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634047205417742

      澎湖列島   澎湖列島位於臺灣島西部的臺灣海峽中,是臺灣省最早開發的地方。   澎湖之名系以澎湖最大的本島與中屯、白沙、西嶼三島相銜似湖,外側海水洶湧澎湃,湖內波平浪靜。澄清如潮,故而得名。   澎湖設縣,東與雲林、嘉義、臺南三縣相望,西與福建廈門相 對。全縣由澎湖本島及周圍其他63個島嶼組成。統稱澎湖列島。 全縣面積約127平方公里,下轄馬公市及湖面、白沙、西嶼、望安、七美五個鄉,縣治設在馬公市。全縣人口約9萬,居民為漢族,世居人口中以福建泉州人最多。   澎湖列島地理位置優越,東隔澎湖水道,與臺灣島相對,最短距離約24海里,兩面與祖國大陸福建省廈門市隔海相望,最短距離約75海里。過去橫渡臺灣海峽,往來於大陸與臺灣島之間的船隻,常常進入澎湖島上的馬公港停泊。從這裡出發,往北可抵達馬祖列島、大陳島和舟山群島,往南可去東沙群島、南沙群島,並可通往菲律賓和東南亞各國。澎湖列島居臺灣海峽的中樞,扼亞洲東部的海運要衝,被稱為“東南鎖匙”。   澎湖的開發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漢以前。近年來,臺灣考古工作者在澎湖島上發掘出硬質砂岩石斧等古人遺物,經考證為秦漢 以前渡海前來的移民所遺留下來的,屬於祖國大陸上的文化,而這個時期大陸文化在臺灣本島上還沒有發現。它說明祖國大陸文化的傳播,是先到澎湖,再由澎湖到臺灣。在文化的傳播上,澎湖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後來。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澎湖列島逐漸成為臺灣海峽兩岸交通的跳板。它有良好的港灣,是臺灣海峽中各種船隻活動的集匯點。   澎湖於宋代已正式收入中國版圖,當時福建泉州已有人移居澎湖,元代移民漸多,至元十六年(1279),元代統治者在澎湖設巡檢司,隸屬福建省泉州府,其開發時間比臺灣本島早380餘年。明朝時曾兩度失於荷蘭人。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在澎湖設安撫司。清代先後設巡檢、通判。日據時期設澎湖島廳。臺灣光復後,1946年設澎湖縣。   澎湖列島的底基為一隆起的玄武岩方山,是經過多次海陸升降、海蝕和火山噴發而形成的,一般在海拔20?30米。位於望安鄉的大貓嶼海拔達79米,為境內最高處。在64個島嶼中,以澎湖本島面積最大,為64.24平方公里,其次是白沙、西嶼二島。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的島嶼還有虎井、吉貝、望安等8個,其餘53個島嶼的面積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個島嶼無人居住。   澎湖列島與臺灣本島一衣帶水,但氣候差異很大。全縣年平均氣溫為27.7攝氏度。最熱的7、8月份,平均氣溫比臺北市還低;最冷的1、2月份,平均氣溫比臺北市還高1攝氏度。澎湖夏涼冬暖,惟雨量稀少,風力強大,全年平均風速超過6級的大風日多達144天,其中,每年11月至翌年1月,大風日每月超過20天。每年除6-8月為南風外,其他月份多為東北季風,最大風速可達每秒20米以上,相當於中度颱風。全縣年降水量為1000毫米,是臺 灣省雨量最少的地方,且分佈不均勻,夏季降水量佔全年的80%,乾旱期長達180天左右。   澎湖列島地勢平坦,無河川山嶽,土壤層淺薄,均為紅棕土壤,肥力不足,水源缺乏,加上海風強勁,不利於農作物生長,僅能種植 甘薯、花生等。