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直爽海燕2
-
2 # 樂觀的湖泊R
馬路曬玉米,危害性極大,安全係數太低了。馬路是用來走的,的確不是曬糧用的。最好不佔用馬路曬糧為上策。不過現在農民曬玉米真沒哈地方,房頂扣瓦,曬場沒有了,也真難。
-
3 # 一犁膏雨
一、要搞清楚,農民為啥要曬糧(含玉米)?
糧食(含玉米)收穫後,含水率較高,如果不曬乾會發黴、變質、生蟲。所以曬糧是農業生產的必要程式。
二、農民為什麼要在公路上曬糧?
一是耕地保護後,農村不能佔用耕地修曬場。農民生產的糧食(含玉米)無處晾曬。僅靠房頂晾曬,面積小,不方便,難晾曬。
二是農民之所以在公路上曬糧(含玉米),是因為公路穿過的農民的田地,佔用的是農民的土地。
三、看看農民是怎樣在公路上曬糧(含玉米)的?
一是,農民在公路上曬糧(含玉米),一年也就一兩季,每季頂多不超過半個月時間。
二是,農民曬糧(含玉米),通常只佔半幅(邊)公路,沒有人會佔滿整幅公路的。
四、農民在公路上曬糧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是公路曬糧(玉米)不能曬滿全部公路,要確保公共交通暢通。
二是公路曬糧(玉米)應提前設定標誌,提醒過往司機注意安全。
三是公路曬糧(含玉米),要注意提醒標誌的設計科學合理,千萬不要成為路障。
五、請教專家幾個問題
古代文人士大夫們,尚且知道憫農。大家耳熟能詳的《憐農詩》《論貴粟疏》體現古人對農村農業農民的尊重和憐憫。
為什麼,時至今日,我們中的一些人只知道苛責農民,為難農民,卻不知憐憫農民,方便農民呢?
即便農民在公路上曬糧(含玉米)佔用十天半月的半幅公路,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原諒他們,方便他們呢?他們不是外人,他們是我們的同胞,是為我們提供衣食的勞動人民,他們也是迫不得已,不晾曬的糧食不僅賣不了還無法儲存。
-
4 # 鄉土老康
不用專家說,老百姓都知道,在公路上曬玉米都是一種違規行為。在公路上曬糧,影響車輛交通,還存在事故發生的隱患。
農民在公路上曬糧食是有季節性的。每年秋季,夏玉米收茯季節會有這種現象出現。由於玉米收穫量大,需要快速脫水曬乾。這時的天氣炎熱,溫度高,又是雨季,玉米會很快發熱變質。這時人們會急著找大面積的曬場,這時的公路就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近鄰219省道,年年玉米收穫季,會有大批農戶到公路上曬玉米。開始前幾年公路上不讓曬。近幾年公路上讓曬了。老百姓都非常高興,感謝政府的大力支援,路段的惠民措施。
-
5 # 龍龍6576
農村人馬路上曬玉米,專家說違規應禁止,為什麼農民還要曬?這實際是無奈之舉,佔道違規農民也懂,不勞專家費心,這點道理小孩都知道,馬路就是跑車的被曬玉米佔用,必然有交通隱患,行車也不方便,在黑龍江這巳不成問題,各地的烘乾場林立,到秋收季節開足馬力,全力保障農民烘乾玉米問題,馬路曬玉米也成了歷史,農民可開心放心的把玉米直接銷售給烘乾單位,得到玉米款,這一點讓專家大人放心吧!也讓行車安全有了保證,歷史在前進,科技在進步,就算專家也應調查,才有發言權,大家說呢?
-
6 # 朱啟臻
要讓農民不“違法”,就給農民建曬場或完善烘乾服務,否則糧食就會發黴。農業生產從來不是農民自己的事情,關係到國家糧食安全。給農民創造條件,而不是逼著農民違法。這是各級政府要做的事情。
面對農民生產遇到困難時,有一種氣勢洶洶的態度:你在公路上曬糧是違法的,不能曬,到哪裡曬你自己想辦法。
我們經常聽到類似的不負責任的聲音。
農民有什麼辦法?除非他們不再種糧食!
