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510891264776699

    古詩“十分冷淡存知己”的意思是:冷淡 表達的是距離 十分冷淡存知已 是張充和 先生認為人與人之間 應該有“親則疏 疏則親”的原則張充和 先生 在一九八五年七十歲時,以隸書曾寫下一聯:「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從這隱隱可以瞭解她對人生的一種體悟,對好朋友的那一種「淡」,就如金獸吐出的輕煙一縷、紫沙泡出的薄茶一口,其餘韻香盈於袖、其回甘滋潤於喉,足令神暢意甜。本句話出自於張充和先生的一副對聯並不是古詩。

    整副對聯為

    十分冷淡存知已,一曲微茫度此生

    【背景】

    合肥張家四姐妹都是才女,其中四妹張充和更是多才多藝。王道新作《一生充和》書寫張充和平凡而充盈的一生,讓我們看到一位民國才女在亂世中的命運選擇和藝術追求。

    一個福地:青島

    王道先生用八個地標串起充和的一生,兒時的合肥、少女時期的蘇州、中學時期的上海、養病時期的青島、避難時期的昆明、抗戰時期的重慶、北平時期的姻緣、美國的後半生。這種地域式歷史書寫,非常清晰地勾勒出充和一生的人生路徑,每個地方留下她不一樣的印記,也代表了她不同時期的人生選擇和境遇。在這所有的地標中,青島是一個分水嶺,也是充和的“福地”。

    “福地”一說是王道先生在青島首發式上的說法,我非常認同。王道說:只所以來青島舉辦首發式,是因為青島是張充和的“福地”,她雖然在青島待的時候不長,但這裡是她人生的分水嶺。透過在青島一年多的療養,充和真正實現了重生,原來對自己人生的絕望,到大病痊癒後的積極人生。

    首發前一天,王道和我專程去找張充和當年在青島時的居所,位於太平路一棟叫靜寄廬的別墅,是南潯儒商劉錦藻的舊居。我們在太平路《青島日報》社附近下車,爬進一個圍牆,裡面有很多老別墅可見。《一生充和》中收錄了一張充和在別墅前的照片,我們對照著照片去找,始終不見照片中那棟別墅,後來見到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仔細端詳照片,告訴說照片中的地方已經拆了,這棟別墅已經不存在了。我們雖然略感遺憾,但眼前這片海域真是適合療養,雖然現在遊人如織,但當年這片區域一定美如畫,讓充和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和對未來的無盡想象。

    張充和。

    合肥四姐妹是民國大家族的典型代表,圍繞她們合肥四姐妹是民國大家族的典型代表家族構成的朋友圈非常厲害,幾乎整個民國文化圈人士都能出現在她們朋友圈中。讀完這本書,大致有五個貴人對充和一生非常重要。

    第一位貴人:撫養充和長大的叔祖母識修

    張充和還在襁褓中時,就被抱到合肥老家龍門巷,由叔祖母識修收養。識修是李鴻章四弟李蘊章的女兒,嫁給張樹聲次子張華軫,李鴻章和張樹聲是淮軍一二號人物,兩個家族幾代聯姻。張華軫去世得早,識修自此皈依佛門成為一名居士,打理家族留下的產業,識修在家族中有無形的魔力和威信,對充和更是無限關愛。

    前排小孩(左起):兆和、寅和、宗和、允和、元和。

    當充和一點點長大,識修就開始四處為她物色好的老師,她對充和寄予厚望,不希望充和因為被自己抱養而在學業上落後,為了請到名師,她不惜花幾倍的薪金。其中有六安的才子、舉人左履寬,負責教她古文、詩詞;考古專家朱謨欽,是吳昌碩的弟子,負責教充和書法。張充和天資聰穎,悟性甚高,4歲會背詩,6歲識字,如是10年,閉門苦讀《史記》、《漢書》、《左傳》、《詩經》等典籍。充和一直銘感這兩位恩師為她奠定了國學的功底。

    識修為充和精心構築一個固定的課堂,也無意間為她開闢了第二課堂。她的信仰無意中給了充和哲理、禪意和悲憫,或者說是一種修行。

    充和十七歲那年春天,一生行善的識修去世,享年六十七歲。合肥九門巷張公館一草一木,每個細節都深深印刻在充和記憶中。識修的離世,張公館突然空了,那些原本由充和與叔祖母識修點滴積累的人間填充突然坍塌了。充和將離開這裡,回到久違的蘇州九如巷的“家”。

    識修留給充和的不僅有不菲的家產,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她童年的人格以及對舊學、舊物的執念,童年的影響在充和這裡,可以說奠定了她人生的底色,是抹不去的修養。

