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野外池塘、小河中的魚蝦繁多,只需要帶著一根竹竿,用大頭針燒一下折彎做成魚鉤,然後用媽媽縫補衣服用的尼龍線系起來,就做好了一個自制魚竿,之後拿著一個小桶、一把小鏟子去池塘邊,再挖一會蚯蚓,就可以釣魚了。
雖然當時釣的魚通常以麥穗、小鯽魚為主,但也樂在其中,釣多了拿回家油炸一下,少了就直接餵雞鴨。
不得不說,蚯蚓簡直是一種“萬能魚餌”,基本上大多數的魚都很難抵擋蚯蚓的“美味”,不過,在挖蚯蚓時,通常我們能看到兩種:一種是紅色的蚯蚓,一種是灰色的蚯蚓,小時候以為它們是一種,只是顏色不同而已。但其實,這兩種蚯蚓並非同一種,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兩種顏色的蚯蚓以及魚為何能“愛上”蚯蚓?
蚯蚓是環節動物門下的一個大類群,屬於寡毛剛單向蚓目,目前已知的蚯蚓超過了3000種,它們幾乎是遍佈除了寒帶和沙漠外的世界各地,在中國蚯蚓的種類約有200多種,它們外觀上差異並不是特別大,所以蚯蚓是我們最熟悉,但最難分辨的一類環節動物。
蚯蚓是一類棲息在土壤下的環節動物,它們擅長挖穴打洞,所以能夠讓土壤的透水、透氣性更強,有利於植物的生長,同時它們以土壤中的有機物為食,排出的糞便還是自然界中最好的肥料,可以直接為植物所用,而且最關鍵的是它們數量龐大,所以蚯蚓被達爾文稱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動物”、“生態系統的工程師”。
蚯蚓喜歡腐殖質、潮溼的土壤,所以只要是在沒有汙染潮溼的土壤中,我們都能發現它們的身影,這是因為它們雌雄同體, 繁殖能力也比較強。雖然蚯蚓長相都差不多,但其實透過它們的體色和體型,我們至少能把中國的蚯蚓分成三大類:表棲型、內棲型以及深棲型。
以中國華南地區最常見的遠盲蚓為例(中國是遠盲蚓種類最多的國家,超過了200種),皮質遠盲蚓是一種廣泛的棲息於落葉較多的林地中的一種遠盲蚓,它就屬於典型的表棲型蚯蚓,將落葉撥開,露出腐殖質的土壤後,在0-10釐米的深度內都能發現它們的身影。
皮質遠盲蚓的特點是比較細短,體表顏色以深紅色為主,這就是華南地區小夥伴們挖蚯蚓最常挖到的一種。
而同樣是遠盲蚓,常見於耕地和菜園中的遠盲蚓就是毛利遠盲蚓,它就是內棲型蚯蚓,它的棲息土壤深度比皮質遠盲蚓稍微深一些(0-15釐米),不過,二者有相似的棲息深度,區分它們也比較簡單,第一就是棲息環境,第二呢就是從體型上看了,毛利遠盲蚓的身體明顯比皮質遠盲蚓要粗長,而且在挖到它們時,皮質遠盲蚓要更加的靈活,而且毛利遠盲蚓的體色較淺,以灰色為主。
最後是深棲型蚯蚓,參狀遠盲蚓就是典型的深棲型蚯蚓,它的棲息深度通常在10-20釐米,甚至更深,它與上面兩種蚯蚓最大的區別就是體表與第一種蚯蚓相似,但是體型要比第二種都要大。(參考資料:《生物多樣性》:蚯蚓在中國南方土壤修復中的應用)
參狀遠盲蚓
