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助人自助挺自在

    油大的,甜的,糯的都挺抗餓的!在我們這裡,油炸糕就完美地結合了以上幾點,所以早晨吃兩塊油炸糕,一天都不餓

  • 2 # 北美天涯

    說到如何耐餓、耐飢,就讓我想起上世紀70年代農業學大寨時期為了耐飢、耐餓,農村採取的一項行動,把剛剛熱絡起來的叫作“鋼絲面”硬性消滅了這麼一件事情。不知道朋友們遇到過沒有?經歷過沒有?

    我們當地玉米高產,老百姓主食就是玉米,蒸著吃,有帶眼兒的窩窩頭不帶眼兒的發糕,以及在鍋沿兒上貼上一圈的貼餅子,還有熬粥吃,棒子麵糊糊.....樣式挺多,但出苦力的勞動力要吃乾的才行,也就是要耐飢才行。窩窩頭,耐飢,但面太粗糙,真是拉嗓子,不好下嚥。喝玉米麵粥吧,兩泡尿就出去了,人就餓了。發糕也不行,做起來還費時間麻煩。

    這時候,有人先把玉米麵研磨得再細一點,再用壓粉條的河撈床子壓制成粉條形狀、鋼絲形狀,就是所謂的“鋼絲面”,這個很受歡迎,等於是個玉米麵的半成品,回家稍稍蒸蒸就可以吃了。我還記得我們排著隊用玉米麵去換成品“鋼絲面”的熱鬧場面。

    但沒過多久,全公社就用有線廣播小喇叭傳達全公社三幹(公社、大隊和生產隊三級幹部、簡稱三幹)會議要求,不準村裡私自加工“鋼絲面”了,因為粗糙的玉米麵不好吃但消耗得慢一些,再細緻加工一下做出“鋼絲面”,是好吃一點兒,但糧食不充足,可能會不夠吃,等不到新糧上場,於是緊急叫停。誰敢不聽招呼,擅自加工,按照破壞“農業學大寨”運動追究打擊。

    一下子,村裡的一點點熱鬧,又歸於沉寂了。大家繼續吃耐飢的窩窩頭了。

  • 3 # 安樂蓮子

    主食方面,麵食比米飯更耐餓,老面饅頭,麵糊餅,窩頭,發麵餅都比較耐餓。

    零食方面,巧克力比較耐餓吧。

    耐餓就是食物的熱量高,所以經得起消耗,多油多糖的食物比較高熱量,也就更耐餓。

  • 4 # 崑崙神風

    我建議你去吃不發麵的麵餅,這種餅的材料就是普通麵粉,但是非常扛餓。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機動車還沒有普及。我們村有很多的人去幹運輸補貼家用,其實就是人力拉大車。

    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力氣活。當時的路大多數都是土路,在坑窪不平的路面上拉著載著幾百斤貨物的大車行走,體力消耗很大,對食物的要求就非常高。因為只有那種非常扛餓的食物才能保證人能夠不餓著肚子幹這種重體力活。

    再吃過多種食物以後,當時的人們根據自己的體驗總結了兩順口溜:“三里紅薯二里瓜,饃饃十五餅十八。”這話的意思指的是不是不怎麼扛餓的食物,吃了以後走個二三里地就餓了。饃饃是比較抗扛餓的,吃飽以後可以走十五里,而最扛餓的要數麵餅,吃飽以後可以堅持十八里地。

    這種餅是“死麵餅”,就是用不發酵的麵粉烙成的餅。老好以後兩面焦黃酥脆,又好吃又抗餓。朋友如果有興趣可以去試試。

    這是我們村的父老們當年親身的經驗體會,如今他們都已經成為年過七旬的老人了。當年的艱苦生活 現在都成了他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他們口中的白麵餅可以智齒至少兩三小時的重體力勞動,打到朋友耐餓的標準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 5 # 樸實水滴o

    我覺得粗糧也是挺耐餓的,比如:番薯、玉米、窩窩頭、土豆等等這些都很是耐餓。聽我母親說她小時候是吃玉米糊糊長大的,記得她跟我們五姐弟妹講過她小時候的過往。在她五歲的那一年,因為地裡鬧乾旱村裡已經很久沒有糧下鍋,然後她們村裡的人就用玉米磨成糊糊狀,就這樣煮來吃。直到現在她們村裡的老一輩依然吃玉米糊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S12淘汰賽衛冕冠軍EDG遭DRX讓二追三止步八強,如何評價這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