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O-12

    偶是讀歷史的,歷史書上說的是奴隸社會的生產力低下已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而秦始皇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而變分封制為中央集權制,還有就是歷史是向前發展的,由奴隸社會過度到封建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封建社會的形成源於君主制的出現,他們需要精神統治,來使君權更加的鞏固!政治的需要,軍事的需要,商業發展的結果,交通要道人口聚集的結果!

  • 2 # 使用者1330383000722

    一、公元前475年,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一般認為中國進入封建社會的確切時間,它是春秋是奴隸制瓦解的時代,也是戰國是封建制形成的時代。

    二、標誌:

    1、政治上:由分封制向郡縣制轉化,逐漸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2、經濟上:由井田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轉變。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各國的稅制改革,尤其是商鞅變法,從法律上廢除了井田制,確立了土地私有制;

    3、思想上:由百家爭鳴向統一思想轉變。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讓各家學派的主張得以發展,但隨著秦朝建立思想上的統一成為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

  • 3 # 使用者9573916993640

    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從石器時代不如青銅時代再到鐵器時代。奴隸制的社會制度無法滿足生產水平,奴隸主不再需要大量的奴隸去耕種自己的土地。越來越多的奴隸解放出來。社會需要另一種僱傭關係來穩定社會。於是有了地主和農民,隨著土地兼併,又有了佃農,進一步發展就會有大地主,佃農甚至農奴和自由民,慢慢發展出了封建領主和領民。

  • 4 # 高談淺論

    在封建制度之前,人類社會處於奴隸制度階段,進入封建社會,其實都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生產力發展會導致出現三種情況,繼而使人類步入封建社會。以下就拿中國的歷史來說明吧。

    首先生產力的發展,使得奴隸的生產時間大大縮短,比如說十人一天才能幹完的活,結果一個人一天就幹完了,效率提升了十倍。

    那麼大量的奴隸在一起反而是一種浪費,反而限制住了生產。於是乎奴隸主就會想著去改變制度,儘可能地讓奴隸生產創造出更大的價值來,好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利益。

    這是第一種情況。

    其次是奴隸們也以想自身的生產能力去儘可能地爭取權益。

    既然奴隸主想要儘可能地獲得奴隸生產創造的價值,那麼奴隸也會有自己的要求,要求奴隸主對於奴隸的管制必須進一步放鬆,其實這就是要求對奴隸制度進行改變。

    最後是當時統治者自身的主動或被動的改變。

    由於奴隸主和奴隸之間有了矛盾,上層統治者們就必須解決一個矛盾,有的是主動順應潮流而發生改變,最終增強了國力如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讓秦國國力成為戰國之首。有的是被動改變。如戰國時期一些國家看見秦國國力強盛,給自己帶來的壓力,被動地去學習和改革,以強大自己。

    也就是說奴隸主想要獲得更大的利益,奴隸們需要獲得相應的權益,統治階層為了解決矛盾,順帶提升國力,使得人類社會逐漸步入封建社會。

  • 5 # 你是我↘傻瓜

    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首先,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力的發展,有了一定的經濟和物質基礎。其次,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導致私有制的出現。第三,原始社會想封建社會的轉型,原始部落制度的禪讓體系開始向封建專制的家天下轉變。所以,根本原因還是從經濟發展的角度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肖邦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