因此,我們小時候挖到的紅色和灰色的蚯蚓並不是同一種蚯蚓在不同環境下的不同顏色,因為同一種蚯蚓往往棲息的環境高度一致,而體色對於它們來說也是一種保護色,改變是比較困難的,以中國南方為例,這兩種蚯蚓紅色的通常是皮質遠盲蚓,灰色的通常是毛利遠盲蚓。
除了外觀的差異外,灰色的蚯蚓往往有一種比較奇怪的味道,不過,這種蚯蚓釣魚時,比紅色的蚯蚓更為好用一些,原因的話,就跟下面我們要說的“魚是如何愛上蚯蚓的有關了”。
從表面上看,魚終生生活在水中,而蚯蚓生活在土壤中,它們是沒有交集的,既然這樣,就代表著魚幾乎是吃不到蚯蚓的,為何蚯蚓還能作為“萬能餌料”呢?這就與魚尋找獵物的方式有關了。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在渾濁的水中或者是在夜晚,我們依然能釣到魚呢?沒錯,魚其實很少用視覺去尋找獵物,畢竟水至清則無魚,而且魚的視力本身就不太好,它們靠的主要是聽覺和嗅覺。
魚所謂的聽覺其實主要是靠收集地面和水面上的振動,而嗅覺就厲害了,魚其實是有四個鼻孔的,這四個鼻孔分別在魚頭部的兩側,兩兩相通,這兩個相通的鼻孔內部有一個被稱為“嗅囊”的器官,這個器官中包含了大量的嗅覺細胞。
當魚在遊動時,水會從互通的鼻孔中流進流出,此時嗅囊就會分析水中的一些資訊,一些雜食或者肉食的魚類,對蛋白質的捕捉能力尤其的強。
而蚯蚓體內的蛋白質含量高達70%以上,當我們把它撕短或者直接掛在魚鉤上時,它們體內的一些物質就會散發到水中,從而被魚捕捉到,雖然魚沒吃過蚯蚓,但是濃濃的蛋白質含量已經告訴魚,這是好東西了。
其次,蚯蚓掛鉤後一般都是活體的,放入水中之後,它們會掙扎(無法呼吸),掙扎會產生水的波動,也會被一些附近的魚感知到,這樣魚就會去吃蚯蚓,進而咬鉤了。
我們挖蚯蚓時看到的不同體色的蚯蚓,其實是不同的種類,它們體型不一,體色不一,除了常見的紅色、灰色外,還有綠色、棕色、紫色等顏色,想要區分它們確實不太容易。
不過,一般情況下,顏色不是決定魚吃不吃的關鍵,氣味才是,就像我們上面說到的毛利遠盲蚓一樣,它們除了有蛋白質的味道外,還有另外的一種能發出氣味的物質,顯然就比其他的蚯蚓要好用一些了。
小時候,野外池塘、小河中的魚蝦繁多,只需要帶著一根竹竿,用大頭針燒一下折彎做成魚鉤,然後用媽媽縫補衣服用的尼龍線系起來,就做好了一個自制魚竿,之後拿著一個小桶、一把小鏟子去池塘邊,再挖一會蚯蚓,就可以釣魚了。
雖然當時釣的魚通常以麥穗、小鯽魚為主,但也樂在其中,釣多了拿回家油炸一下,少了就直接餵雞鴨。
不得不說,蚯蚓簡直是一種“萬能魚餌”,基本上大多數的魚都很難抵擋蚯蚓的“美味”,不過,在挖蚯蚓時,通常我們能看到兩種:一種是紅色的蚯蚓,一種是灰色的蚯蚓,小時候以為它們是一種,只是顏色不同而已。但其實,這兩種蚯蚓並非同一種,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兩種顏色的蚯蚓以及魚為何能“愛上”蚯蚓?
紅色蚯蚓?灰色蚯蚓?
