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惟楚有材A1
-
2 # 寶163060092
“樂作舞”是彝族和哈尼族共有的風俗性傳統舞蹈。哈尼族和彝族自古以來就會跳樂作舞。兩個民族雖對這種舞蹈有各自不同的稱謂,但習慣上統稱為樂作舞。
樂作舞,意為“大家一起跳舞”,是集歌、舞、樂為一體的哈尼族、彝族的古老民族民間傳統舞蹈,主要流傳於紅河縣的迤薩、石頭寨、阿扎河、甲寅、洛恩、寶華、樂育、浪堤、車古、羊街、架車、垤瑪、三村13個鄉鎮及周邊地區的哈尼族、彝族村寨。
哈尼人民喜愛音樂,能歌善舞。過去,哈尼族青年男女都善彈口弦,男子還喜彈月琴。唱山歌是男女老少都喜愛的活動。歌聲在哈尼村寨的田邊地頭,山坡牧場都能聽到。歌唱的形式有獨唱,對唱,合腔,還有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邊吃邊唱的“幾多衣”(酒歌)。唱的曲子大部分是本縣扒河下游一帶流行的對口、三句長腔、四句長腔,俗稱“旗子”的山歌。內容多是表達男女之間的戀情和一些民間故事及地方風物的。
唱歌深受哈尼人的喜愛,而舞蹈更是哈尼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夥伴。
過去,在哈尼村寨,娶親嫁女、逢年過節、送葬等等,都有較為熱烈或隆重的舞蹈場面。清道光《續修易門縣誌》記載:“吊者擊鑼鼓搖鈴,頭插雞尾跳舞,名曰:洗鬼。又記述:“揮扇環歌,撫掌踏足,以鉦鼓蘆笙為樂”。史書簡煉、生動地展現出古代哈尼族民間一些舞蹈的風貌。
哈尼族在易門定居近四百年。這期間,哈尼人民與鄰近的彝、漢、苗等民族和睦相處,往來頻繁。各民族之間互相學習,共同勞動,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由於民族間交往日深,互相影響也日增。這些,都給各民族的文化、生活、習俗帶來一些影響,使之發生了一些變化。易門史書中所記載的哈尼族舞蹈如今已不復存在。清末民初,具有易門地方濃郁特色的各種民間舞蹈被哈尼族人民學習過來,經過近百年的發展、流傳、演變,逐漸化為本民族的舞蹈。例如,居住在綠汁江流域的哈尼族,因與當地彝族阿陸人雜居,隨著歲月的流逝,竟與當地彝族跳一樣的民間舞一一“葫蘆笙”。已去世的一位姓沐的哈尼老人,在當地彝族、哈尼族人民中,享有“笙王”的美稱。又如大朋多村,民國初年晉寧縣木鮓藝人普韓秀將“花鼓舞”傳到了該村;後來草箐、水塘等地蘇納人的民間舞蹈“找老跺比”、龍泉鎮漢族的民間舞“裝春”等也傳到了此地。長期以來,大朋多哈尼人便用“花鼓舞”和“裝春”替代了祖傳的“擊鑼鼓搖鈴,頭插雞尾跳舞”的“洗鬼舞”。用納蘇人老少喜愛的“找老跺比”取代了本民族原來的“揮扇環歌,撫掌踏足,以鉦鼓蘆笙為樂”的傳統舞蹈。
被各地哈尼人民稱為“我們的舞蹈”的“葫蘆笙”、“花鼓舞”、“裝春”、“找老跺比”等,都受到當地哈尼人的厚愛,他們儘量保持原舞蹈的風貌,不隨意更改。例如大朋多哈尼人跳的“找老跺比”,不僅舞蹈的動作,音樂與水塘一帶納蘇人的一模一樣,甚至連歌詞都是用彝語演唱。再如他們表演的漢族舞蹈“裝春”,從裝束、表演都有著濃郁的漢族戲曲風味,舞蹈間隙伴唱的也是漢族流行的花燈調。
大朋多前輩“花鼓”藝人段學、段開秀與草箐的李自發、小革鮓的何春泰等彝族“花鼓”藝人同一師傳。舞蹈動作、組合基本相同。但後來由於彝族地區的“花鼓舞”揉進了彝族“跳樂”的一些腿部動作,故顯得粗獷、剛烈、大方。而朋多哈尼族老藝人的跳鼓動作卻顯得輕盈、靈巧。例如“右腿繞花”接“左腳頓步”,彝族花鼓藝人跳起來,右腿繞花時動作幅度大、力度強,向右跳轉時躍得高,左腳頓步很有力。而哈尼鼓手跳右腿繞花時,動作輕而含蓄,右跳轉身靈、快,跳得不高,頓步極輕,如踏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