    第二位貴人:崑曲老師沈傳芷

    1930年,叔祖母識修去世後的那年冬天,充和回到蘇州九如巷,就讀父親張冀牖創辦的樂益女中。父親是個新派教育家,他創辦的樂益女中開設崑曲、美術、戲劇、花木、烹飪等新式課程,培養孩子們崑曲愛好,也鼓勵孩子們走出去,接受更多新學。

    父親張冀牖和繼母韋均一都是痴迷的曲友,不僅把崑曲課開到樂益女中,同時請來“傳”字輩中的佼佼者沈傳芷、張傳芳等來教學。後來充和主要跟沈傳芷學習崑曲,沈傳芷得承家學,祖父、伯父、父親、叔叔都是蘇州崑曲名角,沈傳芷面向清潤、溫文爾雅,唱腔清脆、嗓音和潤,善工正旦,一度在上海灘活躍,後輾轉京津等地傳授崑曲。

    充和一生遇名師無數,除了童年時期詩詞名師左履寬,書法名師朱謨欽,重慶時又拜書法大家沈尹默為師,此外,主要的老師陣容中有崑曲大家沈傳芷、張傳芳、趙阿四、李榮生等。崑曲,讓充和發現了一個不同的世界,一個不同的自己,沉醉其中。

    1940年代張充和崑曲扮相。

    雖然充和多才多藝,但崑曲無疑是充和人生的主調,是她一生最為傾心和熱愛的藝術。從這點來講,她的崑曲老師們都是她的貴人,而沈傳芷更是她最珍貴的領路人。她生病後選擇去青島療養,也跟她老師沈傳芷當時正在青島傳授崑曲有關。還有她大弟張宗和當時正準備去青島度假,她們姐弟倆年齡相近,感情最好,又是鐵桿曲友。

    第三位貴人:賞識充和的胡適

    胡適先生和充和的交集並不多,但在兩個關鍵事件上給了充和重要的支援。

    一是,從上海光華附中畢業後,張充和用一個假名字張旋報考了北京大學。由於從小的國學功底,充和國文考了滿分,但數學卻是零分。為了錄取這名偏科生,當時北大文學院院長鬍適費勁腦筋,力排眾議錄取了張旋,被報紙稱為“北大新生中的女傑”。

    來到現代式大學,充和對未來充滿希望。當時北大中文系名師濟濟,教授有錢穆、馮友蘭、聞一多、劉文典等,這樣豪華的教授陣容,使張充和受益良多。但充和真正的興趣還是崑曲。此時大弟宗和在清華大學歷史系,結交了一班曲友,充和也加入進來。張充和、張宗和、章靳以、卞之琳等曲友幾乎形影不離。

    大三時,充和因患肺結核病休,沒能拿到北大學位。她先去了香山療養,而後轉青島療養。

    二是,雖然中途因病輟學,但胡適對當年的偏科生張旋(充和)很賞識,所以,在青島大病痊癒後,力邀充和到南京《中央日報》編副刊《貢獻》。同時寫散文、小品和詩詞,初露文學才華。

    充和去美國後,和胡適先生還有一些交集,當胡適先生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擔任客座教授時,充和正好就在這所大學圖書館工作,胡適先生常常來借書,卻不會填表申請,充和則代勞。閒餘,胡適常來充和家做客,胡適和傅漢思也是老友。

    第四位貴人:三姐夫沈從文

    充和特別喜歡和信任三姐張兆和,遇到事情總向三姐求教,後來去上海光華實驗學校讀中學也是因為三姐在光華教書。所以,當沈從文到張家求婚時,張充和特別在意,心想這是什麼人,居然要娶三姐。短暫瞭解後,原來是一位很會講故事的作家,溫文爾雅,缺乏自信卻義無反顧,最終實現自己愛的夢想。

    大病痊癒後,中國陷入連綿戰火,充和開始四處避難,1938年來到昆明,西南聯大精英們匯聚與此。充和與三姐、三姐夫沈從文一家住在一起。當時沈從文是西南聯大教授,同時負責主編教育部《中學國文教科書》,因為充和古文和詩詞的功底,沈從文向西南聯大秘書長和教育部代表楊振聲舉薦張充和參與教材編輯。雖然在避難中,但昆明兩年,充和過得相對安穩。