蚯蚓是環節動物門下的一個大類群,屬於寡毛剛單向蚓目,目前已知的蚯蚓超過了3000種,它們幾乎是遍佈除了寒帶和沙漠外的世界各地,在中國蚯蚓的種類約有200多種,它們外觀上差異並不是特別大,所以蚯蚓是我們最熟悉,但最難分辨的一類環節動物。
蚯蚓是一類棲息在土壤下的環節動物,它們擅長挖穴打洞,所以能夠讓土壤的透水、透氣性更強,有利於植物的生長,同時它們以土壤中的有機物為食,排出的糞便還是自然界中最好的肥料,可以直接為植物所用,而且最關鍵的是它們數量龐大,所以蚯蚓被達爾文稱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動物”、“生態系統的工程師”。
蚯蚓喜歡腐殖質、潮溼的土壤,所以只要是在沒有汙染潮溼的土壤中,我們都能發現它們的身影,這是因為它們雌雄同體, 繁殖能力也比較強。雖然蚯蚓長相都差不多,但其實透過它們的體色和體型,我們至少能把中國的蚯蚓分成三大類:表棲型、內棲型以及深棲型。
以中國華南地區最常見的遠盲蚓為例(中國是遠盲蚓種類最多的國家,超過了200種),皮質遠盲蚓是一種廣泛的棲息於落葉較多的林地中的一種遠盲蚓,它就屬於典型的表棲型蚯蚓,將落葉撥開,露出腐殖質的土壤後,在0-10釐米的深度內都能發現它們的身影。
皮質遠盲蚓的特點是比較細短,體表顏色以深紅色為主,這就是華南地區小夥伴們挖蚯蚓最常挖到的一種。
而同樣是遠盲蚓,常見於耕地和菜園中的遠盲蚓就是毛利遠盲蚓,它就是內棲型蚯蚓,它的棲息土壤深度比皮質遠盲蚓稍微深一些(0-15釐米),不過,二者有相似的棲息深度,區分它們也比較簡單,第一就是棲息環境,第二呢就是從體型上看了,毛利遠盲蚓的身體明顯比皮質遠盲蚓要粗長,而且在挖到它們時,皮質遠盲蚓要更加的靈活,而且毛利遠盲蚓的體色較淺,以灰色為主。
最後是深棲型蚯蚓,參狀遠盲蚓就是典型的深棲型蚯蚓,它的棲息深度通常在10-20釐米,甚至更深,它與上面兩種蚯蚓最大的區別就是體表與第一種蚯蚓相似,但是體型要比第二種都要大。(參考資料:《生物多樣性》:蚯蚓在中國南方土壤修復中的應用)
參狀遠盲蚓
因此,我們小時候挖到的紅色和灰色的蚯蚓並不是同一種蚯蚓在不同環境下的不同顏色,因為同一種蚯蚓往往棲息的環境高度一致,而體色對於它們來說也是一種保護色,改變是比較困難的,以中國南方為例,這兩種蚯蚓紅色的通常是皮質遠盲蚓,灰色的通常是毛利遠盲蚓。
除了外觀的差異外,灰色的蚯蚓往往有一種比較奇怪的味道,不過,這種蚯蚓釣魚時,比紅色的蚯蚓更為好用一些,原因的話,就跟下面我們要說的“魚是如何愛上蚯蚓的有關了”。
魚愛上蚯蚓?
從表面上看,魚終生生活在水中,而蚯蚓生活在土壤中,它們是沒有交集的,既然這樣,就代表著魚幾乎是吃不到蚯蚓的,為何蚯蚓還能作為“萬能餌料”呢?這就與魚尋找獵物的方式有關了。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在渾濁的水中或者是在夜晚,我們依然能釣到魚呢?沒錯,魚其實很少用視覺去尋找獵物,畢竟水至清則無魚,而且魚的視力本身就不太好,它們靠的主要是聽覺和嗅覺。
魚所謂的聽覺其實主要是靠收集地面和水面上的振動,而嗅覺就厲害了,魚其實是有四個鼻孔的,這四個鼻孔分別在魚頭部的兩側,兩兩相通,這兩個相通的鼻孔內部有一個被稱為“嗅囊”的器官,這個器官中包含了大量的嗅覺細胞。
當魚在遊動時,水會從互通的鼻孔中流進流出,此時嗅囊就會分析水中的一些資訊,一些雜食或者肉食的魚類,對蛋白質的捕捉能力尤其的強。
而蚯蚓體內的蛋白質含量高達70%以上,當我們把它撕短或者直接掛在魚鉤上時,它們體內的一些物質就會散發到水中,從而被魚捕捉到,雖然魚沒吃過蚯蚓,但是濃濃的蛋白質含量已經告訴魚,這是好東西了。
其次,蚯蚓掛鉤後一般都是活體的,放入水中之後,它們會掙扎(無法呼吸),掙扎會產生水的波動,也會被一些附近的魚感知到,這樣魚就會去吃蚯蚓,進而咬鉤了。
總結
我們挖蚯蚓時看到的不同體色的蚯蚓,其實是不同的種類,它們體型不一,體色不一,除了常見的紅色、灰色外,還有綠色、棕色、紫色等顏色,想要區分它們確實不太容易。
不過,一般情況下,顏色不是決定魚吃不吃的關鍵,氣味才是,就像我們上面說到的毛利遠盲蚓一樣,它們除了有蛋白質的味道外,還有另外的一種能發出氣味的物質,顯然就比其他的蚯蚓要好用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