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138730867101276

    應該是:模稜兩可 ( mó léng liǎng kě ) 解 釋 模稜:含糊,不明確;兩可: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形容對事情雙方不置可否,是非不分。 出 處 《舊唐書·蘇味道傳》:“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稜以持兩端可矣。”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示 例 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就不敢堅持一個一定的主張,就不得不採取~、含混的語句了,” 近義詞 不置可否、模稜兩端 反義詞 旗幟鮮明 典故唐朝前期著名詩人蘇味道,仕途順利,官運亨通,僅做宰相前後長達數年之久。但他在位並沒做出什麼突出成績來。他老於世故,處事圓滑,他常對人說:“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摸稜(léng)(同稜)以持兩端可矣。”意思是:處理事情,不要決斷得太清楚,太明白,要是這樣處理錯了,必會遭到追究和指責。只要模稜兩可,哪邊都抓不著(小辮子)就行了。當時,人們根據他這種為人處世的特點,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叫“蘇摸稜”。“模稜兩可”說明人在處理問題時,含糊其辭,不明確表態,不置可否。

  • 2 # 幸福久久687607

    “莫寧兩可”是錯誤的,正確是“模稜兩可”。

    模稜兩可是一個成語,讀音是móléngliǎngkě,指不表示明確的態度,或沒有明確的主張,對問題正反兩面態度模糊。

    出自《舊唐書·蘇味道傳》:“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稜以持兩端可矣。”

    近義詞:不置可否、模稜兩端。

    反義詞:旗幟鮮明。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例句:他害怕事情一旦變化,他將有不測大禍,所以跪在地上回答了一句模稜兩可的話。(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

  • 3 # 使用者8675555230487

    含糊其辭:指吱吱唔唔不想說企圖掩飾過去;模稜兩可:指不明確表態。

  • 4 # 頂級葡萄3l

    含糊其辭和模稜兩可還是有區別的。含糊其辭是指說話辦事不明白不清晰,如:他說的話含糊其辭讓人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含糊就是馬馬虎虎不認真;模稜兩可的意思是對待事物的意見和態度模模糊糊不明確,既不肯定也不否定,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基本上是大同小異。

  • 5 # 使用者8728260850968

    mō léng liǎng kě

    成語釋義 握持稜角,兩端皆可。比喻遇事不決斷可否,不分是非

    成語出處 《舊唐書·蘇味道傳》:“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摸稜以持兩端可矣。”

    感情色彩 貶義

    成語結構 緊縮式成語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態度不明確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義詞 模稜兩可

    反義詞 旗幟鮮明

    成語例句

    我對這個問題一直是摸稜兩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穿皮鞋會使腳變小嗎?