    沈從文與張兆和。

    除了事業上的相助,沈從文也間接成為張充和與傅漢思婚姻的“紅娘”。

    抗戰勝利後,沈從文一家回到北平,1947年,充和也到北平在北大代課,教崑曲和書法,藉助在三姐家。沈家是當時北平文化人聚會雅集之所,楊振聲、朱光潛、梅貽琦、賀麟、馮至、卞之琳等都是沈家常客。1948年3月,中老胡同三十二號沈從文家迎來一位洋客人,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他因為欽佩沈從文的文學才氣,透過季羨林介紹來認識久仰的沈從文。

    沒想到,這個老外和沈從文兩個孩子龍朱和虎雛打成一片,經常來沈家作客。這個直接、單純又兼具中國儒雅的西方人引起了充和的注意,慢慢的兩顆心開始接近。沈從文也在觀察這位洋先生,他覺得傅先生對充和比對他更感興趣了。此後,每次傅漢思來,沈二哥直接說“充和”。孩子們也漸漸感到他們之間的要好,一看到傅漢思就嚷嚷“四姨傅伯伯”。

    1948年11月19日,德裔美籍教授傅漢思與北大教師張充和在北平結婚。這一年,張充和35歲,傅漢思32歲。

    張充和和傅漢思北京大婚。

    1949年1月,張充和與傅漢思乘坐“戈登將軍”號前往美國。

    從沈從文第一次到蘇州向兆和求婚開始,到1949年充和離開中國,這二十多年來,充和與三姐及沈從文多數時間都在一起,三姐是充和的貼心姐姐,姐夫沈從文無疑是充和重要的貴人,從事業到愛情,都有沈二哥直接或間接的相助。

    第五位貴人:丈夫傅漢思

    晚來的愛情總是那麼熱烈,雖然他們結婚匆忙,但充和的後半生和洋教授傅漢思終生廝守。

    剛到美國的那些年,他們的生活並不順利,兩個人都沒有全職固定的工作,他們先去了漢思父母所在的斯坦福大學短暫工作,後來在朋友幫助下,兩人進入加州州立大學做事,傅漢思從事中國史文化研究,充和在圖書館負責中文圖書編目。艱難的生活一直持續了十年,直到1959年,傅漢思拿到博士學位,進入斯坦福大學任教(全職),他們的生活才算安穩下來。1961年傅漢思被耶魯大學東亞系聘請為副教授,不久後,張充和也被耶魯大學聘任,開設崑曲、書法課程。

    這期間,包括宗和在內很多國內朋友勸充和返回祖國,但她並沒行動,她讓漢思安心做他喜歡的專業研究,自己更多承擔家庭事務,因為她看到漢思對中國文化的傾心和專注。充和將她的書法藝術歸功於漢思的支援與貢獻,她書法的第一讀者即漢思。漢思對妻子充和的崑曲事業也是全力支援,把妻子的崑曲事業當作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每次演出之後,漢思都做了演員、笛子、後臺、解說等各方面記錄,留作後續探討和研究。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張充和寫於1985年。

    漢思不願意把妻子充和置於常規之下,她應該像詩人一樣自由主張,妻子的經歷就是漢思研究中國詩歌的參照,他們看似尋常的相處,又被賦予了神秘的詩意。

    充和有時候會想,自己貪戀的,不過就是那一幕幕人間曲。她帶著崑曲走過萬水千山,最終落戶在異國的北港。從離亂裡脫身而出的四小姐走進自己的人生小園,如同她一筆一畫寫出來的人生小楷。

  • 2 # 使用者3126628498550155

    古詩“十分冷淡存知己”的意思是:冷淡 表達的是距離 十分冷淡存知已 是張充和 先生認為人與人之間 應該有“親則疏 疏則親”的原則張充和 先生 在一九八五年七十歲時,以隸書曾寫下一聯:「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從這隱隱可以瞭解她對人生的一種體悟,對好朋友的那一種「淡」,就如金獸吐出的輕煙一縷、紫沙泡出的薄茶一口,其餘韻香盈於袖、其回甘滋潤於喉,足令神暢意甜。本句話出自於張充和先生的一副對聯並不是古詩。

  • 3 # 使用者3795156843630984

    古詩“十分冷淡存知己”的意思是:冷淡表達的是距離十分冷淡存知已 是張充和先生認為人與人之間應該有“親則疏疏則親”的原則張充和先生在一九八五年七十歲時,以隸書曾寫下一聯:「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從這隱隱可以瞭解她對人生的一種體悟,對好朋友的那一種「淡」,就如金獸吐出的輕煙一縷、紫沙泡出的薄茶一口,其餘韻香盈於袖、其回甘滋潤於喉,足令神暢意甜。本句話出自於張充和先生的一副對聯並不是古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中體育室內課遊戲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