙錢機器晝夜不停地轉動······
諾瓦爾大街沒有卑下的姿態,不像資產階級的大街那樣向行人獻媚。
——薩特《噁心》
以前,還有傳統的道德觀在支撐一切,可是血腥的資本打碎了它;還有宗教可以信仰,可是跨越兩個世紀的理性主義也打碎了這個幻夢。
現實中的一切都在極速變化,而沒有原先的精神支柱了。
這棟樓今天建起了,明天就拆除;這個風潮,今天刮起來,明天又換了······商品擠走了健全的人,佔領了整個社會生活的全部。
它(資本)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 “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絡了。
——馬克思
生活越來越奇幻,人幾乎無所適從。
20世紀時席捲法國的“五月風暴”,爆發原因之一就是年輕人對“消費社會”的嚴重不滿
於是,20世紀的思想家們開始追問,世界到底怎麼了?我們該何去何從?
薩特的存在主義,波伏娃的女性主義,凱恩斯力挽狂瀾的經濟決策,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理論,榮格的人格模型,圖靈的人工智慧測試······
這些偉大思想家們的嘗試,方向不同、領域不同,卻都是為了找到心中的那個“羅馬”。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1596—1660)
如今,同樣處在焦慮中的我們,可以停一下腳步,回過頭去,看看20世紀的他們,是如何發揮思想的力量,如何在塵世洪流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如果把時代擬人化,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性格,16世紀天真爛漫,18世紀理性十足,那麼,隨之而來的20世紀呢?
《了不起的蓋茨比》講述的就是20世紀的空虛、惆悵、浮華與失落
作為關鍵樞紐,20世紀是一個變化極其劇烈的時代,令許多人為之上癮。
它擁有數量極多的偉大思想家,這些人僅僅憑藉自己的頭腦,就為我們開闢了時下生活無處不在的“現代性”:
薩特掀起的存在主義思潮,讓“做你自己”“為自己而活”等理念深入人心,成為現代社會中不容置疑的金科玉律;
波伏娃帶來的女性主義理論,讓女性和親密關係正式登上世界舞臺,為人所重視,她的《第二性》,在當時給無數女性帶來了新的希望;
榮格提出的心理學模型,更是構成了現代人日常聊天的一大主題,內傾型、外傾型、人格模型、集體潛意識等等,只要是關注自我的人,都會聊上一聊······
存在、自我、親密關係、家庭、公共領域、私人空間、人工智慧,這些至今依然為人重視的議題,都是20世紀的思想聚焦點,它們深刻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模式。
可是,真要說20世紀的時代性格,卻不一定是激進、偉大、開啟“現代性”等積極而宏大的詞彙。
相反,狂飆突進的20世紀與當時的思想家們,他們內心最深處的感受,和我們自己、還有我們身邊的人都一模一樣:
世界那麼大,我該何去何從?
《海上鋼琴師》
“城市那麼大,看不到盡頭。在哪裡?我能看到嗎?
就連街道都已經數不清了,找一個女人,蓋一間房子,買一塊地,開闢一道風景,然後一起走向死路。
太多的選擇,太複雜的判斷了。
難道你不怕精神崩潰嗎?”
他們的恐慌
今天的我們,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瞬息萬變的網際網路時,那焦慮、不安、茫然的心態,和20世紀的思想家們幾乎是同根同源。
平日裡,數不清的熱點、短影片、自媒體淹沒了我們;面對被“包裝”成熱血、有夢想的一個個話題人物,我們越來越害怕這只是一場作秀······
被機器、被慾望裹挾著向前奔湧的我們,常常會覺得丟失了自己。
20世紀的他們,接連歷經了黑暗的中世紀、浪漫的文藝復興、高揚理性的啟蒙運動,一波三折,希望彷彿就在眼前,未來看似一片光明。
19世紀時,人們自信、理性、對一切充滿期待的模樣十分常見
不曾想,他們旋即就要面臨一個沒有宗教包容一切、被機器異化的新世界。
相較我們,他們其實更加慌亂、更加不安。
面對極速變化的新世界,人們率先表現出來的,就是對物質消費無止境前進的憂慮。
18世紀時,低價出售商品還會被看成是一種不合常規、不道德的行為;
有宗教信仰的資本暴發戶們還會受到良心的譴責,他們擁有的財富越多,心裡的擔憂也越重,生怕自己會被上帝懲罰,墮入地獄。
莎士比亞所撰寫的《威尼斯商人》反映當時人們對商人的看法
可是到了20世紀,一切都變了,傳統道德觀被踐踏,宗教被摒棄,財富被視為評價“人”的重大標準,各種各樣的掙錢機器晝夜不停地轉動······
諾瓦爾大街沒有卑下的姿態,不像資產階級的大街那樣向行人獻媚。
——薩特《噁心》
以前,還有傳統的道德觀在支撐一切,可是血腥的資本打碎了它;還有宗教可以信仰,可是跨越兩個世紀的理性主義也打碎了這個幻夢。
現實中的一切都在極速變化,而沒有原先的精神支柱了。
這棟樓今天建起了,明天就拆除;這個風潮,今天刮起來,明天又換了······商品擠走了健全的人,佔領了整個社會生活的全部。
它(資本)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 “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絡了。
——馬克思
生活越來越奇幻,人幾乎無所適從。
20世紀時席捲法國的“五月風暴”,爆發原因之一就是年輕人對“消費社會”的嚴重不滿
於是,20世紀的思想家們開始追問,世界到底怎麼了?我們該何去何從?
薩特的存在主義,波伏娃的女性主義,凱恩斯力挽狂瀾的經濟決策,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理論,榮格的人格模型,圖靈的人工智慧測試······
這些偉大思想家們的嘗試,方向不同、領域不同,卻都是為了找到心中的那個“羅馬”。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1596—1660)
如今,同樣處在焦慮中的我們,可以停一下腳步,回過頭去,看看20世紀的他們,是如何發揮思想的力量,如何在塵世洪流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