-
7 # 楊永湘203
提問的主要問題,並不是農民在公路曬玉米合不合理,那我們對這一點就暫且拋開不講。
提問的焦點是,專家說違規應禁止,為什麼農民還要曬。
也就是說,專家講的話,農民是必須遵從的,但農民為什麼不聽。
對於各種各樣的規定非常多,很多農民不可能知道的完全,這是正常現象,因此,自然就存在不同程度違反規定的情況發生,雖然不很嚴重,但落實規定在政府行政執法部門,各地都有專門的機構。而農民需要遵從的,也就是政府部問釋出的規定,而不是所謂的專家意見。
按政府部門規定,從交通安全出發,公路是不能曬玉米的。部分農民在公路曬玉米,屬於違反政府部門規定,與專家無關。
專家說公路曬玉米違規應禁止,為什麼農民還要曬。因此,這個說法就存在一個問題。
政府部門出臺規定,本身就存在約束力,並不是必須透過專家將這個規定講一下這個規定才形成約束力。因此,農民在公路曬玉米,僅僅只是違反了政府部門的規定,並不是違反了專家的命令,而且,專家沒有命令農民的權力。因此,專家是怎麼講的,而農民為什麼違背專家所講,這一點於理於法不成立。
很多的專家是埋頭於學術研究的,貢獻大,但低調,也並沒有名聲,是值得我們大家尊重的。但還有一些網紅專家,習慣於以救世主的姿態,事無鉅細,時不時地向大眾發號施令,以彰顯其存在,我們應將其忽略,無視其存在。
-
8 # 行唐觀看三農
用專家說嗎?農民都知道,在公路上曬糧食不行,是一種違規行為,國家不讓曬。第一影響過車,第二容易發生事故。在公路上曬糧食主要是曬麥子和玉米。夏天曬麥子,秋天曬玉米。尤其是麥子,收穫回來不趕緊晾曬一天就捂燙了,容易生芽變質。這時人們會急著找大面積的曬場,要說面積大,只有公路才是最好的地方。
-
9 # 樂天派凱爾西6v
因為沒處曬,除了自家小當院就是離家近
的小道邊。違規我未聽說過。不要凡事都
以專之口談論個人建議!
-
10 # 守望三農A
農村人馬路上曬玉米,專家說違法應禁止,為什麼農民還要曬?
其實農民在馬路上曬玉米,也是農民的一種無奈之舉。
不用專家說,大家都知道,在馬路上曬玉米,既影響交通,又汙染糧食,對農民的安全也存在許多隱患,有時候遇上不說理的汽車司機,經常往糧食上碾壓。農民但凡有一點兒辦法,也不會跑到馬路上去晾曬糧食。
農民辛辛苦苦忙活一年,就盼著這點收成,剛收穫的糧食水份太大,不及時晾曬,就有隨時被糟蹋的危險。如今農民又沒有足夠的地方晾曬,無奈之下,只能到馬路上去晾曬。
過去生產隊時期,每個生產隊都有自己的曬糧場,分田單幹後,這樣的場所也都先後被破壞,如今農民沒有曬糧場,農民曬糧就成為一個頭等愁事。
沒種過糧食的人,不知道曬糧的苦,看起來像是很簡單的事,其實農民曬糧真挺煩惱,家裡有強壯勞動力的還算可以,如果沒有強壯勞動力,每天來回折騰糧食,又要有勞動力,又要有運力。裝一百多斤的糧食袋子,沒有強壯勞動力,來回運輸裝車都很難。
農民在馬路上曬糧食,確實影響交通,存在安全隱患,也不符合法律規定,但總比讓糧食糟蹋了好,農民曬糧也就是幾天的事,大家都來克服一下,也就把農民成全了。其實成全了農民,也就成全了我們大家,農民的糧食也是全社會的財富。
說到農民曬糧,倒使我想到一個問題,農民在馬路上曬糧已經不是一天的事了,從農民單幹到現在,已經快有40年了,有些基層政府天天喊為農民辦實事,農民曬糧這麼大的事情,又不是不能解決的問題,為什麼到現在還要讓農民到馬路上曬糧?如果農民解決了曬糧難題,不僅解決了交通問題,也解決了糧食汙染,曬糧農民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建議當地政府能從農民的實際需要岀發,真正為農民辦一些真正的實事,讓農民曬糧不再為難。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不需要專家說什麼。而是確實如此!馬路上曬糧食,不但違規,而且貽害無窮!
1,不安全,既影響了行車安全,也影響了曬糧食者的自身安全!無須多說,血淋淋的教訓是前車之鑑。
2,馬路上曬糧食,那些有毒有害物資,都依附在糧食上,比如,輪胎摩擦地面產生的微顆粒,汽車密封不嚴滴漏的燃油,齒輪油,機油等,
3,輪胎與地面摩擦產生的瀝青微顆粒,
4,特殊車輛運輸的特殊物資的跑冒滴漏。
農民明知道貽害無窮,(路政的佈告,路政的宣傳車)但他就是我行我素,主要是兩個心理作祟
1,方便,2,自己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