80年代中期,在這裡試種成功西瓜、哈密瓜、絲瓜,號稱澎湖“三瓜”,其中,哈密瓜還銷往臺灣本島。但全縣所需的糧食、蔬菜、水果等,大部分依賴臺灣本島供應。   踏上澎湖的原野,一眼就能見到特殊的農田景象,在一片片田野的周圍,有許多用珊瑚礁石砌成的防風牆。珊瑚礁表面凹凸不平,遇水微溶,然後再膠結起來。用它砌成的牆,經過長年風吹雨打以後,不僅不會坍塌,反而更緊密地膠結在一起,十分牢固。澎湖海濱一帶的老房子,多用珊瑚礁石砌築而成。迄今為止,這種牆壁仍是在澎湖建築景觀的一大特色,有人稱此為“蜂巢牆”。 在澎湖島的風櫃尾半島上,有許多天然奇景,從縣城馬公市乘車,約20分鐘即可抵達。風櫃尾半島位於馬公港對面,與馬公半島合抱而成馬公灣。半島西北端便是風櫃尾,為澎湖本島最西的村落。由於地理位置上的原因,這裡的風浪特別大,白花花的水沫漫天飛濺,大有一浪“激起千堆雪”的氣魄。站在這裡可以領略到“澎湖風”的厲害。在風櫃尾半島北部最外側有個風櫃洞,直徑約達4米左右,每當巨浪湧入洞中,就會聽到從巨洞深處傳來如同驚雷般的海濤迴響聲,人們稱其為“風櫃聽濤”。風櫃洞的形成和它的地理位置有關,這裡是從太平洋和南海來的暖流經過的地方。每年夏秋之交,猛烈的颱風襲擊澎湖時,風櫃尾半島外側正處在風口上,海蝕作用格外強烈,玄武岩構成的海岸柱狀節理髮育,助長了海浪沿節理侵蝕的威力,終於掏空了巖壁,形成了風櫃洞。   從風櫃洞沿環島公路東北行,過海橋之後,即可到達白沙島。該島上有著名的“通梁大榕樹”,樹齡已有300餘年,原來的樹幹已經枯朽,樹枝下沉入土,竟在周圍長出20多條支幹,盤根錯節,枝葉繁茂,其覆蓋面積廣達660多平方米。它猶如撐開的一把巨傘,形成天然涼亭,“涼亭”下設有石桌石椅,坐在這裡一邊喝茶,一邊可與乘涼的老人瞭解古榕的歷史。   相傳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有一艘福建商船經過澎湖,不幸在白沙鄉通梁村遇大風沉沒,只剩下一個內值兩株小榕樹的盆缽,隨潮流漂到通梁村海邊,為鄉人拾獲,將其移植到保安宮前面,灌溉培植,想不到竟在植被稀少的澎湖島上活到了今天,成為不僅是澎湖,也是臺灣全省屈指可數的大榕樹。   從白沙島去漁翁島,要經過一座長2160米的大橋,猶如一道長虹,凌空飛越,這就是著名的澎湖跨海大橋。橋面寬4.6米,每隔300米有一處回車道,橋墩共76個,據說是遠東地區最長的跨海水泥鋼管大橋。   漁翁島是澎湖列島中的第二大島,面積為16平方公里。因位於澎湖以西,故又稱西嶼。每當夕陽西下,美麗的西嶼與絢麗的彩霞和湛藍的大海互相輝映,景色令人陶醉。“西嶼落霞”是澎湖著名的景緻,但是觀此景的最佳處並不在西嶼,而在馬公市的觀音亭到澎湖水產學校一帶的新月形海灣。每年夏秋兩季傍晚,這裡的海灘上總是遊人如潮。   為Nautilus所熟知的“西嶼燈塔”,高高地聳立在漁翁島外?村的西南角上。過去航行於臺灣、廈門之間的船隻,常以漁翁島作為尋航的目標。1769年,在屹仔尾附近建了一個古式航標,到1828年改建成燈塔,夜間在塔頂點火,名為西嶼燈塔,它是臺灣省第一座燈塔。清光緒元年(1875),改為新式裝備,塔上裝了500燭光四等不動白色燈,光線可射出15海里,既為在臺灣海峽航行的船隻提供了方便,也為古樸的漁翁島增添了異彩。   澎湖海域海洋生物資源豐富,迴游和底棲魚類近300種,還有龍蝦、貝類、珊瑚、藻類等。全縣擁有動力漁船2800餘艘,漁民近萬戶,佔全縣人口的一半以上,每年魚獲量約5萬噸左右,其中80%以上銷往臺灣本島和香港、日本等地,是全縣的經濟支柱。其次還有淺海養殖,以牡蠣、斑節蝦和蝨目魚為主。