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鴻哥iouyh福小鋪

    原因很明顯啊,在匈奴帝國崩潰之後,漢王朝帝國的周邊就沒有其它的國,頂多就是部落、族群。

    後來的五胡,羌人正在從高原往河西走廊遷移,稍有規模的匈奴、鮮卑和烏桓被公孫瓚、袁紹還有曹操壓制得喘不過氣來,還有一個什麼族更是不知在哪個灰暗地帶繁衍滋長。

    西域諸國更是無法對漢王朝形成威脅和挑戰,至於比西域更遙遠的中亞區域,歐洲區域,它們更亂,自顧不暇,哪裡還有實力與能耐插手我們的事務。

    所以,漢王朝是東亞、包括中亞唯一的國,即便陷入了東漢末年,三國格局,但實力依然鼎盛,是周邊任何部落和族群無法挑戰的存在。

    直至這麼消耗了近百年時光,這才有了五胡崛起的機會,畢竟此消彼長,到底是給了覬覦人機會,使得其壯大自身後,脫離了部落和族群的格局。

  • 2 # 唐律疏議

    神仙打架,閒人退散。

    趕去摻和一腳的參見烏丸(被滅)、高麗(被屠王城)等的下場,下場好一點的也是被七擒七縱的。

    甚至沒想摻和一腳的山越,吃著火鍋唱著歌也被東吳收納了。

  • 3 # 速不臺

    曹魏、蜀漢、孫吳,都是虎狼之國,周邊國家能自保就不錯了,還插什麼手?古代國家都是帝國主義,能和睦相處,要麼雙方勢均力敵,鬥則兩傷;要麼一方打不過,另一方認為對方沒油水,打了不划算。

    每逢中原大亂,王朝更替,都會有周邊勢力藉機發難,搶人、搶糧、搶地盤,甚至入主中原。例如,秦末有匈奴,晉末有五胡,隋末有突厥,唐末有契丹。

    但是東漢末年,中原武德充沛,周邊都成了“小綿羊”。

    先說曹魏,曹操建軍第二年,就在剿滅黃巾軍餘部時一舉打敗南匈奴於扶羅部,後來在建立青州根據地期間再敗於扶羅,該部匈奴歸順曹操,匈奴騎兵成為曹軍先鋒。

    曹操北上消滅袁紹勢力後,聽從謀士郭嘉和戰將張遼的意見,馬不停蹄奔襲塞外,在白狼山一戰陣斬烏桓單于蹋頓,俘獲烏桓二十餘萬人。從此,曹操的騎兵集團,除了南匈奴又增添了烏桓鐵騎。

    消化烏桓後,鮮卑部佔據漠北草原,日漸強盛,曹丕任田豫為護烏丸校尉,任牽招、解俊同為護鮮卑校尉,屢屢擊破鮮卑。史書記載:“虜眾棄弓馬步走,殭屍蔽地”,“虜每犯塞,勒兵逆擊,來輒摧破。”

    曹丕還命曹真督軍大破羌胡聯軍,平定河西,遣使復通西域,恢復了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統治,並設定了西域長史府。

    當時,遼東地區是公孫康割據,兵強馬壯,威震海東,雖然名義上是漢朝遼東太守,實際上是個獨立王國。曹操、曹丕父子一直以籠絡安撫為主。後來,司馬懿主政後,聯合高句麗,一舉剷平了遼東公孫氏勢力。

    要說遼東公孫康、公孫淵父子實力不亞於蜀漢,如果放到宋朝就是金國了,只能說他們生不逢時。

    剷除公孫氏割據勢力後,曹魏將遼東漢人大舉內遷,高句麗趁機東擴,結果惹惱了幽州刺史毌丘儉。公元244年和245年,毌丘儉兩次討伐高句麗,攻破其都城,殲滅其主力。其他扶余、沃沮等國紛紛稱臣。

    再看蜀漢,三國中實力最弱的一個,但不影響其威震西南,威震西涼。

    劉備時期,蜀漢主要與曹魏和東吳在中原大戰。諸葛亮主政後,西南三郡反叛,孟獲等蠻王很是猖狂。為了反曹興漢事業有一個穩固的大後方,諸葛亮率軍南征,“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以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為主導思想,很快擊敗了孟獲的部隊,生擒孟獲,平定了西南,《三國演義》中的“七擒孟獲”流傳千年。

    穩定西南後,諸葛亮在西南少數民族中大量徵兵,組建了白毦、無當飛軍等精銳野戰部隊。後期姜維主軍後,大量徵召羌人軍隊,給曹魏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我們知道,宋朝的時候西南雲貴地區是大理國,隴右一帶是吐蕃唃廝囉部,但蜀漢時期,在諸葛亮和姜維恩威並用,持續努力下,這倆地都成為蜀漢的天下,可見小小的蜀漢戰鬥力比宋朝都強。

    東吳,與曹魏劃江而治,沒有接壤外國勢力,但內部有大量的山越部族,在孫權的持續打擊下,這些部族都被征服消化。

    孫權還派海船出海,登上了臺灣島,東吳使團也幾乎跑遍了東南亞各國,據記載,最遠跑到印度地區。與南洋諸國相比,東吳儼然是天朝上國。

    宋朝時期,越南正式獨立,而在東吳時期,孫權招降割據今天越南地區計程車燮,殺死懷有割據企圖的吳巨,牢牢控制整個嶺南地區,設立了廣州管轄南海、蒼梧、鬱林、合浦四郡,設立交州管轄交趾、日南、九真三郡。

    估計孫權想破腦袋也想不到八百年後,宋朝會放棄交州,明朝居然拿不下交州。

    魏蜀吳“三虎”當道,周邊的勢力怎敢插手中原的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Swift車用什麼機油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