全縣的工業幾乎都與漁業有關,主要有魚類加工廠、冷凍廠、漁船修造廠、漁具生產廠等,約佔全縣工廠數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以珊瑚、文石、貝殼等為原料的工藝品加工廠,全縣大小工廠約200餘家,另有商業批發、零售、餐飲、娛樂等服務性公司、企業500餘家。   澎湖縣因開發早,古蹟甚多,加上特殊的地理景觀,使澎湖縣觀光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在全縣農業和工商業難以有較大發展的情況下,80年代初以後,該縣開始注重發展觀光旅遊業。“澎湖漁火”自清代起即為臺灣“八景”之一,澎湖天后宮、西嶼炮臺、西嶼東谷均為臺灣省一級古蹟。其他還有觀音亭、順承門、孔廟、施公祠。七美人冢等,以及澎湖跨海大橋、海水浴場,成功水庫、西嶼燈塔。果葉日出、通梁古榕等。近些年到澎湖的遊客每年都在l00萬人次以上,1995年,澎湖被正式劃為“特定風景區”,設有澎湖旅遊服務中心,觀光旅遊業已成為澎湖縣最重要的產業。   澎湖縣對外交通主要靠海運和航空,馬公港有至臺灣本島高雄港、基隆港的客貨運輸航線。馬公機場有至臺北、臺南、嘉義、高雄等機場的定期和不定期航班,每年旅遊旺季的6-8月間機票難求,平時又有寥寥無人的情況。1970年建成的聯結澎湖本島與白沙、西嶼的跨海大橋,使三島連為一體,有公路相通,其他各島嶼間主要靠船隻行駛。遇有大風、颱風時,島內外交通則幾乎都陷於停頓。   澎湖是一個著名的漁港。在這裡人們可以看到,熱鬧的拍賣攤上,主人推銷的是一筐筐鮮魚;平坦的沙灘上,晾曬的是大片大片的魚乾;岸邊漁家婦女正忙著曬補魚網;海灣裡泊岸的漁船一艘 靠著一艘,數不勝數……這一切都表明,漁業是這裡的主要生產專案。據統計,這裡以漁業為主要生計的人約有3萬,所以一向有“漁夫島”之稱。   澎湖以盛產鯧魚、鰹魚聞名,此外還有馬鮫魚、鯊魚以及烏賊和龍蝦等。在近海捕撈的漁貨,多運至高雄和臺南出售;而沿海捕撈的漁貨,除供當地銷售外,均加工醃成魚乾,銷往臺灣省各地。   每年初秋時分,是去澎湖吃海鮮的最好季節。這裡的龍蝦很有名,它們習慣棲身於深海岩石縫隙之中,不易捕捉,然而味道鮮美。此外,大明蝦、九孔、海臭蟲等,也甚為名貴。所謂“九孔”是當地人的叫法,指的是鮑魚。這種魚有點像飛機,身上有兩排酷似機窗的圓孔,實際上不止九個,只是叫“九孔”好聽而已。如果想嚐嚐肥魚,則以龍佔魚、土托魚為上品,也可吃生魚片、魚丸和螃蟹等。在澎湖的特產商店裡,還可以買到蝦仁乾和各種魚乾、紫菜和海苔酥等。   澎湖盛產石花菜和海人草。石花菜產量很高,是製造凍粉(臺灣俗稱“洋菜”)的原料,每年2、3月開始採集,4―6月採收最忙。當地居民在糧食不足時,也用石花菜作為代食品。海人草是一種具有特殊功效的海藻,是製造“鷓鴣菜”的原料,自古為小兒驅蛔良藥。在澎湖的馬公港及附近海域有廣泛分佈。   澎湖一帶的海產資源之所以豐富,是因為有曲折的海岸線。其單位陸地面積所擁有的海岸線長度約為臺灣本島的120倍。沿海多天然港灣和天然魚礁,而近海海域的水深多在50―100米以內,海底傾斜平緩,海水溫度較高,適宜底棲魚類繁殖棲息;加上海流條件好,是黑潮(支流)暖流、南海季風暖流、中國沿岸寒流的交匯處,為寒水性和暖水性浮游生物繁殖的理想場所,可以滿足各種不同水溫習性魚類對餌料的需要,因此能夠吸引魚類迴游,是一個良好的天然近海漁場。   澎湖還盛產珊瑚。臺灣省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主要的珊瑚產地,而臺灣珊瑚又以澎湖所產最多、最好,包括白、紅和桃紅等顏色。   珊瑚是一種腔腸動物珊瑚蟲的骨骸構成的。珊瑚蟲個體成筒狀,中央有孔,四周環生觸手,攀附在礁石上,分泌出鈣質。珊瑚蟲不斷繁殖,積壓在內層的珊瑚蟲因無法獲得藻類維持生命而逐漸死去,變成珊瑚樹骨架,而活珊瑚蟲仍然不停再生,日積月累就形成了美麗的珊瑚樹。各式各樣的珊瑚,把海底裝點成五彩繽紛的迷宮。   澎湖的珊瑚質地優良,光潤堅硬,色彩絢麗,是人們非常喜愛的裝飾品,其中以桃色珊瑚最為名貴。這種珊瑚顏色粉紅、淡柔瑩潔、枝體均勻,在自然光下,色澤高雅迷人。整株完整無缺而外型漂亮的珊瑚,人們多保持其原狀作擺設用,富於天然美。   在澎湖島上有許多珊瑚加工廠,極盛時期達50餘家,現在仍有30餘家。這些工廠依珊瑚的形狀、大小、顏色,雕刻為花、鳥、草、蟲、獸和人物等工藝品,也有的製成戒指、耳環、胸花、項鍊、圓珠、袖釦及領帶夾等。   自1923年在澎湖島附近開闢珊瑚場後,澎湖的珊瑚採集業發展迅速。其後,在澎湖群島西南的臺灣淺灘一帶又有新珊瑚場發現。迄今為止,澎湖所產珊瑚遠銷世界各地,是臺灣省特產中經濟價值最高的外銷品。在1979年以前,臺灣省的珊瑚產量約佔世界珊瑚產量的80%,曾贏得“珊瑚王國”的讚譽。但是,經過長期過度開採,80年代末期以後,產量已銳減。   澎湖遠離臺灣本島,在地理上、經濟上都有別於臺灣本島各市、縣,是一個單獨的經濟區,也是全省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經濟區。縣內經濟一向以漁業為主。澎湖縣海域廣闊,港灣眾多,大小漁港、漁澳有幾十個,其中,馬公港是全省一等漁港之一。   馬公市地處澎湖本島的西部,是澎湖縣的行政、經濟、文化中心。全市面積約34平方公里,人口約5.6萬人,居民為漢族,世居人口為福建泉州人。   馬公市原名“媽宮”,系因明朝軍隊驅逐倭寇時,駐軍在此興建“媽祖宮”,故而得名。日據時期,於1920年改稱馬公。臺灣光復後,於1946年設馬公市,1982年升格為縣轄市。   馬公市最早的市街以媽祖宮為中心,清康熙年間曾修築一小城,中法戰爭時被毀,清光緒十三年(1887)重建,周長789.2丈,高1.5丈,闢四門,東南臨海,西接金龜頭,北浚護壕。境內地勢平坦,平均海拔約9米,境內的紗帽山海拔45米,為境內最高點。馬公市形狀似一馬蹄形,海岸曲折多灣,沿岸有廣大的珊瑚礁及沙礫堆積。   馬公市遠離臺灣本島,但作為縣治,在公務機構方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除市、縣機關外,臺灣省屬機構在馬公市大都有駐在單位。此外,臺灣陸海空軍在馬公市也有駐紮單位,馬公港是臺灣最重要的海軍基地之一。   馬公市經濟歷來以漁業為主,周圍海域水深10-30米,是得天獨厚的優良魚場,全市居民有一半以上從事漁業及養殖業生產。全市有6個漁港,其中馬公一港、二港為臺灣一等漁港,可停泊漁船300餘艘。案山、烏嵌、桶盤、虎井為三等漁港,其漁港數量之多居全省第一位,是臺灣四大漁業生產基地之一,每年魚獲量約佔全省的1/5。馬公市的工業也以魚類加工和為漁業服務的工業為主。全市有魚類加工廠、冷凍廠、修造船廠等百餘家。   編輯詞條   開放分類:   臺灣、福建、島、閩南、臺灣海峽   貢獻者:   xufannick、silentino、quanan、 fjd0105   本詞條在以下詞條中被提及:   中華人民共和國、桂太郎、臺灣、江山島登陸戰、3月26日、廈門、交接臺灣文據、1895年、臺灣海峽、巖鷺、短尾信天翁、黃姓、火山島、馬關條約、澎湖縣、開羅會議、洪永安、摩那•羅達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共享”的近義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